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幼兒園家長群裡那些從不發孩子學習情況的家長是怎麼想的?

BettyPig


疫情期間,幼兒園家長群裡那些從來不發孩子學習情況的家長會有三種情況:一、家長根本不關心孩子成績,放養式教育,讓孩子自由成長。二、家長害怕把孩子學習情況發出來後,傷及孩子的自尊心。三、家長覺得自己的計劃更適合孩子,也把孩子培養的很好,不需要讓老師知道進度。

一、家長根本不關心孩子學習情況,放養式教育,讓孩子自由成長。

1. 家長認為幼兒園的主要任務就是照顧孩子吃喝拉撒,不需要學習。

雖然說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學前教育,期待孩子能贏在“起跑線”,接受好的教育。但是仍存在一部分家長,認為學習都是小學的事,長大了自然就會了。

幼兒園就是照顧孩子吃喝拉撒,不受傷,保證健康和安全就行。

就算有學習,那應該在學校學習,由老師教就可以。家長給幼兒園交了錢,老師就要負責孩子的一切,包括學習。

2. 家長認為家就是孩子玩的地方。

孩子一天到晚都在幼兒園,被老師管理一天,很辛苦,玩玩具還得和小朋友分享,不能一個人玩,很心疼。

回到家裡的任務,就是讓孩子好好玩,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在爸爸媽媽小的時候,都是下河捉魚、跳皮筋、拍火柴盒、抓石子,沒有什麼玩具。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恨不得把所有的玩具都買回家,讓孩子玩個夠,彌補自己小時候的遺憾,也讓孩子盡情享受。

3. 讓孩子自由成長,開心就好。

孩子是全家的寶貝,每天只要求孩子開心就好。現在網絡上報導的,因為家長要求孩子學習,孩子出意外的事情也很多。為了學習,丟了生命不值得。

鄰居老李,平常對女兒早早的學習管的比較嚴格,希望早早能考上好大學。每天夫妻倆都輪流盯著孩子寫作業,寫完後還額外佈置學習任務。

在一次期中考試中,早早因為發揮失常,考了全班級第二名,被老李訓了一頓,意外就發生了。早早喝了放在家裡的打蟲藥,人直接沒了。

老兩口孤苦伶仃,見人都訴苦,後悔極了。後來對待抱養的小兒子,基本都是不管學習,能保住命就行。

二、家長害怕把孩子學習情況發出來後,傷及孩子的自尊心。

1.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

孩子自從上幼兒園起,就開始頻繁的接觸外人,認識更多的朋友,建立他自己的人際關係網。

隨著他們逐漸融入社會,他們的自尊心也越來越強。他開始注重自己在別人面前的形象,特別是在他熟悉的人或是喜歡的人面前。

在生活當中,孩子經常會無意識的犯下一些錯誤,我們一定要講究方法,不能盲目指責、埋怨,要時刻想到孩子同成人一樣有隱私、有自尊,孩子這也是一個獨立的、有完整人格的人。

比如:

a. 不在外面訓斥他。

b. 不在客人面前說他的缺點。

c. 不把他的糗事說給外人聽。

我們要保護孩子的心理成長,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不讓他難堪,也不讓他被人嘲笑,孩子也就會自尊自愛,心理健康。

2. 對於孩子作業每次的完成情況不同

a. 因為每次作業的難易度不同,有時候孩子作業需要家長幫助,同時在錄製時,需要反覆進行,沒有按照老師要求完成。

b. 疫情期間,材料準備不到位,購買不方便,沒有操作。

c.家長也比較溺愛孩子,只要孩子說不想做作業,就不做了。

3. 家長直接發送孩子的實際完成情況是否不太合適

家長直接將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發到群裡,可能會影響到孩子在老師和小朋友心中的形象,也暴露了隱私。

一個班的家長都是集中在一個群裡,經濟水平、作業反饋水平、語言表達水平、交際水平等都各不相同,不想讓孩子互相攀比、虛榮。

父母有責任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必要遠離不合適的環境以免受影響。

因此,將幼兒園佈置的作業,錄製好發送到班級群裡,是不太合適的,也是不尊重孩子隱私的一種行為。

三、家長覺得自己的計劃更適合孩子,在家把孩子培養的很好,不需要讓老師知道進度。

每個爸媽都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也都有自己的教育計劃。除了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以後,還會將孩子送到各種學習班學習,甚至還會購買大量的玩教具或書本,在家中自己教。值得高興的是孩子在自己的引導下,發展迅速,變現突出,並且在校外比賽還拿過獎。

比如鼕鼕一家,爸爸是數學教授,媽媽是鋼琴老師,爺爺是書法大師,奶奶是廣場舞老師,哥哥是武術老師。僅家裡的老師的課,一天都學不完,更何況,這是在假期裡,為什麼要反饋幼兒園老師的作業呢?

疫情期間,在幼兒園家長群裡發孩子學習情況是家長的自由。我們不能要求假期中的孩子和家長與學校整齊劃一,統一內容和目標。只要家長配合老師完成必要的任務就行,其他的就請老師不要計較。畢竟,家長也有各自的工作,也有各自的安排,教師理解就好。


辛桐寶寶


這樣的家長還真多,前陣子幼兒園老師在家長群裡佈置了一個作業,讓背一首簡單的詩。我馬上就把兒子喊到屋裡,開始教他背,上午教了一會兒,下午又教了一會,就會背了,發到群裡的時候,發現就我自己發了,其他的家長都沒信了[捂臉][捂臉][捂臉]老師在群裡又催了一次,才有幾個家長蹦出來說,自己孩子笨,學不會,其他的很多家長還是一如既往的潛水。我家鄰居跟我兒子一個小班,她也沒說話,後來我問她是不是沒看見老師發的作業,她說每天那麼忙,哪有時間教孩子,這都是老師的工作,還好意思發群裡讓家長來教,不用理他。[淚奔]我聽了以後,也是很震驚啊,難道孩子不是自己親生的麼



小怪獸Eva


我是一直比較關注育兒教育的青衣姐姐,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疫情期間幼兒圓家長群從來不發孩子學習情況的家長是怎麼想的?

我也諮詢過幾個家長,做了一些調查。無非就是以下幾個觀點:

一,家長事情太多忙不過來,顧不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了。

我們院裡就有三時候關係比較好的幼兒園家長,他們現在大部分都是二胎,每天忙了,老大忙,老二還要做飯洗衣服帶孩子還要有點自己的娛樂,所以幼兒園群裡的消息,他不是沒看到他是沒時間。在這種情況下,一般家長會先考慮上學的孩子的學習網課的情況,先把老大的作業內容弄完了,他已經沒有精力和時間弄老二的了,因為網客,畢竟是一種比較新鮮的東西,孩子還沒有完全適應過來,需要家長來陪護,共同學習才能完成,忙完老大已經精疲力盡了,所以也就顧不上幼兒園的小朋友的事兒了。

第二,就是家長還不太重視,孩子幼兒園上網課的情況。

許多家長覺得小孩子沒必要上網課,我覺著大部分家長是這樣子的想法,覺得幼兒園時期就是領著孩子玩、看護好孩子安全就可以了,所以他們認為孩子在幼兒園,反正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也就沒必要給孩子增加壓力,天天在群裡打卡彙報孩子的學習情況了。

第三,就是許多家長可能由於自己的原因或者是家庭的原因,根本顧不上重視孩子的學習。

可能還是傳統的認為:學習是學校老師的事情,跟自己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根據二八定律來講,只有20%的家長會懂教育也真心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孩子教育好,大部分家長會認為:孩子的學習問題,教育問題都應該是學校老師負責的,所以他們會認為家長沒必要配合老師做那麼多的業餘工作。

第四,家長有可能就是老人,老人使用不好手機。

許多家庭家庭孩子的父母較忙,顧不上管孩子。所以幼兒園的孩子的事兒全放給家裡的爺爺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了。老人由於年齡大身體不好,也不會經常看手機裡的消息,也不會拍視頻打卡,所以就一直潛水從來沒有發過孩子在家裡的學習情況。

第五,今年的疫情時期,對所有的家庭都是一個考驗。

因為我們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也沒有全家人停下工作、停下事業、停止上學,全家人呆在家裡茫茫然而不知所措,所以提出停學不聽課的措施,主要是針對那些需求比較大的初中生高中生的學生,至於小學生和幼兒園也不必過於苛求孩子們,畢竟這個事情即將過去,孩子在未來的很長時間都可以把曾經落下的時間補上,沒必要過於跟孩子計較這幾天的時間,只要全國人民順利地渡過這個特殊時期,我覺著就是勝利。

我認為,特殊時期幼兒園的老師只要是盡到停學不聽課的責任,給予家長適當的引導和支持就可以了

因為這是一個特殊時期,各家有各家的難處,各家也有各家的事,可能大家的精力還都不能放在正常的事情上,所以這時大家相互理解為原則,等到疫情過去一切恢復正常以後,幼兒園的老師也可以根據群裡的情況,再作詳細的瞭解和調整。

總之,所有的新鮮事物,在開始的時候都是會被別人不理解、不支持、不習慣的,時間長了,大家才會慢慢的接受,這也是正常現象。


青衣姐姐


我兒子3歲半,上小班,老師也是每天要求打卡做遊戲,背詩,幫家長做家務,我一次也沒打過卡,有什麼用?他那麼小,話都說不全,會做什麼家務?最討厭有些家長在群裡發視頻她孩子在家掃地了,刷碗了,明顯的擺拍,有什麼意思?老師私信我問我為什麼不打卡,我說不想打,沒時間,孩子太小,他在家怎麼高興怎麼來,不搞那些虛的東西


FS808


幼兒園大班,疫情期間,老師要求每天親子閱讀打卡,幼兒園名,班級名,孩子名都要寫,發朋友圈。心裡覺得容易洩露個人信息,不想打,但是又想想20幾個孩子,就自己搞特殊也不好,第一天拍了打卡,發朋友圈,但設置了權限,只能老師,園長可見[捂臉]第二天,兒子說他不想打卡,我告訴他,完成了開學老師有獎勵,他說沒關係。然後就沒打了。不過親子閱讀在我們家就和喝水一樣,每天都有,多會他想讓我給他講,我就會放下手裡的事情給他講。畢竟現在呆在家也沒什麼急事。即使再忙,晚上睡前故事是必讀的。所以也不用打卡這樣的形式主義來約束自己。


angel121


我就是那個不發的家長。同時我也是一名老師。我們班級裡不發作業的家長,有特殊情況的,給我說一聲。或者私信自己負責在家監督孩子的作業。給我說一聲,不發更好。我還少批一份呢。整天批作業兩個班100人得3.4個小時。但是我為什麼不喜歡在幼兒園群裡發視頻呢?第一,幼兒園人老是喜歡把小朋友遊戲視頻發朋友圈,發抖音用來招生宣傳。還一點也不注意保護小朋友的個人信息,小朋友姓名電話家長聯繫方式都不注意保護。我真的很煩這種。第二,因為不想讓寶寶看手機。幼兒園疫情期間也沒必要非得學習。幼兒園疫情期間讓發這種視頻無非就是2個目的。第一,招新生。和怕老生流失。第二,怕家長閒話這學期在學校時間短,想少點學費之類的。所以上網課,表示自己一直有上課。完全沒有從幼兒角度考慮。幼兒老師應該也很煩這種上網課。


戴眼鏡的小G


我根本不參與,本來我就不贊成提前學習,我兒子三歲半,剛上了半年幼兒園,這次疫情上不了學,他們幼兒園從2月初就開始建了個群,進行網上教學,我去,三歲半,你想讓他學啥?學認字,學古詩?學歌?就是學了,以他現在的大腦發育,根本只是背,一點意思都不懂,我兒子從來不會去玩我的手機,也不敢要,他就是再調皮,對於手機,他從來不會用玩手機來耍混,天天群裡,老師教剪紙,教兒歌,教幼兒舞蹈,教小遊戲,其實,這就是讓我們家長先學會,然後照著交給孩子,每天要打卡,每次要把娃的學習過程和成果發到群裡,我從來不看,我是湖北,管控特別嚴格,我是真正的26天沒出過門,連門口曬太陽都不準,得虧是農村,後面有大片菜園和地,非常廣闊,沒人,我實在不想孩子看著手機學,或是我也懶,不想費力氣天天學習這些東西來跟在孩子屁股後面教他,我每天帶著孩子在後面地裡撒歡似的玩,曬太陽,總比把他困在家裡強,在家裡,我也是很難造出那種學習氛圍,讓他老老實實跟你學,太小了,根本定不了性子,老師也催了我幾回,叫我參與,我沒理她們,煩死了,本來我就要關瘋了,再給我搞個天天學幼兒的東西來耐著性子教他,我估計會把兒子吼飛,我天天也有教孩子啊,比如,在地裡放音樂,一首歌放多了,他也跟著唱的挺像,他在地裡會問我這是什麼草,還抓蚯蚓給雞吃,在地裡學他姐姐玩過家家,我覺得這比學那些東西好多了,要是疫情還膠著,我可能今年上半年就不讓孩子上幼兒園了,下半年再去


果果在奔跑


孩子上了幼兒園,老師總是佈置這種作業,沒有強制性的,我一般不發,因為不太愛發朋友圈,偶爾會發一個孩子在家的有趣瞬間,一年發的不超過十個(可能有些朋友一次也不會發吧😬)。

但這次疫情的到來,寶寶在家待的時間太長,老師就要求各種打卡:

1.每天早上十點前彙報孩子的健康情況,這個是必須按時在班級群裡提交的。

2.每天在朋友圈打卡孩子在家做的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最少3張照片,可以是學習、遊戲、做家務等等,還要加上幼兒園編輯好的話,最後老師還要統計。我每天都是設置的只有老師可以看😂實在不想天天發孩子的照片。

3.老師每天會在群裡發一些學習的內容,這幾天是學唐詩,每天背一首,沒有強制要求發群或髮圈。因為孩子開始不認真學習,我就說老師要求會背了要拍視頻發給老師。這招果真管用,不一會兒就能背下來,孩子還要求我拍下來發到群裡,因為有幾個小朋友也發了。我也算是為了鼓勵孩子,所以也發到班級群裡了,老師看到哪個小朋友發會在下面表揚一句,兒子看見會很開心,就是不知道其他沒發的家長會不會很反感😜

4.幼兒園定製的教材現在通過網上的一個app進行打卡,因為能學習一些小遊戲、小手工等等,而且只需在那個平臺打卡,只有他們老師可以看到,所以這個也是天天按時完成。

5.釘釘群裡老師發的眼保健操和運動打卡,我開始設置靜音沒發現,昨天看見了,打卡一次,不會影響其他人,但也懶得打了,覺得幼兒園裡事情好多好多,這也就成了不重視的一項。

所以不願意打卡或發朋友圈的家長大部分是因為性格原因,不願意太張揚;也有很多是真的忙,沒空陪孩子,家裡老人幫帶,這些又搞不懂;還有一些可能不太重視孩子的幼兒園生活吧,覺得只是個幼兒園,沒必要怎樣怎樣。

其實只要能好好陪伴孩子,一些太形式得東西沒必要,但太與幼兒園格格不入了,老師會覺得家長太敷衍,對孩子的表揚也會減少,這恐怕是小孩子不喜歡的事情,所以有一些事情,還是配合幼兒園的為好😂個人感覺啊!


媽媽愛寶寶育兒分享


正好刷到這個問題,我來順便回覆一下,因為我侄子目前就是這麼個情況[呲牙],小朋友4歲了,活潑好動,平時自己也喜歡看看書,聽聽歌,認認字什麼的。

幼兒園2月3號就開始在線上互動了,老師們精心準備好課程以後在線上開課,我家侄子到現在一次也沒參加,主要原因就是,我弟弟和弟妹都在外地,平常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家裡人的想法就是孩子還小,上小班而已,只要他自己玩兒的開心,有自己的規律,網上上不上課,發不發照片什麼的不是重要。只要小朋友自己開心就好。並且也有跟幼兒園老師溝通了,老師也不勉強。

以上是我家真實的這麼個情況,謝謝[心]





幸運女神吖


很尷尬,我即是老師又是家長~

我兒子也需要每天按課表打卡n個內容…總之我先把他這天要學的內容先存起來,然後早晨先給我班的孩子講完課,再打開我兒子的學習內容,輔導他學習。很忙啊…真心忙不過來,從早一睜眼上課輔導學習,看作業做手工,而且我一個人帶孩子,我還得做飯洗衣…你能想象麼?下午檢查作業我都快睡著了[我想靜靜]

作為老師,我班級群的作業,每天都要批閱,好的提出表揚,不好的要督促。因為教學內容是否完成,家長是否反饋都要上報給領導。所以我當然希望家長們都主動自覺~站在雙重角度,不管早晚,我也會把我兒子的學習情況反饋給老師,因為感同身受…

由衷的說,不想網課,好想上班~

下面給大家看一個我班最走心的作業[我想靜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