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上才有的“虫卵”,价值十分高,一斤50元,农民却怕它出现

说到竹笋相信大家都吃过,用来炒肉简直爽口,还有腌制成酸笋,味道也是杠杠的,但新鲜的竹笋只要春节才能吃到,之后就长大为竹子了,竹子虽然不能吃,但竹子除了本身的价值很高之外,它的落叶还能滋养出许多好吃的东西来,最常见的就是生在竹林里的野生菌,如羊肚菌、鸡枞菌等等,同时在竹林里还能生长出竹笋来,可以说竹子和竹林就是一个天然的小宝库呢。

竹子上才有的“虫卵”,价值十分高,一斤50元,农民却怕它出现

当然,竹子身上的宝贝可不止这么点,笔者今天还要跟大家说一种十分稀罕且价值十分高的东西。不知道大家是否在竹子身上见过一种黄色或粉红色,类似“虫卵”一样的东西呢?若是见到了,笔者首先说一声恭喜,因为它的价值十分的高。

这种东西叫做“竹黄”,在民间也称之为赤团子、竹花、竹茧、竹膏,是竹子身上才能生长出来的一种特有的药材。竹黄是肉座菌科真菌竹黄的子座及孢子,是一种寄生类的真菌,主要寄生在箭竹和短穗竹身上,当然,其他竹类它也会寄生,但是没有这2种竹类的寄生率大。

竹子上才有的“虫卵”,价值十分高,一斤50元,农民却怕它出现

那么既然说了竹黄价值十分的高,到底高在哪里?

早在我国古代的时候,竹黄就是民间一味比较贵重的中药材,认为其价值和三七、人参较为接近,故而那时候民间也将其称为竹三七、血三七、竹参等。而许多生活在农村山区,对竹黄比较熟悉的农民朋友,总会在竹黄出现之后,将其采摘回来,晒干之后用来泡酒,据说这泡出来的朱黄酒对风湿有着很好的作用。

而笔者也查阅了相关的书籍,在《全国中草药汇编》中有记载:“竹黄味淡,性平,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止咳之效,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清明前后采下,晒干。”

竹子上才有的“虫卵”,价值十分高,一斤50元,农民却怕它出现

有很多朋友可能会好奇,竹子我们这里也有,但是却从来没见过竹黄,这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竹黄的出现不仅需要那特定的真菌,还需要一个生长条件,那就是处于衰败或即将衰败的竹林才会有,也就意味着只要竹黄出现了,那么这片竹林的寿命就不长了,所以很多农民朋友虽然喜欢这竹黄的价值,却也怕它出现。

当然,竹黄由于出现的条件十分特殊,即便现在已经有人工培育了,其价格还是十分的昂贵,一般一斤要50元以上,所以大家以后若是在竹林里见到了竹黄,可别错过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