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品詩詞名篇,那些“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自帶光彩

董卿是人們非常喜歡的節目主持人,大氣溫婉的形象深入人心。她在《中國詩詞大會》中的表現讓人們更加愛上了這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女子。在一次採訪中,董卿談到自己對傳統文化的喜愛,以及自身不斷地修煉。她對詩詞的信手拈來,融會貫通讓人頗感敬佩。董卿的才情,靠的是傳統文化的浸染,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自帶光彩!

想要有深厚的文學素養,莫不需要點滴積累。《中國詩詞大會》學術總負責人李定廣選編評註的《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為我們講解這些詩詞名篇,我們一起來學習詩詞中的錦繡篇章。


竟品詩詞名篇,那些“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自帶光彩

腹有詩書氣自華


一、詩詞中的山川風月

古人十分喜歡寄情山水,用詩歌來歌頌大好河山。由此,留下了很多著名的山水詩,他們或讚歎山川日月,或借景抒情……用詩詞記錄下了秀麗山河,用他們獨特的視角,別緻的語言嘆大自然之美。

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這是一首詠物的小詩,讀來很有趣。題目是謎底,詩歌正文是謎面,正文中不能出現謎底的字。這種類型的詩,叫做“避字詩”。

這首詩描寫的就是我們生活中無影無蹤的風。能吹落秋天的葉子,能吹開春天的花,能讓江面掀起千層的浪,能讓萬竿竹林傾斜。試問它是何物啊?它就是風啊!

這首詩把無形的風描寫得繪聲繪色,化無形於有形,生動有趣!讓人繪心一笑,這就是古人的智慧與才情!

這首詩的作者李嶠無論在仕途還是文學領域都有很高的地位。他曾經官至宰相,與杜審言、崔融、蘇味道並稱“文章四友”,又與蘇味道並稱“蘇李”。李嶠善作詠物事,對唐代律師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竟品詩詞名篇,那些“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自帶光彩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常建在唐代雖然官小但是才大,在盛唐時詩名極大。他的詩風與王維、孟浩然接近。這首《題破山寺後禪院》是他最有名的一首詩。就連宋代大家歐陽修也說自己最喜歡“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兩句詩。幾次想要模仿,也沒有到達預想的效果。

詩人在清晨步入古老的寺院,旭日東昇照耀著高高的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後花木繁茂又繽紛。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淨心。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古寺清幽寂靜的環境,讓人內心平和安定,鳥兒的鳴叫更加襯托了寺院的寂靜。這樣的環境,只想寄情于山水,欣賞自然的美好。


竟品詩詞名篇,那些“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自帶光彩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流。

王維是我國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他8歲就會寫文章,擅長書法、繪畫,精通音樂,自幼被稱為神童。他和李白、杜甫並稱為盛唐三大詩人,和孟浩然並稱“王孟”。

這首詩動靜結合,描寫出秋日裡淡雅的美景,這首詩如一副水墨山水畫。景緻既安靜又靈動,人與自然相當和諧,足以盪滌心中的凡塵。


竟品詩詞名篇,那些“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自帶光彩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二、詩詞中的炙熱感情

詩詞同樣也記錄著炙熱的情感,傳遞詩人內心深處的喜怒哀樂。

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上邪》是愛人之間的誓詞,指天立地為證,愛人之間矢志不渝,永遠攜手。列舉了五種不可能出現的自然現象:山平了、江水乾了、冬天打雷、夏天大雪飄飄、天地合二為一。詩人想象奇特,化濃濃的情感於有形的物象之中。讓人深感愛情之濃厚、為後世情侶廣泛引用。


竟品詩詞名篇,那些“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自帶光彩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聊的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蘇軾非常有名的悼亡詩。蘇軾與原配夫人王弗情深意厚,興趣相投,兩人可以說是非常相配的靈魂伴侶。然而王弗早逝,蘇軾也在仕途上遭受了打擊,為俗世纏身。這首詩深切地表達了蘇軾對亡妻的思念,無限的淒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