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釘子撬翻了大帝國。《菜根譚》(26)

.“一念過差,足喪生平之善;終身檢飭,難蓋一事之愆。”

飭chì,整頓,整治。

愆 qiān 罪過,過失。

這句話大意是告訴人們在處理關鍵問題時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因為一個錯誤的決定導致滿盤皆輸。

些許感悟與君分享:

三國時期的劉備不顧諸葛亮、趙雲的勸阻長途跋涉討伐孫權,發動了三國曆史上最後一次大的戰役—夷陵之戰,結果慘敗,劉備惱羞於夷陵慘敗,一病不起,次年亡故於白帝城。夷陵之敗讓新建的蜀漢政權受到沉重的打擊,不僅損失大量士兵與物資,還有多名戰將陣亡,以至於戰後數年國力難以恢復,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每一個重大的錯誤,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錯誤越大,代價越慘痛。人生雖然漫長但關鍵處卻只有幾步。有智者說過:如果人生能夠重來,一半人可以成為偉人。但是,人生如棋,落子無悔,不能什麼道理到事後才明白,有些事情,有些道理,如果我們能在年輕時就參透,那麼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我們就可以少走一些彎路,少經歷一些失敗。

小事連著“大節”,某些“第一次”連著人的一生。縱然“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是人都難免出錯,但是,“堤潰蟻穴,氣洩針芒”,只有關注小細節,才能儘量不犯大錯誤。“

1485年,英國國王查理三世領軍打仗,因為所騎戰馬的一隻馬蹄鐵缺了一顆鐵釘而改變了命運。這個故事後來被英國人編成了民謠以提醒人們要注意細節。

“失了一顆鐵釘,丟了一隻馬蹄鐵;丟了一隻馬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損了一位國王;損了一位國王,輸了一場戰爭;輸了一場戰爭,亡了一個帝國。”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我們正處於細節決定成敗的時代,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不僅要有高瞻遠矚的戰略,更需關注無數微若沙礫的細節,這樣才有可能成就一生的輝煌。

小釘子撬翻了大帝國。《菜根譚》(26)


小釘子撬翻了大帝國。《菜根譚》(26)


小釘子撬翻了大帝國。《菜根譚》(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