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曾經,收稻穀

每一個場景讓我感動不已已經長大的小夥與菇涼我們四川打穀子的豐收,還在你記憶裡嗎八月即將結束金黃的秋天即將到來杏子泛黃,麥浪滾滾風一路纏綿向北包裹著稻田裡特有的味道這個季節大部分的鄉村也都開始豐收了走在軟綿的涼涼的水田裡聞到田邊大自然的味道似乎夏日的燥熱也散去了一些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八月,是一個接近收穫的季節,朋友圈一片金燦燦,稻穀黃了。微信群裡此起彼伏的傳來在回家打穀子的呼聲。很多年沒有打穀子的經歷了!

逝去的曾經,收稻穀

記憶中的八月是這樣的,田野裡一片黃澄澄、金燦燦,風一吹一波一波的金色浪花蕩漾,行走在田間地頭,穀子特有的清香撲鼻而來,“嘭嘭”“嘭嘭”,穀子擊打在“半桶”四壁的聲響穿過稻浪傳入耳中。全家老小齊上陣。

逝去的曾經,收稻穀

臉朝水稻,背朝天。累了,田埂上坐一坐,放下手中的鐮刀,摘下頭上的斗笠,雙手撣一撣衣袖,拿出一包煙,抽上幾口,喝幾口白開水,吃兩口饅頭。接著,繼續彎腰割稻子。

逝去的曾經,收稻穀


看這邊的稻田裡,金黃色的稻子成熟了,沉甸甸的稻惠壓得稻杆都彎了腰,一陣風吹來,掀起層層稻浪。前面的浪頭沒跑遠,後面的稻浪又追了上來,後浪趕前浪,一層又一層,最後連成了一片,那是多美呀!


逝去的曾經,收稻穀

歲月靜流


故鄉成了遠方


遠方成了故鄉

記憶裡那一片阡陌的稻田

成了內心深處對故鄉最柔軟的記憶

割穀子

婦女就能勝任,把割好的穀子一束束的疊放好,每一束不的分量是恰到好處的。多了拿不完,少了耽誤時間。

逝去的曾經,收稻穀


打穀子

逝去的曾經,收稻穀


孩子們把割好的穀子遞給半鬥邊兩個圍著的大人,抓一把穀子,高高地舉過頭頂,甩動穀子的破空聲和穀子甩到灌鬥四壁的撞擊聲悅耳動聽,然後就看到一粒粒金黃的稻穀“跳”出來。用半鬥打穀子既費時又累人但打下來的穀子很乾淨,直接就能挑回家。後來有了打穀機就省力多了。

逝去的曾經,收稻穀


曬穀子

穀子挑回家之後,爺爺奶奶把穀子攤開,確保穀子通風,曬下溼氣,免得發黴,中途還會用耙子在面上翻撥,把穀子翻面,促進風乾。這個也是孩子們最喜歡乾的活。

逝去的曾經,收稻穀

風穀子

等到穀子曬乾後,就要用風車把它風一遍,較輕的雜質、穀皮、破殼就被風出去了,飽滿的稻穀就會留下來,裝入倉庫。轉風車是一個技術活,不是誰都可以做的,需要控制風車轉動的速度頻率等。

逝去的曾經,收稻穀

記得一句老話,

半桶一響黃金萬兩,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待到稻穀入庫,

人們才算徹底放心了。

這些農用工具,現在恐怕已經如國寶一樣珍貴了吧!你還記得嗎?

半鬥

逝去的曾經,收稻穀

在一片片的金黃的稻田中,一起收割時,多個半鬥同時使用,打穀聲“嘭嘭”“嘭嘭”,聲勢頗為壯觀。我們家就叫做半鬥,小時候屁顛屁顛地跟著大人們在這個“半鬥”邊轉悠,覺得開心極了!

風車

逝去的曾經,收稻穀

總是在打穀子,收麥子,割菜籽、收玉米的時候派上用場,用來清除穀物中較輕的雜質。我家以前也有,我習慣叫“風車”,熱了還可以用來扇風,是我們孩童時期最愛玩的工具。感覺棒棒噠……不過,據大人們說,小娃兒轉空風車肚子要痛,至今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連枷

逝去的曾經,收稻穀

這個神器,我記得好像叫連架,你們家是怎麼叫的呢?他是把兩根竹竿用繩子緊緊地拴在一起,一根竹竿長,一根竹竿短,拿著長的一根用力甩,短的一根就會砸在穀子上,來把穀子打下來。還可以“打麥子”“打菜子”(油菜子)。現在我覺得他特別像大號的雙截棍。

逝去的曾經,收稻穀

鋤禾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務必珍惜糧食,每一顆都得來不易。

不管如何物轉星移,人人們對稻穀

都有一種特殊的情懷

對我們這代人而言

田間地頭的勞作是最純粹的歲月

更多的是回憶

你還記得哪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