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有一千種吃法,我會衝“雞蛋茶”


雞蛋有一千種吃法,我會衝“雞蛋茶”

前段時間,在醫院裡住著養身體,早上自己去院內的餐廳吃早餐,因為特殊時期,外面的餐飲店不許營業,餐廳就這一家,需要耐心排隊,還得拉開距離,好容易排到了,就剩下了幾個饅頭,連湯都沒有,怎麼辦呢?

服務員特別熱情,說,要不給你衝個雞蛋茶吧。

真好,特殊時期,這算是美味了。

雞蛋茶,從操作上簡單快捷,雞蛋打碎,開水一衝,加幾滴香油,妥了。美中不足的是,那天衝雞蛋茶用的水太多,我連著喝了三大碗清水,才勉強把一個雞蛋茶喝完,看樣子開水不要錢。

記得,在某電視臺看到一檔美食節目,主持人讓大家說說日常最喜歡的街頭早點,很多人羅列出一大堆的本地特色,包子、粽子、油條、胡辣湯之類,不少於幾十種,當主持人問還有沒有其它的?

一眾人等面面相覷,好像都說全了。

主持人說,你們落下了一個最有普及性的,茶雞蛋。

這下好,反而打開了所有的人的腦洞。圍繞雞蛋又說出了若干種吃法,茶雞蛋、煮雞蛋、煎雞蛋、滷雞蛋、雞蛋餅、雞蛋湯,最終,還是沒有雞蛋茶。

雞蛋是一種廣譜性的食物,在這個世界上,好像沒有誰的生活離開過雞蛋,包括洋餐廳,人家做的蛋撻,同樣的原料,就帶著異域風情,在各種洋快餐廳裡,能吃出愛情的味道來。

我們的居家生活,雞蛋也是必備的食材之一。

這段時間,因為物流的限制,很多蔬菜都在漲價,唯有雞蛋價格出奇的平穩,在我家附近的那家超市裡,我每天去關注蔬菜的價格,黃瓜5塊,西紅柿都到了6塊一斤,雞蛋依舊3塊多一斤。雖然漲價和蔬菜雞蛋本身沒有多大關係,起碼說明雞蛋是最親民的,真是危難之時,方見人心,一點都不假。

所以,居家時期的菜譜,我就適當地調整了一下。

平時吃西紅柿炒雞蛋,現在就改成蛋炒西紅柿了,西紅柿是配菜,6個雞蛋,加一個西紅柿,改改顏色。

現在把國民生產總值叫GDP,老百姓發音不準,就直接念成雞地屁了。其實,雞地屁的確在過去的國民生產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我小時候,雞蛋是一個家庭可以維持生活開支的重要來源。家家養雞,下蛋,那時候雞蛋不是用來消費的,要賣給國家,支援建設,具體支援到誰嘴裡去了,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一般的家庭,雞下了蛋攢著,到十幾或者幾十個的時候,拿著去供銷社,可以換來平時生活所需的火柴、煤油、鹽、毛巾、肥皂之類。

也可以拿雞蛋換學生用的本子、鉛筆、橡皮。那時候,一隻鉛筆3分錢,一個雞蛋好像也是三分。


雞蛋有一千種吃法,我會衝“雞蛋茶”

但是,如果想吃個雞蛋,非得有特殊的理由。

逢年過節,可以煮雞蛋,尤其是清明,煮雞蛋是一種民俗。再不,就是生了病,可以煮雞蛋增加一下營養,小時候感冒發燒,吃飯的時候可以加一個雞蛋,家長表示慰問,更大的作用是精神鼓勵,希望能振作精神和食慾,儘快好起來。

所以,民間就發明了雞蛋最簡單、也最營養的吃法,雞蛋茶。

我奶奶,1991年去世,活到88歲,在我們村裡,算是高齡了。但從我記事的時候起,奶奶就有一種非常痛苦的毛病,當時叫“癆桑”,就是肺癆,現在或叫哮喘。最艱難的時候是了冬天,憋半天喘不上一口氣來。

就這樣的身體狀態,唯一可以享受到的照顧,就是可以每天晚上衝一碗雞蛋茶。

這是我對雞蛋茶懷有深情的主要原因。


雞蛋有一千種吃法,我會衝“雞蛋茶”

奶奶的生活讓我羨慕,也讓我對雞蛋茶充滿了感激。就這樣,讓她老人家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上氣不接下氣的寒冬。據說,喝了雞蛋茶,才能感覺到呼吸順暢,緩解這種肺部的壓迫感。民間的說法,雞蛋茶能治百病。

所以,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雞蛋茶的吃法。今天也不妨傳授給大家,不算什麼秘籍。就是拿一枚雞蛋,磕開,在碗裡打碎,滴幾滴香油,等燒開的水,澆進去,雞蛋花就自然綻開了,清香四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