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走敘事抒情民謠的歌手不太適合《歌手·當打之年》的舞臺?

侯挺


很高興為你解答問題,這個問題因為毛不易的離開,也引起了不少爭議。

  1. 民謠歌手是不是不適合歌手舞臺嘞
  • 毛不易在歌手舞臺只呆了兩期。而且排面都靠後。是因為他的實力不夠嗎?答案當然是NO,就是因為毛不易抒情式的風格,而且還很走心。當對於歌手這個舞臺還是比較吃虧。好像那些飆高音的。更能迎合大眾評審的心一樣,讓人為毛不易抱不平。每當宣佈到毛不易的排名時,那種滋味,當事人心裡酸甜苦辣鹹,我們這些外人都猜的出來吧。
  • 不知道大家知道趙雷,在2017年參加了《歌手》的舞臺,作為補位歌手。一首《成都》讓他突圍成功,並讓他火遍全中國的大街小巷。然而嘞,他在後面的兩期,排名不佳淘汰出局。
  • 所以說歌手這個舞臺他需要這個民謠歌手的存在,但又不想他一直存在。

2.《歌手》節目的定位

歌手這個節目一路走來,有不少議論風波,節目嘉賓有華語樂壇大咖,也有新起之秀。當我們看到那些大咖坐等導演念他們排名時,我們也會驚奇的發現,原來他們也會緊張,也有不甘。有質疑歌手這個舞臺的選人水平的,也會有支持它。它不斷推出全新的節目規則,來滿足觀眾的心理需求。有人離開,有人加入。這很正常。

3.民謠有《歌手》之外的更大舞臺

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雖然毛不易在歌手舞臺的排名靠後,但是在網絡平臺,他的支持量很高。紛紛為他打call加油,毛不易的一條賽後微博,短短一天便有十幾萬的評論,一百多萬的點贊轉發。而且他幾天之後的專輯也同樣獲得很好的成績。

我個人覺得,歌手這個舞臺更是一個歌手的伯樂,在這個舞臺上有新人,舊人。他們在上面得到了很大的曝光量。毛不易走了,民謠歌手走了,他們只是暫時離開,這個舞臺有他們歌唱過的印記。而在這個舞臺的外面,他們有更大的舞臺,去翱翔,去證明。如果《歌手》還在,就缺不了民謠。


愛音樂的大黃


民謠歌曲有點小眾,《歌手。當打之年》也需要很好的功底來表演,而民謠唱功也不需要很好。喜歡的民謠歌曲你找下原唱,根本聽不下去。但是換個人能循環聽好幾天。民謠對於音樂技巧沒有太大的要求。

個人認為趙雷在舞臺上沒有走下去也是唱功問題。情懷,民俗,歌詞很好,但是唱功沒有基礎也是不行的。


佛歌小聽堂l


綜藝節目觀眾喜歡形式大於內容的節目,所以老歌新唱和時下流行更適合觀眾口味,至於走心民謠和搖滾樂這樣優秀的音樂很難取悅觀眾得到收視率。


搗鼓大人


從現場觀眾體驗來說,高音、搖滾、比較炸的現場確實比訴說的民謠,更能得到觀眾的的喜歡!畢竟能讓觀眾腎上腺激素爆棚!


木木精彩音樂匯


我看過很多民謠歌手在歌手舞臺上都沒有留下很久


林子橘


不明覺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