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正所謂,經典的東西永遠不過時,甚至在時光的醞釀下,越來越值得品味。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豆瓣評分高達9.7分的電影,在1994年上映之初時並不受大家歡迎,甚至可以用票房慘淡來形容,而近幾年卻牢牢的佔據著豆瓣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電影講述了一個年輕的銀行家安迪被誤當作槍殺妻子及其情人的兇手,被判無期徒刑。

妻子的不忠、律師的奸詐、法官的誤判、獄警的兇暴、典獄長的貪心與卑鄙,將正處在而立之年的安迪一下子從人生的巔峰推向了世間地獄。

由於監獄的腐敗,他在真相即將大白的情況下仍然得不到昭雪,反而在肖申克監獄飽受了各種精神上和肉體上的摧殘。

然而,安迪並沒有被多舛的命運毀掉,他經過20多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終於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從500碼長的汙糞管道中爬出,重獲自由,在墨西哥海邊過上了自由的生活。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人們都為安迪逃出監獄的場景而震撼,但是否有想過,這成功的背後藏著怎樣的力量?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今天,我將從三個角度解讀當他身處絕境時,如何做到破繭重生?

1、未雨綢繆,堅持不懈。

為明天做準備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智慧,所有的熱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這就是你能應付未來的唯一方法。

——巴代思

瑞德是肖申克監獄中的“權威人物”,每當有新囚犯來的時候,他和他的夥伴都會賭誰會在第一個夜晚哭泣。瑞德認為看起來弱不禁風、書生氣十足的安迪一定會哭,結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輸掉了兩包煙,但同時也使瑞德對他另眼相看。

入獄以來,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觸,他第一次主動說話就是跟瑞德。原來,安迪想要一把小鶴鋤。而在獄中,只要你付得起錢,瑞德就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當其他人都向瑞德買牙膏、香菸、酒等常見的物品時,

安迪的請求不免讓瑞德對他起了不少興趣。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安迪的解釋是他想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光。是的,他真的喜歡雕刻,也對各種地質頗有了解。起初,他雕刻石頭、製作象棋。

但有天晚上,他在房間牆上刻字時,牆壁居然掉了一小塊石頭!因此他發現牆壁的材質能挖出通道。

此後安迪每夜都在努力挖牆,並且利用海報作為掩護。至於碎裂的石塊,安迪則將其藏在自己的褲子中,並且利用放風時間從褲管放沙。

瑞德最初看到這把小鋤子時,認為安迪是不可能用它來挖隧道的,因為至少挖六百年。然而安迪卻挖了不到20年!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這把小鋤子,挖通的不僅是隧道,更是安迪擁有自由和光明的通道!

當獄長撕開海報,發現那個洞時,所有人都驚呆了!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所有人都低估了安迪的毅力,沒有一個人會想到安迪會通過這種方式逃獄。當別人任勞任怨,每天重複工作睡覺時,他卻在為未來做準備,從容不迫。

我們難以想象一個人每天晚上用六七英寸的小石錘挖約2米長的隧道,這幾乎看不到希望……常人估計連一年都無法堅持,安迪卻堅持了17年!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當然,最初安迪並沒有想過逃獄。1949年開始挖掘,1967年就挖通了隧道。但1975年他才選擇越獄。

因為入獄27年以來,他每天都心懷希望,以為最後獄長會還他一個清白。但是並沒有,獄長知道真相後,害怕沒人再給自己洗錢,拒絕為他作證,甚至殺害了那個能證明安迪清白的人,以為從此安迪就能乖乖為自己洗錢,但他低估了安迪的毅力和能力。

最後,1975年那個下暴雨的夜晚,安迪越獄了……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有人說安迪幸運——剛好住在這樣的獄房裡,又恰巧他了解地質。但是我覺得這份幸運只佔1%,最後的成功更多的應該歸功於他那99%的汗水——未雨綢繆和堅持不懈。如果沒有長期的準備和堅持,就沒有那個通道。那安迪餘生就只能待在獄中度過……

好在,安迪願意付出99%的努力去為未來做準備!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現實生活中,當別人成功時,我們總是覺得他們幸運,而自己一直平庸是因為運氣不好。

但我們何曾想過,他們成功的背後是汗水與淚水的揮灑,是日復一日的堅持與努力,是在無人問津的孤獨歲月裡默默耕耘……而我們卻以“活在當下”為理由說服自己,於是心安理得“享受當下”。

如果你想要獲得成功,那像安迪學習,立足當下,未雨綢繆,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就不至於等機會來臨時,卻因為自己準備不足而抱怨命運的不公平。

2、明確目標,精心規劃。

如果你想要快樂,設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要能指揮你的思想,釋放你的能量,激發你的希望。

——安德魯·卡耐基

安迪入獄以來,從來沒有跟任何人說過自己真正的目標,。但他每天都在努力,利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取得別人的好感與信任,為實現出獄後的幸福生活做準備。

一天,安迪和幾個犯人在外勞動時,無意中聽到監獄官在為繳稅的事煩惱。安迪主動提出可以幫他省去一大筆稅金,但作為交換,監獄官要請他的幾個犯人朋友喝啤酒。那天在頂樓平臺上,大家曬著太陽,喝著啤酒。瑞德說,這是他這麼多年以來第一次重溫自由的感覺。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由於安迪精通財務制度方面的知識,很快使他擺脫了獄中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其他變態囚犯的騷擾。這是他自由的第一步。

管理圖書館的那幾年,他堅持寫了六年的信,最終申請了一筆經費,為監獄擴建圖書館,並教育引導獄友積極學習,甚至指導獄友考證,慢慢地,安迪越來越受大家的歡迎。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他聲名遠揚,越來越多的獄警找他處理稅務問題。他也幫助監獄長洗錢,列入存款,逃稅避稅,被典獄長越發的看重,也逐漸成為了監獄長的得力助手,很快就取得了監獄長的信任。監獄長越來越依賴他,卻殊不知安迪另有打算。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20年來,安迪為諾頓做黑賬,洗錢,將他用監獄的廉價勞動力賺來的黑錢一筆筆轉出去。

安迪將這些黑錢全部寄放在一個叫斯蒂文的人名下,其實這個斯蒂文是安迪虛構出來的人物,安迪為斯蒂文做了駕駛證,身份證等各種證明,可謂天衣無縫。

安迪越獄後,用斯蒂文這個化名,以斯蒂文的身份領走了部分監獄長存的黑錢,用這筆不小的數目過上了不錯的生活。並告發了監獄長貪汙受賄的真相。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當監獄長在報紙裡看到自己的罪行時,才發現自己被安迪算計了。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這時他聽到了警車聲,恐慌之下,他急忙打開保險櫃,然而發現自己的賬本被安迪換成了安迪之前用的一本聖經,第一頁寫到“得救之道,就在其中”,聖經裡邊還有個挖空的部分,用來藏挖洞的鶴嘴鋤。監獄長徹底明白安迪的詭計,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我徹底被安迪的才智折服,這入獄的27年來,他看似過著與普通犯人一樣,雲淡風輕。但是,殊不知他走的每一步都在為未來打算

越獄那晚,安迪換了身衣服,並穿上監獄長叫他擦好的皮鞋,帶上肥皂以及監獄長貪汙的證據,穿過自己挖的隧道,爬過500碼下水道,遊過小河,最後獲得了自由!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安迪對自由的渴望勝過了一切。為了自由,他願意挖17年的隧道,願意在惡臭中匍匐500碼,願意承受肉體和心靈長達27年的折磨……

而這一切,他一定是經過大膽設想、細緻研究、耐心等待,忍受恐懼,然後在機會來臨的時候全力以赴。最後,他成功了!

27年,這數字背後隱藏著的不僅是驚人的毅力,更是安迪長遠的目光和為未來準備的執行力。他一點點地規劃自己的生活,一步步地靠近目標。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活得隨意,對事業,家庭,人生沒有什麼規劃,不知道怎樣主動為自己做選擇。

安迪的故事告訴我們,生活就像一盤棋,一開始就需要佈局。明確目標,精心規劃,做好每一天每一分鐘的時間的選擇,只有過程不同才會結果不同。

3、心懷希望,踏歌前行。

絕大多數人活在世上,就是因為世上存在著希望。——《殘篇集》

肖申克就是一個泯滅人性的場所,監獄裡暗無天日的長期精神摧殘把每一個犯人都制度化了。

瑞德的一番話發人深省:“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鴿子和囚犯布魯克的故事很好的詮釋了瑞德的話。

布魯克入獄時養了一隻鴿子,放風時,他帶著鴿子在運動場的一個角落晃來晃去。後來,他刑滿釋放,出獄的前一天他放飛了鴿子,鴿子立刻姿態漂亮地飛走了。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可是,一個星期後,安迪在運動場的那個角落又看到了那隻鴿子,鴿子像糞土一樣躺在那裡,鴿子已經被監獄的生活制度化了,運動場的角落成了它全部的生存空間,放飛後它又回到那裡,沒有無人餵養的鴿子活活餓死在那個地方。

布魯克,他在肖申克監獄呆了幾十年,肖申克已經變成了他的整個世界,在布魯克眼中,牆外的世界實在太可怕了,他不知道出去以後怎樣生活,當他獲得假釋時,他一手拿著假釋文件,一手拿著汽車車票,邊走邊哭,出社會不到一年就自殺了。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有人忙著活著,有人忙著死。

進入肖申克監獄的犯人,每天都是行屍走肉般的生活,他們對生活不再有希望,對自由不再渴望。

安迪與常人不同,他每天從容不迫,步伐輕盈,似乎無憂無慮,其實一直支撐著他的是“希望”!他相信有一天能證明自己的清白,能過出獄,重獲自由!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但是當有人能證明自己清白時,監獄長為了留住安迪,把人證殺了。安迪徹底絕望了,萎靡不振一段時間。最後,他通過自己的方式越獄,重獲自由。

“強者救贖自己,聖人普度他人。”

安迪不僅是強者,也是聖人。

安迪似乎是負有某種使命降臨到肖申克監獄中的福音使者,他的到來是籠罩在藍灰色監獄中的一縷陽光,但就是這縷陽光,給肖申克監獄的獄友們帶來了光明;他的到來使處於沮喪、絕望、麻木狀態的獄友們重燃了生活的希望,讓他們在忙著活和忙著死的抉擇中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在安迪剛進監獄的時候,瑞德對他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然而安迪卻告訴他:“記住,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安迪讓瑞德明白了,人生中還有一個叫“希望”的詞。而不管你身在何處,希望都是最美好的,最美之物,永不凋零。

在安迪的影響下,瑞德重新燃起了開始新生活的希望。

當瑞德出獄後,早已被體制的他已趕不上外面生活的步伐,不知何去何從,活在了恐懼之中。這時他想起了安迪,想起了“希望”。這成了瑞德唯一活下去的希望。最後,瑞德說,“忙著活,或忙著死。真有道理!”於是他踏上了尋找安迪的程……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之前我對臧克家的這句話一直抱有疑問。然而,我在這部電影裡找到了答案。

有人活著,卻已經死了,是因為他對自己不抱希望,對生活不抱希望,對未來不抱希望……沒有希望的生活是黑暗的,沒有希望的人是麻木的,每天行屍走肉的生活著,跟死了沒什麼兩樣。這就是看不到希望的可怕!

安迪冤枉入獄,身處絕境,在他人對生活和自由不再追求,不再有希望時,他卻格格不入,面向陽光,心懷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尋找自由!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回到我們的生活中,多少人碌碌而為,卻都是碌碌而不為?多少人每天麻木、機械化的生活?多少人安於現狀、終日無所事事?我們是否想過深層的原因?

其實都不過是因為人們丟了“希望”。

回首看——最初,我們都躊躇滿志,心懷夢想,想著未來的美好生活“月入過萬、年入百萬,定居北上廣深,有車有房……”

可最後,我們都被殘酷的現實壓垮,親身感悟“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道理,慢慢接受“我真的很普通”的現實,用“我努力過了”的理由安慰自己……

我們總以為是生活欠我們一個“滿意”,卻不曾想過是我們欠生活一個“努力”。讓自己有靈魂的活著吧,不論你現在處於怎樣的職位和年齡段,心懷希望,繼續努力,一切都來得及,一切都還有可能!

4、結語

“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

一個人如果突然之間變得一無所有,會怎麼樣?

有的人會難以接受現實,有的人會一蹶不振,還有的人會自暴自棄,順著現在的生活繼續苟且,他們曾經或許是非常活躍、非常核心的人物,但因為一次變故或者打擊,不得不向命運低頭……

從三個角度解讀《肖申克的救贖》:身處絕境如何破繭重生?

安迪的故事告訴我們,哪怕有一天當我們一無所有、身處絕境,也要心懷希望、腳踏實地衝向理想的生活。

每一次的變故,都應該是一次重生,都應該讓成就新的自己。

此文,獻給身處絕境你,願你心懷希望,繼續前行……

END



冰涵LFY,想帶你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在絕境中看到希望,在逆境中學會成長。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