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恐怖動物

《十大恐怖動物》是2008年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豔,講述了全球的動物聚集在了一起,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的PK大賽的故事。

10、吸血的老手——水蛭

螞蟥(leech)又名蛭,是一種吸血環節動物。在野外遇到螞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螞蟥叮人吸血後容易引起感染,所以我們應該學會保護自己。在遭到侵襲時,應該冷靜地處理。 螞蟥分旱螞蟥、水螞蟥(水蛭)、寄生螞蟥三種。前兩者是經常遇到的。旱螞蟥的"老巢"多在溪邊雜草叢中,尤其是在堆積有腐敗的枯木爛葉和潮溼隱蔽地方的為多。它們平時潛伏在落葉、草叢或石頭下,伺機吸食人畜血。水螞蟥則潛伏在水草叢中,一旦有人下水,便飛快地游出附在人畜的身體上,飽餐一頓之後離去。

十大恐怖動物


螞蟥身體背腹扁形,前端較窄,全體成葉片狀或蠕蟲狀。體節固定,一般為34節,末7節癒合。

雜色斑,整體環紋顯著,體節由5環組成,每環寬度相似。眼10個,呈∩形排列,口內有3個半圓形的顎片圍成一Y形,當吸著動物體時,用此顎片向皮膚鑽進,吸取血液,由咽經食道而貯存於整個消化道和盲囊中。身體各節均有排洩孔,開口於腹側。雌雄生殖孔相距4環,各開口於環與環之間。前吸盤較易見,後吸盤更顯著,吸附力也強。

十大恐怖動物


螞蟥叮在你身上時,你千萬別用手去把它拔下來,那是很愚蠢的做法。因為螞蟥有兩個吸盤,很可能你會適得其反,令它吸得更緊。同時硬拔,會讓它的口器斷落於皮下,引起感染。

把螞蟥弄下來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拍拍手臂大腿或其它被叮咬的地方,這種震盪會使螞蟥脫落。

用濃鹽水塗在螞蟥身上是一種常見的方法。除此之外,還可以在螞蟥身上塗肥皂水、煙油、酒、醋等等。很快,螞蟥就會掉下地來。

用火也可以讓螞蟥吃不消,用火柴烤一下它,它便受不了。

螞蟥脫落以後,對於被叮咬的傷口要進行必要處理,不然引起感染便麻煩了。塗一些碘酒或酒精消毒。如果沒有這些東西的話,也不用著急,教你一個土方,用竹葉燒焦成炭灰,或將嫩竹葉搗爛敷在傷口上,一樣可以達到防感染和止血的目的。

雖然我們有對付螞蟥的辦法,但被它叮咬,吸一通的血畢竟不是件舒服的事,所以最好是做一些防備工作。

穿長褲,並且把襪子套於褲腿外,紮緊褲腳,因為螞蟥是無孔不入的。裸露的地方要塗抹防蚊劑或防擴油膏。當你全身都散發出這種味道,螞蟥便敬而遠之。

9、耳中的爬蟲——蠼螋

蠼螋(qúsǒu),別稱夾板子、剪指甲蟲、夾板蟲、或剪刀蟲、耳夾子蟲、二母夾子。為一種雜食性昆蟲。盛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常生活在樹皮縫隙,枯朽腐木中或落葉堆下,喜歡潮溼陰暗的環境。

十大恐怖動物


蠼螋,為不完全變態類的昆蟲,蛻皮5次。每次蛻皮除了增大個體和增加觸角節數外,他們的特徵與其親本相似。蠼螋喜好狹窄的空間。有人深信它們會爬入人耳中,但事實上不常發生,這個傳說只是來源於蠼螋的英文名直譯過來是“耳蟲”,而耳蟲的得名是因為蠼螋的翅膀完全張開時像人的耳朵!體長約小於一釐米到五釐米不等,腹部伸縮自如,末端有由尾毛特化成的尾鉗,雌蟲尾鉗平直,雄蟲彎曲,生長在土壤中,落葉堆或岩石下,食性雜食。常見的蠼螋前翅短而無翅脈,用來保護大而呈扇形的後翅。腹部可活動和伸縮,有一對鉗狀的附肢,通常雌性的筆直而雄性的彎曲。

十大恐怖動物


在野外較潮溼的草地、葉面很容易觀察到蠼螋,初次認識這種有鐮刀狀尾夾蠼螋圖的小蟲都會嚇一跳,深怕不小心被夾到,或擔心有毒。其實它們是很可愛的小昆蟲,遇到騷擾不僅不會主動攻擊對方,還會裝死然後逃命!當然這個尾鋏也是它們防衛的武器,受驚時偶會上舉雙鋏示威,另外蠼螋腹部第3、4節的腺褶能分泌特殊的臭氣驅敵。

儘量保持房屋的乾燥,尤其是衛生間要保持乾淨就可以了,可以買瓶氣霧殺蟲劑,見到的時候噴殺就行了!

不過建議你做好室內衛生,只要室內衛生保持的好,這種蟲子是不會在你家裡安家的。

其治理應強調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1、注意家裡的清潔衛生。

2、物理機械防治:氣調、燈誘。

3、化學防治:甲基嘧啶硫磷噴施或溴甲烷燻蒸(燻蒸對人體危害很大,燻蒸後注意及時通風,待煙霧散去後方可入內,較危險,慎用)。

4、生物防治:病原微生物治蟲或天敵治蟲。

8、隱形的殺手——家鼠

家鼠是當地住宅區害鼠優勢種,佔總鼠數的44.63%,年平均鼠密度為1.37%~7.15%。在華中地區小家鼠分別占房舍區和農田捕鼠總數的38.67%和1.53%,捕獲率為5.21%和0.12%,房舍是小家鼠最適棲息地。2.洞穴結構:家鼠洞穴結構比較簡單,一般在雜物堆、衣櫃、抽屜、牆角、田埂、糧草垛、食品庫等作窩。室內窩巢常以破布、爛棉、紙屑等柔軟物質鋪墊而成;室外窩巢常用多種作物的莖葉和細軟的草本植物築成。洞口1~2個,洞直徑3~5cm,洞長60~100cm,巢穴有球狀和碗狀兩種,巢的體積約13cm2左右。家鼠的個體常營獨居生活,僅在交尾或哺乳期可見一洞數鼠現象。3.食性食量:家鼠食性雜,以盜食糧食作物為主,最喜吃小顆粒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種子。初春啃食種子、幼苗、樹皮、果蔬等,夏季在野外也食草籽和昆蟲等,食譜廣泛。小家鼠取食主要在夜間,一般19~22時為取食高峰。

十大恐怖動物


盜取食物,咬壞衣物,主要傳播鼠疫、鼠型斑疹傷寒、恙蟲病、鉤端螺旋體病、蜱傳回歸熱、沙門氏菌感染、弓形蟲病等多種疾病,對人類危害極大。北方家鼠一般會在倉庫中建窩,盜取糧食。將裝糧食的袋子咬漏,把食物藏在它的窩中。並且破壞力極強!

十大恐怖動物


家鼠安全滅鼠六法:

一、水泥滅鼠:將大米、玉米、麵粉等食品炒熟,放少許食用油,然後拌入幹水泥,放在老鼠出沒的地方。老鼠食後,水泥在腸道內吸收水分而凝固,使老鼠腹脹而死。

二、柴油滅鼠:把黃油、機油、柴油拌勻,投放在鼠洞周圍。老鼠粘上油,易粘塵土,使老鼠感到不舒服,用嘴去舔,柴油隨消化道進入腸胃後,腐蝕腸胃致死。

三、氨水滅鼠:用氨水1-1.5千克,灌入老鼠洞內,立即堵住洞口,其氣味可將老鼠燻死。用氨水毒殺過老鼠的鼠洞,一年內老鼠不敢入內。

四、石灰滅鼠:把石灰塞進鼠洞,再灌入少量水,待洞口冒熱氣時,立即用溼泥土將洞口封死。

五、漂白粉滅鼠:發現鼠洞後,封死後洞,從前洞投入20克漂白粉,再往洞內灌入適量水,迅速封嚴洞口,漂白粉遇水產生氯氣,會把老鼠毒死在洞內。

六、甲胺磷滅鼠:用25克甲胺磷拌和0.5-1千克大米或大豆、小麥等糧食,5分鐘後,待糧食汲足了藥液,分撒于田間或老鼠出沒的地方。因甲胺磷的氣味與幹蘿蔔片類似,老鼠喜愛吃,毒殺效果好,但此藥不宜放在家庭內和畜禽來往之處,以免發生毒害。

7、水底之狼——水虎魚

是分佈於南美洲亞馬遜河中的一種魚。食人鯧又叫做食人魚、水虎魚等,它的頸部短,頭骨特別是顎骨十分堅硬,體呈卵圓形,側扁,尾鰭呈又形。屬於可食性的魚類。體呈卵圓形,側扁,尾鰭呈又形。體呈灰綠色,背部為墨綠色,腹部為鮮紅色。牙齒銳利,下顎發達有刺,以兇猛聞名。雌雄鑑別較困難。一般雄魚顏色較豔麗,個體較小,雌魚個體較大,顏色較淺,性成熟時腹部較膨脹。

十大恐怖動物


在原產地亞馬遜河流域,成群的"食人魚"常將誤入水中的動物在短時間內吃得只剩白骨,甚至將誤入水中的人吃掉。巴西人稱其為"皮拉尼亞",意思是"割破皮膚的",印第安人常將其牙齒當小刀來用。在中國,"食人魚"咬傷飼養人員和養殖愛好者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十大恐怖動物


食人魚的襲人事件絕大部分是由群居的紅腹食人魚引起的,與其他大型食人魚(如黑食人魚)沒有任何關係。

6、龐然大物——棕熊

棕熊(學名:Ursus arctos):亦稱灰熊。是陸地上食肉目體形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體長1.5-2.8米,肩高0.9-1.5米,雄性體重90-800千克,雌性體重80-250千克。頭大而圓,體形健碩,肩背隆起。被毛粗密,冬季可達10釐米;顏色各異,如金色、棕色、黑色和棕黑等。前臂十分有力,前爪的爪尖最長能到15釐米。由於爪尖不能象貓科動物那樣收回到爪鞘裡,這些爪尖相對比較粗鈍。前臂在揮擊的時候力量強大,“粗鈍”的爪子可以造成極大破壞。

十大恐怖動物


棕熊嗅覺極佳,是獵犬的7倍,視力也很好,在捕魚時能夠看清水中的魚類。棕熊肩背上隆起的肌肉使它們的前臂十分有力,前爪的爪尖最長能到15cm。由於爪尖不能象貓科動物那樣收回到爪鞘裡,這些爪尖相對比較粗鈍。前臂在揮擊的時候力量強大,“粗鈍”的爪子可以造成極大破壞。棕熊的爪子雖長,卻並不擅長爬樹,和碩大的頭顱比起來,它們的耳朵顯得頗小,當它們換上厚厚的長毛冬裝,那對小耳朵只能若隱若現。棕熊的吻部比較寬,有42顆牙齒,其中包括兩顆大犬齒。和其他熊科動物一樣,它們也是跎型動物,並長有一條短尾巴。

5、海洋霸主——大白鯊

大白鯊(學名:Carcharodon carcharias),又稱噬人鯊,是最大的食肉魚類,身長可達6.5米,體重3200公斤,尾呈新月形,牙大且有鋸齒緣,呈三角形,牙長10釐米,大型進攻性鯊魚。但正因為其特別巨大型,可以認為已經是食物鏈最終極獵食者,即最高級消費者。

大白鯊分佈於各大洋熱帶及溫帶區,一般生活在開放洋區,但常會進入內陸水域。它們最喜捕食海豹、海獅,偶爾也會吃海豚、鯨魚屍體。

十大恐怖動物


大白鯊最早出現於中新世,是唯一現存的噬人鯊屬的成員。因此其生存非常困難,可以說每一隻大白鯊的存在都是生命進化的奇蹟,恰如白堊紀的恐龍一樣。由於大白鯊的數量正不斷減少,瀕臨滅絕,故大白鯊現已被列為世界保護品種,禁止獵殺。因其體積大且具攻擊性而被認為是海洋殺手,並且被拍攝成同名電影和製作成同名遊戲。

4、用毒針的傢伙——蠍子

蠍子是蛛形綱動物,蜘蛛亦同屬蛛形綱。它們典型的特徵包括瘦長的身體、螫、彎曲分段且帶有毒刺的尾巴。陸地上最早的的蠍子約出現於四億三千萬年前的希留利亞紀(志留紀)。

世界上的蠍子約有800餘種,我國的蠍子有15種,常用以入藥的為東亞鉗蠍(Buthus martensii Karsch),對風溼類疾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亦稱馬氏鉗蠍,屬蠍目的鉗蠍科(Buthidae)。東亞鉗蠍數量最多,分佈最廣,遍佈我國10餘省。

十大恐怖動物


3、有毒牙的大蟲——蛇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動物的總稱,屬於爬行綱蛇目。正如所有爬行類一樣,蛇類全身佈滿鱗片。

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目前全球總共有3,000多種蛇類。

身體細長,四肢退化,無可活動的眼瞼,無耳孔,無四肢,無前肢帶,身體表面覆蓋有鱗。

蛇類是變溫動物,體溫低於人類,又被稱為冷血動物,當環境溫度低於15℃時,蛇會進入冬眠狀態.

部分有毒,但大多數無毒。另外"十二生肖"中也有"蛇"這一屬相。

十大恐怖動物


為了環境和您的健康,請不要使用任何野生蛇類製品包括食用&泡酒(有寄生蟲如裂頭蚴和病菌,高溫/酒精都難滅),或傷害它們。現在有很多人捉到蛇絕不會放掉,任憑如何勸解也不聽,不是吃肉泡酒就是"值多少錢",或者還有打蛇裝英雄的,其實,中國蛇類越來越少,需要大家合力保護。而且,人們對蛇類認知不高,難免有許多誤解,所以,大家還是要適當瞭解蛇類,人類對蛇的恐懼,來源於無知,以及幾千年的文化根深蒂固的影響。

十大恐怖動物


蛇屬於爬行綱有鱗目蛇亞目。又有蛇、虺、螣、蚺、蜧、蜦等別稱,根據品種也會有蝮、蚺、蟒、蝰等近義稱呼,屬於有鱗目。身體細長,四肢退化,身體表面覆蓋鱗片,蛇雖細長卻是脊椎動物。大部分是陸生,也有半樹棲、半水棲和水棲的,分佈在除南極洲以及新西蘭、愛爾蘭等島嶼之外的世界各地。以鼠、蛙、昆蟲等為食。

2、會飛的獸類——蝙蝠

蝙蝠是翼手目動物,翼手目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現生物種類共有19科185屬961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佈遍於全世界,在熱帶和亞熱帶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憩息,夜間覓食。

十大恐怖動物


蝙蝠類是唯一真正能夠飛翔的獸類,它們雖然沒有鳥類那樣的羽毛和翅膀,飛行本領也比鳥類差得多,但其前肢十分發達,上臂、前臂、掌骨、指骨都特別長,並由它一層薄而多毛的,從指骨末端至肱骨、體側、後肢及尾巴之間的柔軟而堅韌的皮膜,形成蝙蝠獨特的飛行器官—翼手。中國古代也有關於蝙蝠的記載說他們也生活在鐘乳洞裡,名叫仙鼠,那裡的蝙蝠因為能夠喝到洞裡的水得到長生,千年之後他們的身體顏色也有了巨大的變化,從原來的黑暗的顏色變成了通身雪白,我想這就是他們為什麼被稱為仙鼠的原因吧。

蝙蝠是用超聲波來判斷前方是否有障礙物,用此來改變飛行道路。從前很多人說蝙蝠視力差,其實是一個天大的誤區。已經有不少科學家指出,蝙蝠視力不差,不同種類的蝙蝠視力各有不同,蝙蝠使用超聲波,與它們的視力沒有必然聯繫。

十大恐怖動物


1、恐怖之王——塔蘭圖拉毒蛛

​塔蘭圖拉毒蜘蛛是對部分穴居狼蛛和捕鳥蛛的泛稱,而並非具體的某一種蜘蛛。法布爾在《昆蟲記》中對其的描述非常著名。

在民間文學裡還反映出人們對塔蘭圖拉毒蛛的一貫恐懼。塔蘭圖拉毒蛛是南方經常遇見的一種大蜘蛛。它十分好鬥,根《昆蟲記》中記載,塔蘭圖拉毒蛛在發情時間 或地盤被侵略時十分兇猛,又被人們稱為"食人蛛"。他南歐人們認為,只有瘋狂地跳舞才能治療塔蘭圖拉毒蛛的咬傷。甚至塔蘭圖拉舞的名稱就是從塔蘭圖拉毒蛛 的名字而來。其實,被塔蘭圖拉毒蛛咬傷並不致命,只比黃蜂的蟄傷疼一些,跳舞是治不了傷的。

十大恐怖動物


塔蘭圖拉毒蛛是大型、多毛的蜘蛛(Theraphosidae 和 Lycosa 種),因為常在寵物商店被出售而廣為人知。此類蜘蛛中大多產自美洲熱帶地區。有些南美的種確實能注射危險的毒素,但大多數此類蜘蛛的齧咬只能讓人疼痛而已。有些塔蘭圖拉毒蛛可能大如餐盤。它們都長著巨大的毒牙,用於捕捉鳥類、鼠類和蜥蜴等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