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眼睛被男同学强塞纸片:小孩就没有恶意吗?

女童眼睛被男同学强塞纸片:小孩就没有恶意吗?

​河南禹州一个七岁女孩眼睛里被三个男同学塞进了很多纸片。校长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七八岁的小孩没有恶意,这都是小孩闹着玩咧……”

我看了采访视频。“闹着玩咧”颇有豫剧韵味,但让人张口就想来那句著名的《花木兰》唱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如果是男孩家长护犊子,为自家孩子这样辩护,讲这番话倒也罢了。作为教育部门的一级官员、教育工作者的校长讲这种话,大概没考虑过受伤孩子母亲的感受,也没有考虑过受众的感受。

这种话,一般人能说,当事学校的校长、老师真的不能说。说出来,就显得很没有职业化水平。

难怪网上有人怒怼校长:塞的不是你家孩子,站着说话不害腰疼!

要知道,中国民间有句俗话“眼里揉不进沙子”。眼不著砂,除了如今比喻对坏人坏事的不能容忍的词义,真的是指眼睛里不能进东西。大风吹来,眼里进一点灰尘都硌得生疼,想找个人赶紧给吹吹,借助眼泪给冲刷出来。

眼睛里被塞上纸片,那得疼到什么程度?正常人谁能受得了?

如果有同理心、感同身受,怎么可能轻描淡写地说出“七八岁的小孩没有恶意,闹着玩咧”这种话。可见任何单位遇到危机公关,接受采访者一定要懂得该如何表达。

七八岁的小孩就没有恶意吗?

七八岁的小孩可能无知,所懂之事还不够多,可能不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不知道做了不能做的事,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伤害和后果……但有没有恶意,跟年龄无关。

前不久大连那个十四岁杀死十岁女童的男生,你能说他没有恶意吗?你能因为他是未成年人就讲一句“他还是个孩子,没有恶意,就是闹着玩过了头,不是罪大恶极”吗?

上周日,我就亲眼目睹了一个四五岁小孩的恶意。

那天刘律师夫妻俩带三岁的女儿去位于台东的幻光之城,我作为电灯泡同行。幻光之城是笼统说是一个光影馆,在一个个空间里,集艺术、科技、互动于一体,将LED灯光效果营造得美轮美奂,使人们体验到置身幻境般的光影感受。

里面不仅有巨大的万花筒,还有小朋友人见人爱的海洋球馆,据说是火遍全网的打卡圣地。比较适合小孩子情侣和小孩子们去玩。

海洋球馆也就一个卧室大小,球池里有五六个小孩就显得比较拥挤了。开始只有刘律师的女儿小嫚嫚一个人在里面玩得欢,后来又来了几个大点的小朋友。

其中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咋咋呼呼张牙舞爪的,一进球池就横冲直撞,抓起球来到处乱扔,看到池子边上的大布偶玩具,先是抓在手里撕扯,然后又扔进了池子里。

小嫚嫚后来也想去玩布偶玩具,还被拿到手里,就被那孩子一把夺了过去,意思是“这是我的”。嫚嫚到底年龄小,不知如何应对,就站在原地,看着那个小姐姐。

那女孩比嫚嫚高,就示威的样子站在她正对面,一副教训人的神情,她说的话我站在池子这边听得清清楚楚,她问:“你听到没?!你听到没?!”

小嫚嫚可能没见过这种阵势,没有反应。那女孩又拿球扔她。

我和刘律师夫妻俩当时都在边上,他们俩口子还没着急,我都急了。别看我也养大了一个孩子,还真没亲眼见过那么霸道的小女孩。我唬了一声:“哎,别扔小朋友啊!”他们夫妻俩也同时发出了制止声。

那女孩的妈妈一直在边上玩手机,这时候才注意到自己闺女的无理霸道,说了她几句。

又玩了一小会儿,刘律师把嫚嫚抱出来,我们就离开了。路上,她对女儿说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我不知道那个显然脾气很暴躁的小女孩有什么样的原生家庭,她已经显露出来的性格和行为,在外人看来就是带着令人厌恶的气息,那就是赤裸裸的恶意。

“孩子还小”是中国人著名的四大宽容定律之一,与“来都来了,人都死了,大过年的”一样。河南那个小学校长当然没有直接的过错,他只是这种宽容定律的“受害者”而已。

校长应该知道,作为生养了儿女的父母们,一定要知道:即便是小孩子,也会有恶意。

为人父母后,一方面要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善恶观,一方面也要训练孩子如何面对是是非非,辨别美丑和善恶,假意和真心。

《小红帽》的故事讲了一代又一代,其实就是一种训练。你要让孩子知道世界上不仅有善良的外婆,还有披着人的衣服假冒外婆的狼。

看《少年的你》,很大的一个观后感是:如果父母对孩子没有足够的保护和关怀,如果父爱母爱缺席,孩子就很容易沦落到被霸凌的地步。

影片中的陈念和小北,俩人一个没有父亲,母亲又卖假面膜被追债不得不离家;一个无父无母,野蛮生长。他们一个在学校受欺负,一个在社会受凌辱,所以抱团取暖。

这部影片对身为父母者其实有一个提醒:如果你给不了孩子足够的爱、关心和保护,不仅会给孩子造成心理的伤害,还会引来外界加之在他身上的更大伤害。

你的孩子你都不管不顾,不理不睬,还指望别人爱他吗?

谁敢欺负有父母家人罩着的孩子?恶犬见状都不敢狂吠。

父母的庇护和爱,是一把伞,一副铠甲,一副盾牌,可以遮风挡雨,兵来将挡,驱赶恶意。

心怀恶意需要理由吗?《少年的你》里,魏莱们为什么要欺负陈念,只是因为“看她不顺眼”罢了。校园霸凌很多时候是没有原因,没有理由的。

东野圭吾的小说《恶意》是我两周前才读到的小说。在朋友家里,用了三个多小时读完,有点不寒而栗。

杀人犯野野口修对善良的对待过自己,帮自己保密秘密,甚至是实现理想的同学、作家日高邦彦充满了仇恨。警察找不到杀人动机,也从来都没遇到那样的案子:杀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负责案件的警察曾经是个老师,亲历过校园霸凌,那也是“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就是“看对方不顺眼”的欺负人。

弃教从警后,他对接手的杀人案一步步调查,最后还是不能理解野野口修的恶意。

“你心里藏着对他的恶意,这仇恨深不见底,深得连你自己都无法解释。正是它导致了这起案件。这股恶意到底从何而起呢?

……就算是被捕也不怕,即使赌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

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无缘无故,才更可怕。虽然是篇推理小说,但我相信这世界上就是有莫名其妙的恶意,不论是在成年人的圈子,还是在小孩子的世界。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人们常说“小孩是一张白纸”,也对也不对,也有道理也没道理。以为小孩就没有恶意,是对“人之初性本性”的断章取义,初生婴儿牙牙学语时没有破坏力,如果忘却了后面的教养和约束,就会“苟不教,性乃迁”。

八九岁的小孩,做出往女同学眼睛里塞纸片的举动,是恶意,也是无知者无畏。是“养不教,父之过”,也是“教不严,师之惰”。

这个师,是师者,并不单指学校里的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