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一夜听风雨”,是一种怎样的情怀?该如何理解?

西行降魔


这两句诗出自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提到陆游,大家都知道诗人一生写过无数优美动人的佳作,当然更重要的,他还是一位著名爱国诗人,更不会忘了那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著名诗句。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看上去是描写诗人住在小楼上,听了一夜的春雨,因而联想到春天来了,杏花也开放,明早起来,总会听到巷子深处卖杏花的声音。传达出江南春色优美,气候宜人以及诗人怡然自得,淡定平和的心情。

然而通过对这首巜临安春雨初霁》全诗以及创作背景的了解,我们仍然能感受到这位命运坎坷的诗人对世态炎凉,满腔抱负,报国无门而郁郁不得志的内心感受。

"小楼一夜听风雨",实际上暗示了诗人一夜未睡,家愁国事伴随着雨声一起涌上了心头,对于这样一位爱国爱民的诗人来说,心情是复杂的,清醒的。实际上是告诫人们不要被这春色明媚,歌舞升平,繁华盛世的临安美景所迷惑,时刻警醒,不要忘记国仇家恨!


112914586有风吹过


“小楼一夜听风雨”,出自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全诗内容如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对于宦海浮沉,诗作主人已是意兴阑珊,人情冷暖薄得像一张纱。又是何种机缘,让我乘马来到京都沾染繁华?暂住小楼,聆听一夜春雨,第二天清晨,小巷深处,正声声叫卖杏花。简单地铺开纸张,随意写下一些字句。正值雨后晴日,春光明媚,在窗前慢条斯理地煮水、沏茶,轻轻抿上一口。不用叹息繁华都市的街道扬起尘土,弄脏了自己干净的衣衫,大概到清明,就已经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陆游诗中更多的是“铁马金戈”、“气吞残虏”之雄浑气魄。

而这句“小楼昨夜听风雨,”下句紧跟“深巷明朝卖杏花。”风雨过后,看到了杏花般的春色,给人明媚旖旎之感。按说春色给人的感觉是意气风发,积极向上的,但整篇诗还是透露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

陆游祖上做官,算是官宦子孙,空有抱负并未得到重用。风雨飘摇的年代(两宋),倾轧变幻、世态炎凉,无不伴随着着诗人的一生。

整诗情趣盎然。春雨、杏花、写字、煮茶,莫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但诗人的情怀却在诗的首尾两句。“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无奈和厌倦,渴望规避的心态。


李糖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临安春雨初霁》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晚年时期所作的七言律诗。无论是夜不能寐听春雨,天明百无聊赖“作草”“分茶”, 还是自我安慰说 “清明可到家”, 都是开篇两句的注脚,都是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奈之举。整首诗在情思的气势上由高到低,而又浑然一体。

在陆游的众多著名诗篇中,有壮怀激烈的爱国忧民之作,有寄梦抒怀、悲愤凄切之作,也有优美淳朴的乡村生活描写,也有缅怀爱情、追思往日幸福的伤感之作如《沈园》等等这些,都与《临安春雨初霁》极不相似。 《临安春雨初霁》没有豪唱,也没有悲鸣,没有愤愤之诗,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淡然的一声轻叹,“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个诗人的性格是复杂的,一个始终刚强不屈、矢志不渝的烈士,也难免间或惆怅抑郁。从诗中依稀仍可看见一个威武不屈的形象,这个形象才是作者真正的一贯的自己。


小郑嘟嘟


该诗句出自《临安春雨初霁》,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晚年时期所作的七言律诗。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句是该诗的诗眼,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它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

诗人陆游一向是以“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等一身报国的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著称,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临安春雨初霁》没有豪唱,也没有悲鸣,没有愤愤之诗,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淡然的一声轻叹: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该句诗人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表现的更为含蓄深蕴,表达了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这让我们明白了一个刚强不屈、矢志不渝的烈士,也难免会惆怅抑郁。这种抑郁惆怅与其雄奇悲壮并不矛盾。





一枝百合的小确幸


“小楼一夜听风雨”说起这句诗我想起《圆月弯刀》里一个故事,那风雨飘摇变幻不定的江湖里,那你死我活的尔虞我诈里,那为了所谓正邪之道的争斗不休里……却有着这样一个静谧的场景:

深巷的小楼上,烛影摇曳,窗前的女子白衣黑发,静听风雨。她身影在摇曳的烛火中显得影影绰绰,那散发的静谧柔美的气质虽与这风雨格格不入,却又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所以那人想起了这句诗,顿觉一颗暴躁的心就此安宁下来,并被她深深吸引。从此只想过“爱到画眉深浅入时无?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的日子。

可所谓风雨,哪有止歇的时候,不过一夜的恍惚梦境,纵是抬手咫尺间,却终是红尘路远,无法触碰。因为那不过一段杀伐路上引出的心绪,即便曾拥有,还是不得善终。

这可能刚好契合了原作者的心境,南宋政权风雨飘摇,达官显贵偏安一隅,敌国铁骑虎视眈眈。可宦海沉浮,人世沧桑,心怀报国之心,却苦无报国之门,国仇家恨,郁愤难平,可不就是小楼一夜听风雨吗?





子夜的星辰


是不是失眠了,睡不着,翻来覆去光听窗外的雨水的声音。


榆冈


“小楼”一联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

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晁君诚“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赢马乾残刍”,是以卧听马吃草的声音来刻画作者彻夜不能入眠的情景。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也是一种境界,因为不会有人能真正超凡脱俗人生何处有知己是一种感慨,因为找累了,停下的刹那才发现找了那么久,其实一切都还是依旧。








w乐此生


这句来自陆游的诗《临安春雨初霁》,原句应该是“小楼一夜听春雨”。全诗如下

临安春雨初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客居京华,于小楼上一夜听小雨淅淅沥沥,清晨于巷子深处遇到含羞带怯的卖花姑娘,人生还有比这更美的意境吗?感觉这首诗达到了诗经的意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小园径香969


如果猜的没错,题主的这句诗应该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才对,此句诗出自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全诗内容如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全诗的意思大致如下:

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在理解这句诗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诗人当时的写作背景。陆游的这写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陆游自王炎调离川陕后,也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在蜀东归,在福建、江西、浙江一带做低级官吏。“怖惧几成床上伏,艰难何啻剑头饮”的处境,和在王炎手下得以重用的情形是大不一样的。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陆游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62岁有余,常年宦海沉浮,心怀报国杀敌之心,却壮志不得筹,面对风雨飘摇的南宋政权,面对偏安一隅的达官显贵,面对虎视眈眈的,面对虎视眈眈的元军铁蹄,自己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久而久之也就厌倦了官场的凉薄。也就是在这种百无聊赖的情形下写了这首诗,此诗风格区别与陆游其他的诗作,我们都知道陆游字放翁,他的大多数诗歌是都是壮怀激烈,慷慨激昂的,而《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的风格却不一样,整首诗写尽了无尽的悲凉和百无聊赖,把诗人在等待皇帝召见的过程中的复杂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诗人独自住在一间小楼上,思绪万千,彻夜未眠,只能静静的聆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声,窗外那绵绵的春雨正如愁人的思绪。通过极其细腻的手法,将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物描绘的出神入化,也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其中。

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失眠的时候,在现代社会,晚上睡觉失眠了可以玩电脑,玩手机。而在陆游的那个年代,晚上睡觉失眠的时候只能默默的躺在床上,静静的听着窗外的细微的声响。自己在早些年也有这样的感触,曾经有一段时间心理压力非常大,成宿成宿的睡不着觉,那个时候也没有智能手机,只能闭上双眼,安静的躺在床上,心里默默的数羊,脑子里想着各种各样的事情,细细的听着窗外的声响,久久无法眠……,好在后来的压力慢慢的小了,自己的心态也慢慢的调整过来了,这种状态才得以缓解。相信诗人当时的心态也是跟我有相同的境遇,只不过诗人更多的考虑的是天下苍生和自己的国家君主,忧国忧民之心昭然若揭。

总之,此句诗作为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细腻,意境高远,将诗人忧国忧民、壮志未酬的表达的淋漓尽致。可以说《临安春雨初霁》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另一方面,诗人除了在战场上、幕帐中和夜空下高唱报国之外,偶尔也有惆怅徘徊的时候。


爱养猫的鱼


这句来自陆游的诗《临安春雨初霁》,原句应该是“小楼一夜听春雨”。全诗如下

临安春雨初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客居京华,于小楼上一夜听小雨淅淅沥沥,清晨于巷子深处遇到含羞带怯的卖花姑娘,人生还有比这更美的意境吗?感觉这首诗达到了诗经的意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