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不好少吃什麼最好?

mongchan


心臟號稱是人體的“發動機”,負責向全身輸送血液,維持各個器官的正常運作。可以說,心臟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影響機體的正常功能,嚴重威脅人體的健康。

心臟不好少吃什麼最好?

心臟不好,常常是患者的一種主觀感覺,表現為心慌、心悸、胸悶等,尤其是發生在情緒波動、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情況下,可能是功能性因素所致,也可能是心臟疾病所致。對於常有心臟不適的人群而言,首先要找到病因所在,如果是心臟疾病所致,應積極進行治療,常見有冠心病、先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等。對於心臟不好的人群而言,除了注意對因治療外,養成良好的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也很重要。

1、心臟不好的飲食禁忌:心臟不好的人在飲食中應有所選擇,先要知道不能吃什麼、要少吃什麼。心臟不好的人要遠離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如油炸食物、肥肉、動物油脂、動物肝臟(豬腦、豬心、雞肝、豬肝等)等,這些食物含有脂肪、膽固醇含量較高,會導致血脂異常、血液粘稠,影響血流速度,加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誘發心血管狹窄,影響心肌的正常供血,同時還會加重心臟負擔;遠離高鈉鹽食物,如醃製食物鹹菜、鹹魚、醃肉等、醬制食物等,鈉離子含量超標會導致水鈉瀦留,升高血壓,不利於心臟健康;遠離刺激性食物,如濃茶、濃咖啡、酒精類飲品等刺激性飲品,該類飲品中含有咖啡因會導致心跳加速,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臟負荷。

2、心臟不好的飲食習慣:心臟不好的人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一日三餐、定時定量規律飲食的同時,也得注意避免暴飲暴食、飲食過飽、狼吞虎嚥等不良飲食習慣,做到每餐七八分飽,不要過飢過飽,要細嚼慢嚥,與此同時也要注意食物方面的選擇。

心臟不好的人適宜的飲食選擇包括: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的綠葉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白菜、油菜、香蕉、蘋果、獼猴桃等;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魚類,尤其是深海魚,以及堅果類,如核桃、花生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豆製品、奶製品等;肉類選擇以禽肉、魚肉為主,應遠離紅肉,以上食物都是心臟不好的人應該多食的。

我是王藥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心臟病的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哪些食物或者因素對心臟不好呢?其實不光是食物,還有其他一些因素也要少做,藉著這個回答,總結下:

先說飲食

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飲食對於健康,尤其是對於心腦血管健康的巨大作用,不會吃或者說根本不在意,那麼心腦血管疾病遲早找上門。

高鹽、脂肪和膽固醇較多的食物,對於一些高風險的朋友來說,簡直就是在身體內埋了一顆雷。

豬肝、豬頭肉、肥肉等,是大多數人都知道是高膽固醇、高脂肪的,但還有一些常見的高鹽、高膽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容易被忽略的,有以下幾種:

1、哪些食物膽固醇含量最高?

動物的腦子含量最高,豬腦(3100毫克)、牛腦(2670毫克)、羊腦(2099毫克),其次就是蛋黃,鹹鴨蛋黃(2110毫克)、雞蛋黃(1705毫克)、鵪鶉蛋黃( 674毫克)、松花蛋黃(1132毫克),再下面才是動物內臟和肥肉等,這些食物最好不要再吃了,而像豬心、牛心等膽固醇含量還是比較低的,可以食用。

2、某些海產品,像墨魚,以及一些魚子,都是膽固醇高、甚至高鹽的食物,吃了容易導致血管硬化,不利於保護心臟,如果你的心臟不好,應謹慎食用這些產品。對於蝦皮,雖然鈣含量高,但是也同樣具有高鹽的問題,對心腦血管不利。

心臟不好,還好注意三個問題:

1、穩定情緒

《素問》中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情緒波動劇烈時,血壓會隨之飆升,心率跳動也會異常,對於心腦血管都是及其不利的,極度的暴躁、高興或悲傷時,容易發生心梗,導致猝死。

2、不熬夜

熬夜不僅會加速人體衰老,還會增加心臟的負擔,提升心臟病的病發率。

3、放鬆身體,減輕壓力

長期處於壓力大的狀態,一定會精神緊張,長時間的睡眠不足、缺乏一定的運動,如果再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心臟負擔的增大會導致心梗的幾率大大提升。

4、戒菸限酒

香菸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能直接刺激血管的收縮,並增加血管斑塊的形成。酒精主要是會刺激心率跳動,血壓會升高,血脂也會變得粘稠,不利於血液的循環。

人過了45歲以後,尤其是到了中老年,身體內的各器官就會逐漸衰退,包括心臟的供血能力也會隨之下降。並經常伴隨一些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這時候再過多的進食一些高鹽、高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無疑是雪上加霜。

【藥博士】簡介

博士,執業藥師,高級營養師,守護生命健康,拒絕偽養生,手把手調養一個健康的你!


不藥博士


心臟不好,要看是哪一種原因。如果是冠心病、心肌缺血,在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清淡飲食為主,低鹽、低脂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平時不要暴飲暴食,一日三餐儘量規律,可以少食多餐。在食物選擇上,可以多吃一些芹菜、菠菜、胡蘿蔔,水果可以吃柚子、獼猴桃、蘋果、香蕉,都沒問題。但如果是原發性心肌病,飲食方面除了低鹽、低脂飲食以外,還要嚴格的限制水的攝入量,同時優質蛋白飲食、高纖維素飲食。如果是病毒性心肌炎以及圍產期心肌病,在飲食方面也是不一樣的,需要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高纖維素飲食。最主要的就是加強營養,優質蛋白飲食、高纖維素飲食,一定要多吃含維生素C、維生素E比較豐富的食物,像胡蘿蔔,水果方面柚子、獼猴桃、火龍果、香蕉、蘋果都可以吃。這樣能夠補充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E,營養心肌、改善代謝,有利於疾病的恢復。所以,對於心臟不好要尋找原因,不同的心臟疾病在飲食方面要求也不完全一樣


小胖七


心臟不好的人忌吃以下食物:

第一、忌吃過多的食鹽,大家知道心臟不好的患者,往往容易伴有高血壓,或者是心臟不好容易引起心功能不全,重者心衰發作。如果食鹽攝入過多,會引起血壓增高,亦可使體內的容量增多誘發心衰。

第二、心臟不好的人忌吃醃製的食品,如醃菜、醬菜或者是醬料之類含鹽量多的食品不宜食入。

第三、心臟不好的人忌大量喝飲料,一次喝大量的水、茶、湯、果汁、汽水或其他飲料,會迅速增加血容量,進而增加心臟負擔,容易導致心衰發作。

第四、心臟不好的人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興奮性食物,如辣椒、生薑、胡椒、鹽、酒和濃茶、咖啡、苯丙胺等興奮性食物,也會對心臟造成負擔。在風心病患者心功能不佳時尤其應當注意。

第五、心臟不好的人,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之外,還忌食油膩食物,油膩食物不容易消化,也容易導致血脂增高。因此,心臟不好的人忌食熱量過高的食物,如米飯之類的,應該少吃多餐,不宜暴飲暴食、一次攝入過多的主食,也容易導致肥胖的發生和心衰的發作。


跪射俑


您好!請讓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心臟不好應該少吃哪些食物?

瑋瑋建議:

  • 遠離菸酒:

菸酒乃刺激物,即使對健康人來說也具有非常大的傷害,因此,建議心臟不好的人群遠離菸酒,同時也要遠離二手菸,它對心血管的傷害甚至大於抽菸!

  • 遠離壞脂肪、選擇好脂肪:

油炸食品不僅破壞了食物中原有的營養物質,如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多種抗氧化營養素等,還會讓食物的熱量暴增、引入多環芳香烴等有害物質,因此,建議儘量避免攝入油炸食品。

而諸如蛋黃派、代可可脂巧克力製品(各種巧克力威化、便宜的巧克力糖果等)、奶茶、油酥糕點、辣條等富含過多的飽和脂肪甚至是反式脂肪酸,不利於心血管健康,還沒有任何營養價值,建議遠離!

此外,還建議心臟不好的人群不要過量攝入濃茶、濃咖啡,適量為宜。

最後送上瑋瑋自己總結的健康吃肉三原則:

  • 多瘦肉、少肥肉:

心臟病人群需要攝入適量的肉類,但需要掌握好量,多了會造成負擔,因此,要選擇瘦肉,儘量少吃肥肉!

  • 多白肉、少紅肉:

與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相比,去皮雞肉、魚肉、蝦肉等具有更低的脂肪含量和更高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自然更有利於保護心臟。此外,紅肉還被列為一類致癌物,被發現過多攝入會增加腸癌風險,因此,建議不要多吃!

  • 多小肉、小大肉:

建議大家在點菜或自己做菜時,多選擇肉絲、肉丁等將肉類切得小小的方法, 並且搭配蔬菜一起烹調,這樣可以讓我們攝入更多的營養素,同時有助於保護心臟!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祝好!


營養瑋瑋道來


隨著全民健康意識逐漸提高,健康逐漸成為我們人人都關心的重點問題之一。心臟作為人體的“引擎”,承擔著許多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許多人心臟健康狀況堪憂。

心臟不好的人,最好少吃“3白”

1、鹽

鹽,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攝入過多,會誘發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

食鹽過多,過多的鈉離子被吸收進入血液,容易引起水鈉瀦留,導致血容量增加、血壓上升。同時,會引起血管平滑肌細胞水腫,血管腔變窄,促使血壓上升,增加心臟負擔。

2、糖

糖,是生活中不可少的調味品,也是人體主要提供能量的物質之一。攝入過多糖,會影響人體正常的代謝功能,嚴重可誘發糖尿病。

同時,攝入過多的糖會對血管內皮帶來一定的損傷,也會增加冠心病和其它心臟病的發病危險。研究發現,精製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含糖飲料,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

3、脂肪

脂肪,是一種油性物質,一般常溫下,呈固體,如肥油等。脂肪,也是人體主要供能來源之一。但攝入過多會引發肥胖,誘發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脂症、心肌梗死等。

要提醒一下,反式脂肪酸,是一種被稱為“餐桌上的定時炸彈”,也應該少吃,其主要存在於 蛋糕、餅乾、速凍比薩餅、薯條、爆米花等中。


小復先生


心臟病人多半體重超重,因此應有意識地控制每日熱量攝取量,減輕體重。每次進食不宜過飽

避免加重胃腸負擔,引發心臟病發作。此外還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過涼過熱的食物,以減輕胃腸刺激。


心臟病人在飲食中要做到三少和三多



1、少食

就是限制進食的數量和種類。心臟病人多半體重超重,因此應有意識地控制每日熱量攝取量,減輕體重。



2、少脂

就是儘量少食用高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如油類、肥肉類食品,動物內臟等。過多的脂肪可以造成肥胖、高血脂,長期高血脂是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脂肪的攝入量。膽固醇含量多少直接影響人體健康,過高會發生冠心病、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病,應適當加以控制。


在飲食方面,應避免動物性食品,少吃肥肉、奶油、黃油等脂肪類食物,少吃動物肝臟、腦、魚子、墨斗魚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應多選用豆類食品,因黃豆中含有卵磷脂及無機鹽,對防治冠心病十分有利。


3、少鹽

吃鹽過多,會導致鈉水瀦留,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臟負擔,對預防心臟病不利,因此每日食鹽量最好不要超過6克。



1、多補充膳食纖維素

膳食纖維素是一種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的物質,但它能促進膽酸從糞便中排出,減少膽固醇在體內生成,有利於冠心病的防治。纖維素主要存在於蔬菜中,以竹筍、梅乾菜、芹菜、韭菜為代表,糧食作物中以黃豆、燕麥含量較多。國內認為,每天纖維素應吃15~30克左右,才能滿足需要。據國外報道,如每天攝入26克纖維素,就可降低女性患心臟病的危險,同時心肌梗塞的危險也相對降低。


2、多補充維生素

豐富的維生素有助於心臟健康。如維生素C能改善冠狀動脈的血液循環,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的完整性,還能促進膽固醇生成膽酸,從而降低血中有害的膽固醇。維生素E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飽和脂肪酸發生過氧化,保護心肌,預防血栓。維生素PP(即尼克酸、煙酸)能擴張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還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綠葉蔬菜中富含維生素C;肉類、穀物、花生、酵母中富含維生素PP;油脂、豆類、蔬菜中富含維生素E。


3、多補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數量不多,但作用很大,心臟病人同樣離不開。硒能保護心臟,防止病毒感染,是心臟的守護神。鉻能強化胰島細胞,預防糖尿病,還能抑制膽固醇吸收,從而減緩或阻止冠心病的發生、發展。此外,鈣、鎂、鉀、碘等礦物元素也對保護心臟有益。


嘉澍談健康


心,為君主之官,乃五臟之主。

一顆心情,不停的跳動,才延續著生命。

心臟的健康,對於人體健康來說,至關重要!

然而,近年來,心臟疾病高發,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

心臟不好,少吃這三樣

1、鹽

日常生活中,食用鹽的用量大概在6g左右;

一旦攝入過多,會誘發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

這是因為,食鹽過多,過多的鈉離子被吸收進入血液,容易引起水鈉瀦留,導致血容量增加,血壓上升。

同時,會引起血管平滑肌細胞水腫,血管腔變窄,促使血壓上升,增加心臟負擔。

2、糖

糖能給人體提供能量,但是要適度;一旦過量,也會影響人體正常的代謝功能,很可能誘發糖尿病、冠心病、心臟病等疾病。

3、脂肪

就是儘量少食用高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如油類、肥肉類食品,動物內臟等。過多的脂肪可以造成肥胖、高血脂,長期高血脂是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脂肪的攝入量。膽固醇含量多少直接影響人體健康,過高會發生冠心病、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病,應適當加以控制。

在飲食方面,應避免動物性食品,少吃肥肉、奶油、黃油等脂肪類食物,少吃動物肝臟、腦、魚子、墨斗魚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應多選用豆類食品,因黃豆中含有卵磷脂及無機鹽,對防治冠心病十分有利。

其實心臟病發作是挑時間不挑人的,4個時間點心臟病易發作:

01每天早上6點到12點

有研究指出,早上起床後,心臟病的發病率比其他時間要高出40%以上。‍這是因為人體早上醒來後,身體會分泌腎上腺素等激素,就會使血壓血脂上升,再加上整晚沒有攝入血液,體內血液的粘稠度又比較高,就很容易造成人出現血栓問題。所以建議心臟不好的人,早上起床時儘量輕緩一些,起來後應該及時喝一杯溫開水,來降低血液的粘稠度。‍

02劇烈運動時

我們都知道,適量的運動能有利於促進人體的肺活量,有利於人體健康。‍但你也要注意,如果過度的劇烈運動,很容易加重心臟負擔,比如說可能會引起血壓驟升,心率加快,進而使心肌出現缺氧問題,甚至會引起心臟病突發。‍尤其是在夏天高溫天氣,戶外進行劇烈運動時,很容易引發心臟病。‍

03用力排便時

很多便秘的人,會在抬便時非常用力。‍其實用力排便很容易導致人體腹壓上升,隨之血壓上升,心肌耗氧量增加,進而就可能會造成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問題,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人出現猝死問題。所以如果便秘特別嚴重的話,可以使用開塞露,平時為了保持排便通暢,要多吃一些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要注意多喝水、多運動,來有效預防便秘。

04壓力大、精神緊張時

當我們人壓力大精神緊張時,可能就會出現臉紅、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等問題。如果是心臟功能不好的話,甚至會造成胸悶、胸痛,甚至引發心臟病問題。‍所以日常生活中,應該學會自我舒緩壓力。

保護心臟,多喝三水,少做三事,勤動三處

“多喝三水”

1、茶水

科學家做的動物實驗表明,綠茶中的兒茶素能降低血漿中總膽固醇、遊離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時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人體的實驗表明則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動脈硬化發生率。綠茶含有黃酮醇類,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塊及血小板成團,降低心血管疾病。

產自高山富硒生態區的蒿坪毛尖,富含硒元素對控制血脂效果更佳。硒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同時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密度脂蛋白具有將血液中的膽固醇轉運到肝臟進行降解和排洩的功能,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高,膽固醇含量自然降下來了。

2、湯水

多喝湯水,也有益心臟健康。

冬瓜湯,可保護心臟功能、補充水分、消腫利尿。

冬瓜,是高鉀低鈉型蔬菜,用冬瓜煮湯喝,對於心臟健康,十分有益。

木瓜百合銀耳湯,可養心安神,保護心臟健康。

木瓜含多種維生素及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可有效補充人體的養分,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銀耳也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同時對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和心臟病同樣有療效。

3、溫水

養心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多喝水。

此時,要注意,多喝溫熱,不要喝冰水。

臨床上,由於貪吃冰涼飲料,而引發急性心肌梗塞、心絞痛的例子、不勝枚舉。

所以,切莫貪多貪涼,猛喝冷飲,要知道,熱茶比冷飲,更解渴降溫哦。

“少做三事”

1、少勞累

心臟,是最怕勞累的器官。

人在過度勞累時,身體會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和去甲狀腺素等。

使得血管痙攣,血壓升高,心臟局部血液供應量減少,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2、少發火

《素問》中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情緒波動大的人,血壓不穩定,心臟跳動的頻率異常。

尤其是,經常激動的人,很容易發生心肌梗死,猝死。

3、少抽菸喝酒

酒精,會加速心跳,增加心臟負擔。

國內專家認為,每天喝白酒150ml,持續5年以上,就可能引起酒精性心肌病。

而男性吸菸者,患心臟病的風險,是從不吸菸男性的兩倍多。

女性吸菸者,患心臟病的風險,是從不吸菸女性的3倍以。

所以,保護心臟,還要注意遠離菸酒,儘早戒菸戒酒。

“勤動三處”

1、勤搓手

清晨6~8時,是缺血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等,死亡的高峰期。

早晨時刻,要調養心肺,多搓搓手,有益處。

在搓手的時候,可以按摩穴位,刺激心臟經絡,有益心臟健康,還可讓臟器興奮起來,幫助人體迅速恢復體能。

2、勤踮腳尖

適當的活動腳掌,踮腳尖,可以起到“護心”作用。

經常踮腳尖,可刺激腳上的經絡、穴位和全身各部的反射區,有助於改善一些冠心病人群的胃腸道不適等症狀。

3、上下蹲

經常做做上下深蹲起,對於心臟健康,也十分有益。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前伸,松腰屈膝慢慢下蹲,上身儘量保持平直。

停留10秒鐘左右,兩手收回,叉腰緩慢起身。

重複下蹲,10至15次,每天可進行一至兩遍。


人人都是大醫生


心臟不好,也就是大家平時說的心臟病,它的危害大家都懂,尤其是近幾年來因急性心梗猝死的人時有發生,大家對自己心臟的重視程度已經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

相比以前,因感心臟不適前來就診的人也更多了,也越來越多的人跟陳醫生請教保護心臟,及時發現心臟病的方法,像題主提到的心臟不好,吃什麼最好,就是其中類似一個!

心臟問題,確實應該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因為猝死從來不分年齡,性別。但心臟病的症狀有很多,像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身上,除了會出現典型的胸悶、胸痛、心慌、氣短、嗓子發緊等症狀以外,還可能出現胃痛、腹痛、腹脹等不典型心絞痛的表現,還有像雙下肢水腫、浮腫等,也可能是心衰的表現,而這些不典型的症狀,比以前典型胸部心臟位置症狀,更容易讓大家的忽視,從而引發更嚴重後果!

當然,也不是說像出現胸悶、胸痛、心慌等表現就一定是我們的心臟出現了問題!


像臨床上我們經常看到有這樣的病人前來就診,一來就說自己胸悶、胸痛、心慌,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臟病,內心非常害怕,但是經過檢查,有沒發現有心臟方面實質性性器官病變,這種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為神經官能症引起的,可能因長期焦慮、緊張或者受到外界創傷導致植物神經支配的心血管功能紊亂。

而且像我們平時過度勞累、劇烈運動後等也可能出現這些類似心臟不適症狀。

所以懷疑心臟不好,第一時間我們應該是去醫院找專業醫生進行確診,而不是想著吃什麼會比較好,以免誤診漏診,耽誤診療!

那如果真的是確診為心臟不好,應該少吃什麼最好?

首先,在我們醫生的診斷裡面,沒有心臟不好這樣的診斷。心臟不好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念,它不可能出現在我們醫生的診斷書上,因為心臟疾病包括很多種,只要心臟疾病都可以稱為心臟不好。

而且心臟不好也可能是正常的心臟功能下降,比如我們所有的人到了老年,這心臟肯定會衰老,心功能肯定不如年輕的時候,幹啥都不帶喘的,像這種因年齡增長的心功能正常下降,屬於正常的現象。像這種情況,你少吃,甚至不吃什麼都無法阻斷的!

其次,哪怕心臟不好,指的是心臟疾病,那也不是都可以靠吃,哪怕是吃藥能解決的。相比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法洛四聯症等先天性心臟病,這是必須要進行介入手術才能治療,尤其是法洛四聯症,你可能小時候就必須得手術了,不然很可能連活到成年的機會都沒有,哪怕最後沒經過手術活到了成年,你也得選擇唯一的治療方法,即手術糾正畸形,不然危險一直存在!

最後,我們會發現對於心臟不好,最好的治療方式一定是對症治療,而不是靠籠統的吃來解決問題!

但是確實生活中存在一些食物或者藥物會對我們的心臟造成損傷,是需要避免的!

比如治療心臟病的藥物,比如大家吃的比較多的美託洛爾、比索洛爾等治療心律失常藥物、高血壓的藥物,吃多了同樣會對心臟造成反作用的損傷,要少吃。簡單的來講:但凡治療心臟病的藥物,都應該是避免過量,甚至不聽醫囑擅自改變劑量服用的,因為治療作用的同時用錯了,就是會傷害我們的心臟!

比如還有夜宵、高鹽高糖高膽固醇的食物要少吃,這點我相信大家都懂,會引發三高,引發心血管疾病;

再比如要少吃,尤其是不要濫用一些感冒藥。但現在的人大多依賴市面上的感冒藥來減輕疼痛、輕度發燒、鼻塞等感冒症狀,而且最主要的是大部分感冒藥都屬於非處方藥,大家很容易在市面上購買,而藥店人員有時候又不過問患者以前疾病史,很容易使我們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像現在的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以及包括偽麻黃鹼和苯腎上腺素在內的減充血劑等都有這樣的潛在風險!

還有像促胃腸道動力,增加消化治療胃病的嗎丁啉,也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是禁用的。這些藥物都是大家比較容易忽視,會明確對我們的心臟功能有影響的藥物!


醫學小偵探


心功能不好的人一定要科學補水。首先,不渴時就要喝。以白開水或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天然飲用水為宜,及時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和電解質。同時注意低鹽飲食,儘量減輕心臟負擔。其次,喝水“少量多次”,不要一次猛喝。如果進行戶外活動,應該在活動前、中、後都要補水,運動前15分鐘,補水450~600毫升;每運動15分鐘左右,再喝150~240毫升水;運動後也應及時適量補充。最後,睡前不宜喝水過多。睡覺時由於身體平臥,迴心血量增加,心臟負擔加重。此時如果大量喝水,無疑給心臟雪上加霜,使患者出現胸悶、氣短等不適,甚至誘發猝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