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第一石”被当成厨具74年,专家气得流泪,如今是国之重宝

公元1778年的春天,一位以种田和磨豆腐为生的农民在自家田中发现了一块刻有字石碑。刚看到这块石碑时,他的第一反应是石碑的规格正好可以用来制作豆腐,殊不知这竟然是颇为珍贵的文物——爨宝子碑。当时的文物专家得知这件国宝的经历之后,的确是真的是被气得流泪,只能说真的是太有趣了

这件被当成厨具的国宝就是爨宝子碑,爨宝子碑有着“滇中第一石”的美誉,上面共计写了403个字,分为3行,每一行有30个字,而且这403个字完整地记录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那就是关于爨宝子的生平事迹。


爨氏家族本是中原南迁的汉民,在蜀汉时是南中的大姓。从唐玄宗天宝七年到南诏灭爨的四百余年之内,爨氏家族几乎包揽了刺史、太守、都督等各种职位,加上中原王朝的衰落与国家的分裂,中央政府无力制衡地方,使得爨氏家族形成“开门节度,闭门天子”的称霸局面。


爨宝子碑的碑首呈半圆形,整个碑体的形状为长方形,它的高度比一般女子的身高还高,如此大面积的石碑容纳了13×30字的正文内容,加上题名等内容,近460个字就囊括了风光一时的部落首领的一生。


它的碑文书法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它既不像隶书那样宽而扁,又不像楷书那般规整,它是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中间阶段形成的独特的字形,拥有特殊的意义,它的出现为研究汉字以及书法的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请您在阅读时点击一下小程序,您的一次点击就是我继续发文的动力!姑娘感谢您

爨宝子碑中,我们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文字组成以后不仅能够将事情叙述完整,并且独特的字形能给予人们视觉的震撼。总而言之,爨宝子碑被不经意间发现,却拥有了极高的荣誉地位。

无论如何如今的爨宝子碑那绝对是国之重宝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