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导致百家房产破产,再等一个月楼市会崩盘吗?

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的日子都不好过,关门倒闭的风险随时都有。

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情形更加惨不忍睹。

全国售楼处仅仅关门两个月,就有百家房企破产。

疫情影响,导致百家房产破产,再等一个月楼市会崩盘吗?

1月份百强房企业绩同比降低近12%!而且这还是网签数据,实际成交更惨。

疫情影响,导致百家房产破产,再等一个月楼市会崩盘吗?

大多房企效仿恒大打折促销,交五千元就能定房,还能无理由退房。

虽然使出浑身解数,销售额依然断崖式下降,因为在这种非常时期,我们随时面临下岗的风险,工作都不确定的情况下,谁还有心思去买房?

那么,如果我们再坚持一个月不买房,房地产会崩盘吗?

疫情影响,导致百家房产破产,再等一个月楼市会崩盘吗?

2.

这里小编先不说结论,先带着大家分析分析。

首先我们要了解房地产的开发模式——空手套白狼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钱去买地,再开发房子高价卖给老百姓,这一来一回,房企大概能赚10%的利润。

房企不断重复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游戏,韭菜割的一茬又一茬,资本的雪球也越滚越大。

房企从拿地到开盘,周期最短的如碧桂园只要四五个月,一般的房企要半年左右,现在的房企追求所谓高周转,说的就是从拿地到开盘的这段时间,要把这段周期变得越短越好,这样房企才能更快的回笼资金,减轻资金成本。

而且大多数房企都喜欢在三四月份开盘,因为这个时候年终奖已经发放,每个人都有了点存款,加上天气转暖,人们也愿意出来活动,因此三四月份市场还比较火热,这个市场被称作

“小阳春”

疫情影响,导致百家房产破产,再等一个月楼市会崩盘吗?

3.

然而疫情出现之后,打乱了房企的销售节奏,本来去年拿地打算今年三四月份开盘的,不得不因为疫情而推迟开盘;这样一来,房企就没法回笼资金,然而还要背负巨大的债务压力,稍有不慎就破产了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前段时间恒大推出5000元定房、无理由退房政策,你以为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吗?开发商真的这么慈善?

这不过是恒大跟各位做的一个交易,你把5000元交给恒大,在销控表上定了一套房,但其实也不过是纸面文章。

恒大却拿着你实实在在的5000元去偿还债务,如果你到最后退了房,恒大就把这5000元还给你,没有利息,你什么好处也没有。

恒大却通过这样的操作获得了大量没有利息的贷款。这项政策推出三天后,恒大称认购了47540套房,47540乘以5000元,就有将近2.4亿元,恒大这一波操作,相当于获得了2.4亿元的无息贷款。

疫情影响,导致百家房产破产,再等一个月楼市会崩盘吗?

因此奉劝各位,如果不是真的想买房,这种“损己利人”的事情还是少参与为妙。

4.

其实通过恒大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房企现在资金很紧张,连客户手里的5000元都紧盯着不放可见债务压力多大

那么如果我们坚持一个月不买房,楼市会崩盘吗?

纯粹的市场环境下,三四线城市崩盘可能性大,一二线城市会进一步变冷但不至于崩盘;

小房企将大批倒下,大房企将会撑过去,并且借此机会大规模收并购,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但房地产是个政策市,政府不希望房地产崩盘,会出台大量的利好政策来刺激房地产。

5.

先来说说为什么小开发商和三四线城市更容易崩盘。

还是资金链的问题。试问工作稳定的白领和无业游民同时向你借钱,你更愿意把钱借给谁呢?

答案肯定是借给白领,因为他工作稳定,有偿债能力。

大房企和一二线城市就相当于工作稳定的白领,小房企和三四线城市就相当于“无业游民”,金融机构也会评定房企的实力和资质来决定贷款发放,这种情况下一二线城市、大房企更有利

三四线城市人口少,经济实力也弱,融资渠道少,房企面临的风险很大,金融机构不会傻到把钱投到风险这么高的地方。

疫情影响,导致百家房产破产,再等一个月楼市会崩盘吗?

而且就算是大房企借不到钱,其本身的资产足以过渡这几个月的风险。例如一家房企去年的销售额是1000亿元,那么按照10%的利润来算,这家房企就有100亿的纯现金流,100亿的现金流足以支撑这家房企渡过三四个月了。

以上是在只有市场调控的时候才会发生的事情,但事实是不等到崩盘的局面,政府就出手相救了。

最近出台了很多利好政策,这里简单列举一下:

央行下调LPR基准利率,大规模“放水”;

两成首付重出江湖;

多个城市如苏州、青岛出台政策,放宽房地产诸多方面的限制;

青岛甚至可以让在校大学生“先落户、后就业”,大学生购房打八折优惠,提高大学生的买房热情(对此政策感兴趣的可以关注小编,观看历史文章)

房地产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德性,何况这么多利好政策!

疫情影响,导致百家房产破产,再等一个月楼市会崩盘吗?

6.

房地产市场是个政策主导性很强的市场,在政府的控制下崩盘很难,但是对于小房企和三四线城市来说,崩盘不是没有可能性。

政府出台利好政策,对于房地产有很大的提振作用,但我们应该警惕的是,

疫情结束后房地产的报复性反弹,以及由此带来对经济的绑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