“逆行者”鍾南山84歲,李蘭娟73歲,我們應該怎樣致敬他們?

吳心見


唯有努力學習醫學!讓祖國的醫學領域 更上一層樓!才能造福國人,甚至全世界


小蓋子音樂影視


在中華大地上有無數英雄令人尊敬,在民族發展的長河中,也總有許許多多英雄事蹟,可歌可泣。在這場牽動神州的抗疫鬥爭中,我們又一次看到了他們: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一位八十四歲,一位七十三歲,他(她)們本該在家裡享受天倫之樂,然而他們又一次走上了戰場。讓人感動的是,不是他們專家、學者的身份,而是一個長者,一個老人,在國家危難的時刻,他(她)們義無反顧,一往無前的精神。

他們不是歌星影后,但他們絕對深得人心;他們也不是有錢人,但他們是對國家、民族最有貢獻的人,他(她)們是國家精英,民族的脊樑。

疫情突發以來,成千上萬的“戰士”走上戰場,舍小家顧大局,臨危不懼,頑強拼搏,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她)們是普通人,但他們同樣是民族的中堅,是創造歷史的人,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但也有的人在疫情面前為了一己私利,高價售賣,甚至製假售假;也有不配合防控,甚至不聽勸阻打罵防控人員者,甚至有人隱瞞接觸疫病人行跡,不顧他人安危,以身試法。形形色色,醜態百出。

我們如何向英雄致敬呢?我以為一個人能力有大有小,但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對自己對他人負責的人,一個有擔當敢於承擔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南山騷客


中國有多少偉大的默默無聞的工作者,有他們我們自己的國家才會強大,他們默默的付出,為國家,為人民,甘願付出自己的一生!就是這樣的人,我們的國家才會強大。鍾爺爺,李奶奶兩位醫療工作者,這麼大年紀,本應頤養天年,但為了國家,為了人民,日夜堅守在疫情前線,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抗戰,他們衝在第一線,無私的奉獻著,不懼危險,負重前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有了他們疫情將煙消雲散!致敬兩位老人!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精神,國家有難,人人有責,招必去,戰必贏!我們應該教育自己的孩子,無私奉獻!祝我們國日益強盛!中國加油!武漢加油!鍾爺爺,李奶奶,加油!




0八零後大叔0


感恩有這兩位可敬又善良的老人[祈禱][祈禱][祈禱]本來是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為了我們整個國家還奮鬥在一線,為了我們全國的老百姓還不顧自己安危衝在最前面,如果我們中國人都有這種擔當和責任,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會更好!祝願好人一生平安!祝願他們永遠健康平安[祈禱][祈禱][祈禱]




一休醬520


人民日報微博這樣評價他:84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的的確確令人肅然起敬!

今天,給孩子講講鍾南山院士的故事吧,希望能從中感受到風骨,汲取到力量。

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

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

他出生在醫學世家,父親鍾世藩是兒科專家,在70歲高齡和身體多病、眼睛幾乎失明的情況下編寫了兒科著作《兒科疾病鑑別診斷》,有50多萬字。母親廖月琴曾擔任廣州腫瘤醫院副院長,是護理學專家。

跟著父母在醫院長大的鐘南山,打小耳聞目父母對待病人的態度。他發現,兩人的喜怒哀樂是跟病人病情的好壞密切關聯的。他們不願意看到的是,經過努力病人的病情還是沒有得到改善。“那時就覺得,當醫生能給別人解決問題會得到社會的尊重。”鍾南山曾在接受採訪時說。

鍾南山小時候頑皮,將父母給他交學校伙食費的錢偷藏起來,自己買東西吃。一直撒謊瞞著父母,直到事蹟敗露。他以為父親知道後,一定會打他一頓。

可是父親卻沒說太多,只是說:“南山你想一想,這麼做是不是很誠實?”這樣的質問,比打他一頓感受更深。

父親這句話,讓他明白了,什麼叫講老實話,做老實人。

後來有一次鍾南山獨自看診,因為診斷失誤,對一個女孩錯誤用藥,差點危及生命,回憶起這次錯誤,他說:“診斷錯了,我永遠都忘不了”。

他才明白父親說過的那句:“醫者人命,沒有十足的證據,不可輕下判斷。”

“父親很少說話,但他一般說話都有證據的”,這是鍾南山83歲時對父親的評價。

為了把自己幾十年臨床經驗總結出來留給後人,在70高齡和身體多病的情況下,鍾世藩毅然編寫《兒科疾病鑑別診斷》一書。

每天,他總是最早去圖書館,最晚回家,因為兩眼有複視,看東西重影,他就用手捂著一隻眼睛寫,累了就換一隻。

鍾南山心疼父親,勸老人家注意身體,每天少寫一會兒。但鍾世藩不聽勸阻,反而和兒子發脾氣:“不寫我幹什麼?等死麼?”

父親留給鍾南山一句話,他始終記著。“一個人要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點東西,那他這輩子就算沒白活。”

鍾南山的母親對他的成長也產生了許多重要的影響。

鍾南山一直珍藏著1950年騎自行車的黑白照片:“當時我看到別的孩子有自行車,非常羨慕。小學六年級時,媽媽對我說,‘你要是小學畢業能考到前5名,我就獎你一輛自行車!’我說‘真的呀’,媽媽說‘真的’。後來媽媽也沒再提過這件事,但11歲的我記住了媽媽的話。”

“1949年,我在嶺南大學附小(現中山大學附小)讀書,學校因故不舉行畢業考試,但後來,學校根據平時的成績發了一份成績單,我排在第二名。我很高興,但也不敢說什麼,因為媽媽是說考試才有自行車的。”

“而且,那一年家裡生活很困難。但是沒想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媽媽還是給我買了一輛自行車。”

“當時我在日記裡這樣寫道:媽媽實現了她的諾言,給我買了一輛自行車,我是多麼高興啊!”

“從那時起,我就記住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隻要你答應的事,就一定要做到,這就是媽媽教給我的。我現在對我的孩子、對我的研究生也是這樣,要麼不答應,答應了我就一定要做到。”

鍾南山至今定期給年輕醫學院學生上大課,他說,你們是90後,我是80後,我們差不多。

2003年被鍾南山稱為“特殊的一年”:遇到很多未知的課題,無章可循,自己一天要做出幾天的工作,包括治療的問題、學術上的問題,還要制訂國家規劃。而引發這一“特殊”性質的就是SARS(非典型肺炎)的爆發,此時,鍾南山已經67歲。

2002年底“非典”病例最早在廣州出現,一時間,“非典”病毒不可避免地開始從廣州往外擴散。2003年4月13日,北京召開了關於SARS的新聞發佈會,鍾南山被要求參加。當記者問到“是不是疫情已經得到控制”時,鍾南山忍不住了,他對媒體說:“現在病原不知道,怎麼預防不清楚,怎麼治療也還沒有很好的辦法,病情還在傳染,怎麼能說是控制了?我們頂多叫遏制,不叫控制!連醫護人員的防護都還沒有到位。”頓時場面譁然。

“非典”的真相自此才一點點向公眾揭開。

混亂和恐懼之中,人們記住了鍾南山的名字。也因為SARS,鍾南山在公共領域範圍內更廣泛地被人熟知。

在最恐慌的時候,他的一句話,給了人定心的力量。 “把重症患者都送到我這裡來。”

在抗擊非典最嚴峻時刻,連續工作30幾個小時之後,已過花甲之年的鐘南山病倒了。發燒等症狀和當時非典的症狀極為相似。

但他自己觀察體會,覺得不是非典,就把自己隔離在家。幾天後,症狀消失,他立刻回到醫院,繼續投入戰鬥。

他的堅持,讓廣東成為世界範圍內對SARS治療成績最好的地區之一。

“非典”之後,鍾南山連續擔任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他敢說真話的風格一直沒有變。

這一特質,讓他在“兩會”上變成媒體追逐的對象,對於記者提出的問題,他都會給出自己的看法,每一次言論幾乎都會引發廣泛的討論。

2013年全國“兩會”上,他說“霧霾與肺癌有極大的關係”。2015年,他又痛批一些公立醫院的醫生不講醫德、違規使用心臟支架創收的行為,他舉例說:“廣東某醫院的一個心臟導管大夫為病人做冠狀動脈照影,本來問題不大,但是最後給放了5個支架。”

“我自己有一種感覺,好像專門喜歡跟誰較勁,老覺得不管走到哪兒,自己都不太受歡迎。”

鍾南山說他一直記得中學時代一位老師曾對他說過:“人不應單純生活在現實中,還應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沒有理想,會將身邊的事看得很大,耿耿於懷;但如果有理想,身邊即使有不愉快的事,與自己的抱負比也會變得很小。”

“非典”之後,鍾南山說自己講話其實更謹慎了。

“那些我認為很有把握的話,講出來,通過媒體能夠讓有關人員特別是病者知道的話,是有很大好處的。我還是推崇這個,

因為人最可貴的是講心裡話,心裡話不一定都是對的,你拿出來批判也沒關係,但是能夠啟發大家思考就達到目的了,就很好。”

所謂醫者,妙手仁心。這世上缺迴天的妙手,更缺無畏的仁心。鍾南山二者兼具,所以,舉國敬仰。

有網友說,媽媽本來有點為疫情恐慌,但在電視裡看到鍾南山,就跟她爸說:看到鍾南山,我心裡就踏實了。她爸說:我也是。

老百姓不會太多溢美之詞,這句“看到你,我心裡就踏實”,就是最大的讚美和信任。而鍾先生,也配得上這讚美,這信任。


養娃防坑指南


這樣的人讓我敬佩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側隱之心……”這句話出自孫思邈的《大醫精誠》。一直以來,我認為這段話都能與我敬佩的他對應上。

非典英雄——敬佩

他就是——鍾南山。

“鍾南山”,當我第一次聽見這個名字,看見他的臉我有些震驚。眼前這位年邁的老人,竟然是2003年抗擊“非典”的第一功臣?那一年, 他敢於直言,向世界披露了“非典”的真實情況; 他研究的治療方法,使中國人擺脫了死亡陰影。 在他的努力下,他成功研製出針對非典的方法。

他就像一股清泉,讓我們不再幹涸;他就像雨露,無私地澆灌我們;他就像陽光,帶領我們走出黑暗;他更像一位英雄拯救了中國。他所做的一切,令我敬佩! 

武漢之戰 —— 敬佩

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人與人之間會互相傳染。 當傳染病遇上春運,災難指數瞬間翻倍;幾乎是一夜之間,口罩、酒精成為了被搶購的稀缺品。 這位當年敢講真話、敢涉險灘、敢啃硬骨的抗擊“非典”英雄,再次站出來了。當我們十分恐慌,閉門不出的時候,可曾想過這個84歲的老人隻身抵達了武漢。 在耄耋之年,當他們衝鋒在前的時候,即使沒有鮮花和掌聲,也應該得到善意和尊重。這可能,是他們對我們唯一的期待。 他們是天使,為了中國人民的性命挺身而出,不畏艱險,臨危不懼,捨己為人。他們是英雄,不應該流血又流淚。

電視明星 —— 敬佩

每當接受採訪時,他眼含淚花,嘴角抽搐。看得出他內心的焦急,聽得出他內心的心酸,想的出他內心的掙扎……看著日益消瘦的他,我心生愧疚,我們只能看,聽,想嗎?想一想我們能安穩地度過一生,不正是因為他們一直負重前行,為我們爭得了盛世太平。 鍾南山,和他的同仁們,從來都不畏懼死亡。 他們畏懼的,是來自後方的冷雨和刀槍。敬佩是一個人發自心底的認可,你能讓所有人從心底湧出這二字;敬佩是建立信任的紐帶,你能讓所有人從腦海閃出這二字;敬佩是激勵自我的動力,你能讓所有人從口中喊出這二字。醫生,有著專供業術的心;醫生,有著甘於寂莫的心;醫生,更有著救世濟人的心。他們為了人們的健康而不辭辛勞;他們為了生命的美好而汗流浹背; 他們為了社會的發展而夜以繼日。如果沒有醫生,就不會有那麼多重見光明的天使;如果沒有醫生,就不會有那麼多新生命的歡笑;如果沒有醫生,就沒有那麼多親人們感動的淚花!!

你是陽光,掃清陰霾;你是清風,吹散迷霧;你是火把,照亮生命.





素顏白沙亦傾國


在這個非常時期,每個人都貓在家裡,一能保護自己,二是不給國家添亂。

可是卻有那麼多逆行者,他們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投入了這場關係著人類共同命運的特殊戰鬥中。

84歲的鐘南山院士和73歲的李蘭娟院士在國家和民族危難之際,他們勇敢的站出來,第一時間趕往武漢疫情第一線,用他們精湛的醫術和學者的錚錚風骨,挽救人民於水火之中。

他們是我們的榜樣,人民的英雄,他們在最危險的地方,最艱苦的地方,最容易感染的地方在進行戰鬥。

我們向鍾老致敬向李老致敬,向千千萬萬在抗擊疫情前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展趐高飛1968


這兩位可敬又善良的老人,本來是還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為了我們整個國家還奮鬥在一線,本來春節他們應該休假,但是為了我們全國的老百姓還不顧自己安危衝在最前面,祝願好人一生平安,祝願他們永遠健康平安。




璘伊0909


看到這樣的信息,其實很心痛,七、八十歲的老人,早已過了退休的年齡,本該在家裡享受天倫之樂或在公園裡與年齡相近的老伴們聊聊天、跳跳舞的時候,然而,為了國家社稷,為了人民生命安全,卻依然肩挑重擔,負重前行,奔走在抗疫最苦最累最危險的第一線。這種高強度的腦力體力勞動,不說是老年人,就算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也是難以如此長時間運轉的,這是需要何等的意志力,以及對這個國家和人民何等的熱愛才會作出如此之大的犧牲。有鍾南山院士及李蘭娟院士等民族脊樑護佑著我們,是國之幸事,是民之福氣。千言萬語也表達不出我們對鍾老及李奶奶的感激與敬佩之情,最後只想說:希望您們一生平安、幸福,你們是華夏民族的英雄,謝謝你們,向你們致敬!


六峰論建


由衷的佩服!所謂的流量明星都抵不過這兩個男神女神!除了他們奮不顧身的投入到這場戰爭中,我對他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習慣也是敬佩不已。大部分的中國老年人到了60歲以後,就開始頤養天年,各種老年病紛至沓來。反觀他們倆個人,我覺得年輕人都沒有他們那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和蓬勃的精神狀態,甚至抵抗力都不如他們。向英雄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