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群山中“最寒酸”的名寺古刹,庙旧僧少,却是韩国临济宗祖庭

浙江省湖州市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肥沃的杭嘉湖平原,不仅富甲天下,而且人文底蕴深厚。尽管当前处于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但一直以来始终是文化气息大于商业气息。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更是“禅茶一味”思想的发源地。辖区内霞幕山的古“天湖庵”就曾名垂禅史,远扬海外。

浙江群山中“最寒酸”的名寺古刹,庙旧僧少,却是韩国临济宗祖庭

霞幕山位于湖州市西南25公里处,山中灵气充沛,风景秀丽,目前还处于未开发的纯天然原生态。对于许多游客来说,霞幕山没有什么印象,反而是位于山间的“陆羽古道”吸引了许多的户外爱好者,陆羽古道是全国十大古道之一,相当于江南的“茶马古道”,孕育了世界的茶文化。我们沿着陆羽古道上的“户外指引”,来到霞幕山顶,见到了座落于山凹中破旧的“云林禅寺”。寺庙周边,满山遍野都是茶树,郁郁葱葱。

浙江群山中“最寒酸”的名寺古刹,庙旧僧少,却是韩国临济宗祖庭

云林禅寺,原名“天湖庵”,是韩国临济宗(现称太古宗)的祖庭,也是一代宗师石屋清珙禅师的道场,为元代高僧石屋清珙所开创。据史料记载,天湖庵鼎盛时期有南、中、北三庵,“道俗缁素,户履满庭,纳徒四至,竟成丛林”,说明了当时天湖庵的盛况,霞幕山也因此闻名天下。可惜,到了清代中期后,天湖三庵就逐渐衰落了。

浙江群山中“最寒酸”的名寺古刹,庙旧僧少,却是韩国临济宗祖庭

霞幕山与天湖庵,因石屋清珙和和他高丽国的二位传法弟子而名扬四海。石屋清珙是元代著名高僧,中国临济宗第十九世祖师,在中国禅学史和中韩禅学关系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和影响,首参天目山高峰原妙禅师而道名远扬。两位弟子中,其中一位是高丽国师太古普愚禅师,得到了石屋禅师印可,传以袈裟和禅杖,成为中国临济宗第二十代祖师,韩国临济宗(现称太古宗)第一代开山祖师;另一位高丽国弟子是白云景闲禅师,为高丽“无心禅”创始人。

浙江群山中“最寒酸”的名寺古刹,庙旧僧少,却是韩国临济宗祖庭

石屋禅师被尊称为“僧中之仙”,其禅学思想精深高妙、究竟广博,但他同时又是一位与众不同的“禅茶僧”。他的茶道文化和“禅茶一味”思想逐渐深入民间、走向海外,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茶文化和禅宗思想的发展,也为韩国的禅宗和茶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九十年代,韩国禅茶界人士多次进山寻访三位先人的法迹后,曾经被淹没的霞幕山佛、禅、诗、茶文化才被引起关注。

浙江群山中“最寒酸”的名寺古刹,庙旧僧少,却是韩国临济宗祖庭

如今的霞幕山顶视野开阔,连绵碧绿的万亩茶园,满目苍翠,茶园中金黄色瓦屋顶的“云林禅寺”建筑群朝着东南方相嵌其中,那是在原天湖庵“南庵”的遗址上建立起来的。山门处有几棵合抱的古木,和一个陈旧的放生池,万寿亭旁曾经十三层的金灵千佛塔早已倒塌,仅剩底座。虽然寺庙小而旧,已今非昔比,而且只有2名僧人在维持日常,但寺内各种结构还算俱全。

浙江群山中“最寒酸”的名寺古刹,庙旧僧少,却是韩国临济宗祖庭

“莫干山景,霞幕山水”,霞幕山风景秀丽,保持着一千多年前的纯天然风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唐代隐逸诗人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指的就是霞幕山。那么,您知不知道霞幕山?有没有来过湖州游玩?以后会不会去“禅茶一味”发源地之一的霞幕山顶看看?欢迎您的精彩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