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抗日戰士張根生:光輝戰鬥的一生

1923年5月2日,張根生出生於安平縣的一個小村莊裡。1938年張根生參加革命,組織了100多次對日戰鬥,花甲之年以此為題材,寫下了《滹沱河風雲》回憶錄。新中國成立後,他致力於農村農業工作,並在晚年先後寫下了《中國農村改革決策紀實》、《中國農村改革六十年的回顧》、《中國農村小康標準解讀》等多部著作。

抗日戰爭時期,他參加抗日遊擊戰近100多次,對鞏固和發展壯大抗日根據地作出了不懈努力。解放戰爭時期為黨的革命事業忘我工作,作出許多貢獻。

1938年1月,15歲的張根生義無反顧地參加了八路軍。當時,安平縣的對敵鬥爭環境極端嚴酷,但張根生始終堅持在敵後以武裝鬥爭為主開展平原抗日遊擊戰,先後參加作戰一百多次,他不怕犧牲,英勇頑強,堅決打擊敵人,對於鞏固和發展壯大抗日根據地作出了不懈努力。在花甲之年,張根生還以這段抗戰期間寫下的300多篇日記為基礎,寫下了《滹沱河風雲》回憶錄。

解放戰爭期間,張根生先後任河北省安平縣、永清縣委書記,他積極組織領導兩縣土地改革,全面沒收地主和富農的土地,及時分給無地、少地的貧下中農,動員大批翻身農民參加解放軍。平津戰役時,他擔任冀中十分區支前司令部副政委,帶領大批民兵、民工運送糧草,組織擔架隊,支援人民解放軍作戰。

在南粵工作時期,他領導土地改革,建立基層政權和黨組織,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穩步開展農業互助合作運動,興修水利,推廣新的耕作技術,實現了全省糧食自給。

1949年到1955年張根生任廣東省韶關地委、粵北區黨委副書記、書記和行署主任。這一時期他發動群眾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耕者有田,建立基層政權和黨的組織,實現了財政經濟情況根本好轉。1953年重點轉向以發展農業生產為中心、穩步開展農業互助合作運動,興修水利,推廣新的耕作技術。1956年以後張根生任廣東省委秘書長、省委常委、候補書記,協助省委抓農業生產和農村工作,創造了廣東糧食的歷史最高產量,實現了全省糧食自給。

1970年8月,張根生任廣州市革委會副主任、市委常委、副書記。1972年,任廣東省革委會副主任、省委書記、省委經濟工作小組主持人,分管農村、財貿和省革委會日常工作。主要抓落實政策,恢復正常機構和工作制度,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建設,發展外貿出口,發展農業和工業生產。1977年9月,任國家計委副主任、農林部常務副部長。

主政吉林時期,他堅決擁護和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全面推行家庭承包為主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力推廣新技術,有力地促進了全省農業生產發展。

1979年9月至1985年5月張根生擔任吉林省委書記、常務書記、省長。他剛到吉林任職時,當時吉林省作為全國的產糧大省,基本上調不出糧食了,一些“三靠隊”開始吃種子糧,困難地區的農民連點燈的油也買不起。為此,他致力推行生產責任制、家庭聯產承包制,三年後吉林農業大豐收,可調出100億斤以上商品糧,第四年建立了吉林中部商品糧基地,糧食總產量由1978年的182億斤增長到1984年的326億斤,成為全國調出商品糧最多的省份。

張根生在大半個世紀的革命生涯中,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現代化建設時期,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鞠躬盡瘁,貢獻了自己的畢生精力。

他還嚴格執行中央的有關規定,沒有走後門為子女安排工作,也沒有開後門為親友的子女安排、介紹工作。他原來在北京住的房子較好,是個小四合院,他到吉林工作以後就動員家裡人搬出來。在吉林住房的實際使用面積開始只有55平方米。

老人一生足跡幾乎遍及中國農村,晚年他在廣州自家小院裡也開墾了三分農田,種上玉米、水稻、果樹。每當與孫輩們一起澆水、施肥,忙得不亦樂乎時,他總笑著說:“我是農民,我是農民的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