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孩子看书只看图,百页书5分钟“看”完,家长装作看不见,快被憋出内伤!你怎么看?

A妈说教育


解决孩子只看图不看字,大幅度翻书的问题,有两大招,可以一试,亲测有效!第一,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能絮絮叨叨,念着孩子要他看字,强迫阅读,这样会适得其反。孩子也许以后书中的图都不想翻了。如果孩子还不能独立阅读,那么父母是需要通过朗读、讲故事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如孩子已能够勉强看懂一本书,这时父母可以先给和孩子一起阅读,读到精彩处,父母可以假装忙,让孩子自信行去读,孩子急于知道下面的情节,会花精力去了解下面的内容。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正向循环的过程,孩子阅读越多,识字就越多,识字越多,就对阅读更加感兴趣,最终形成好习惯,阅读一多,理解分析能力自然强大。第二,给孩子选书很重要,不能死盯着学校指定的书目,选择孩子爱读的优秀书籍,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非常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会涉猎百家,大有增进!


晴天橙子


养了这么多年孩子,有人问我,为啥不喜欢买书,喜欢带孩子去图书馆借书。

我说为了避免扔书。

中学时期,学校会出一张书单,要我们家长买。买书没问题,这种书买回来,就是扔的。孩子大部分一页都没看过。偶尔有一两本,他喜欢的,他会翻来覆去的看。比如这本。

这本书我忘了是三年级还是四年级买的,孩子跟我说,他至少看了十次。

题主说的,给他一本书,100页,五分钟看完。说明一个问题,你那本书是你挑的,不是他挑的。

我儿子七岁的时候,应该说是四五岁开始,他喜欢看这本

杂志。我记得是周刊,每星期一本。卖八块多。放学路上,出新的,他就会买来看。最早他扯着我,指着图念给他听,慢慢大一点了,他就不要我了,自己拿着那本漫画书看。看的津津有味,很入迷的。

对于家长来说,书有两种。对学习有帮助的,对学习没帮助的。

对于孩子来说,书其实也只有两种,他喜欢看的,他不喜欢看的。

这就是矛盾。

那应该看有用的书,还是看孩子喜欢看的书呢?

你要搞清楚,谁看书。

是孩子看书。

他不喜欢看,他看不进去,你的书都有用,最后都是没用。

我们家孩子穿甲哥,昨晚又有新作。我把他的文章发了朋友圈。朋友问我,你儿子才大一,读的还是语言类学校,为啥写军事文章这么厉害?我说那家伙读了很多军事书。朋友问我,军事书对学习也有帮助吗?我说,不管什么书,写书的能把书写出来,那人都有写文章的功力,都是好书,都能潜移默化让孩子学会写作。

有道理不?


春暖花开003


有一种好,是家长觉得好。

王先生是个文学爱好者,平时喜欢写写画画,偶尔有文字发表。王先生有一个儿子,今年35岁。孩子小时候,王先生买来一些大部头小说散文之类的书让儿子看,说文艺细胞要从婴儿开始培养。

可是,孩子偏偏喜欢小人书。

还特别喜欢足球。

礼拜天家里就找不到人影,不在足球场就在去足球场的路上。

王先生大为恼火,为此用皮带抽打过儿子。王先生的心情可以理解,怕儿子玩物丧志,他一直认为,读书考学是正途,踢足球是学习不好的孩子干的事。

孩子升入高中以后,在老师的干涉下,王先生才放手让孩子去学习体育,放开脚步踢足球。

现在王先生儿子是当地教委主抓体育的负责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7岁的孩子就让他看100页的书,孩子心里会说“我太难了!”望子成龙也不要拔苗助长。被强迫读书的孩子最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一旦厌学心理产生,家长后悔莫及。


红石榴ar


家长不要操之过急,否则因此憋出内伤,也只是因为不理解孩子而导致的够由自取。一个7岁的孩子,他能有多少的识字量?又是否能流利的拼读成句,进而理解课本内容的意思?

1. 看图,符合一个7岁孩子的阅读习惯

孩子在没有认识文字之前,画像就是他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方式,例如一个婴儿他获取信息的方式就是观察对方的表情。

这一方式,孩子一用就是7年,已经是驾轻就熟,同样也是孩子的思维定式,这是他们所掌握的最高效的信息获取方式了。

2. 改变需要一个过程

看书只看图是一个阅读习惯,看书看字又看图同样也是一个阅读习惯,这个转变是一个过程,需要逐渐适应,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我举个例子:筷子。

在所有的餐具中,在熟练掌握之后,筷子是最高效的用餐工具,但外国人并不这样认为,习惯了使用勺子的孩子同样不这样认为。

让美国人放弃刀叉,让印度人放弃用手抓饭,进而改用筷子,这就让他们显得非常难受。

本质上,这需要他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抛弃自己的惯用方式,学习更高效的方法,这个过程就需要经历不断地失败、挫折,不断地练习。

孩子读书同理,他必须放下自己的舒适阅读方式,首先要记忆文字,进而要区分文字,再把文字连贯起来成句子,句子再成段落,最后理解书本所描述的意思。

3. 如何让孩子准确阅读

孩子看书只看图,不能称之为不认真--他毕竟认真看图了。个人实践比较有效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以图入手,增加阅读兴趣,是为伴读。

孩子认字不足,但他们能看图就有阅读能力,强迫一个连图片内容都理解不了,仅仅停留在色彩上的婴幼儿阅读是不合理的。

在此阶段,更重要的是结合图片和孩子解释课文内容。实际操作中,图片所能给出的信息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疑问,这些疑问只有与图片匹配的文字能解释。

把他们的疑问转移到文字中去,让他们明白文字的意义(即帮助他们更好的阅读),提起他们对文字的兴趣

第二步:有意识的积少成多,潜移默化

即便是7岁就能认3000字的孩子,也是一个字一个字记忆着来的。有意识地在阅读的时候,让孩子认字,从常用的字入手,从少量字数入手。

在一本书中,甚至一段文字中,会有高频字的存在,这些高频字就是常用的字;

孩子的接收量有限,一天教100个字,孩子可能只能记住两三个字,而且数量太多目标就会非常明显,孩子可能会因此而抗拒认字,进而抗拒阅读。

在我们家,每次阅读就记3个字(两个孩子5岁和6岁半),结合一些字卡做游戏:

把三个字写出来,教他们读音和意思,然后把这三个字放置到字卡里面(字卡没有的就手写自制字卡),随机抽卡,如果是刚刚认识的3个字,就让孩子举手示意。

答对的加一分,这一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不能换取什么玩具、糖果,只是一个鼓励的意思,孩子总是以此为荣。

特别强调:实际上孩子一开始并不奢求什么物质奖励,认字是一项能力,每一次认识到一个字就是对这项能力的一次强化,强化他们对这项能力的成就感,这是他们最好的动力。

第三步:设下“圈套”的融汇贯通

即便他们逐渐认字了,也不代表他们就愿意用到阅读里面,毕竟单个字和一句话是两码事。

但是当他们掌握了认字这项能力,掌握了一个新的字,在阅读过程中,一旦他们发现这个新的字就会手舞足蹈特别高兴--孩子总是喜欢炫耀自己的新技能。

而随着字认识地越来越多,在阅读过程中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发现自己又有一项新能力:好像,我不需要爸爸妈妈读都可以自己看懂书中文字了!

他们会再次炫耀,此时我们就可以设下“圈套”,让他们反过来给我们解释文中的意思。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是非常推崇家长装傻的。


淅爸育儿记


孩子只看图不看字,说明他还不太认识字,不能理解、体会文字描述带来的乐趣。

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大家应该都知道,以后的语文学习,海量“阅读”是个重点——不要太过苛责孩子,以免毁了他阅读的兴致。

家长此时“装作看不见”是不行的,反倒应该走到孩子身边,陪他一起看书——将书中的文字念给孩子听。

孩子一边看图、一边听,相信很快就会被文字内容所吸引。因为一幅小小的图画,是不可能装载那么多信息量的。

一旦孩子被丰富的文字内容吸引之后,就会主动探索——一开始可能还会依赖家长念给他听,但是随着识字量的增多,他就会主动找机会尝试自己阅读。毕竟找家长读书也比较麻烦(家长总是有事,没工夫)。

通常来说,一个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刚开始或多或少都有家长的引导。教育孩子,想偷懒是不行的。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为父笔记


您好,很高兴可以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7岁孩子看书只看图,百页书五分钟就“看”完了,家长假装无视,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有两个方面:

关于看书,第一是家长不会引导

我们大多数家长都能从不同的渠道获得这样的同一个讯息“多看书对孩子学习有帮助”本质上就有偏差,我们是因为希望孩子学习有进步才让孩子多看书,看好书的,而在自身的一种行为习惯引导上,几乎没有,比如一些家长工作比较忙,自己从来不看书,却订了一堆儿童读物,并要求孩子,每天要看多少本,他们甚至不了解,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看书。

第二,孩子没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孩子草草的翻阅某一些读物,只是看图,无视配文中的每一个汉字,这样的小心思和行为告诉了我们,一个7岁儿童,阅读的习惯并没有建立起来,对于他们来说,也就只有图可以看了,因为,那是最容易完成的,几乎不用思考就可以完成。

所以,我们家长如果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那还是必须得放下手头的事务,陪同孩子阅读,什么是阅读?边看边读,手指和孩子一起去点字,每次阅读可以穿插不同的方法,比如家长先读一遍,再到孩子,或者一起读一遍,再到孩子,或者计时简单归纳每一页的内容,把阅读当做游戏一样,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5-7岁是一个关键期,所以当我们家长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好的行为习惯,除了要纠正孩子,更多的还是要会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孩子。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谢谢!


柠檬黄老师va


这是正常现象,我的孩子6岁,我习惯带他去图书馆,他也是只看图,每次都挑奥特曼这类的书。我从来不管他,因为低年龄段的孩子自控力能薄弱,知识链短;图片精美之类题材书,是他们的首选。

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前,我没有过多干涉孩子的选书的种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干涉的过多,孩子的兴趣就会减少。我坚信,只要孩子可以坚持阅读。这个习惯一定可以培养成。


孩子们的朋友


“快憋出内伤的家长”,让孩子认真看书其实很简单。

一句话:“书非借不能读”。

“书非借不能读”的本意我们不必去探讨,只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就能解决问题。

就是要让孩子想要借书去读。

怎样才能让孩子读书做到这种状态?先分析一下,现在不愿意读书或者读书不认真的原因。

看书不认真的原因

老师家长的硬性规定,让孩子有完成任务的感觉。

可以这么说,孩子对所有家长老师的硬性规定都没有兴趣,哪怕原来很感兴趣的东西。兴趣也是需要动力,当这个动力不是出自本身,就变成压力。

虽然压力也可以转变为动力,但是更可能转变为负担。当孩子把读书当成一种负担的时候,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应付。那么孩子只留意插图,不去读内容就无可避免。

家长心气高鸿篇巨著,不能引起孩子兴趣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好高骛远,认为自己孩子是天才,在挑选书的时候,专挑那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名著、伟人传记、深奥的学术著作等这种类型的书。

哪怕天才也是有童年的,童年就要去读童年才理解和感兴趣的知识,去做童年应该做的事,成人都难以理解的书籍,是无法吸引孩子产生兴趣。

孩子受到其他干扰。

比如作业、电视、游戏。这也是通常某些家长容易出现的错误。“你看完书就可以看电视”,“看完书就可以玩手机”,类似于这种你看完书就可以做什么,这样情况怎么会让孩子安心读书?

买书过多,种类繁杂

书贵精而不贵多,一句话就能成为人一生的座右铭,何况是是书呢?

有些家长给孩子买书,于是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童话诗集,还有百科全书,仿佛书读得越多,说明孩子越聪明。

在我上学的那个年代,书籍还是比较匮乏,读书要花钱到书屋去借阅。我有个初中同学,在学校期间曾经把一个书屋里面的书都看了一遍,那是什么概念,上万本书全读了一遍,也应了书非借不能读这句话,最后考技校进厂,到现在还是一名工人。可见没有选择地读书,读得再多是没有益处的。

读书奖励问题

让孩子读书并且给予奖励,对低龄儿童来说是不错的方法。读书最好的奖励就是书,其他奖励都会让读书性质发生变化,也会让孩子对读书产生歧义。要让孩子正确理解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才是对孩子读书的鼓励,而不会让孩子认为读书只是一种途径。

你说的不认真读书的孩子,是不是有以上所说的状况呢?

分析出了原因,相信每个家长都能拿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我就不再赘述了。

“书非借不能读“就是要读自己想要读的书,读书是孩子的请求,而非硬塞给孩子的学习任务。家长买书对书的选择,能够正确引导读书方向。

一本好书,就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就能让孩子开启智慧,就能让孩子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一本好书也会让孩子收益终生。


再学二十年



今年央视9月1号的《开学第一课》中,有一段话在网上非常流行: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不够他败家一年!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管教,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辈子没挣到的钱孩子一年就挣到了! 你在哪方面付出,就会在哪方面收获,孩子的教育时效性太短,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孩子优秀了,你留钱做什么?孩子不成器了,你又留钱做什么!”

这段话非常有道理,值得所有的父母深思和共勉。

我家大宝刚六岁,明年上小学,每天晚上她都会读书30-60分钟。我给她的《米小圈》系列,她已经读完两套了,现在在读第三套(三年级系列)。

大宝一边读书,一边记录,又不认识的字就标出来,有成语也标记出来。而是因为有拼音注释,所以也会让大宝练习拼音的拼读。

大宝现在能认识一两千个字,拼读也很好。平时,带她出去的时候,路名、路牌、公交车站牌、店铺的名字、酒店的菜单等等,她大部分都可以认识的。

孩子的学习是需要家长的重视和引导,以及良好的学习氛围的。

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打不好基础的话,以后学习起来也会非常吃力的。

7岁孩子看书只看图,百页书5分钟“看”完,家长装作看不见,不赞同家长这样的做法。

家长首先自己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再强调给孩子学习的重要性。

其次,家长要引导孩子去学习,比如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孩子去图书馆,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看书等等。

我是晖雪琳源,欢迎关注我的日常生活,每天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共同成长。欢迎关注,评论,点赞,转发,收藏,私信!


晖雪琳源


7岁孩子看书只看图是正常现象。当孩子认字多了,对文字理解有感觉之后,就会逐渐从只看图过渡到既看图又看字的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