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下莊村――人才濟濟

今天繼續講述《黃島村莊系列》――青島市黃島區辛安辦事處北下莊村

北下莊村地處美麗的膠州灣畔,位於雄偉的小珠山腳下,村前山上有齊長城遺蹟,齊長城的建設早於萬里長城,是春秋戰國時期齊魯兩國的分界線。早年間村人們艱苦創業,近代以來有又入大刀會的反抗軍閥,積極抗日,踴躍參加解放戰爭,進行解放後的大生產運動,直到今天行進中改革開放運動,其中湧現出一批批的仁者勇士,前赴後繼,光耀村史。

北下莊村,坐落在巍峨的小珠山腳下,三面環山,一面平川,南鄰連綿起伏的鵓鴿山齊長城嶺,北依孤立顯現的豆母山,往東6公里是風光秀美的膠州灣。西與上莊村、東與西南辛村、北與東洞門村、南與南下莊村接壤。依山傍水,風光秀美。2006年,全村有198戶、698口人,居民有李、陳、劉、張、王、曲、徐等姓氏,皆為漢族。

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先後有兩戶李姓漢族人由山西洪洞縣(“小云南”)大槐樹底移民至此。見這裡西靠小珠山,北依豆母山,群山上九個山頂如“九頂蓮花山”,便看好了這塊“大旱不旱,大澇不澇,大亂不亂,半山半窪,大減不減”的風水寶地,遂決定在中心窪地立村。當時稱為“珠山下莊”。180多年後,因無外姓遷入,又改稱“李家下莊”。

據考,李姓先人為李功長,有兩個兒子李有初、李有章,後裔是李金、李滿、李銀。現已發展至第二十代,成為村裡的第一大姓。其他諸姓,多是20世紀90年代後陸續遷入的。

山環內西邊有上莊村,下邊便是下莊村。山區溪澗在上莊村形成三支河流,到下莊村匯為西南辛前河,流經下莊、西南辛、東南辛、東小莊、臺頭、港頭李、港頭陳、港頭劉8個村莊,注入膠州灣。

北下莊村位於河北岸。北下莊、南下莊原是一個自然村。1958年被分成黎明社(後為南下莊村)、旭光社(後為北下莊村)。1960年,兩村又合二為一。1961年,又分為南下莊、北下莊兩個行政村。

全村共有山林16處、1120畝。其中,南山有磨石溝、漢源林;西山有元寶石、大窪、大鍋、圈牛溝、大圈、固墩澗、小庵溝、雙垛口、鐵山溝、葫蘆頭前、雙垛口東、老孟溝、孟廣緒山;北山有豆母山。

磨石溝,因溝西邊有兩塊巨石,中間斷離為上、下座,形似一盤磨,故名。“元寶石”山,位於珠山北部。山頭上有一大圓球形石頭,直徑約2.5米,端坐在大平石臺上,故名。雙垛口山,兩側山峰突起,中間低矮處有一山口,可由此達柳花泊青石灣村,故名。老孟溝山,因溝內住著一戶很早以前由西洞門村遷來看山的孟姓人家,故名。圈牛溝,是西山中面積最大的山區,溝深坡陡,林木叢生,長約1公里。裡端高山聳起,似一堵牆。從前在此放牛時,都撒手放養,然後放心地去別處玩耍,故名。小庵山,位於小庵廟上端,故名。

豆母山,像頭獅子頭東尾西橫臥,孤立突現,也稱獅子山”。人們常說的“山東頭”,就像高昂的獅子頭,東眺大海;“西嶺地”,就像獅子的尾巴。山前有兩道樑子,像獅子腿;中部窪狀地帶,像獅子的腹部。在山東頭頂端南側,有一洞口,像獅子張開的大口。本村就由這座大獅子山環擁著,時時刻刻與它相依。20世紀70年代,人們上山採石,整個獅子尾部山體被毀。90年代開始,獅子頭山體也被逐漸開採,自然景觀遭到了破壞。

北下莊村――人才濟濟


在獅子山前路邊,有一塊天然的石頭像香爐,人稱“香爐石”。在獅子“臀部”山下,有“餑餑石”、老媽媽石”。餑悖石,直徑約4米、高3米;老媽媽石,高約5米;都在20世紀80年代因採石而毀。傳說,老媽媽石為一人家的兒媳婦所變。當年,這位兒媳做餑餑時,因做得不圓正,家裡的婆婆一看,火冒三丈,竟殘忍地持刀將兒娘剪為兩半。從此,兒媳就變成了老媽媽石,石頭中間還留下一道縫口。她做的餑餑也變成了餑餑石、永遠陪伴在左右。

如今,人們保護山林等自然環境的意識越來越強。通過幼樹自生和人工造林,現黑松、刺槐等漫山遍野鬱鬱蔥蔥。山上的野生中草藥材有桔梗、丹參、柴胡、雙花、防風、酸棗仁、石花、地鱉子等40餘種。

大自然造就了神奇、優美的小珠山山脈。主峰海拔724.9米。據《膠州志》記載,“小珠山千巖攢空,兩峰特起,萬山皆在其下”,“兩山錯立,天表雲氣出沒不絕,夏尤翁蔚,望之累累若珠”。如今,小珠山已成為國家森林公園,得到了進一步的保護與開發,遊客絡繹不絕。

解放戰爭時期,北下莊村人從財力、物力、人力上積極支授。村民李永忠、李永來光榮犧牲在支援三大戰役的戰場上。1947年3月,村民李寶家、李寶津等14人組成擔架隊,支援孟良崮戰役,歷時七十多天。同年8月,李寶溫、李寶柱出夫支援淮海戰役,隨軍轉戰河南、江蘇等地,歷時7個月,受到了膠南支前指揮部的表彰。1947年冬的一天,由膠州竄來一股特務,身帶手槍,在小珠山一帶活動。上莊人發現後,向村隊部報信,村民兵隊長李寶家等四人立即直奔西山雙垛口一帶搜尋。因天黑情況不明,特務逃跑了。

1948年11月26日,國民黨軍萬餘人向膠州灣西岸解放區大舉進犯,直撲辛安、薛家島而來。其中有120餘人,在27日上午約7點進村,燒燬了北下莊、陳家莊村解放軍倉庫裡的8萬斤小米,東洞門村有3人被殺害。當時,在膠南開會的辛安區長林亭山、村聯防大隊長李永太等,立即返回小珠山指揮戰鬥,給予敵軍沉重的打擊。

解放後,1946-1947年,在黨的領導下,村裡成立了農救會,開展土地改革,實現了“耕者有其田”。早年,村裡在麥收和收穫穀子時打響場,遠近聞名。傳說打場時,一般先把鈴鐺系在騾脖子上,用騾子拉碌磙打場。人聲、鈴鐺聲、碌磙聲交織在一起,熱鬧非凡,外村人都羨慕不已。

經過幾代人的辛勤努力,村裡的一片片荒山、荒野已被改造成780餘畝可耕地。多為沙性土壤,黏性佔少數,丘陵地與平展窪地約各半。1950年以前,農作物以穀子、地瓜為主;現以小麥、玉米、花生、地瓜、大豆為主。還出產桃、杏、梨、柿子、蘋果、葡萄等果品,以及大白菜、土豆、菠菜、大蔥、芋頭、茄子等蔬菜。1968年,村裡在北山前劃出20畝地,發展果樹生產,共栽蘋果樹1600棵、桃樹100棵、梨樹60棵、杏樹20棵、葡萄2畝。1972年開始,在南山、西山開荒培育刺槐苗、松樹苗,對荒山、荒坡進行綠化。1974年,在北山果園頂端蓋房3間,建豬圈2套,養雞200餘隻。後來,村裡成立農業技術隊,在村西小叉河兩岸劃出25畝地作為農業試驗田、玉米配種、小麥高產田。後山林隊與農業技術隊合併。

1973年,公社組織村民將東海灘改造成水稻田,每個村都種了部分水稻、第一次生產出了大米。從這年開始,公社先後組織建起了殷家河水庫、東風水庫、青石灣水庫、上莊水庫、德立溝大口井,建設高架水渠300餘米,村裡積極參加工程建設。1970年,參加了人民公社組織的黃島北海大堤築壩工程,將海灘截流築壩,使黃島裡與島外通了汽車。1978年冬,在原有一眼大口井的基礎上,又建設了一眼長30米、寬20米、深8米的大口井,並修建暗渠,將南河水引入大口井,通過二級揚水至石埠頂,可灌溉土地300百畝。

1966年,生產隊聯繫在濟南鋼鐵廠工作的村人李寶傑,由村裡的12人去青島處理由該廠發往青島的廢鐵。於是,村裡等集了4000元現金,開始組織製作包裝廢鐵用的麻袋。騰出6間房屋作為廠房,製做了紡繩框架及46臺紡繩車、2臺織麻袋機,組織了50人,開始生產。人們情緒高漲,每天出成品麻袋40條,利潤對半。1968年,規模擴大,原材料以生產隊種植的苘麻為主。麻袋生產一直持續到1976年為止。

村民李寶三從1958年開始在辛安做篷紉工。1961年,他在村裡開縫紉組,帶10個學徒。後來,發展成為村集體縫紉組。又聯合幾個人,開辦染坊,從青島聘請了指導老師,購置了10個大缸、2口大鍋,從青島購進染料,在6間房裡染布。到1973年,染坊工人的工分值由其他隊的0.6元升到1元。李寶三後遷至東北定居。

1969年,村集體開辦機床加工業,用輕8型皮帶床給膠州農藥廠加工配件。1971年,又新上18型機床1臺、鑽床1臺,給青島微電機廠、染料廠加工配件。1972年,開始生產“渦輪減速機”銷往膠州鍛壓機械廠、製藥廠、酒廠、青島染料廠及徐州等地。還自制了一臺成套的C616車床,設備比較齊全。當時沒有電力,只能靠柴油機來帶動機械。到1975年,固定資產已達50萬元,年產值40萬元,純利潤10萬元。同年,村集體購買了臨朐產25型拖拉機1臺、青島產25型拖拉機1臺,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1977年,又恢復了傳統的“擀氈”行業,由膠州聘請來技術員,利用村集體的閒置廠房,新進了拉毛機、打松機、氈滾機等設備,組織40餘名勞力開展生產。以青島地毯廠的下腳料為原料,加工工業用毛氈製品,產品一度很緊俏。氈廠開了兩年有餘,年產值35萬元,純利12萬元。

1979年,村裡又開辦了制釘廠、拔絲廠。同年,村裡通了電,解決了照明及動力用電問題。此時,開始進行舊村改造,將住了幾代、有著上百年曆史的陳危舊房,改建成了寬敞明亮的紅瓦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村民自古以來就重視文化教育,歷代人オ輩出。早 在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村民李亭金參加萊州府鄉試時,就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中舉人。後進京趕考,不幸在路上因染瘟症病死。但在當時,他已聲名鵲起,村人為之自豪。從此,村民送子讀書盛行。加之清道光年間村裡各副業興起,求學成才的人逐漸多了起來。

清光緒年間(公元1903),李紀元在萊州府考中了秀才。但他為人膽小,不願做官,回當地在辛安、大廟、靈山衛、下莊等學堂任教,前後達20餘年。國民黨軍姜黎川部曾於1943-1945年間駐紮在村裡,以本村為指揮中心,另設立獨垛子村、寶山上柴村機動據點。所轄部有4個團、近5000人主要在黃島、青島、膠州等地抗日。姜黎川的住處、辦公室就設在村民李永會家。電臺設在現李永通住房處。馬營設在村前李文璽家院內,共養馬10匹。後勤部也設在村內。兵營設在南下莊村關帝廟(碑上還有記載)。並備有鏇床等設備,製造槍、炮等武器。

當時,姜黎川與副團長韓福德、秘書李信芝、李竹亭等在村裡建了一所學校。校址在村中心地帶,有正房9間,廂房6間,每3間為一個教室,共5個教室,可容學生250名。新校為紅磚瓦房,玻璃門窗,寬敞明亮,是當時本地很出名的新式建築學校,被定名為“辛安區下莊鄉立學校”。於1944年正式開學。

1959年,村裡又在學校附近騰出7間正房、2間廂房,作為教室、教師辦公室、伙房。1968年,與南下莊村集資,在原學校大院東側建教室,開辦2個初中班。

1980年,下莊中學遷往村東河南崖。1981年,下莊小學遷往村東河北崖。1995年,下莊中學併入辛安中學。2003年,下莊小學遷往河南崖西頭。

現下莊小學,由區政府、辛安街道辦事處以及附近的南下莊、北下莊、東洞門、西洞門、東南辛、西南辛、趙家嶺、上莊8個村共同投資580萬元,按青島市規範化學校標準設計建造。佔地30畝,建築面積4469平方米。主樓三層,共有18個教學班,20個教室。微機室、語言室、實驗室、圖書閱覽室、勞技室等設施齊全,冬季採用空調取暖。目前,在校生420名,教師21名。

該校已有60餘年歷史,培育出了大批人オ。近年來,出自村裡的教育工作者,僅黃島區內就有16位。其中李永生一家就出了4位教師。1988年,村裡的李永飛是黃島區第一個考進清華大學的。自此,每年都有考進各院校的研究生、本科生、大專生,人數與周圍村莊相比均名列前茅。

改革開放以來,糧食產量及經濟收入快速增長,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發揮,開始從事經商、建築、加工、運輸、餐飲等多種經營,第三產業逐漸發展起來。

1991年,村裡在原下莊小學內建立了機械配件廠,佔地450平方米,有工人20人。1993年底,村與青島海龍電器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在原廠房東南角新建了座兩層辦公樓。在大院南邊新建廠房1000餘平方米,生產微型電機、木工機械床。有工人及管理人員30餘人,為村裡解決剩餘勞力16人。1995年,海龍電機廠遷走。1999年,村民李本果承包了東面6間廠房,生產注塑件。剩餘廠房由青島榮盛達銃壓件廠承包。

1993年,經與西南辛、南下莊村協商,順南河修築了一條長1公里、寬6米的進村大道。修建的村內主大街寬10米,直通村東的大路。2000年,村大街兩側砌上了排水溝。共長565米,總投資3萬元。1998年,興建了自來水井及容水160立方米的儲水池,村民吃上了自來水。2000年,村裡25度坡以上的土地實行退耕還林,發展茶園100畝。2001年,又擴大至150畝。還因地制宜,在薄嶺地栽植了桃、板栗等果樹。

坐落於村附近的山東科技大學,於2001年開始興建,徵用村土地380餘畝,已於2002年落成開學。2002年,村裡開通了有線電視線路,給每戶家庭辦理了家庭財產保險。同年建設了通用廠房一座,面積達4416平方米。又加固了村裡的自來水井、水渠,疏通了河道。對村前道路進行了整修,變成了一條寬敞的大道。建起了老年人娛樂場、門球場。

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電話、電視、VCD、電冰箱進入了家家戶戶,青年人用上了手機,摩托車、轎車、運輸車和大型機械逐步増多。村裡先後有數百人加入了農工商保險、自謀職業保險,解決了後顧之憂。自2003年開始,沒入養老保險的60歲以上的老人,村裡每月補助60元。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897萬元,人均純收入7507元。

《 氈毛作坊》

清朝道光年間,人們在以農為主的基礎上,開始從事副業生產。村民李成太、李元風兩人由山西請來掌櫃的,投資建立了氈毛廠。當時人們感到很稀奇,但不久氈毛廠從兩三家逐漸發展到十八個門頭字號,即利順、雙懷堂、協和、太興、恆太、大有、雙勝、德昌、辛昌、龍春、祥和、福勝、小鋪、魁成、永勝等,所產毛氈品用騾子、小車運至碼頭,再由碼頭裝船外運,銷售到全國各地。

當時村裡曾養了九十九頭騾子。每到半夜時分,常常有三人一組、五人一夥,趕著騾隊到膠州等地送貨、馱羊毛。所到之處,路邊村的人聽到鈴鐺聲、騾蹄聲、鞭子聲、夥計們的說笑聲,就知道村的騾隊又出發了。據說,當年順治皇帝來此巡視,以附近九頂蓮花山上有九十九座羅漢石而封本村可養九十九頭騾子。多一頭不行,少一頭也不行,只能保留九十九頭。後來果真如此,要是多產一頭,必定死一頭;少一頭後,又會立即生一頭。

當時,羊毛除少部分從周邊村莊養羊戶收購外,多購自莒縣、沂水等地。制氈工藝比較簡單,靠人工用土法制作。先將羊毛挑揀分類,抖漏掉雜質,再上鍋煮熟;撈出曬乾後,再打松、彈揚。把彈松的羊毛均勻撒在竹簾子上,再用噴壺均勻地噴上適量的水,然後緊緊捲起竹簾子,再伸開,在薄處補撒上羊毛;再捲起來,然後展開,噴上面漿糊,再捲起來。最後,展開將氈毯揭下來,涼幹,就製成了一床完整的氈毯。氈毯可裁剪製作氈鞋、氈帽等製品,這叫“制氈”。在地上滾來趕去,稱“擀氈”。後來,雖有了彈松機、打滾機代替人工,但工序都是一樣的。

儘管有十八個門頭幹羊毛加工,但收入不盡一致。一般年收入在千元大洋以上。經營最好的是“協和”,年收入上萬大洋。當時,有錢戶多是買地、買山(時畝地相當於今2.16畝,每畝售價50-100大洋)。村裡土地多、山多,多是有錢戶買來的。

村裡的氈毛鋪約在1890年左右開始衰敗、破產。九十九頭騾子也逐漸被賣掉。據老人說,他們曾見過不少煮羊毛用的大鍋臺,是用石頭砌成的。村內現存的深水井、就是當年業主因煮羊毛用水而修建的。

《抗惡抗暴鬥爭》

1927年秋、李元臣與南下莊李世富等村民共16人參加了大刀會。大刀會是反對封建軍閥統治的農民武裝組織,提出了“打土匪,抗捐稅”“先打張宗昌,後打吳佩孚”等口號,砸警察局、鹽務所。後來,又成立紅槍會,進行除暴安良鬥爭。由於軍閥的殘酷鎮壓,同年底大刀會瓦解。

1930年,辛安一帶的土匪頭子薛風陽因南下莊李世明之父參加了紅槍會,在李世明外出回家的路上,於東南辛村南萬古橋處將其殘酷折磨致死。

1931年,為了抗擊土匪,村裡決定配備武器,組織村民巡崗、査夜。有八畝地以上的戶,每戶買一杆大槍(快炮)。六至七畝地的戶,每兩戶買一杆炮。同年農曆七月初六,村民李培合勾結薛風陽等土匪幾十人、攻打下莊,打死北下莊村民李成亮、李文來及南下莊村民李延會、長工老侯,還打傷1人。燒燬李成泊、李寶成等7戶的民房58間。掠走李成泊從青島買回的槍支彈藥。李培合還帶領土匪進攻劉王大莊,被村民打得四處逃竄。李培合罪大惡極,曾被膠州官府收押過

1932年10月,一窩土匪經常聚在東南辛村一李姓人家裡,在周圍村莊橫行霸道,作惡多端,激起了眾怒。辛安、靈山衛分區委派人抄襲土匪窩點,土匪見勢不妙,向南山一天然山洞魚鱗窩逃竄。南下莊、北下莊人發現後,立即帶上棍棒,追至洞口。南下莊村紅槍會會員李文秀在靠近洞口時,被土匪抓住殺害。土匪從洞裡朝外放槍,不多時就打光了子彈。村民們便在洞口處燃燒澆上火油的棉花套,最終將8個土匪全部消滅。

1933年4月的一天,村民李文貴等端著大鷹上山捕鳥,正巧碰上10個土匪。土匪持搶逃往西山鷂鷹窩。李文貴等馬上回村喊人,上山打土匪。人們有槍的帶槍,沒槍的帶上棍棒,直撲鷂鷹窩。雙方交火後不久,便將10個土匪消滅在窩裡。

1936年5月的一天,村民李文世在村西小河附近栽地瓜時,發現3個土匪。他撂下手中的活,邊吆喝著“抓土匪”,邊撲向他們。有兩個土匪朝村北山逃去李文世抓住另一個緊緊不放,將其制服。不久,附近村民聞訊趕來,一起將這個土匪扭送到辛安鄉處置。這幾次戰鬥給土匪以沉重打擊,從此再也不敢肆意侵擾村民了。當時,村裡的長、短武器不斷增加,村民的自衛能力逐漸增強。

1938年,國民黨游擊隊抽走了村民的長、短槍。1942年秋,國民黨游擊隊在南山九牛丈打死了日偽鄉長李景康。1944年秋,王臺漢奸相明忱部進村搶劫。1945年7月,本地終於獲得瞭解放。

《李春亮與五金加工業》

村民李春亮,1920年時剛滿17歲,因家庭貧困,就同附近於家河村一親戚赴大連謀生,找了一家鐵匠鋪跟著學打鐵。四年後,兩人合夥開辦鐵匠鋪。期間,村民李寶啟也赴大連跟李春亮學打鐵。後來,他們購置鏇床,開了家小工廠,生產建築用合頁、拉手等小五金。不久,又與即墨一潘姓人搭夥,開辦門頭廠“天和興”,仍生產小五金,由日寇在大連的門頭銷售店包銷。

1931年後,李春亮擴大生產規模,生產鏇床等大型機械,工人最多時達60人。他們搭夥共幹了八年,固定資產達萬餘元大洋。1940年,因鬧矛盾,李春亮回青島開辦翻砂廠;其他人仍在大連繼續經營,改門頭號為“永遠東”,由李寶啟、李寶秀弟兄倆與即墨潘姓弟兄倆共同經營。但他們的買賣越來越蕭條,最後只是守廠而已,一直到建國後公私合營為止。

後來,在大連的即墨潘姓弟兄倆中的一個回青島與李春亮搭夥,開辦“青島永遠機床廠”,有三部車床、一部大刨床、大臺鑽等設備。有廠房100餘平方米,工人40餘人。後即墨潘姓人撤出,生意也越來越蕭條,逐漸停產。不久,公私合營歸為國有。

《李寶貴與“徳源”酒廠》

1944年,村民李寶貴與辛安村人薛鶴舟搭夥,在當時辛安老鄉委政務處附近(現辛安村與東南莊村交界處)建立了“德源”酒廠。佔地700餘平方米,有22間、約180平方米的房子,4間、80平方米的廠房。由李寶貴任廠長兼會計,共僱工人16名。設備有燒酒淨、大蒸鍋、淨水器等。用牲口拉動大石磨加工酒料。淨水器高7米,直徑3米,尖頂高1米。其基本流程是:在大蒸鍋里加足水,再鋪上大箅子,放上小麥、高粱、曲糟等原料,用火蒸出蒸餾水(酒)。一次蒸酒1萬斤,每三天蒸1鍋。頭一鍋蒸出的酒勁大醇香,每1萬斤可兌淨水1萬斤。第二鍋蒸出的酒,勁頭就小了。當時,在很遠處就可聞到酒香。

僅幾年,酒廠就發了大財。後來,他們就拿蓋有“德源”酒廠長方形印章的支票當錢用。

1946年底,廠房及設備被收歸辛安政務處。部分資金被薛鶴舟帶去青島,開辦“久浮行”門頭店,經營土產雜品,1947年被整改。後薛鶴舟的兒子薛祖文攜部分資金去了臺灣。

《優秀人物》

李寶哲,1929年生,1947年參加革命,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濱北幹校膠東軍大、空軍第五航校、空軍上海政治學院學習,歷任空軍某軍械師主任政治指導員、飛行大隊政委、團政治處主任、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師黨委書記等職。參加過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榮立過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一次。1988年被授予解放軍“解放”勳章,1992年入杭州第四幹休所休養。

李本幹,1934年生,高小文化,1956年應徵入伍,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排長、連長。1963年調國家外交部機要收發科工作,1965年起在駐瑞士大使館工作達3年。1968年起調駐越南大使館兩次,工作8年。1976年在駐蘇聯大使館工作1年。2001年退休。其子李兆軍,在外交部國際問題研究所工作。

李永達,1936年生,1951年於下莊小學畢業,1954年在青島九中畢業,1958年在濟南機械學院畢業。1961年分配至臨清汽車製造廠工作,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現已退休。

李永金,1939年生,在下莊小學畢業後考入青島第九中學,1958年考入空軍軍官學校。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空軍某大隊大隊長、空軍某師師長、空軍某指揮所副司令、軍委空軍副參謀長、空軍某軍軍長、北空軍區司令員。1999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北下莊村――人才濟濟


後記,《黃島村莊系列》中的文章,其內容資料來源於2006 年以前。涉及到的村莊,其面貌已發生深刻的變化,平房可能已拆除,人們或許已住進了樓房。但是,那些還沒有拆遷改造的村莊,現在看來彌足珍貴,期待著讀者朋友拿起筆、舉起相機,把這段歷史記憶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