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的乡村教育为什么越来越差了?乡村教育为什么留不下老师?

马火蚁


乡村教育差吗?



可能现在在很多人眼里,乡村教育越来越差。家门口的学校,家长并不满意,更多的家长在为孩子小升初,中考择校的时候可能会选择进城读书,这种现象是越来越多。

乡村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并不差,回想起20多年前,中考之后,进入师范学校学习。一个班级四、五十人。

绝大多数来自农村,而且成绩都比城区的孩子高很多,我记得当时中考满分500分。班上。最高475分。那个时候条件各方面环境可能比现在差很多。但是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可能,比现在好很多。



为什么现在的乡村学校教育质量令家长不满意?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源质量的下降。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不断变化,为子女选择优质的教育资源,已经越来越被广大农村的家长所接受。

一些家庭经济较好或者随父母进城务工的孩子。家长都想方设法会将孩子留在城区读书,目的是有一个比较好的教育环境。

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待不了几年。大家都想办法调走了,农村教师师资缺乏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之前在悟空问答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学校六个年级,200左右的学生,只有七个老师,我们可想而知每个人的工作量有多有多大?



乡村学校为何留不住教师?

待遇留不住人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教师薪酬体制,只有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还有工龄津贴全国统一标准,其它的项目可能都跟地方的财政收入,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相结合,地方性反差很大,同工林同职称的教师可能南北差异,收入是相当大的。

这几年在各个省市普遍为教师同公务员一样,发放了年终的目标考核一次性奖励。在有些地区,城区的教师可能跟当地公务员拿到的奖金相差不多。

财政收入不宽裕的区县,可能这一部分奖金发放起来确实有困难,按照市级标准的百分比来发放。

据我所知有一个地区,市级直属学校的老师年终奖可能在 上万元。但是乡镇教师拿到的三、五千元。所以收入的差距,不能吸引来许多师范类毕业生,而在农村长期从教。



环境留不住人

一些偏远的山区学校可能交通、生活环境不便,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去。今天早上我在今日头条中看到一位乡村教师拍的小视频。

为了去县城的学校开会,要辗转坐三个小时的班车才能到达。这让我想起工作之初,如果遇到值班想买包方便面都要走十几分钟,去附近的村子里面,的的确确非常不方便。

所以很多人来到农村以后,待不了几年,都想方设法想调离。过去的农村可能真真正正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了下雨天,路确确实实就变成了水泥路。



乡村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关于乡村教育的出路到底在何方?我觉得最根本的应该是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加快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教师待遇以及改变农村现有的管理体制机制。拿出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更多的师范类毕业生长期在农村去从教。

我所在的地区过去是标准的农村,由于处于城乡的结合部,随着当地城市发展的扩张,新的开发区已经这一片地方进行托管。

重新配置统筹教育资源。一部分过去的村小已经被拆除重建,在原有教师薪酬体制上有所创新。新建学校设施一流,面向全国公开招聘高学历,高水平的老师。目前在教师中,最高学历有研究生。

过去跟父母进城上学的孩子,绝大多数已经将孩子转回了。家长觉得这里的各方面环境跟城区差不了多少,在家门口上学,可能各项费用比较低。



结束语: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我们只有建好家门口的学校,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在家门口就读。


汇智坊


本人乡村老师一枚,来说说我在乡村小学的执教感受。现在乡村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条件不算艰苦,但是困难还有很多,留不住老师。

1.乡村学校老师严重不足,乡村教师任课负担沉重。老师1人包班的不在少数,我在的学校500个学生,去年我除了教六年一个班的语文,还要教六年级两个班的英语,不要说改作业了,备课都没时间。毕业班复习又紧张,除了赶课,还要搜资料给学生做练习,还要应付上级的各种毕业班检查,那段时间真的身心疲惫。

2.学校指导中心随意抽调乡村学校老师。上个学期指导中心从我们学校抽调3人去做办公室工作,本来人手就严重不足了,新招聘的老师入不敷出,指导中心新进教师人数分配不公,中心校一次分配13个特岗,我们学校总共调出7名教师,却只分配了4名特岗,每个老师的课时都在17、18 节。

3.乡村老师扶贫任务重,上个学期迎检,每天去村委签名,去贫困户家报到,我们学校的老师经常是早上调好课出发,到差不多下午2点才回到学校宿舍,吃过饭,下午2点10分又到第4节课的时间了,又匆匆去上课,其中的苦只有扶贫的老师能体会。

4. 乡村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放学回家没有父母的督促,爷爷奶奶又管不住孩子,很多学生都不完成家庭作业,所以教学质量很难提上去。

5.各种原因造成乡村老师流失严重,换老师换得快,对学生也会造成影响。


小怪老师的微课堂


乡村教育越来越差,我觉得是有几方面原因的

一、由于乡村人口减少,生源越来越少

以我身边为例,我是85后,我们读书的时候,一条村几百户人家,同龄的孩子有十多个,每天6点左右前后几条村的孩子一起上学,热热闹闹的。

我们村到学校是要穿过一片农田,农田收割之后,经过几天的踩踏,很快就会呈现一片人工泥路直通学校门口。放学的时候,浩浩荡荡的,好不热闹。

那时候,校门口有个小卖部,生意很不错,家里经济条件稍好的都会给一点零花钱孩子上学时买零食来吃,课间10分钟小卖部都是挤满了人。

这几年,学校已经招不够生源了,附近几个乡的学生全部集中在镇中心学校。对于上小学的小朋友来说,这就有点难为了。因为他们为了赶在上课时间不迟到,一般最迟5点钟就要赶到大路口等校车来接送,好多小朋友都还没睡醒,双眼朦胧的站在路边,好像一下就会睡着的样子,看着怪可怜的。

校门口的小卖部早几年就已经不开了,生意不好,没多少生意。有次我回乡下,顺路过去看了一下学校,一片凋落的景象,触景生情,不尽感概万千。


二、是乡村经济条件差,环境差

农村经济条件不好,卫生、环境相对较差。因为人口向城市发展,农村人口减少,更刺激了经济的衰落。

还是以我乡下来举个例子,那时候学校学生比较多,学校附近有不少小吃店,还有间文具店。文具店虽然不是很大,但书本都是比较齐全的。学校需要的书本通常都可以轻松的在这里配齐。生源减少后,附近的一些店铺都开不下去了。

还有那些菜市场,顾客不多,而后也很多关门了,生下为数不多的几个小店铺,生意也零零星星。老板干活也没动力,导致货品不新鲜。附近还有一个小诊所,也开不下去,搬走了。

经济条件差,导致生活上诸多不便利,很多教师也不太愿意留下来。教学水平好的,经验丰富的,基本往城市发展去了。


总结

我觉乡村教育越来越差,乡村留不住老师,这个是因为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其中一个缩影,资源配置、政策分配向城市倾斜导致的结果。


笔尘大叔


首先,乡村教育差,并不都是老师的问题,有些是学生的问题,留守儿童太多,只有少数是父母在家的,像我和老公在家门口上班,所以可以照应孩子。但我们村里只有我一家是这样,其余的都是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只管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学习根本管不到,有的孩子坏的很,知道爷爷奶奶不识字就糊弄爷爷奶奶作业写完了,所以你说孩子作业不写,放学就在村子里疯玩,和城里的孩子相比,课余补课,兴趣班,不懂的父母指导监督,你说哪个成绩会好些,哪个成绩会差些呢?阶级分化严重,寒门难出贵子!

乡村学校留不住老师,主要还是工作任务太重的原因,这个学校主课的老师就不够,一个人起码要带两门主课,有的带三门,然后上面的检查还一个不少,今天这个来检查,明天那个来检查,你说教师不累吗?一天带早读七节课,起码要上四五节课,你说老师不累吗?责任也大,农村的老头老太太更是难缠,孩子偷东西了,孩子上午在学校自己承认了,中午回家吃顿饭就不承认了,爷爷来学校还和老师吵架,说老师冤枉他家孩子……以上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不知道城里的老师是怎样的生活,但是我知道农村的老师教书育人真的难,还有的小孩不写作业,老师和家长反应,让家长督促孩子写家庭作业,家长来一句:我家孩子还小,不写就算了!……………………再次无语…………然后老师也不能不管啊,就督促孩子写家庭作业,然后第二天就看到孩子带着作业来了——全是他妈妈帮着写的……………………再再次无语………………有些家长胡搅蛮缠,有的孩子瞎话张口就来,说老师打他,把他头打个包,然后学校监控坏了,教师百口莫辩,家长还去教育局举办老师打孩子,结果,那孩子头上的包本来就有,是和别的孩子打架打的,那个学生看家长来学校闹,就不敢说实话,因为他的家长也不让他孩子说实话了,怕被人找麻烦,学校领导还不相信老师,心寒吧…………总而言之,乡村老师都是很朴素的人,都一心想把孩子教好,可是家长不配合,你让老师怎么不寒心?如果出了事情,就算不是老师的错,也能让你脱层皮,老师也不是神,怎么会不心累心塞呢?有时候想想,何必呢?管的严学生不买账,出了事家长第一个出来找你拼命,so,有些老师只管认真读书的,那些难缠的主,只能适当管管,这个社会对老师太苛刻……一旦走错一步就万劫不复了……孰不知,老师也是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上有老下有小……


宝宝来没来


  • 为什么乡村教育越来越差?

乡村教育并不是特别差,城市教育也不是一定就好,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让两者的差距越来越明显罢了。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上小学那会儿在镇上,上科学(好像叫这个名字)课的时候从来没做过一次实验,直到毕业清理仓库的时候才发现有好多教学器材,听老师们说是用来做实验的。相比之下,县城的教学就好多了,我有个朋友在县城,他说他们老师偶尔还给他们做实验。虽然次数不多,同学们成绩也都差不多,但还是觉得有比没有好。

  • 乡村教育为什么留不下老师?

  1. 乡村地势偏僻,输入人才有限,加上本地的教师队伍大多想着往外走,所以渐渐的能留下来的老师越来越少。


  2. 工作环境不如城市。早些时候办公室普遍没有电脑,多媒体大多也只有一个投影仪和一块白布。而且在回宿舍后还要负责看护学生,遇上不听话的学生根本不能好好休息。
  3. 发展条件不如城市。工资基本是死工资,晋升职称不如城市方便,我们这里只有一位特级教师和几位高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
  4. 教学困难。不仅是教育资源和生源方面,农村的发展不如城市,大多家长学历都不高,见识也不太丰富,教师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沟通的家长,当然,大多数家长还是不错的。
  5. 城市的吸引。大多数年轻人都向往城市,教师也不例外,这不仅关乎未来发展,和乡村相比,日新月异的城市更能让一个人快速成长。当然,竞争压力也很大。


总结:乡村教育并不差,但和城市的差距依然明显,对教师来说,一个好的发展前景和高的工资也不是乡村能给的了得。甚至在个别农村教师里,付出明显大于回报。


星梦若晴


从整体上来说,乡村教育赶不上城市,这是由于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的。因为城里学校拥有较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很高,纷纷把孩子送往名校接受教育。一些城里学校需要大量的教师,乡村学校的优秀老师就会到城里学校应聘,这样更加导致乡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会越来越差。

乡村学校大多数处在离城区较偏远的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教育教学资源落后。一部分人不愿意到贫困落后的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的学校仍然在招聘代课教师。由于乡村学校人数急剧减少,有很多村小都面临倒闭现状。

乡村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不高,这也是留不住教师的一个原因。目前,国家非常重视乡村教育,将教育资源的重心向农村地区倾斜。针对乡村教育的现状,教育主管部门规范了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的津补贴制度,有的地区每月可达1800元,在评优晋级方面也给予了特殊政策,解决了乡村教师的后顾之忧。

国家正在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也为乡村教师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乡村教育行业中来,鼓励更多的教师扎根在乡村。


Lance课堂


乡村教育不是越来越差,而是越来越好。以前乡村学校条件太差教师主要以代课和民办教师为主,每个班学生很少,复式班大量存在,学生成绩低。那时候的学生能把小学上完的都不多,初中毕业时基本流失一半学生。剩下的就是学习好的。现在经济发展信息精通,学校硬件设施齐全师资也提高了很多,管理也正规化,小学基本没有流失现象。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很多条件好学习好的学生都去了成里上学,尖子生流失严重,后进生没有流失现象还有不分家长不重视教育所以相对感觉质量不如城镇。

农村留不住教师现象普遍存在,但是为什么留不住?留不住的教师去到了哪里?如果是教师辞职了那说明这个地区的教师待遇很差如果是调到条件好的学校去了那是教育腐败。说实话农村教师各方面条件都很差。旅途遥远食宿不变家长素质低不好接触。待遇差也是一个原因,现在有的地区给乡村教师发补贴但是县城教师也要领一份,非工作日值班城里教师人多每个人一学期值一天或半天班。乡村教师每人最多要值20天,交通费就多出很多,加班费都一样按人头给,城里教师比乡村教师要尊贵的多。这种现状谁愿意在乡村工作?我的言论希望不要把我埋在操场跑道下面。


空山画雨


农村教育,差吗?

差!很差。说不差的,完全是不了解情况。

1城市化是大趋势。对家庭的影响:有能力的农村人,基本上已经进城了。留下来的,都是被城市化淘汰下来的家庭。父辈如此,子女的成长环境可以想。大多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几乎不会用智能手机。只能养,不能育。

2城市化对教师的影响:有能力的,都进城了!虽然,现在有强有力的支教制度,一年,不过是为了完成任务。教育,是一个持久战。你干一年,我干一年,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这些教师很难融入当地学校。甚至学校制度对他们而言,几乎没用。

3当然,农村不缺乏好教师。但,教育是团队作战。有一门课不行,基本上就完了。

4一群家庭教育程度很低的孩子在一个班,教师不可能提出太高的要求。因为要照顾到绝大多数人。

为什么留不住教师?

1乡村教师,工资低。主要原因是因为职称评定制度造成了教师职称低。因为,各种外部环境造成了乡村教师获取荣誉证书的机会很少。例如,地市级优质课。这属于团队作战。乡村学校不具备条件。没证,就没职称。

2乡村教师,食宿、消费、教育环境差,对青年教师缺乏吸引力。有一线可能,就立即调走。尤其是能力比较强的青年教师。

3教师到了一定年纪,就面临子女上学、赡养老人的责任。老人,可以照顾差点儿。但孩子的教育不能差。农村教育有多差,他们清楚的很。自己孩子在农村接受教育,几乎就断了后代改变阶级的机会。就是农村出来的教师,也不愿意让孩子重复自己的路。好不容易出去了!再让孩子滚回农村,受二遍苦?不可能。走,是必然的。


灵宝太极刘瑞清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相信很多人都会从乡村教育条件不好,比如收入不高,教学条件不佳等等来解答这个问题。

那么,我把这个问题反过来解读一下,为什么老师不愿意留在乡村,从另外一个角度做一下回答。

任何老师的行为背后都是因为有一个需求需要得到满足,我尝试来做一下猜测:

需求一,希望多赚一些钱,认为乡村老师的收入一般。这个应该是大部分老师的共同心愿。我倒是觉得,这个想法过于局限。

老师属于事业单位编制,有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标准,虽然各地会有一些差别,但是我比较过,说实话差别并不大,如果把

工作地的消费水平考虑进去,其实乡村老师的收入不低的

比如说,我的一个本家堂兄就在我老家的一所乡村小学做教务长,收入大概5000多,比城市里面的小学同等岗位会差1000左右。

但是,我堂兄在老家,一不用负担昂贵的居住成本,二很多生活成本根本就没有,比如,家里自己种菜,又便宜又健康,三因为学生少了很多,工作量也没有那么大

其实,综合因素算下来,我堂兄的这个收入下的生活品质要比城里面的好学校的老师要好得多。

而且,就算是真的需要更多的收入,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我们的乡村老师业余时间比较多,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在家里参与到各种副业经营当中,有心经营,收入不低的。

需求二,认为城里面的个人发展会更好一些。这点我同样持怀疑态度,中国有句老话,宁做鸡头不做凤凰。虽然,确实城里的学校发展机会比较多,但是竞争也激烈呀。

与其在城里和其他优秀人才拼个你死我活,不如在乡村学校里面扎根,别忘了,金子到哪里都是会发光的

而且,你这么想想,如果万一在乡村学校里面教出一个特别优秀的学生,那影响力甚至超过城里面的学校教出10个优等生

而且,国家现在一直都提倡乡村振兴,而且鼓励大学生到乡村学校支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在政策导向推动下展示自己的一个机会呢。

互联网时代,只要你有影响力,至于你在哪里一点都不重要。就像最近炒得热的不得了的李XX,其实就是村姑嘛,但是人家可是炙手可热的

世界级网红哦。

到了这个地步,你还愁自己不发展吗?

需求三,考虑自己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圈子问题,这个问题恕我直言,也是不太靠谱。

互联网时代,孩子的教育可以有很多渠道来实现,关于圈子呢,我倒是觉得不如说是考虑家长的圈子

我们来换一个角度看看圈子的问题,很多乡村学校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没有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一个好老师对于这些孩子的影响甚至毫不夸张地说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虽然确实圈子对于人的发展很重要,但是我个人的阅历告诉我,如果你没有机会进入一个高品质的圈子,那么你就是这个高品质圈子的缔造者

美国有一部根据真人故事改编的电影《为人师表》,讲的就是一位老师被派到一所非常糟糕的中学任教。之前的很多老师都因为种种客观原因离开了学校。

而这位老师凭着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想的不是能不能教这所学校被大多数老师认为无可救药的学生,而且思考我应该怎么教他们

经过这位老师的努力,这所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学生不仅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而且很多都考上了知名大学,远远超过很多优质的公立学校。

我在想,如果说这位老师的孩子也同样在这所学校里面读书,亲身经历了这所学校浴火重生的蜕变过程,对于他的人生将会是多么巨大的财富

所以,我认为很多乡村教师需要真正思考一下或者跳出以上的三个正当需求静心想一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到底是什么以及自己的人生使命是什么?

想清楚了这个人生的终极问题

,我相信很多乡村老师一定会更加慎重考虑自己的留还是走的问题吧!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更新教育领域知识#


榕树说教育


现在的乡村小学,不仅仅是留不住老师,学生也留不住了。为什么乡镇教师比城里的多两百块钱的补贴还是留不住,作为乡村教师谈谈我的想法。

教学环境差距。

在农村,每天都要吃好多土多走好多路。这是刚入职的时候,我们同一批的抱怨最多的。因为家大部分都在县城,每天上下班路上来回要一个多小时,中午多数不能回家,一是时间紧,二是油钱紧。校园里没有橡胶操场没有柏油路,到处都是土,尤其是春天风大,那场面不用说。更别说上课用多媒体课件了,没那么齐全的设备。

教什么学科很随意。

在农村,不是学什么考的什么就教什么 ,而是学校缺什么你教什么。我一朋友 数学教师资格证,考的数学老师,生生的换成了语文美术教语文 体育教数学……好乱。有的还得跨学科,我教数学,由于专业与计算机相关,又兼职计算机老师,虽然从未上过课,但是年年材料都得准备。这种混乱的教学方式,老师的专业能力无法提高,有时候甚至会迷茫,我到底是学啥的?

学生的整体水平不高。

在农村,好学生都去了县城上学,也可能是大环境影响,学生的习惯养成都不怎么重视,下了课满校园的疯跑,比起以前在县城学生有序懂礼,差很多。我怀孕那一阶段,有时候都不敢在校园走,生怕被撞了。上课状态也不怎么好,有的是班额太大,有的是学生难管,总之,学校自己的制度没那么明确,管理很费劲。

晋级名额少。

不管是优质课,晋级还是学习机会,目前县城的名额一直都多于农村,在上边提升自己要比农村快一些。

这只是我现阶段的想法,也许幼稚,还不成熟,欢迎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