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60幅古代海圖告訴你《誰在地球的另一邊》

隨著“海上絲綢之路”受到廣泛關注,海洋文化書籍越來越受公眾青睞,然而,國內專門研究中國和世界的古代海圖史著作寥寥可數。最近,一部絕版8年的古海圖專著《誰在地球的另一邊:從古代海圖看世界》修訂再版,填補了這一閱讀空白。

該書是中國首部古代海圖專著,由海洋文化學者梁二平撰寫,8年間先後出版了簡體字版、繁體字版、韓文版等5個版本,曾因稀缺在孔夫子舊書網上被炒到200元的高價,是讀者公認的世界古代海洋史的入門書。

據瞭解,修訂版《誰在地球的另一邊》最近已由生活·讀書·三聯書店出版。與8年前的初版相比,修訂版增加了40多幅珍貴的古代海洋地圖,增加了《中國古代的海洋觀》《西方描繪的中國》《印度洋的世界觀》3個章節,還新增了8年來古代海圖領域的重大新發現和新史料。

8年出版5個版本

書名“誰在地球的另一邊”是個比喻,指的是被海洋隔絕的世界怎樣被一步步發現,又怎樣被一幅幅有趣的地圖聯繫在一起,構成了我們今天所處的世界。從這個意義上講,閱讀這些經典的古代海圖,就是閱讀一部“海圖版”的世界史。

“從公元前7世紀現存最早涉及海洋的古地圖,到19 世紀末的彩色印刷海洋地圖,通過對160多幅古代海圖的梳理,你會發現,世界地圖是一點點畫出來的,地球是一點點被畫圓的、畫完整的。”梁二平告訴記者,《誰在地球的另一邊》絕不僅僅是一本地圖文獻集,而是一部歷史書,一本關於世界觀與世界史的另類解讀的書。

他選取了“古代海洋地圖”這個角度,要描述的是人類海上交往的歷史進程,那些由黃金、白銀、香料、瓷器、黑奴貿易等引發的大侵略、大移民、大變革。“這一切都被古代地理學家、航海家、製圖家以海洋地圖的形式記錄了下來。正是在商船與炮艦的交替中,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在不斷變化的海圖中,世界才漸漸鋪排出今天的格局。”梁二平說。

8年來,這部著作之所以被不斷重印,讀者仍有閱讀興趣,梁二平認為,這或許是與國人日漸認識到海洋的重要性有關。“地球70%面積是海洋,陸地70%人口集中在海邊生活,近來有人統計世界70%GDP產生於沿海城市,人類的歷史實際上是一部海洋史。”在他看來,正因為我們處在一個全球化時代,需要知道人類是怎麼全球化的,世界是怎樣變成地球村的,對於海洋文明史的梳理才如此重要。

天涯海角尋找古海圖

梁二平是國內較早研究古代海洋地圖的學者之一,而這部《誰在地球的另一邊》,正是他整個研究歷程的起點。

回憶這部著作的寫作緣起,要追溯到2000年。那一年,中國公民可以自由選擇開放的出境旅遊目的地了,一直熱愛旅行的梁二平欣喜不已,開始策劃他的海洋文化考察之路。最初他選定了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先後去了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印度……在這些國家,梁二平看到當地的古地圖,發現在古代,無論哪個國家,畫地圖時都把自己畫在世界的最中央,這就催生了他最早的思考——“誰在世界的中央?”帶著這個問題,他把目光從鄭和身上移向了歐洲人的“大航海”和世界古代航海史。漸漸地,寫一本世界海洋史的念頭越來越強烈,“誰在地球的另一邊”這個題目逐漸成型。

“這件事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在中國的文化傳承中,地圖文化是最少傳承的,甚至形不成所謂的地圖文化。”梁二平告訴記者,中國內地出版的古代中國地圖集很少,外國古代地圖集一本也沒出過,甚至連這方面的普及性的書與資料也很少。

這次修訂版的《誰在地球的另一邊》選取的160多幅古代海洋地圖,許多來自海外。其中大部分是他在世界的“天涯海角”旅行時“採購”的,有的來自好望角,有的來自火地島,還有些地圖集是移民澳大利亞的哥哥梁大平幫他買的。

十幾年來,梁二平每年都利用公休假出國,去世界各地尋找古地圖。在美國國會圖書館,他花35美元買到了兩尺大的“美洲的出生證”複製圖。還有收入書中那幅最早的“疑似澳大利亞”的道芬地圖,是他與大英圖書館聯繫,選定好所要尺寸,專門複製的,花了40英磅。還有朋友從西班牙幫他買的地圖。

初版的“世界”有點殘缺

經過數年不斷完善,最新修訂版的《誰在地球的另一邊》,可以說是國內關於古代海洋地圖研究最權威、蒐羅最齊全的著作了。

書中選取的160多幅古代海洋地圖,都在人類海洋活動中起過重要作用,是這一研究領域的“經典海圖”。包括現存最早的表現陸地與海洋關係的“古巴比倫泥板世界地圖”、最接近現代地理學的“托勒密扇子”、最早將世界一分為三的伊西多爾“T-O”地圖、最早將世界一分為四的“貝亞吐斯地圖”、最早的古代航海地圖集《加泰羅尼亞地圖集》、最大尺幅的中世紀世界航海圖“毛羅地圖”、最令人不解的皮裡·雷斯航海地圖、最令人疑惑的哥倫布手繪美洲島嶼圖、最值得珍視的“美洲出生證”地圖、最早描繪“香料群島的航海圖”、最早描繪澳大利亞的“海岸圖”……

2009年,《誰在地球的另一邊》首次出版之後,梁二平以幾乎每年一本書的速度,先後出版了《誰在世界的中央》《中國古代海洋地圖舉要》《中國古代海洋文獻導讀》《敗在海上:中國古代海戰圖解讀》《深海追夢:深圳海洋文化歷史地標探秘》《海上絲綢之路200年》《海洋隨筆十二家》7本海洋文化著作,剛剛又交給了生活·讀書·三聯書店一本新書稿《世界名畫中的大航海》。

在這個過程中,對世界海洋史的重新思考,以及最新發掘的史料和文獻,都讓他意識到,《誰在地球的另一邊》初版對“世界”的描繪有些殘缺,並不全面。這其中,缺失了中世紀的阿拉伯部分,還有整個東亞以古代中國為代表的海洋觀。

古中國和阿拉伯不應缺席

在新版《誰在地球的另一邊》中,梁二平重點補充了幾方面內容,增補了《中國古代的海洋觀》《西方描繪的中國》《印度洋的世界觀》3個章節,新增了40多幅古代海洋地圖。

之所以要補充《印度洋的世界觀》這一章,梁二平告訴記者,中世紀的阿拉伯是個航海大國,也是繪製地圖的大國,對古代世界地圖有巨大貢獻,例如後世幾經傳抄的馬蒙世界地圖、迴歸托勒密製圖方法的伊德里西圓形世界地圖,“沒有阿拉伯人的黃金時代,就沒有後來的歐洲文藝復興。中世紀阿拉伯在海圖世界史上不該缺席。”

而第三章《中國古代的海洋觀》與第八章《西方描繪的中國》,則是梁二平在重新思考海圖史的基礎上增補的。南宋石刻航海地圖《輿地圖》、元代繪圖大師李澤民和清浚、“明代三大航海圖”,都證明了宋代海洋地圖與航海圖在當時的世界是領先的,元、明兩代的航海圖在世界大航海前夜也與世界同步。“古代中國雖然在‘地理大發現’上沒有貢獻,但《喬里奧中國地圖》和《坤輿萬國全圖》告訴我們,16世紀的中國已經從地圖上進入‘全球化’。”梁二平說。

書中還新增了8年來古代海圖領域的一些重大新發現和新史料,其中最重要的是《明代東西洋航海圖》。2011年,梁二平從香港學者錢江的論文中看到一幅英國人稱為“雪爾登地圖”的電子版,他立刻意識到,這是中國第一幅準確表現中國與東亞地理關係的海圖,將改寫中國海圖史。當年10月,該圖在牛津大學首次展出,梁二平專程去英國尋訪,並複製回中國,隨後策劃了專題研討會,會上葛劍雄等專門認為它應當有箇中文名字,大家將它重新命名為《明代東西洋航海圖》。

直到今天,梁二平還在繼續修訂《誰在地球的另一邊》。作為一本世界古海圖史經典之作,它需要更優質的地圖版本、不斷刷新的文獻史料。與此同時,他還嘗試將書中的古海圖電子化,轉化為多媒體交互形式,在圖書館免費向公眾展示。(深圳商報記者 劉悠揚)

用160幅古代海圖告訴你《誰在地球的另一邊》

梁二平著《誰在地球的另一邊》北京三聯增訂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