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韦小宝一心辅佐康熙,与天地会划清界限,后续故事会是什么发展?

乖乖的Jane


虽然是个假设性问题但是还是很有意思的。韦小宝本身也是被逼着加入天地会的,本身也没打算反清复明,从心理上本身就没和天地会站在一起,他仅仅是崇拜英雄好汉,仅仅是作为江湖上的朋友相交。但这点涉及到朝堂他及颓了,几次三番的帮助“正统”这点天地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反而维护了康熙的政权。

韦小宝也本身并不是大才,之所以一直加官进爵,也考得是与各方之间的“外交”手段。他想风光就要游走在各方势力之间,自己也并没意识到自己活成了“谢若琳”式人物。他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生存,和哥们义气。没有明确的立场,如果说有,还是为了生存和义气。

其实韦小宝这个人物创作的时候有李卫的影子,但是他又不像李卫能认一方官吏,李卫虽然在雍正朝收到重用,但是到了乾隆,明显不受待见。其实韦小宝如果站准了,当天下平定,韦小宝整个“中间人”的角色也就毫无价值了。最后的下场可能也是和郑克爽没两样。

被圈在府内享清福。是最好的归宿


漫游影响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有想象力,假设如果韦小宝在陈近南死后和天地会划清界限,尤其是韦小宝肯听从康熙安排,回京后将天地会一网打尽,那么韦小宝很有可能在康熙朝位极人臣,因为康熙从内心中还是很信任和喜爱韦小宝的。

其实在康熙心目中韦小宝就像是自己的替身一样,康熙每次给他分派任务,都如同再给自己分派任务一样,因为康熙的整体能力要比韦小宝强得多,韦小宝能把事情做好,那么康熙会做得比他更好,所以韦小宝立功就如同康熙看着自己在成长一样,非常高兴,所以如果韦小宝能和天地会划清界限,那么康熙一定还会继续重用韦小宝。


小岛知风


怎么说呢!个人觉得韦小宝就是个混子。出身姑且不说,但是从韦小宝的后期经历来说,觉得很难一心一意的去干一件事情。

纵观韦小宝的人生经历,虽然一直都在钻空子。左右逢源,夹缝中求生存。爱慕虚荣,有着与阿q一样的精神。正因为这种小人物的形象,也是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形象吧!这个人物成功之处不在于多么世俗,平凡。而是很真。没有那一层层的虚伪面具的包装。正是因为这种真,才能突出韦小宝的不凡。虽然一生都在开挂,但是如果没有以上的性格,换做一般人也未必有能力,魄力如同他一般吧!正是因为这种人生经历,导致韦小宝身上多了一份侠义心肠,很难一心辅助皇上,毕竟他深知伴君如伴虎,起初只是想偷经书完成任务,然后平平淡淡的过一生,但是到最后,人生的大起太快,导致韦小宝不得不去做,正是因为这样,他越是怕,怕有一天皇帝会杀了他。最后皇帝知道了事情的起因。就要杀他。他便觉得皇上不义。其实他心里很明白,以前的那个小桂子早已经不在了。

人生就是这样,在绝对的权利地位面前,很难有几人能把持住。在这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韦小宝能如鱼得水。为了生存丢掉一切。这或许就是韦小宝的真吧!正是因为这种真,导致最后不得不离开皇上。因为他想活着。


一忆一


如果韦小宝一心辅佐康熙,与陈近南的天地会划清界限,那么鹿鼎公凶多吉少,不是死在天地会的手里,就是死在康熙的卸磨杀驴。

他很难能像《鹿鼎记》原著里描述的那样衣锦还乡,急流勇退。

事实上韦小宝能够得以存活,重点就在于他在天地会和康熙之间左右逢源。一旦他失去了任意一方的利用价值,他的好运立即戛然而止。


首先,韦小宝的过人之处,无非就是胆大、心细、在恰当的时候抖机灵。

他这个市井大无赖、街头小混混,恰好满足了康熙和陈近南同为领袖、地位都高高在上,不能明目张胆去做那些阴暗、龌龊事情的内心需求。

韦小宝既是天地会青木堂的堂主,又是康熙的心腹亲信、子爵、鹿鼎公、甚至是代他出家的替身。

他无意之中就被陈近南和康熙培养成了双面间谍,他是天地会和朝廷彼此最好的眼线,正因为他有这个极大的利用价值,他才能一直官运亨通,混得风生水起,黑白两道通吃。


其次,但是韦小宝风光的背后,其实身边时刻埋着两颗定时炸弹。

康熙实在是太精明了,韦小宝所做的一切,都逃不过他的法眼,这一点韦小宝后来也察觉到了,小桂子开始极度害怕小玄子了。

但是让读者更害怕的是,康熙居然早早的就把风际中打入天地会内部了,而且韦小宝还一直视为自己人和心腹。

可以这样说,如果韦小宝对康熙和朝廷有不轨企图,根本就不需要康熙出手,风际中就可以随时格杀勿论。

以韦小宝对他的信任,以他巧妙的伪装,韦香主真的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第三,至于在天地会这一边阵营里,韦小宝也不好过。他更多承受的是他对天地会众人的感情,尤其是对陈近南。

陈军师敢做放手依靠韦小宝这个决定,完全是有后招的。

想想归辛树一家三口直接进皇宫,以韦小宝的武功和护卫能抵挡得住?

如果韦小宝一旦背叛了天地会,立即就会有义士挺身而出要取韦小宝的性命。

茅十八虽然武功不算很强,但是他就代表了这一类人。

最后,韦小宝必须两面都不能背叛,既要对朝廷尽忠,又要对天地会讲义气,这样他才能形成一种互相牵制、互相平衡的保命措施。

如果他与任何一方划清界限,那么等待他的只能是必死无疑。


孙少侠品金庸


首先我们看韦小宝的的性格,义气是排在第一位的。

小宝选择了康熙也不会去帮康熙剿灭天地会,而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是与天地会划清界限,因此也不会去给天地会通风报信。

依据小说来看,康熙会放出消息说韦小宝是卧底天地会的内线。天地会群雄在陈近南去世后可以说是群龙无首,也许在叛徒风际中煽动下去杀韦小宝报仇,因此中了康熙皇帝的包围,死伤大半。

风际中提供了天地会的名单,衙门在内地围剿天地会。天地会总坛所在地台湾也已经投降大清,群雄无处可归只得做鸟兽散。

韦小宝虽然在这件事中没有功劳,但是康熙为了稳定汉人的情绪。一定会在江湖之中大肆编造韦小宝如何帮助朝廷剿灭反贼。

康熙打败吴三桂之后,人心思安。江湖之上也风平浪静,而韦小宝也没有治世之才被闲置一边。

韦小宝在北京无所事事,开了一家北京城最大的青楼,也算是完成了儿时的梦想。青楼开业之初韦爵爷进宫面圣。三寸不烂之舌将自己的青楼形容的美轮美奂,想请皇帝前去增光,奈何康熙皇帝不好此道坚决推辞,可又不忍冷了福将韦小宝的一颗心,于是御笔挥就——天上人间。


北方有佳木


我觉得后续的发展,天地会会有一个美女总舵主,当然,这个女总舵主,会对韦小宝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故事继续发展,女舵主与小宝同志不停的过招,总是被小宝同志最终化解。故事的高潮部分,天地会中出现的一个神秘内奸,内奸的阴谋就是要除掉整个天地会,设计陷害女舵主,并成功得手。紧要关头韦小宝出现力挽狂澜,救下美女,除掉内奸。原来韦小宝脱离天地会是假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出这个穷凶极恶之人,进而把他一网打尽。你动作对韦小宝崇拜不已,顺势成为了第9个韦夫人。


用户96328044674


韦小宝本来也不懂什么是反清复明,是误打误撞成为天地会韦香主的。如果韦小宝脱离天地会,接下来会有几个后果。

1、天地会大概率会更加一事无成,快速被剿灭。

书中可以看出,天地会行踪一直在康熙皇帝掌握之中,韦小宝天地会的兼职,康熙也早知道。因此,韦小宝离开天地会,天地会就快削弱。

2、康熙皇帝会更加信任韦小宝,韦小宝也会为康熙皇帝多做一些工作,不知道康熙会不会还有更大的官职进行分封给韦小宝。康熙因为韦小宝拒绝剿灭天地会而流放了他,可见两人感情深厚,同时康熙也敬佩韦小宝对朋友的忠肝义胆。

3、韦小宝离开天地会,反而会遭到天地会的围追堵截,天地会不像康熙那么宽宏大量,因此小宝还是很有危险的。

4、小说中还是支持康熙皇帝一统江山的。明朝已经消亡,清政府在当时并没有比明朝更坏。韦小宝也认为康熙是鸟生鱼汤,不赞成天地会伤害小玄子。


戴着金箍的思考者


康熙作为皇帝是不会有真感情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为了王权一切都是要为我所用的。韦小宝的一举一动尽在康熙的掌握之中,韦小宝脚踩两只船,之所以能容韦小宝在身边,是要可利用韦小宝对付天地会,天地会是康熙心腹大患,而韦小宝的身边有奸细,天地会有叛徒,如风际标。如果韦小宝脱离了天地会,也就没有了可利用的价值,狡兔死走狗烹,韦小宝下场可想而知。




秋叶翁


假设题主假设的正确,如果韦小宝与天地会划清界限,一心辅佐康熙皇帝。在此之前,鳌拜、神龙教、三藩之乱、准葛尔丹、罗刹国侵犯均以平定,康熙只剩下天地会和台湾问题没有解决,这个时候韦小宝成为康熙在天地会的卧底,随时准备杀掉陈近南,然后暴露召集天地会所有会众开会,一网打尽。天地会灭了,只剩下台湾了,威逼不行的话,进行利诱,岛上肯定有些人会投靠过来,然后可以里应外和,一举收复宝岛,实现祖国统一。


是不是很顺利,接下来,韦小宝又升官了,孩子继续被封尊号。


接着韦小宝就不知道该干啥了,叫他治国吗?他不认识字耶。叫他参与讨论国家大事吗?韦小宝滑头还行,治国可谓差得远。所以,平定内乱和外患之后,韦小宝必将辞官回扬州,这是历史的选择,不然他知道那么多的事情,会被康熙杀头的,总之他那么圆滑,康熙是睡不着的。


所以鹿鼎记的真正主角是康熙,不是韦小宝,韦小宝只是康熙成长路上的一颗棋子而已,真正的皇帝是没有朋友的,只有稳固皇权,任何有威胁和背叛都要被杀头。


鹿鼎记后面的剧情康熙真的很可怕,和《寻秦记》的嬴政一样,那种眼神和说话的方式,才是一个真正的君主。


电子与数学方法


天地会抓了韦小宝,威胁康熙,而康熙将计就计,趁营救之机将天地会一网打尽。韦小宝帮助康熙扳倒吴三桂后,尘缘已断,遂削发为僧,长伴青灯古佛,为天地会亡者诵经超渡。

后无意中读到《楞伽经》,习得九阴真经,又引起了江湖上一场腥风血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