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黄痢如何治疗?如何防控最重要?

猪圈儿


仔猪黄痢如何治疗?如何防控最重要?仔猪黄痢属于早发型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其中尤以1-3日龄仔猪发病多见。

仔猪黄痢临床症状

仔猪出生后12小时,病猪即会排出黄色糊状稀粪,并混有凝乳块。若治疗不及时,病猪会很快消瘦、脱水死亡。严重时死亡率可达100%。

仔猪黄痢病理变化

黄痢病猪解剖可发现肠粘膜有出血性卡他性炎症,肠道膨胀,肠壁变薄,肠腔内有黄色或灰白色稀粪,并且含有凝乳块。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出血,肾脏上有小的出血点或坏死点。

仔猪黄痢的病原为大肠杆菌,而随着抗生素使用年限的延长,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非常严重。仔猪发生黄痢后建议采取母子同治的方法进行解决:

  • 1)母猪,饲料中加入林可大观霉素500g/吨+苦参止痢颗粒2kg/吨饲料,连用7-10天,或制止仔猪腹泻好转;

  • 2)仔猪,肌注头孢噻呋混悬液,同时按0.5g/头的剂量灌服苦参止痢颗粒和蒙脱石散,连用3天。

仔猪黄痢的预防

仔猪黄痢是由大肠杆菌感染所致,但是产房高温高湿的环境是该病的主要诱因,所以在预防仔猪黄痢时一定要从环境着手,结合药物和疫苗,才能达到最佳的防控效果。

1)环境控制。控制产房温湿度在合适范围,仔猪出生后要求保温箱温度达到30℃以上,产房湿度控制在60%左右。若温度过低可采取地暖、暖风机、保温灯等措施进行升温;若湿度过大可通过在产房的走廊上铺撒生石灰以降低产房内的湿度。此外还需要注意全进全出,加强消毒,以减少环境中大肠杆菌含量,降低发病率。

2)疫苗免疫。大肠杆菌疫苗推荐在母猪产前30天和15天,分别后海穴肌注一次。但因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所以疫苗免疫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不能作为主要防控措施。

3)母猪中西医结合预防。通常我们认为哺乳仔猪发生黄痢,是由于母猪体内带毒并通过粪便排毒所致,所以预防仔猪黄痢主要还应从母猪着手。

中西医结合方案:每吨母猪饲料中加入400g林可大观霉素(或1kg恩诺沙星)+1kg苦参止痢颗粒(或2kg白头翁散),从产前7天连用至产后7天。

4)仔猪三针保健。仔猪出生后3日龄、7日龄和21日龄分别肌注0.5ml、0.5ml和1ml头孢噻呋混悬液,可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断尾和阉割导致的细菌感染等多种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