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尽头是慈悲,人若无法把握这一本质,就会充满病态的情结

只有慈悲才有疗效,一切心理疾病都缘于缺乏爱。一切人类问题都与爱有关。他还无法去爱,或接受爱,或分享他的存在,这是他的不幸,并由此引发各种心理情结。——奥修


爱的尽头是慈悲,人若无法把握这一本质,就会充满病态的情结

慈悲是佛家常用的一个词语。“慈”的意思是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悲”的意思是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的本质是温柔与放下。我们生命的本质就是爱,而爱的尽头是慈悲。

当我们学会了放下,我们就领悟了什么是爱。爱是一种自然的满溢,爱的尽头是慈悲。当爱流动,我们无需选择什么,只需要顺其自然,在这股力量的带领下,逐渐走向那最终的,最神圣高贵的慈悲——对自己慈悲、对他人慈悲、对万物慈悲。当我们真正爱时,会愿意放下对自己的苛责;会愿意面对自己的伤痛和脆弱;会愿意花时间跟自己多待一会儿,去呵护那个多年来一直被自己忽略的内在。

当我们真正爱时,爱让我们有能力去了解他人所感受到的一切,于是我们能够对别人敏感;我们也会了解到每一个人都是在自己所拥有的天光之中,尽自己的一份努力,于是我们小心翼翼,不愿伤害到任何人。

爱的尽头是慈悲,人若无法把握这一本质,就会充满病态的情结

当我们真正爱时,我们就建立了与整个宇宙的连接,重新感受到我们与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我们开始对一切生命都心生敬畏,我们不再仅仅因为特定的人事物而感动了,我们对万物众生都升起一股悲悯之情。正如当年尼采在街头,失控地抱着一匹马的头痛哭道:“我苦难的兄弟啊!”这种爱是一种没有分裂感的爱,是真正的慈悲。这种爱让我们与自己、与他人、与万物、与这个世界都不再分离。

在慈悲中,我们流露着爱,分享着爱;在慈悲中,我们感激他人和外界接受了我们流露的爱与我们提供的分享。我们因为对方没有拒绝我们的爱而充满感激,我们虽然没有期待他人接受,但因他人的接受而感激。慈悲是爱的最高形态,是爱的花朵的热情盛开。

慈悲让自己变得更诚实,对自己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封闭住内心,产生更大的宽容。我们既不合理化也不谴责自己,只是勇敢的敞开心胸去感受众生的苦难。每当我们竖立起屏障或敞开心胸去感受自己的伤痛及别人的哀伤时,这份苦难一定会从心中生起。我们从自己的成败之中都能有所学习。我们必须在所有的经验里培养慈悲心——我们的痛苦,我们的同情心,以及我们的残忍与恐惧。只有如此才能有所领悟。

爱的尽头是慈悲,人若无法把握这一本质,就会充满病态的情结

我们经历的许多心理创伤都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经年累月后最终转变成身体的或者精神的疾病,但是往深处看,这些都是爱的缺乏造成的。如同身体需要食物一样,我们的心灵需要爱的滋养。我们越是能够了解到我们内在的真实情况,就越能慈悲对待自己。

我们更加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惯性模式,不再戴上人格面具,不再自欺,不需要奋力挣脱痛苦,也不需要变成更好的人。我们会完全摆脱心智的掌控,瓦解所有概念和模式,完全地开放胸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