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王姓村探源


高安王姓村探源


在高安百家姓中,王姓排位第五。全市有125個村住有王姓人,以楊圩、灰埠、上湖三個鄉鎮的王姓村見多,分別為19個村、14個村、10個村。全市聚居百戶以上的王姓村就有石腦鎮的赤岸王村、上湖鄉的下赤王村、東頭王村,以及獨城鎮王村、八景鎮坦湖王村等。

根據縣誌資料的記載,筆者分析高安王姓村的起源,大體也是分內外二源,但總的看來還都是來自外地。例如,高安內部分衍村莊最多的支系,以灰埠鎮的銀樹下村為大。據筆者粗略統計,全市差不多有十多個王姓村源出銀樹下。史料明確記載的有,村前鎮村前行政村的太山(始祖王逢鑑,宋寶祐年間遷);龍潭鎮羅塘行政村的壋山王家(始祖不明,元至正年間遷);

高安王姓村探源


楊圩鎮新建行政村的桐子坳(始祖不明,明萬曆年間遷);楊圩鎮寨裡行政村的合頭王家(始祖王怒芳,宋淳熙年間遷);楊圩鎮謝家行政村的觀溪王家(始祖王文質,明洪武年間遷);楊圩鎮況家行政村的舊居王家(始祖王榮魎,明崇禎年間遷);楊圩鎮下塘行政村的洋坊村(始祖王延佐,明洪武年間遷);楊圩鎮路口行政村的官路口(始祖王希讓,宋紹熙年間遷);楊圩鎮湖背行政村的瓦姚堆上楊村(始祖王道柏,元至元年間遷);

上湖鄉上湖行政村的十甲村(始祖王銑南,宋雍熙年間遷);灰埠鎮曦嶺行政村的北陵村(始祖王大堂,宋寶慶年間遷)與南陵村(始祖王羽遠,宋建炎元年遷);相城鎮石梅行政村的梅溪村(所在不明,明天啟年間遷)與文裡村(始祖不明,清康熙年間遷);田南鎮羅家行政村的湖裡村(始祖不明,明洪武年間遷);新街鎮穩泉行政村王家(始祖不明,清康熙年間遷)。

這麼多王姓村出於銀樹下,那銀樹下又是出於何時何地呢?據《高安姓氏大觀》援引《銀樹王氏族譜》資料說,“王筠以進士官豫章,遂家焉。”說江西王姓“棋佈於豫章地各屬者,皆出筠公也。”說王筠的第二個兒子王權業,“定居銀樹(今高安灰埠地),此後子孫繁衍,分播赤岸、楓塘等地,則高安王氏又以權業為始祖。

高安王姓村探源


但據《高安地名志》記載,王筠的身份又是新昌(今宜豐)縣令,是宋建隆(公元960-963)年間解職後來到今灰埠鎮梅湖行政村境內擇址建宅,見這裡天地開闊,平原廣袤,便在一個似蛇形彎曲的高土坎上立居,以後成村便名“蛇形村”。而灰埠銀樹下村的建村時間是宋熙寧(公元1068-1078)年間,來源地是新昌棠浦,始祖是誰並未提及,只記了個王氏。如果說銀樹村的始祖是王權業,那從蛇形村建村到銀樹村建村,二者相隔起碼有個100年,似乎不合邏輯。也許這裡的王筠不是那個豫章的王筠?

當然,不管如何,銀樹村成為宜豐系高安王姓最大的發源地還是不爭的事實。除了派生出十多個高安王姓村的銀樹村,蛇形村也瓜瓞綿延的分衍出好幾個王姓村。如在銀樹行政村境內,就有蛇形村分出楓塘村(始祖不明,元至大年間遷);楓塘村分出樓下村(始祖不明,元至正年間分);樓下村分出橋背村(始祖不明,明永樂年間分)和新屋村(始祖不明,明弘治年間分)。

高安王姓村探源


來自宜豐棠浦的高安王姓村還有,村前鎮村前行政村的青崗村(始祖王搓,明洪武年間遷);由青崗又分出水馬崗(始祖王伯信,明永樂年間遷)、壕下村(始祖王禮,明永樂年間遷)、山背村(始祖王鳳丹、王國卿,清同治年間遷)和龍橋行政村的長虹市(始祖不明,明代遷);楊圩鎮新建行政村的洋家村(始祖王銑,明正統年間遷);上湖鄉古橋行政村的分口王家(始祖王效,宋鹹平年間遷)。

市內分衍村莊較多的王姓村還有就是上湖鄉的上赤村(原名赤溪村)。上湖鄉有個赤星行政村,所轄的4個自然村就全部是王姓村,而且還都源出上赤村。這四個源出上赤村的王姓村是:下赤村(始祖王福旺,元大德年間遷);對門村(始祖王智仍,元至大年間遷);車頭村(始祖王適仁長子王廷樟,明宣德年間遷)。加上上湖鄉鋪背行政村的王家(始祖王適仁次子王廷植,明弘治年間遷),可以說,上湖鄉境內的王姓村,有一半是出於上赤村。

上赤村不僅有子孫分遷在始祖村周邊,還有跨河分遷到對岸石腦鎮境內的。與上湖鄉赤星行政村一河之隔的石腦鎮赤岸行政村,一共轄有三個自然村,也全部都是王姓村。如王姓人口最多的赤岸王村,就是始祖王尚遜於元大德(公元1297-1307)年間從上赤村遷去的;赤岸行政村所在地的桂花樹下村,是始祖王日吾於明正德(公元1506-1521)年間從上赤村遷去的;位於桂花樹下不遠的杉林王村,是始祖王日壽、王日星於清順治(公元1644-1661)年間從上赤村遷去的。離此地稍遠些的塔溪王村,也是從上赤村遷去的(始祖王桂,清道光年間遷)。

高安王姓村探源


史載,上湖鄉的上赤村是元至元(公元1264-1294)年間,一個叫王元善的豐城槎溪人遷來此地建村的。這裡的槎溪也是個讓局外人分不清南北的地名,同一本資料,同一個姓氏,一會說是豐城槎溪(或槎市)王,一會說是清江(今樟樹)槎溪(或槎市)王,一會說是筠西槎溪王。

如筠陽街道的七里廟王家(始祖王綱奇,清康熙年間遷)是由筠西槎溪王家遷來;建山鎮英嶺行政村的柿子樹下王家村(始祖不明,元至正年間遷)是由豐城槎市遷來;而石腦鎮高沙行政村的官塘村(始祖王民龍,明萬曆年間遷)、藍坊鎮萬石行政村的高溪王村(始祖王崎奎,元延佑年間遷)、荷嶺鎮壋下行政村的王家(始祖不明,明洪武年間遷)、八景鎮觀上行政村的坦湖村(始祖王元貞,宋紹定四年遷)則都是從清江縣(今樟樹市)的槎溪(或槎市)遷來的。

經查,原來槎溪(或槎市)就是今天樟樹市城北街道的槎市村。這裡在北宋時曾是豐城縣的地盤,是一個叫王關的山東鉅野籍的御史中丞被任命為豐城縣令,遂在此安家立籍。此後,其子孫繁衍,四散遷播,僅在高安一地就發展成赤溪系旺族。

高安王姓村探源


除了宜豐棠浦、樟樹槎溪這兩大源頭外,高安王姓還有來自奉新坊前,如祥符鎮龍灣行政村的沙園子王村(始祖王龍售,宋景定年間遷);來自新建西山,如瑞州街道三聯行政村的石鼓潭王村(始祖不明,宋端平二年遷);來自上高泗溪,如楊圩鎮橫塘行政村的泥口村(始祖王元速,清康熙年間遷);來自修水,如灰埠鎮曦嶺行政村的湖咀村(始祖王仁玉,宋元豐年間遷);來自安福,如獨城鎮街上的王家(始祖王必安,宋德祐年間遷);也有來自河南難民的,如相城鎮嚴家行政村的簡家和相城墾殖場的院前王家,都是1948年來此安家的。

此外,還有不少王姓村莊,因為舊地名找不到與現在能對應的新地名,故搞不清其源出何處,請恕筆者沒在文中一一列舉。

高安王姓村探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