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用生料喂猪比用熟料好?生饲干喂的特点是什么?

妇产科陈开华大夫


一、为什么说生料喂猪比用熟料好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生料喂猪,什么是熟料喂猪。按照字面的意思所谓生料就是指使用玉米、小麦、稻谷、大豆等及其加工副产品如稻糠、麸皮、豆粕、玉米面等配合料精一起喂猪。而熟料就是将以上原料及其加工副产品煮熟后给猪饲喂,如泔水喂猪就是一种熟料,现在国家已经命令禁止使用泔水喂猪,防止疫情传播。

1、生料喂猪营养损失少

自从人类学会用火后,一直是吃熟食,因此很早以前有些养猪人就人为喂猪也要把原料煮熟再喂猪,利于消化,同时杀菌。殊不知,饲料原料等在煮熟后营养物质损失高达13%以上,相当于本来喂100斤饲料,现在只有87斤起作用。因为熟料比生料相比,破坏了原料本身的蛋白结构和维生素,不如生料有营养。


目前国内养猪业,大部分养殖户是使用生料喂猪,除了个别原料如大豆,需要高温处理或者煮熟再喂猪,因为大豆种有一种胰蛋白酶,能够分解蛋白,阻碍猪吸收。

2、节省人力,饲喂方便,提高生产效益

熟料饲喂需要蒸煮或者高温加热,需要格外能量,每次饲喂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喂生料更适合集约化养猪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3、生料适口性更好

生料相比于熟料,对于猪来说适口性更好,这样会提高猪群的采食量,促进猪群生长发育,快速出栏。

4、生料喂猪不易变质,粉一次料能用7天

一、生料干喂的特点是什么?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料干喂就是将饲料或者原料适度粉碎后不加水直接饲喂,猪只在采食过程中或者采食后自己去饮水器喝水。一般除了产房母猪为了增加哺乳期母猪采食量使用的是生料湿喂,其他阶段的猪一般都用生料干喂的方法。

1、饲料搭配

养猪生产种生料干喂一般选择使用玉米、豆粕、麸皮粉碎后,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料精喂猪。

  • 全价料:饲料厂全部配好,直接饲喂
  • 浓缩料:一般20%以上添加料精,配合粉碎的玉米饲喂
  • 预混料:料精比例一般在8%一下,配合粉碎的玉米、豆粕、麸皮等饲喂

2、注意霉菌和去毒

生料干喂,注意潮湿季节原料的霉菌污染,可以在饲喂过程种配合脱霉剂一起使用。另外注意一些经常含有毒素的原料,如菜籽饼、鲜木薯等,需要经过去毒素后再生喂。

3、注意粉碎粒度

干料生喂,需要把原料粉碎到一定的粒度,根据不同猪群,选择不同的筛片。

保育仔猪:前期 1.0-1.2mm筛片,后期1.2-1.5mm筛片,断奶仔猪到保育猪期间仔猪胃肠道没发育好,胃酸分泌不足,消化能力有限,要使用细一点的筛片

育肥猪:1.5-2.0mm筛片 ,育肥猪加大筛片粒度,利于采食,吃起来爽口,采食量大。

母猪:2.5-3.0mm筛片,母猪筛片粒度相对较大,饲料较粗糙,精料饲喂母猪不爱吃,糊嘴,还容易形成胃溃疡。

4、供应饮水充足

生料干喂,为了满足猪的采食量一定给猪只提供充足的饮水。一般猪在采食干料时,吃一半回去饮水,再回来进食。冬季饮水量为干 饲料的2~3倍,春、秋季为4倍,夏季为5倍。尤其是注意产房哺乳母猪饲喂,一定要把水供足,最好水拌料,再喂料结束后,料槽种添加水,夏天还能减少未吃完饲料的发霉,清理料槽。

5、可以添加一定的青绿饲料

饲料中膳食纤维含量低,经常饲喂猪群容易出现便秘等问题。可以在适当时期给予一定的青绿饲料,青绿饲料中水分高,粗纤维含量高,可以先喂饲料干料再喂青绿饲料,尤其是妊娠后期。

6、饲料换料要过度

尤其是保育期间,饲料更换比较频繁,从母乳过度到固体颗粒,开口料吃了10天左右就要换保育前期料吃一个月左右换成保育后期料,频繁的换料对于猪消化能力有一定影响。换料前后做一个过度,老料和新料按照7:3到5:5到3:7过度。另外在饲料过度期间可以添加微生态(益生菌)帮助消化。

《猪业前沿》持续为养猪人提供一手猪价信息、养猪新闻、疫病综合分析,喜欢的朋友请点击关注,谢谢!


猪业前沿


因为大部分饲料煮熟不但对提高饲料消化率无益,反而会降低饲料营养价值,甚至产生有毒物质。所以必须改熟饲为生饲,生料喂猪大有益处。

生饲料干喂猪的特点可从以下两点了解:

一、生饲料可保证饲料中原有的养分不被破坏;可以减少某些中毒现象的发生;也可以节省劳动力和燃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生饲料干喂,让猪在采食干料时咀嚼饲料时间延长,同时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有助于消化液的渗入,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饲料报酬得到改善


宁静86089501201


为什么说用生料喂猪比用熟料好?生饲干喂的特点是什么?

在农村,历来就有采用熟料喂猪的习惯,认为通过煮熟可以缩小体积、软化粗纤维,让猪多吃,也可以提高消化率。其实,只有少数饲料,如生豆粕、大豆、饭豆、蚕豆、马铃薯、红薯等熟喂比生喂好。还有对有毒或者容易污染的饲料,如棉籽饼、泔水等,蒸煮可以起到去毒或者消毒的作用。


大多数饲料经过煮熟后反而会降低饲喂效果,有人曾经测定过,把玉米、麦麸等煮熟喂猪,100公斤只能达到89公斤生喂的饲养效果,也就是说煮熟要造成10%的损失。青饲料经过煮熟,能使饲料中的多种维生素受到破坏。在焖煮不当的情况下,还会引起猪的亚硝酸盐中毒。熟喂费燃料、费人工,并且不适应规模养殖,只能适应少量养殖。


采用生料喂猪的效果比熟悉喂好,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有一定的提高。仔猪增重提高12%左右,每增重1公斤可以节省0.2—0.4公斤精饲料。肥猪增重提高3.5%,每增重1公斤可以节省0.23公斤精饲料。采用青饲料打浆、粗饲料粉碎、饲料发酵等措施就可以缩小饲料体积。

用生料喂猪时要注意,如果是熟饲料改喂生饲料的,一定要使猪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可以先将三分之一的熟料改为生饲料,过几天改为三分之二,再过几天全部改为生饲料。用生饲料喂猪,一定要注意饮水。


生饲干喂的特点是什么?

1、猪的食欲旺盛,消化好、长肉快。因为干喂食需要猪大量的唾液嚼咽。使唾液中的淀粉酶和食物充分混合,有利于饲料糖化和进入胃后的进一步消化。从而大大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

2、青饲料生喂,其中的维生素没有受到破坏,也不会因为焖煮不当引起煮亚硝酸盐中毒。

3、干喂法有利于猪均衡采食,均衡生长,可避免出现弱猪。


养猪的朋友们在生产实践中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难题就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解决,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更多更实用的养殖技术、饲料制作、种植技术,请关注老周说三农,咱们共同探讨。


老周说三农


看了几个回答,都在鼓吹生料喂猪的好处,都是站在经济效益的角度来回答。我不敢苟同这些观点。为什么不站在肉质的观点去回答呢?为什么不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考虑回答呢?

生料喂出来的猪,通常只喂四五个月,待猪长到一百斤左右就出栏。这么嫩的猪肉,吃起来口感并不好,而且不香。下锅去炒,全是水。以前全是熟料喂出来的猪,通常要喂一年以上,肉中含的水分比例极少,而且肉吃起来很香。

要是生料比熟料喂出来的猪的肉质要好,那我们的老祖宗们岂不是都是笨蛋?

我是农村人,一个无知识的农民。不懂什么叫微量元素。只知道生料喂的猪肉没有熟料喂出来的猪肉好吃。

用生料喂猪,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在料中添加各种催长素剂,猪吃了,并不能完全代谢掉,在肉中还有少量残留,而人吃猪肉,就吃了这些残留的各类素剂,所以近几年来各类怪病频发率大增。

做人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吧?还应该守住德之底线,起码不能害人。

大部分用生料喂猪的都是那些养猪场,用熟料喂猪的都是农民散养。大家要是有机会,可以去分别考查看看。我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心中自有评判标准。


无证农民禹二孤独子


所谓生料实际上是指现在饲料厂生产的全价料、或养殖场自己购买原料的自配料。

所谓熟料,多指通过煮熟原料而形成的猪饲料。

用来喂猪,谁好谁坏,应该主要看哪类养殖方式。

传统养猪方式

1、饲养规模不大,基本不超过500头/批,可以采用喂熟料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的一家一户养猪模式。自家的剩饭剩菜、挖来的野菜野草、在加点玉米面等,再高级点,可以再加点豆饼。不过,要真是养100头以上的猪,每天煮三顿猪食,每吨400斤,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即使是自家养几头猪,熬猪食也不轻松。



2、煮熟猪食,可以有几个优点

一是通过熬煮,可以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通过熬煮,可以分解一部分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形成胨、䏡等降解物质,碳水化合物可以降解成直链、短链等物质。这样,可以提高猪对营养的消化吸收率。

二是杀灭一些有害菌,特别是过去说的“泔水”喂猪,一定要煮熟的,避免疾病传播;

三是消除一些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利用率。通过“熟化”,是可以钝化、分解、破坏一些植物中的“毒素”、“抗营养因子”等物质。

四是煮熟的猪料多是流食状态,猪更容易采食;

五是煮熟的食物,多会散发出一些“香气”,适口性更好。

六是可以采用多种原料。如根茎类的原料(马铃薯、红薯等)、青饲料等,都可以作为饲料原料,而这些原料,在做颗粒料时,基本无法采用。一家一户饲养还可以



3、煮熟猪食,也同样有其不足:

一是高温、长时间熬煮,部分营养素会损失,如微生物类、生物酶类等;

二是长时间熬煮,特别是野菜野草类,煮后盖盖或放置时间过长,容易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容易引起猪只中毒;

三是耗费人工和能源。养十头八头的猪,喂个熟料,还干得过来。喂到上百头,煮熟猪料可就不是见容易的事儿了,每天要煮千斤以上的熟料哦!

四是每年农村,因煮猪食不小心引发火灾的事情经常发生。在农村煮猪食,设施很简陋,还经常同时干几样活,很容易忘记照看而引发火灾。



现代集约化养殖模式

事实上,对养猪生产来说,多大规模才算是“规模化养猪”,很难说清楚。个人认为,对养育肥猪来说,至少每批100头以上,每年出栏2~3批吧。要形成“规模效益”,必要的饲养量是必须的,否则不会“赚到钱”。

1、规模化养猪,不太可能天天煮猪食。比如说,一批饲养800头育肥猪,如果每天煮猪食喂,按平均料增重比算,也要将近2,000千克饲料。这个工作量、煮料、装料的容器,可都不小。而且,喂饲的方式也要考虑。

于是,人们发展出了配合饲料。从粉状饲料到颗粒饲料,再发展到现在的膨化饲料、发酵饲料等形式。从基本营养满足,到营养均衡;从满足生长发育,到提高生长效率等等方面,为了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效益,人们在饲料营养、原料处理、饲料形态等各个方面,从物理学角度、化学角度、生物学角度等各个角度出发,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取得了巨大进步。

实际上,人们也发现,一定程度的熟化,对猪的饲料消化率是有促进作用的。于是,颗粒饲料的发展迅速,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出膨化饲料。当然,这也是由于饲料生产设备的改进,才能实现的。

但是,人们习惯称粉料、颗粒料都是“生料”。我们姑且也就这么叫着。事实上,尽管一部分养猪场采用自配料,多是粉状料,但有些原料还是采取了熟化、发酵等处理方法。



2、“生料”的优势

饲料营养均衡,营养素未遭到破坏;

营养浓度高,有利于猪的快速生长;

方便规模化饲养操作,利于采用自动饲喂系统,提高生产效率;

颗粒料、膨化料经过一定的“糊化”作用,起到破坏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消化率的作用;

即使是养猪场使用“粉状料”,有些原料也采取了熟化、发酵处理。如豆粕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因子,发酵豆粕、膨化大豆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消除抗营养因子的作用。

一些在高温情况下损耗很大的营养素,可以通过多种工艺得到解决,添加到饲料中,起到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动物生长速度的作用。如,采用后喷涂工艺,使酶、维生素、专门添加剂、微生物制剂等,添加到饲料中,而不丧失生物活性。



3、“生料”的劣势

尽管采取的各种方法,尽量多地增加饲料的“熟化”程度,但距离真正的“熟化”还有一定距离。所以,“生料”消化利用率还是会受到一定限制。

现代饲料生产设备,还不足以解决饲料原料在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损失。所以,饲料配方设计中,必须考虑营养素的“加工损失”,超量添加。这样,就会造成饲料配方成本的提高,因为超量添加的营养素或添加剂一般都是单价比较高的原料。

以上个人观点,敬请指正。这里是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


为什么说用生料喂猪比熟料好:1,先说一下最大的特点,首先人工这一点,要节约很多,大型养猪场,如果喂熟食,要很多人工很多用具,养猪喂生料的话,最起码要节约好多人员工资,2,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生猪饲料更营养更科学,易消化助成长,而且熟食的材料,基本上都是红薯玉米为主,营养跟不上,生长得很缓慢,周期很长,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乡村眼哥


为什么生料喂猪比熟料好?

①是用生料喂猪比熟料喂更能节约成本,用熟料喂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柴火钱。养几头猪消耗不了多少,但上了一定规模的中大型养猪场是不小的支出。

②目前育肥猪不在是喂单一的杂粮,而是根据猪生产需求,配制标准的营养全面的配合料,如果配合饲料加熟喂的话,饲料中的各种促长剂,抗生素会失效,饲料中的营养大打折扣,猪生长缓慢,饲料投入大大增加,势必影响养猪发展。所以生料喂猪比熟料好。

③生料喂优点很多,首先保证各种饲料营养不受到高温破坏,饲料保证了原味,且饲料在猪肚内停留时间长,消化吸收好,猪是非常啃吃的,喂时一定要加水拌混均匀后投喂,每日三餐小猪投喂按体重的3%来投,中大猪按体重5%来喂,也可根据情况来增减投喂,喂后再让猪自由喝水。




河水淌响


生料喂猪比熟料好的原因、因为人工这一点,要节约很大的成本,一般大型养猪场,都不喂熟食,如果喂熟食的话需要很多人工和煮熟食的用具,喂生料的话要节约很多费用!2现如今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生猪饲料是比较营养科学的,容易消化助成长,而且熟食的材料很单一,大多数都是玉米为主,所以营养有缺陷,猪长得很慢,周期变长就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利益!所以大大型养殖户都选择喂生料方便快捷



一直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在变


因为生料喂养,不仅节省人力、财力,而且能增加猪的食量,促进增重,同时减少饲料营养消耗,提高饲料利用率。

现在,猪肉价格猛如虎,很多人关心起生猪的喂养,有些人认为饲料煮熟喂养,生猪吸收快,长膘快,肥得快。有些人则说生料喂养好。到底哪种喂养经济实用效果好,渭水河畔帮助分析分析。


生料喂猪为啥比熟料好

生料如玉米、小麦、稻谷等颗粒及其加工的副产品,如稻糠、麦麸等,煮熟后营养物质损失达到13%以上,效果只相当于生喂的87%。

青绿饲料煮熟后喂养,部分蛋白质和维生素遭到破坏,不利于生猪对营养的吸收。

据实际测验,同样重量的饲料,煮熟后喂养比生料喂养生猪吃后,减轻重量10%~15%,所以说熟喂不利于饲料的高效利用。



生料喂养特点

生料喂养分湿喂和干喂两种。

湿喂即加水喂养。料与水的比例不能超过1:2.5,否则会减少消化液的分泌,降低消化酶的活性,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最适宜的比例应该为1:1。也就是拌好的饲料能挤出水滴为宜。

干喂即粉碎成小颗粒或粉状喂养。饲喂后再喂水。干喂的好处:一是饲料不易霉变,配一次料可以喂养几天,节省人工;二是便于制成配合饲料喂养。

生料喂养饲料大小要适合生猪的口嚼生理,一般为颗粒状。颗粒直径以1.2-1.8毫米为宜。这样猪吃起来爽口,采食量大,长膘快。直径小于1毫米,猪吃时易粘嘴,影响适口性,并易引发胃溃疡;直径大于2毫米,粗糙、适口性差。

不同生长阶段喂量要适当调整。仔猪和育肥猪可任其自由吃。种猪则不然,要定量供应,否则,困吃的过量,造成脂肪沉积而影响繁殖。非配种期的种公猪日用量要控制在2公斤-2.5公斤,配种期可喂至3公斤-3.5公斤。妊娠期母猪,日用量为2公斤-2.5公斤,哺乳期为5公斤-6公斤。


总之,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的选配生料,根据其营养成分进行合理的搭配,才能够确保生猪充分的营养。同时注意生料的干净无霉变,使生猪健健康康的生长,这样既节省饲料,又给猪场带来更可观的收益。


渭水河畔


豆粕是生还是熟?还是半生不熟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