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美人心计”,催生出一位雄主

数年前,一部电视剧《美人心计》曾经风靡一时,由林心如饰演的窦漪房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自己的夫君刘恒成功登上皇位,从而开启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其实历史上的窦太后一开始只是一位身世可怜的弱女子,即使成为代王妃后也是安分守己,机缘巧合才成为了窦皇后,进而又“荣升”为窦太后。但是这位窦太后有位儿媳妇十分了得,靠着自己的心计从一位普通农妇变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上演了一出真实的“美人心计”。

历史上的“美人心计”,催生出一位雄主

农妇进宫

王娡,一位落魄的贵族。其母臧儿是汉初燕王臧荼的孙女,嫁给同里(相当于现在的同一社区或街道)的王仲为妻,生有一男两女,长女就是王娡,嫁给了一位普通农夫金王孙(名字够大气),生有一女。有一次王娡回娘家,有个姓姚的相士前来看相,见到王娡后大惊失色,说她当生皇子,将来要母仪天下!王娡母女虽然高兴,但觉得太匪夷所思,只是将信将疑。

历史上的“美人心计”,催生出一位雄主


事有凑巧,几天后,朝廷来选良家女子入宫,臧儿听说后又做起了富贵梦,也不管王娡已经嫁人,就将她打扮好后送入宫中。金王孙虽然一百个不乐意,但也不敢跟皇家抗衡,只好吃了个哑巴亏。

王娡入宫后,被分配到太子身边。当时太子刘启二十多岁,正是对男女之事需求旺盛之时,再加上王娡风流妩媚,比那些青涩女子更多了几分韵味,二人情投意合,如胶似漆。王娡觉得自己有些势单力薄,又说动太子,将妹妹儿姁也接入宫中。姊妹俩共侍太子,一时风头无两。

吉兆生子

王美人(美人是汉宫妃嫔之称,相当于两千石的轶职)起初为太子生下几位千金。到了太子继位(是为景帝)这一年,他先是梦到一个赤彘(红色的猪)从天而降,直入崇芳阁(王美人居所);又梦到一位神女捧日,交与王美人,后者将其吞入肚中。到了七夕那天,果然产下一位“龙子”!因为景帝曾梦到高祖命他生子名彘,前时又梦到赤彘,所以取名为刘彘!

彘者,猪也。虽说当时的“猪”并不是什么侮辱性的字眼,但终究是不雅,所以后来改名为“彻”,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历史上的“美人心计”,催生出一位雄主


当时景帝有好几个儿子,刘彻居中,因为聪颖过人,景帝十分喜爱,封其为“胶东王”。而太子是栗姬所生的刘荣。栗姬也深受景帝宠爱,为了让儿子当上太子也是费尽心思,终于得偿所愿,以为大功告成了,就有些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不曾想又生了变故,致使自己美梦成空,还搭上了母子俩的性命!

却说馆陶长公主刘嫖(窦太后之女,景帝的姐姐。我查遍了字典也没有发现这个“嫖”字有什么美好的寓意,皇家取名还真是任性随意!)有一女名叫陈阿娇,打算许配太子,也算是强强联合。但栗姬怨恨长公主经常给景帝介绍美女,使自己不得专宠,就断然拒绝了这一提议(不懂政治,自取灭亡)。长公主热脸贴了冷屁股,感觉大伤面子,从此与栗姬结下了梁子。

历史上的“美人心计”,催生出一位雄主

可乘之机

正在为儿子的未来谋出路的王美人听说这件事后眼前一亮,觉得自己有了目标,就立即行动起来。

王美人开始抓住一切机会(没有机会就自己创造机会)与长公主套近乎,联络感情。一来二去,二人就十分亲近,无话不谈了。

有一次,长公主说起栗姬拒绝了她的婚配要求时,仍然愤恨不已。

历史上的“美人心计”,催生出一位雄主


王美人安慰了几句,趁机说道:“只怪我无福,不能得到阿娇这样的佳妇。”

长公主一听,心中盘算:彻儿聪明伶俐,深得皇帝喜爱,将阿娇嫁与他也不错。于是应道:“那就将阿娇配于彻儿,咱们亲上加亲,如何?”

王美人听后心中暗喜,但面子上还要谦逊几句:“彻儿不是太子,只怕我们高攀不起。”(这是以退为进)

长公主一听,咬牙切齿地说道:“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彻儿比荣儿强百倍,为何不能当太子?她栗姬以为荣儿当了太子就万事无忧了,哼,有我在,她这个皇太后就别想当!”(被人当枪使还不知道)

王美人更加窃喜,但还要再加一把火,就说道:“太子是一国之本,怎好轻易废立?还请公主不要意气用事。”

长公主说道:“是她不识抬举,我也顾不了许多了。”

历史上的“美人心计”,催生出一位雄主


过了几天,长公主携阿娇进宫找王美人叙话,恰巧刘彻也在。长公主就逗弄他:“给你娶个媳妇如何?”刘彻说:“好啊好啊。”公主指着旁边的宫女问:“她们好不好?”刘彻摇头。公主又说:“那把阿娇许配于你怎样?”刘彻大喜:“要是能娶到阿娇,我就给她造一座金子做的宫殿,让她住到里面。”长公主听后哈哈大笑,王美人也是乐不可支。

历史上的“美人心计”,催生出一位雄主


于是长公主带着二人来到景帝面前,叙述了刘彻的话,并表示愿意将阿娇许配于他。景帝前时听王美人说过此事,本来觉得阿娇大刘彻好几岁,不太同意。听了姐姐的话后觉得两个孩子可能前世有缘,也就答应了这门婚事。

发动攻势

长公主与王美人结为亲家后,二人开始对共同的敌人栗姬发起了进攻。当时太子已立,原先的薄皇后已经被废,景帝就打算立栗姬为后。长公主听说后就劝景帝:“陛下要慎重考虑。栗姬崇信邪术,且为人气量狭小。陛下与诸位夫人相会时,她总在背后诅咒。如此狭促之人当了皇后,只怕‘人彘’的祸事又要重现了!”

历史上的“美人心计”,催生出一位雄主


景帝听了“人彘”二字,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就决定再试探试探栗姬。一日来到栗姬的寝宫闲坐,对栗姬道:“朕百年之后,希望爱妃能善待后宫的诸位妃子和皇子。”

栗姬听了这句话,刚才还笑语晏晏的脸立马僵住了,脸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变得阴云密布,眼看就要大雨滂沱了。景帝一看此景,心里就凉了半截,等了半天也不见栗姬表态,只好叹了口气,起驾回宫。临出门听见栗姬的哭骂声,隐约有“老狗”二字。景帝有心回去责备一番,又觉得有失体统,只好悻悻而去。自此对栗姬有了恨意,不愿立其为后。

历史上的“美人心计”,催生出一位雄主


长公主察言观色,再加上侧面的打听,已经知道了景帝的心思,决定再补一刀。于是她经常有意无意地在景帝面前夸赞刘彻,贬低太子刘荣。景帝本来就喜欢刘彻,“恨”屋及乌,对太子也有了意见。回想起刘彻出生时的种种异兆,以及栗姬与王美人在宫中的口碑差异(栗姬为人刻薄,王美人谦和有礼,二者高下立判),易储的想法开始萌发。此消彼长,胜利的天平开始向王美人倾斜。

致命一击

一日朝堂上,负责礼仪的大行官上奏,请求立太子之母为皇后。景帝听后大怒,斥道:“这事是你该管的么?”随即将其问罪,拘系狱中。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太子一并废去,贬为临江王。虽然众臣苦苦谏诤,仍然不该初衷!

原来景帝怀疑这一切是栗姬所为,所以一怒之下废了太子。其实这次真的是冤枉了栗姬,这一切的幕后操盘手非是别人,正是王美人!她看栗姬已经失宠,时机已到,就决定给予对手致命一击。遂

暗中指使大行官前去上奏,而景帝果然上了当,太子也无辜躺枪。(不知道大行官的结局如何?是受了几个月的牢狱之灾后得到许多好处,还是被王美人灭了口。)

历史上的“美人心计”,催生出一位雄主


以后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刘彻被立为太子,后来成为与秦始皇齐名的汉武大帝。王美人也母凭子贵,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后,应验了相士姚翁的预言。而栗姬母子就比较惨了,栗姬没当成皇后,连见景帝一面也成了奢求,整日郁郁寡欢,在听说刘彻当上太子,王美人当上皇后以后,心态彻底崩塌,不久就一病呜呼了。废太子刘荣后来也被人抓住一个过失,被酷吏郅都折磨而死(很不错的一个年轻人,被他母亲害了)。

历史上的“美人心计”,催生出一位雄主

结语

纵观整个事件,王美人固然有心计,谋略深,但说到底还是栗姬刻薄、狭促、气量窄的性格给了她可乘之机。若她能宽宏一些,对周围的人和善一些,王美人和长公主的那些心计也就无处可施了吧。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借鉴,拥有更多资源的同时能够与人为善,才是真正的强者。

还原历史本来的温度,感受人世间的变迁。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