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职场不能说真话?

许凯伦


职场并不是不能说真话,而是要用“对的”方式讲真话。

因为真话说重了,会伤及对方的感受,破坏彼此之间的关系,那么今后的工作开展就必定会受到影响;

但如果说得不痛不痒,点到即止,那就有可能出现:你认为自己已经说到位了,可对方还没有领会到你意思的情况。其沟通结果,就跟没说一样。

所以,在职场说真话,是一门技术。

如果你能够了解人们在接收到批评信息时的内心活动,或许可以让你更好的制定说真话的策略。


一般我们在听到真话后,会有这三个常见反应:

  1. 找借口

当真相超出我们愿意承认的范围时,我们常常会在最快速度内找寻到一个借口。

这个借口能够让我们内心好受些,就像找到了压力的转嫁方。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之为:心理防御机制。

这个机制是为了帮助我们在面临紧张冲突、挫折或紧张情境时,摆脱压力,减轻内心的不安,从而恢复心理的平衡与稳定。

经纪人为了让张雨绮更加了解自己在观众心中的评价,就安排了一场路人采访。有位路人说:张雨绮,给我一种很凶悍的感觉。

当张雨绮被经纪人筱雅问道:你听到采访后的真实感受是什么的时候,雨绮第一反应就说:因为大家认识我就是在《美人鱼》里面演的那个霸道总裁,那是我的演技呈现,那不是我。

那是角色,那不是我。这样的防御机制,可以快速减轻内心的焦虑感。

2.责备他人

人称:职场甩锅侠。出了事,永远是别人的责任。

这在职场也算得上是一种生存技能了。尤其容易出现在跨项目多线程的合作工作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职场上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总少于爱推卸责任的人的原因之一。

因为只有内心足够强大,才不需要启用“甩锅”技能。越爱甩锅,内心其实越是脆弱、敏感,所以他无力承受,只能转嫁给其他人。

这么看,甩锅侠也算是个“可怜人”。


3.产生利益伤害

中国职场是个讲究“面子文化”的利益场。你给我面子了,那我们一切好商量。你要是损了我的颜面,那后面的事,可得好好“斟酌”着来。

你讲了真话,事实清晰了,情谊却不再了。

对方为了给自己出口气,少不了也寻个时机,一报还一报。届时,就不再是工作讨论了,而是纯个人化的情绪发泄。

不论对方出现了以上的哪种反应,其沟通结果都不会太好。

所以,想要把职场真话既说到位,又不伤人,我们可以尝试这以下两个方法:

1.寻找谈话时机

张雨绮的经纪人筱雅寻找的谈话时机很不错。她是在取得雨绮同意做路人采访的情况下,等待雨绮听完了所有采访,顺势问雨绮:你听到这些后有什么反应。

由于这项工作是在雨绮知情并且同意的前提下开展的,所以经纪人此时已经将自己的身份划分入了雨绮的同盟。

倘若是在雨绮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展的路人采访,如果经纪人去问:你现在的感受。那么明星将很容易迁怒于经纪人。

因为经纪人事先没有跟明星沟通过,在这种情况下,就属于未达成同盟。沟通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在公司也是一样,即使是上司找下属谈话,营造与捕捉谈话时机也很重要。

例如:你有一位下属工作总是粗心大意,马虎了事。你好几次指出,他都不以为意。也是因为还没有发生重大事件,你觉得也不好说重话。

此时,这位领导遇到了与经纪人一样的问题。事情的具体执行还要靠员工,但员工不端正的工作态度,又让自己很不放心。


那么如何寻找适合的谈话时机呢?

你可以有意安排多人合作的工作给他。因为在多人合作中,对于员工的工作责任心与细致度,都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员工没有达标,其他合作伙伴就会吐槽。

此时,就是比较适当的谈话时机。

你作为领导,可以与员工形成同盟,告诉他:你理解他的工作习惯,部门现在快速发展的速度离不开他的贡献。但如果想要使个人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就需要重视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其他员工对你的评价。

这个时候,员工大多会选择与你同盟。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就等同于把自己放在领导与同事的对立面上。


2.使用启发式的引导提问,不做单向的谈话

当你向对方说真话时,你总是希望对方能够根据现实情况而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做出调整。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说自己想说的话,那恐怕就无法实现你的这个谈话目标了。

为了促使对方能够按照你的期待,发生变化,你可以使用引导性提问:

a. 发生了什么?

让对方自己去发现现实情况是什么样的。这样的效果,往往比你直接说要来得好。

同时,你也可以从他的回答中,发现从他的视角捕捉到的信息,是否与你发现的真相有差别。


b. 这事让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引导对方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受,给予对方情绪反应的空间,允许对方产生心理防御反应。

起了防御之后,你才能瓦解它。


c. 给你带来了什么麻烦

当对方看到这样的时间,给自己造成了麻烦之后。出于人的趋利本能,他会自发地、主动地想要去解决、修正问题。

这也是瓦解对方心理防御的一种技巧。

但如果对方看不到这个问题所带来的麻烦。或许这就是你们需要先着手处理的问题。

否则,你再语重心长的告诫,也不会引起对方的重视。

d. 你最需要什么来解决问题

如果前三个引导性提问,你们都能顺利地完成。那么这第四个问题,基本就能够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了。

并且,由对方说出的内容,是最具有实现意义的。

就像办公室里有嗜烟如命的员工,同事投诉他、领导警告他、人事部出处罚给他,但都没能根治这位员工吸烟的问题。

因为员工说,吸烟已经成瘾,自己也没办法控制。


此时如果领导与员工顺利地进入到第四个问题了,员工所说的“需要”,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员工说:那么,我每天就定时抽烟吧。每个小时给我10分钟的抽烟时间。不论刮风下雨,我都到楼外面去抽,绝对不再在厕所抽烟了。

这也是一个相对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但如果这个方案是由领导硬性提出来的话,那么员工很可能就会出现抵触情绪。

毕竟,老烟民都是不愿意赶时间抽烟的,躲在厕所里优哉游哉地吐烟圈,岂不快活。

按照这样的情况,闹到最后,估计是一拍两散。领导想要“干”掉这名员工,员工也开始仇视领导。

运用了这四句提问引导语之后,基本你们的谈话会有个突破性的方向。


心理咨询师许烨


单位上很多时候,你真的只能夹起尾巴做人,有些话不能说真话,而且还得可能说假话,有些话就算是真理,你也得作为保留意思留在肚子里。

我个人有时候不会讲真话,但绝不会说假或者奉承话(所以一个平头百姓),有些话不能说我慢慢学会不说了。

当然我也很欣赏那些会说话的人。

记得有一次因为单位有大型活动吧,所以领导给每个老师都购置了一套服装,显得整齐统一,有精神。记得一天早晨的时候,我们所有男老师都穿着新西服在操场交流,有一个女老师真的很会说话,你们这个西装我就发现*校长穿起来最帅。这拍的功夫可不是一般的,现场那么多体育老师高高帅帅的,穿着西装不也很帅和风流嘛。

还有一次,某领导可能在电脑上做什么资料,我就旁边站了一下,某个老师(不说姓和性别了,别对号入座,指不定我纯属虚构呢)就来一句:看到领导那么辛苦嘛,你邦领导做了嘛,哎,我还是赶紧逃吧,这拍的功夫我都起鸡皮疙瘩了。

我就遗憾自己讲不了假话,真话也只能说一部分,至于拍的功夫吧,那真没有!还是老老实实的埋头干自己的事情!祸从口出我还是知道的。

(请勿对号入座,部分虚构完全为了回答的需要)


杨锅来了


鲁迅曾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大户人家生了一个儿子,众人前去贺喜。第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做官的,于是得到赏赐;第二个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于是也得到了奖赏;第三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于是被主人喊人用棍棒打出。

根据这个故事,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个说的是虚伪的恭维话,但不一定是真话。因为这孩子将来能不能当官,谁也不知道?但是没关系,主人爱听。

第二个说的也是虚伪的奉承话,也不一定是真话。俗话说:三穷三富活到老。这孩子将来能不能发财,更没人知道,但是主人也爱听。

只有第三个人说的是真话。因为我们每个人,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曾贵为天子还是贱如乞丐,你都不可能长生不老,死亡是谁也躲不过去的一道门槛。

难道主人不知道,众人不明白?

主人当然知道这人说的是真话,但是这种真话就像说主人每天晚上要和老婆做爱一样,是不能说出来的,在主人大喜的日子说这样的蠢话更是犯忌讳。

众人当然也明白这人说的是真话,但是稍懂人情事故的人就知道,他说的场合不对,生孩子是喜事不是丧事,喜事只能说好听的话,不好听的话,既便是真话也不能讲,换作别人谁也不会做这样的蠢事,所以在众人眼里,说这话的人是天下第一号傻逼。

曾经读过一篇微小说,说一位领导上班时忘了把裤链拉上,第一个发现的是办公室主任,但是他想了想,没说;第二个发现的是办公室副主任,她想了想,也没说;第三个发现的是办公室新来的小王,他想都没想就对领导说了……

后来,小王就被派到基层单位“锻练”去了。

小王说的也是真话,而且这个真话还是为领导着想,免得让更多人看见出丑。

可是,明明是真话,还是为领导着想的好话,怎么会引起上司的不满呢?

因为,这句真话触犯了上司的体面,让领导在他面前失去了尊严,他错就错在不该窥见领导的“隐私”,换句话说,就是无意中看见了,也不能说,就像那两位办公室主任一样。

前面的故事,让我知道了:讲真话,要分场合。场合不对,既便是真话也不能讲。

后面的故事,让我懂得了:讲真话,要考虑对方的尊严。冒犯别人尊严的事,出发点再好的真话也不能讲。

可是,我还是有疑问。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从小就被父母告诉:不要撒谎,要讲真话。但同时又被告之,对陌生人不能讲类似你家住哪的真话。

到了学校,老师也教导我们要讲诚实,不能说假话。但是每逢校长和教导主任视察,老师又告诉我们不能说那些对班级不利的真话实话。

走向社会后,领导教导我们要做诚信的员工。但是谁都知道,如果谁敢把单位“合理避税”的事说出去,哪怕他说的全是真话和实话,他一定会在单位引起众怒,因为他不仅冒犯了领导,也触犯了大家的利益。

于是,我明白了,真话可以讲,但一定要分场合,一定要看时机,一定要认真分析,讲出去会冒犯谁的尊严,会触犯谁的利益?

于是,我知道了,在家里讲的真话,是不能随便在外面讲的;在班级里的真话,是不能随便在学校讲的;在单位里的真话,是不能在社会上讲的……

于是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想看到一件事情的真相,可是一旦真相大白之后,这个真相却并没有我们预想的那样好看;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听到真话,可是一旦真话说出来,往往又让我们非常失望……

于是我想到,当说出真相变成一种起码的道德要求时,假相一定还在大行其道;当说真话变成一种最低的道德底线时,说假话一定大有市场……

如此说来,真话不是不能讲,但是一定要注意讲话的尺度。如果有谁不注意尺度,那他一定会为所说的真话付出代价。


胡杨155043979


我来回答一下吧,职场上为什么不能说真话,实际上不仅仅是职场上,可能除了自己的家人之外,在其他的任何场合,可能都不能说真话,当然这里的不说真话并不等于就是说假话,而是说要讲究一个说话的含蓄性,也就是说话的技巧。

职场之上,人与人的交往还是很多的,出于各自利益的需要,在语言交流上,还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不能实话实说,否则一个人就会显得太呆板,另外如果你说实话,别人就会把你了解一个底儿掉,也就知道如何来应对你了,这样你在职场上就会吃亏,不利于你在职场上的发展,所以在职场上说话,并不是说都说假话,而是要讲究一个语言的艺术,这个语言的艺术,往往会对自己起到一个保护作用,所以在日常人与人的交往当中,这点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留点神的话,可能也会发现身边人,有的人虽然都是说实话,可大家对他的印象并不好,到处都是平时油嘴滑舌的人,反倒吃得开,所以说,我们虽然嘴上说一个人要说实话,但那仅仅是限于口号,而在实际当中,能说会道的依然受欢迎,尽管这里面含有一定的虚假成分。

职场是什么?在我看来职场就是一个大染缸,什么样的人都有,鱼龙混杂,人和人之间不能说都是敌人,也要相互提防,说老实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时刻小心提防着点儿,也是保护自己的需要。

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会说话真是一种本事,也很不容易,在这方面,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一下。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


骄然


职场当然可以说真话,然而,却需要讲究说话的艺术,分清场合,把握分寸,更应该客观公正,不带个人情绪。

1. 直肠子不是耿直,而是情商低

案例一

同事聚会,是张经理请客,小王就在旁边和小于嘀咕,“选这家店,就是因为这家店便宜”,经管他的声音很低,张经理也听见了,他抬头看了小王一眼,没有说出口的是:他之所以选择这里,是考虑到其他同事,而并没有从价格的角度考量。其实,小王的一句话说的不经意,对张经理却是一种言语的伤害。

所以,自以为的真话,不如不说。

案例二

周五下班前,老板来公司开会,小王又在嘀咕,“什么时候不能开会,非得赶在临下班开?我和女朋友约好去看电影呢。”周围同事都不出声,老板也并非不知道员工的小心思,但是老板出差半个月刚回到公司,紧急召开会议,也是情理之中。小王倒是说了真话,第一于事无补,会还是要开;第二让老板以为这位同事情绪化;第三,倒不如直接请假离开。

所以,无用的真话,不如不说。

2. 分清场合,把握分寸,换种方式说,才有效

案例一

市场部新上任的刘主任,对直来直往的小明非常不满意,由于多次受到小明言语中的忤逆,她想把小明辞掉,于是,明日里和小明沟通的时候刻意记住他说的一些话,然后汇报上级,希望上级做出辞掉小明的决定。刘主任向上级汇报下属表现得时候,上级如何反应我们不得而知,一个月后,我们知道的是:刘主任因个人离职了。离职后,上级专门找小明谈话,小明非常诧异,得知刘主任竟然如此介意自己,方才知道祸从口出。此后,小明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再和同事用情绪化的语言说话。

案例二

王主管是公司的老人了,薪资一直都是平平的,看到别人涨薪水,他很不舒服。于是,在工作中就表现得很消极。可是,人事部门的加薪报告里也没有他的名字,老板并不知道他是什么想法。后来,他的老搭档张经理就说,“老王,你最近闷闷不乐,是因为没有涨工资吗?”王主管就说,“老张啊,你看我,在公司这么多年,任劳任怨,老板也不给我涨工资,我努力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张经理就说,“老王,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的工作成绩,大家有目共睹,公司的后勤保障这么好,都是你的功劳。至于没有加薪,我建议你找人事主管谈谈,客观反应情况。”按照张经理的建议,王主管一个月后,果然得到了加薪,公司也因此开始关注服务岗位加薪制度的完善。王主管又回到了往日热心工作岗位的良好状态。

所以,职场中,要有方式有方法的说真话。


周思敏礼仪


岂止是职场啊,我们要在环境中跟着特色走,任何时候都不能全说真话!……

① 在家里,为了不给父母、兄弟姐妹添麻烦,有些真话不能说!…… 例如 → 我没钱了!

② 朋友圈,为了不给朋友通风报信儿的机会,有些真话不能说!…… 例如 → 小王肥的跟猪似的!

③ 在学校,为了不让老师请家长,有些真话不能说!…… 例如 → 我爸天天在家玩儿牌,有的是时间!

④ 在职场不能说真话的地方就更多了!对领导说了真话 → 涉及到厂规的,它会说你 ‘妄议’、涉及到同事的,它会说你 ‘拉帮结派’、涉及到你自己工作的,当它了解了你的心理、抓住你的弱点之后对症下药你就完全被它胁迫与控制了!…… 对同事说了真话 → 涉及到领导的,它会向领导打小报告儿、涉及到我努力工作的,它会带动一些同事挡住我奋斗之路 …… 最可气的是了解到我家还不算贫困的人,每次聚会它特么都让我结账!

唉!…… 一部职场经,篇篇血泪史

现在嘛 …… 我学乖啦!嘿嘿 → 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全文终)


月光小百合


职场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在职场打拼,在一些情况下,有些真话不能说。

一、同事求帮忙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实话实说,不撒谎,这在我们上学时代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一旦你踏上职场这条路,你就要明白,有时候有些真话真不能说。比如你是做视频的,也学过设计,你同事是做设计的,当你同事问你能并不能帮忙做个设计的时候,你要在脑子里思考一下是否这个忙要不要帮。因为你一旦帮了这一次之后,你同事以后可能会经常找你帮忙,做的领导满意没什么,万一领导不满意,你不是平白无故惹麻烦吗?

二、个人薪资不能说

职场八卦在职场中是不可避免的。基本上每个公司都会在和签合同时,都会告诉你,不要和同事谈论薪资。但是许多职场人在吃饭喝茶之余,往往会谈到薪资的问题,这个时候你要学会闭嘴,你要明白真话不能说。因为你一旦说了真话,和你干同样工作的同事万一薪资比你低,他可能就会去质问老板为什么大家都是做同样的工作,你的薪资却比他高。当老板听到这样的质问的时候,你的麻烦就来了,你的晋升加薪的机会估计也就没有了。

三、 公司情况不能说

现在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不管是什么行业都存在竞争,在公司和你签订合同的时候,往往会加上保密协议这一条,这条内容,作为职场人士一定要牢记在心。因为很可能就因为你的一句无心之话,导致公司的发展策略被竞争得知,从而让公司损失惨重。这时候已经不仅仅是一些职场八卦的问题了,已经涉及到了公司的利益,你也很可能会因此丢了工作,甚至是触犯了法律。所以,这点一定要记住。


婉如幸命


职场只能说黑话


职场语言(黑话)等级测试

姓名:_______ 工号:_______

注意事项:

中不准交头接耳、偷看他人答案

-------------------密封线--------------------

一、听力理解题(共1题,共15分)

01

“哎,小李在吧,哎,这个事儿是这样的啊,上次我跟你说的那个事儿,啊,你还记得吗,对,我是想让你把它做一下。嗯,哦对,你也可以找小王帮你做这个事情,小王最近有空,嗯。哎,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空,你去问问……哎算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老板的中心思想是:()

A 、这件事归小李做

B 、这件事归小王做

C 、这件事归谁做我也不知道,反正出了岔子就找你

答案及解析

C

老板的语音有十八弯,老板的brief有九连环。与其费力去想老板到底是在给谁布置任务,不如赶紧开始工作。毕竟老板根本不会记得他把任务布置给谁了,只会记得他把语音发给你了。

二、词汇活用(共3题,共15分)

01、以下哪个“好的”不是真的好?

A 、好的哦,我们马上开始执行

B 、好的呀,那这个我们商量一下

C 、好的吧。

答案及解析

C

“好的”看起来人畜无害,但“好的吧”就充满着妥协、无奈,以及对你的失望。如果后面还有个句号,对方基本就是在凭借着文明生物的本能在跟你交流了。

02、以下哪个“五分钟”是真的五分钟?

A 、马上好马上好,五分钟

B 、我们简单开个会,就五分钟

C 、五分钟后来我办公室一趟

答案及解析

C

职场的时间相对论:“五分钟给你”可能是俩小时后给,“五分钟开个会”可能是俩小时后才结束。只有老板的“五分钟后到我办公室一趟”不会骗你——不管老板什么时候到,你都得五分钟后准时出现。

03、以下哪句话中的“随便”是真的随便?

A 、我假期都在线,随便什么时间concall都可以~

B 、这个方案你随便写写就好啦~

C 、你这个方案是不是写得有点过于随便了???

答案及解析

C

人家说随便是出于礼貌,如果你真的随便可就是不懂事了。A和B都错得这么明显了,用排除法随便就能得出答案。

三、阅读理解题(共5题,共30分)

01、老板发了一条朋友圈:

“唐僧找了3个人,取回真经!刘备找了4个人,创建蜀国!朱元璋找了8个人,建立明朝!孔子找了72个人,传播儒家思想影响世界!”

老板想表达的想法是:_____ ____

A 、唐僧、刘备、朱元璋真棒!

B 、孔子找72个人真不容易!

C 、“唉,我这届团队不行,要能找到好团队我早就腾飞了。”

答案及解析

C

表面是鸡汤,实际上是在抚慰自己的创伤。对于这种朋友圈,员工们就别瞎评论了,老板和成功之间最大的阻碍就是你们了。

02、当甲方说“调性和我们不太符合呢~”的时候ta其实在说:

A 、品牌调性不符合

B 、视觉气质不符合

C 、这个东西说不清楚哪里不对,反正不是我想要的,但我又不能说我不知道哪里不对,不然显得我太不专业

答案及解析

C

甲方也许不知道他想要什么,但他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当看到不想要的东西时,“调性”就成了万能的挡箭牌。

03、周五的下午,大家点好咖啡,为一个月之后的项目“头脑风暴”时,大家其实想做的是:

A 、利用大家的智慧,以最高的思维碰撞效率产生一个完美的方案

B 、增进团队合作默契,使 team 真正达到 1+1>2 的理想境界

C 、聚众唠嗑

答案及解析

C

这道题做错的朋友,一定是没有认真审题,“周五的下午”,“点好咖啡”、“一个月之后”这三个关键词都这么明显了怎么还能做错?罚你给头脑风暴会买瓜子和果切吧。

04、老板周五晚上6:00给你布置了任务,并慈祥地对你说:“这个不难吧?”

他的真实意图是:

A 、询问任务的难度

B 、对员工表示关切

C 、“宝贝,周末加班吧。”

答案及解析

C

有些问题从来不需要答案,而是要用行动回答。不管难不难,反正都得你做。

05、老板说“这周内给我”的意思是?

A 、本周五下班前

B 、本周日24:00前

C 、“我这周随便什么时候想起来要,你都得给出来”

答案及解析

C

每一个没有精确到周几、几点的deadline背后,都藏着老板随时检查的潜在危机。

四、口语实践题共4题,共40分)

01、当面对甲方的无理需求,使用下列哪个表情比较有礼貌:

A 、这样不行吧

B 、这样不行吧

C 、这样不行吧

答案及解析

C

无辜中带着一点俏皮,委屈中带着一丝关切。职场表情百搭款,能让最无情的拒绝变得温情脉脉,维护着风雨飘摇的合作关系。

02、以下哪句话是给设计师反馈意见的正确姿势?

A 、现在整体差不多,但风格能不能再大气一点?

B 、要不先按我的意思改改试试?不行再改回第一版嘛。

C 、就抄这个吧!

答案及解析

C

当你不懂设计的时候,直接明说要抄啥。

03、和不认识的同事通过微信沟通工作时,以下哪种开场白最为合适:

A 、Hi dear~

B 、在吗?

C 、将要说的事情简要概括一下,然后询问对方现在是否有时间

答案及解析

C

现代24小时在线的成年人世界里,没有“在不在”,只有想不想理你。直接说事,比dear honey都有用。

04、请填入职场人正确的标点符号。

这个东西我之前发过邮件呢(___)麻烦check一下哦(___)您的账我们在走了(___)只不过财务出差了呢(___)

A ,;!;,;。

B 空格;空格;空格;空格

C ~;~;~;~

答案及解析

C

职场里,除了“~”之外的标点全都不够亲切。敢用句号?那你的职场之路算是走到头了。

五、附加题,实操白领记账(20分)

01

请完成以下操作

1、点击识别下方小程序

2、记录双十一开销是多少

3、记得点心情哦

好了,完成上述测试的同学,相信你们不仅仅熟练掌握了职场黑话(白领汉语),同时还出现了以下职场高压症症状:头晕、眼花、肩痛、胸闷。

在此祝各位同学工作生活顺利!


大王管钱


职场上的真话是一场冒险行为,用得好可以加分,用不好会减分,怎么用呢?下面分享给各位参考:

曾经招聘过一位偏技术方向的现场主管,从简历到面试,我都认为这哥们完全有能力搞定这个岗位,入职之后也未见异常。在平时的沟通中,这哥们总惯于描述自己搞定了某某问题这类话题,这些沟通也让他在我心中持续加分。

一次带着他出差,前往客户处去解决一些很具体的问题,出差阵容不大,一共也就三人,我和他外加另一名工程师。原本计划3天就可以轻松搞定的事情,实际执行时却非常忙,因为他的实际动手能力远低于他平时的描述,导致原本轻松的3天工作变得非常紧张,每天晚上都需要加班加点才能搞定。

该案例说明:职场中,很多时候必须说真话,尤其不能用语言去包装自己的专业能力,因为这个很容易被“卸妆”显山露水出真容。将此经验进一步展开来就是:说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真话。

职场中容易给你加分的真话是彰显坦诚的真话,但是这些坦诚必须仅限针对自己,而非针对他人,如果是针对他人的一些负面真话,那么你需要掂量一下,是否有必要说!

此外,还有一些涉及公司商业利益,涉及公司组织人事变更的信息,以及某些花边八卦,大概还是不要说真话的好。

例如,客户在问及某些项目进度时,你身边的业务人员侃侃而谈,会有诸多的包装因素在内,然后客户转过头来问及你一些很具体的事项,那么你需要注意与业务人员展开配合,而非和盘托出所有的真话。


大叔煮史问道


职场上不是不能说真话,而是说假话的人太多,所以说真话的人反而成了说假话的人。

之前上学我们都学过一篇课文,名字叫《皇帝的新装》。故事中大臣和皇帝都不想承认自己看不到新衣服,因为看不到新衣服就是不聪明。所以,为了自己的脸面听信骗子的话,没有穿衣服就去出宫游行。。。

领导有时候都喜欢被下属去追捧,所以这就给了溜须拍马的人们说假话谗言的机会。良药苦口,良言逆耳。作为英明的领导不能只听一面之词,但有时候也避免不了小人的“三人成虎”,所以我们说真话可以,但要讲究方法。

1、借物拟人。通过某个成语故事或者案例,来向领导间接申明自己的立场,这样做的好处是会让领导觉得道理是有根有据的,不是自己在欺骗他,同时案例都是活生生发生过的,如假包换更有说服力。

2、恰当委婉。领导的心情在不好的时候,这时候切记去说真话,应该在领导心情较好或者领导事情不是很多的时候,去向领导委婉的告知实情。

3、真话假说。这个需要自己的说话技巧达到很高的水平,当领导喜欢听假话时,不妨可以顺着领导的意图先说假话在最后进行语言转折明示领导自己真正的意图。

总之,职场如战场。职场中务实务虚的人都会存在,对于务实的人来说,真话可以说但要有技巧,职场不是不能说真话,而是在说真话的时候要知道谁在说假话,谁喜欢听假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