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只支持Sub-6,还让联发科底气十足?官方揭5G背后战略布局

市调机构IDC在上一个月,调升了5G手机的出货量,预估2020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将达1.9亿部,芯片大厂激烈的5G之争,无疑成为了活络市场的神助力。

为何只支持Sub-6,还让联发科底气十足?官方揭5G背后战略布局

联发科的第一款5G芯片天玑1000,在11月底刚刚发布,对比高通晚一周亮相的骁龙865及骁龙765,最大的区别,可聚焦在两点:

1. 支持频段:

面对全球两大5G主要频段,中低频的Sub-6(6GHz以下)及高频mmWave(毫米波), 天玑1000只支持Sub-6 ,高通则两种都支持。

2. 运行方式:

天玑1000为已整合5G morden在其中的SoC ,高通S765也是SoC,但最旗舰的S865却不是,而是处理器外挂morden X55协同运作。

为何只支持Sub-6,还让联发科底气十足?官方揭5G背后战略布局

让外界好奇的是,在同一条5G路上,为何两家芯片大厂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联发科12月25号也从产品策略上,针对这两点详细说明,透露了自家5G的战略布局。

和高通“一鱼两吃”不同,联发科为何只专攻Sub-6?

联发科技无线通讯事业部总经理李宗霖说道:“台湾电信业者竞标的5G频段,包含3.5GHz的Sub-6、28GHz的mmWave,用目前的总频宽和标金估算一下, 业者愿意投标在Sub-6的金额,是mmWave的413倍”。

当频率越高,优势是频宽更大,连网的速度会更快,但劣势则是波长短、穿透力弱,容易被阻挡。因此,若要充分发挥5G的特性,高频的mmWave是最终的必然走向,但要大规模覆盖,布建的基地台就得更多、更密集,所需成本更高。

然而,在2019~2020年,5G才正在起步,以初期布建来说,和4G频率相近的Sub-6,对于运营商会是更快、更省力的选择。

不只是在台湾,联发科再以全球电信商的进程,来证明Sub-6才是现在的主流: 根据GSA统计,全球已经有56个电信商开始提供5G服务,其中54个采用Sub-6、2个采用mmWave。

“Sub-6是兵家必争之地,Sub-6也是电信业者的基本共识,这才是主流”,相比高通想mmWave和Sub-6一次做齐,李宗霖表示,联发科则是给客户“需要”的,如此一来也能降低技术难度,加快5芯片量产进程,让联发科在5G之路上,成功赶上高通的脚程。

毕竟,mmWave作为一项新技术,想要正式稳定地商用,无论是对电信商、基础设备商、芯片商,还是终端设备厂商来说,仍有众多困难需要克服。李宗霖解释,mmWave最大问题是在天线,也就是射频前端的部分,像是天线、功率放大器等零组件,要怎么很好地整合在一起,这是最大的考量。

“我要澄清一下,Sub-6跟mmwave的技术,联发科是同时在做的,只是在转成产品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市场考量,选择先做Sub-6,先专心把一件事情做好。”

联发科透露,当mmWave未来逐渐普及后,联发科也会推出mmWave的产品,预计2020年下半年开始量产,但究竟会以何种形式推出,官方并未多做说明。

SoC让联发科底气十足,第二款5G产品天玑800明年第二季问世

谈到第二点——5G SoC,也是联发科和高通在5G旗舰产品上“谍对谍”时,自认为胜券在握的关键。

联发科技执行副总经理暨财务长兼公司发言人顾大为,谈起高通S865仍采用分离外挂式方案时,自信地说道:“如果你要问我,5G中有哪些例子,很适合采用分离式设计,而不适合SoC,老实说我还真想不到”。

为何只支持Sub-6,还让联发科底气十足?官方揭5G背后战略布局

高通5G旗舰处理器S865,在正式发布前就备受瞩目,但却令人意外地没有做成SoC。以高通先前的说法,虽然X55要整合进S865中并不是问题,但在性能和连接能力上,就无法达到完美,因此采用外挂式的方案,性价比才更高。

面对目前全球5G进度不一、混乱的市场,S865采用外挂式方案,让厂商在不同市场可以更有弹性,例如在5年内都没有5G的国家,或许手机不用外挂支持5G的X55,而是外挂一张仅支持2G~4G的芯片片。

“毫无疑问,SoC一定比较好,但SoC也更难,要把AP(处理器芯片)和morden这么大的系统,整合到单一芯片,工程确实非常浩大。”

SoC到底好在哪?李宗霖解释,如果要采用分离式设计会有两个缺点,一来是耗电高,因为两张芯片大量数据,需要相互传送;二来是所占用的手机设计空间变大,减少了电池可用空间,会让手机功耗更大、甚至设计得更厚。

谈完SoC的好处后,联发科强调,未来5G产品线都将以SoC为主,并预告继自家定位旗舰级的天玑1000后,明年将推出中高阶的天玑800,一样将采用SoC设计、7nm制程,采用的终端装置,将于明年第二季量产,并将在2020 CES上透露更多细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