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今年33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公布

近日,经西宁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西宁市2020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正式公布。今年列入民生实事的项目,侧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优先考虑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领域,从巩固脱贫成果、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卫生健康等十个方面共安排了33项具体民生实事项目、惠民工程,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的坚定决心与毅力。

  巩固脱贫成果

  ●设立防贫基金或防贫专项资金1000万元,对因病、因灾、因学等导致贫困或返贫的农村家庭进行救助。

  ●完成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青年农场主、农业经理人、产业扶贫带头人等培训2000人;组织1000名建档立卡人员开展“雨露计划”技能培训,培训致富带头人100人。

  ●按不低于10%的比例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持续推进城镇低收入群体精准帮扶工作;对800名左右贫困大学生实施学费、生活费双资助。

  生态环境保护

  ●实施南川河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开展南川河自然河道生态修复和村落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

  ●继续开展城区园林“绿化美化彩化”行动,建成开放3个公园游园,新增公园绿地面积455亩,营造街区绿化环境;对外开放园博园公园绿地2000亩;建成水滩湿地花海、碧山公园项目;开展省级森林乡村创建活动,完成4个省级森林乡村创建工作;完成5所学校校园绿化,提升校园绿化品质。

  ●治理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实施20条沟道综合整治。

  ●建设7个自动气象站、15套负氧离子监测设备、1个环境生态监测站,为市民提供优质的生态气象服务。

  社会治理

  ●为符合法律援助受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00件。

  ●打造20个智慧小区,提升小区安全防范能力,提高居民安全感。

  ●建设“新一代智慧接处警系统”,启动运行微信、短信报警平台。

  ●升级改造12345民生服务热线系统,开通企业法人公益服务功能,增设法人服务专席,打通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咨询、诉求和问题的反映办理渠道。

  乡村振兴

  ●实施2个美丽城镇和83个高原美丽乡村项目。

  ●为205个村配发环卫设施,建设7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持续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置能力;开工建设多巴污水处理厂(一期)。

  ●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00公里、便民桥梁10座、农村公路公交站亭5个、农村电网443公里;为三县20个行政村建设4G基站21个。

  ●实施3项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维修改造55公里老化管网,新建蓄水池等配套设施,保障7000人饮水安全。

  ●为2万亩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的6类蔬菜购买价格保险。

  公共服务

  ●建成光华中学、湟中职校三期等6所中小学和职校教育项目并投入使用,新增学位3000个;实施保育院迁建、城北区吧浪小学改扩建等10个教育建设项目,优化义务教育布局;实施幼儿教师待遇保障项目,通过政府购买保教岗位,对4000余名幼儿教师和保育员予以补助。

  ●基本建成西宁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交流中心。

  ●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000场(次)。

  ●举办全国青年手球锦标赛、CBA季前赛等全国及地方性赛事8项。

  ●建设30块5人制笼式足球场和10个乡村中心健身广场;培训6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推进20所学校体育场地、5个社会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向健身群众开放。

  ●开展生活困难重度失能残疾人托养工作,全市困难重度失能残疾人托养床位达到500张以上;为80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医疗手术、辅助器具适配等救助服务;为2000名残疾人提供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人居环境

  ●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5万套;实施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70部;为全市900个“三无楼院”实施加装围墙、设置门禁等封闭设施,实行垃圾集中收集处置,实现楼院封闭管理。

  ●实施“厕所革命”工程,完成5293座厕所的建设和提升改造。

  就业创业

  ●城镇新增就业3.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次;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3万人次;为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发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8000万元。

  卫生健康

  ●实施西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项目,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建成西宁市中西医康养中心并投入使用。

  ●为全市6.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发放10种常用药品,为1.4万名慢性病患者免费发放22种慢性病药品。

  ●为三县各配备1辆负压救护车;对1600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及防控知识培训,加强农村、社区防控能力建设。

  ●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实现全市260家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和110家大中型餐饮企业非现场电子化监管全覆盖。

  交通出行

  ●开工建设5处人行过街设施;完成十二号路、五四桥、门源路拓宽改造和宁大路、八一路大修整治;实施同仁路(桥)大修整治和香格里拉及周边路网综合整治工程。

  ●在市区公共临时停车场推广使用电子发票;对15处停车场600个泊位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优化(含新增)公交线路8条;实现普通货运车辆网上年审、异地年审。

  幸福养老

  ●建设5个中央厨房、20个“爱老幸福食堂”和2个养老示范基地,扩大助餐送餐配餐网络覆盖范围;新建50个农村老年之家,持续推进养老设施城乡统筹发展。(来源:西宁晚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