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說寶寶黃疸高讓住院;但別的媽媽都說自己回家觀察護理就成。家長到底應如何應對?

用戶5093014258006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以下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在臨床工作中確實有不少這種情況。有的寶寶黃疸高需要住院治療,家屬一想到寶寶那麼小離開父母的照顧獨自住院照藍光,心裡有千百萬個不願意,果斷拒絕住院。還有的父母可能對黃疸有些瞭解,就會說“孩子出生黃疸都會高的,誰誰誰的孩子黃疸值也很高,回家後自己照顧就好了”,也拒絕住院。

確實,孩子出生之後血中膽紅素水平每日都會有一個升高的過程,如果每日升高的數值在一定範圍且之後會慢慢下降後下降,那這種的黃疸就是生理性的;如果膽紅素值升高的很快,超出正常範圍,這種黃疸為病理性黃疸,現在叫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還有一類黃疸是由於母乳餵養引發的母乳性黃疸,嚴重的母乳性黃疸也需要住院治療。

家長該如何面對新生兒黃疸(高膽紅素血癥)?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進正規的社康或醫院檢查,用科學的方法監測,聽取專業的意見。

我們醫院對於新生寶寶在住院期間每日監測胎兒經皮膚測定的膽紅素水平,出院後也會叮囑家屬1周內每天帶寶寶去社康或附近的醫院給寶寶測經皮膽紅素,動態監測黃疸,因為生理性的黃疸數值不高,一般1~2周就下降了。如果皮膚測得的膽紅素值很高,一般會建議抽血化驗,如果您的寶寶血中膽紅素值真的達到住院治療標準,請您聽取醫生的意見。每個寶寶的情況不一樣,您身邊的朋友或者親屬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士,她們大多都不必為她們提的意見負責。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危害

有很多大意的家長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認識不足,以為不就是皮膚黃嘛,也沒啥。可經驗告訴我們輕敵往往會造成嚴重後果。血中的膽紅素可以隨血液入腦,損傷腦神經,發生膽紅素腦病,造成視力聽力等永久性損傷,甚至需要換血拯救寶寶生命。


淼哥故事會


先來講身邊發生的幾件事情:

1、我家彤寶出生的第二天早上,護士來查黃疸後,直接把新生兒科的醫生叫了來。

原因是她的黃疸值升得太快了,再加上我是O型血,她的血型又隨了她爸爸(非O型血),怕有溶血的可能。

醫生下了病危通知單要求轉新生兒科,再三考慮下,我們聽了醫生的建議。

後來在她出生第6天接回了家。

說實話,我們也設想過當時不讓她住院是不是也可以,但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住院對孩子是最保險的選擇。

2、以前農村生孩子根本不去醫院,人們對黃疸更是不瞭解。

我媽說我弟弟出生後,總感覺他皮膚顏色有些不對勁,直到城裡的一個親戚來看望說:“這孩子怎麼看著像是黃疸呢”,據說當時我弟弟的眼白都已經發黃了。

後來,這個親戚回城後趕緊幫忙問了醫生,又打聽到了和我弟一樣病情的孩子家用的什麼藥。

在連續打了好多天針後,我弟皮膚髮黃的現象才慢慢褪了下去。

後來,聽說鄰村有一個孩子和我弟的情況很像,但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最後癱瘓在床。

所以,我們還是得感謝祖國的強大,現在的醫療條件好了很多,人們各方面的知識也懂得越來越多,減少了很多家庭的悲劇。

3、我親戚的親戚的一個孩子,出生40天黃疸都沒降下去,但家人一直堅持在家保守治療,最終,黃疸慢慢下去,對孩子也沒什麼影響。

這家人始終堅信黃疸是很多孩子都會遇到的問題,用不著大驚小怪,最終也證明了他們的選擇是對的。

而事實上,大多數孩子的黃疸也的確都是生理性或者母乳性黃疸,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改善,直到痊癒。

這也是很多人為什麼不太重視黃疸的原因。


那麼,遇到怎樣的情況需要引起父母足夠的重視呢?

除了生理性、母乳性的黃疸外,還有病理性黃疸,這就需要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了。

通常可能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足月的孩子在出生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而生理性的黃疸一般在出生2到3天后才出現。

  • 孩子皮膚黃的顏色比較重,甚至眼白、手心、腳心都是黃色的;而生理性的黃疸皮膚一般呈淺黃色。

  • 黃疸褪去需要2到3周甚至更長的時間;而生理性黃疸一般一週或10天就褪去了,當然一些早產兒可能會褪得慢一點。

  • 孩子的精神狀況不好,會出現尖叫、嗜睡、吮乳困難、驚恐不安等現象;而生理性黃疸的孩子無論是吃奶還是睡眠以及精神狀態都不錯。

  •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黃疸出現了反覆現象。

以上是家長可以自查的一些現象,醫院則可以通過儀器、抽血等一系列檢查來確診。


總之,大部分孩子在出生後都會出現生理性黃疸的問題,這不是病,也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只要多曬太陽,好好餵養,都會好的。

而當醫生提出需要住院時,家長一定要好好思量,甚至可以找更專業、更權威的醫院來再次確診,但千萬不要大意。

如果病理性黃疸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很可能會對孩子的大腦造成影響引起腦癱,而這種影響是不可逆的。

所以,像題主遇到的這種情況,還是要謹慎一些,終歸醫生比普通大眾要專業。


最後,我還想補充一點,如果是母乳性黃疸,一定要遵醫囑,不要盲目地徹底停止母乳,畢竟母乳是孩子最好的糧食。


彤寶媽媽愛彤寶


關於寶寶黃疸高,之前我們老大黃疸高,指數大概是16點幾的樣子 醫生讓住院治療,因為當時我是在媽媽家那個市的醫院生的寶寶,我戶口是那裡的農合報銷下來要省很多錢,所以就在那邊做的產檢。寶寶黃疸高醫生讓住院進烤箱,我們也不太懂 ,但是考慮時間比較長覺得在那邊不方便所以就決定帶寶寶去貴陽婦幼,我們就居住在貴陽也比較方便,第一胎媽媽都是比較緊張的,家庭裡的每一個新成員都比較緊張,我還記得我們是三個人一起帶寶寶去的,我,婆婆,還有我老公,當時十分緊張寶寶生病了嘛畢竟,貴陽婦幼還是比較難排隊的排了好久終於到我們了,醫生檢查了指數,又問了寶寶平常大便情況,還有就是我們餵養的方式,最後醫生告訴我們是母乳性的不用擔心,開了一些藥我現在只記得一個媽咪愛,然後就是讓母乳停一天喂一天,抱著寶寶去曬太陽,但是用黑布給寶寶蓋上眼睛 。我們這一家人一下就都鬆了一口氣 就抱著寶寶回家了,因為我還在坐月子 ,只是負責哺乳,曬太陽都是婆婆抱去的,那幾天每天都是堅持醫生開的那些藥的,按照醫生說的複查時間,我們去複查寶寶的黃疸指數恢復正常的。然後說一下我家老二,我家老二也是在我媽媽家清鎮婦幼生的,出院的時候醫生也是說黃疸高,因為有了第一胎的經驗我這次已經不緊張了,只是告訴醫生我們要去貴陽婦幼就診,然後就出院了,因為婆婆要負責照顧老大,所以這次我和老公去的,同樣的也是母乳性的,我們老二也是這樣,堅持喂藥,曬太陽,間隔母乳 幾天後黃疸就恢復正常了,所以關於黃疸我有就幾個建議,首先可以多換幾個醫院看看結果,畢竟寶寶進烤箱還是好可憐的,我們家隔壁領居就有一個進烤箱的他說,看著寶寶在裡面哭又不能抱,護士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哄寶寶的,接回來的時候聲音都哭嘶啞了,還有就是進烤箱費用還是比較貴的我個人覺得





熙涵媽媽


我家孩子當時也有黃疸,但是數值不太高,醫生當時建議照藍光。

我拒絕了,原因有二點:

第一點,孩子太小,獨自放到醫院,說實話真的不放心。聽別人說好多孩子就是因為照藍光,孩子哭的撕心裂肺,頭都睡偏了。

第二點,我旁邊生過兩個孩子的媽媽,他家寶寶也是有黃疸,特別高,而且是早產,她拒絕了。

是因為嬰兒出生大部分都有黃疸,只要讓孩子多吃多拉,多曬太陽,黃疸下去就快。

我家孩子當時是出了月子,黃疸就自然下去了。

以上是我自己的經歷,但是不建議大家不看醫生,因為醫生也是本著寶寶的健康負責。

黃疸一般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如果是生理性黃疸,多吃奶,多拉,多曬太陽就可以下去。

但是如果孩子是病理性黃疸就一定要看醫生的。病理性黃疸一個月以後是不會自己下去的,一定要去兒科看醫生。

希望能給你一幫助。😊


安妮成長日記本


親身經歷的,生完孩子已經辦理完出院又告訴我孩子黃疸高,抱著剛出生的娃娃去檢測,要我寶寶留下住院照藍光,因為我感覺兒科檢測感覺不是很專業就沒住院

後來問了一下鄰居(專業的月嫂)說是眼白沒黃就先觀察,因為老婆是o型血,我的心裡也是犯嘀咕,所以又去醫院檢查一下,用的經皮測試沒什麼太大變化,總是感覺不是很專業,過了幾天又去的另一家三甲醫院檢測,大夫說醫院沒有經皮測試說是經皮測試不準拿黃色紙都能測出來,所以只能抽血,拿到報告單大夫說這種情況先觀察一週,隔一週又去檢測下降了說是沒事退的慢點,事實也是如此連疫苗都沒打上

當時主要是感覺寶寶扔在醫院怕遭罪,後來老妹生孩子有點問題住院了(同一家醫院),不讓看孩子給孩子吃睡覺的藥,等出院很長時間孩子才緩過來並且總是哭很難哄,現在大動作發育也很慢(我傢什麼也沒教6個月自己扶著站了)6個月不會坐翻身也費勁,身子也是軟軟的

可以觀察觀察,實在不行再住院,但是要把握好尺度不要晚了再去住院


專業坑蒙拐騙


我們家二寶剛出生時,醫生沒有檢測出黃疸過高,但是14天去做檢查時,就測出黃疸過高,醫生開了住院通知單,但是外婆他們堅決不同意二寶去住院,因為覺得二寶太小了,自己一個人在醫院,怕醫院醫生照顧不好,最後和醫生溝通開了點益生菌,回家又用茵陳,梔子每天煮水給小朋友洗澡,然後開始曬太陽,一週去醫院做一次測試,每次去都是提心吊膽的,就怕指標沒有變化,又擔心對小朋友造成什麼影響,期間無數次我都想讓小朋友去住院照下藍光,每次都是在爭吵中妥協,基本上快2個月左右,才算指標恢復正常,心裡那道防線才算徹底擱下,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每一天都是淚啊,心裡壓力太大了


海怪怪



唧唧和啾啾21


醫生說黃疸高讓住院,還是應該聽醫生的,黃疸太高還是要照藍光的,母乳性黃疸,需要暫停母乳,讓孩子黃疸退下去再喝母乳就可以了。我家孩子出生沒幾天也是黃疸高,而且還是母乳性黃疸,因為一直升高,醫生要求照藍光,就住院了,住院期間孩子喝的奶粉,把母乳停了一段時間,孩子出院後繼續曬太陽,隔了幾天才開始母乳餵養,一切正常沒有問題。


愛在醉後


我大兒子出生20多天,社區醫院上門隨訪說我們黃疸高,建議去醫院查。沒出月子就抱著兒子和老公去醫院又排隊又化驗,黃疸接近20,醫生說寶寶需要住ICU照藍光,又說沒空房間讓我們換醫院,跑了好幾個醫院最後去了生孩子的醫院,醫生給開了一盒茵梔黃,讓暫停母乳喝幾天藥,四天之後肉眼可見速度白白嫩嫩的。寶寶照藍光,在保溫箱裡捂著眼,沒有家人陪伴,對大人孩子來說都很難熬

.


爆米花7888888


個人經歷來說,慎重為好,因為對黃疸的不注意,延誤了一些事情,而也因為黃疸釋放出的信號,救了小侄子。

普遍認為孩子黃疸是正常的事情,而且新生兒黃疸一般很快就會消下去,我所想說的是孩子的黃疸居高不下或者反覆的狀況,家長要重視。講清楚這點很重要,因為不想嚇人,沒這個必要。


大舅子的孩子就是黃疸高居不下,出院時黃疸處於正常標準,回到家後用一些土方給孩子洗澡去黃疸,而孩子的黃疸時好時壞,直到差不多出月的時候,岳母覺得不對勁,沒理由一個多月了這孩子的膚色還那麼黃。

去醫院一查,膽管堵塞(有閉塞的可能性),而這種疾病是致命的:堵塞有較低的幾率治好,閉塞就只有靠手術換臟器,這就需要器官源,配型,以及足夠的治療費用(大約三十多萬一臺手術),即便以上都具備,但是由於孩子太小,能不能扛過感染都是一說,更別說終身的後遺症。

更為重要的是,有這種疾病的孩子,一般壽命不會超過3個月--孩子連配型的時間都可能不夠。

就在我們四處尋醫的時候,就有一個孩子因為這個疾病剛剛做完手術,但是下不了手術檯,父母在手術室門口那個悲壯,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而且疾病的病因很難確定,要經過一系列的排查,有幾種檢查還是要給孩子打進去類似熒光劑效果的東西,這樣才能檢查出是堵塞還是閉塞,而且檢查結果也不是即時的,可能一次檢查還不能確定(孩子對藥劑的吸收狀況決定,與技術無關),檢查還要排期--孩子真的等不起。

所幸,最後孩子是堵塞,更為幸運的是,堅持保守治療讓孩子能夠痊癒,只是預防針都不能打,以及身體發育受到了影響,遠比同齡人矮小。


對於題主的問題,孩子是否需要住院,個人認為以檢查的結果為準。

而住院的好處,就是不用來回奔波:一般會提出給孩子照藍光的方式,不住院就需要家長來回奔波了;

另一個方面則是住院的時候,可以隨時用儀器對孩子的黃疸值進行監控,有點類似我們的電子體溫槍的模樣,無創的可以安心;

對待健康問題,不要想當然,因為目前來說為何癌症等慢性疾病生存率較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發現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無力迴天;

對待健康問題,希望保持和醫生一樣的謹慎:一切以檢查數據為準。

退一萬步來說,如果檢查之後沒什麼,那我們不過損失了金錢,而如果因為想當然而延誤治療時機,那麼損失的就不僅僅是那小部分的金錢了。

最後,祝早日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