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黄渤:"您这座山太高了,我翻不过去。"

周星驰:"用你独特的路子,开创一个不一样的孙悟空就可以了。"

合作以后

星爷说:"黄渤想在是喜剧演员中的王中王"

黄渤一句话都得大家捧腹大笑

"王中王?星爷这是在说我是火腿肠呢!"

这是黄渤和周星驰的一段对话,尽显了黄渤的高情商。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一直以来,黄渤在娱乐圈都是以“高情商”闻名,而他最近的事业也是越做越好。

无论是《一出好戏》,还是《杀生》,都能看到他不俗的演技。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还多了一个称号叫“50亿影帝”

但在水深的娱乐圈,除了有自身的能力之外,还是需要一些机遇的。

黄渤很幸运,他遇到了那个自己的“伯乐”,也是他的好兄弟——高虎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许多人都不认识高虎,但黄渤的红,绝对离不开高虎的提携。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上车,走吧》里面,黄渤和高虎都很青涩。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这是一部充满强烈农村色彩的剧,也是黄渤比较早的一部电影,虽然没什么名气,可是却让他初出茅庐。

其实,当年就是

高虎把黄渤推荐给了剧组的,助他一臂之力。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虽然不是亲兄弟,可是情义胜过手足。

这就是高虎和黄渤的关系。

其实,在拍摄这部戏的时候黄渤的表现并不怎么样,因为没有什么表演的经验。

有一场戏黄渤拍了7条,还是让导演不满意。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因为人是高虎找的,没办法,导演只能把气撒在高虎的身上,质问道:“你这人哪找的?”

为了自己好兄弟的前途,高虎只能低声下气地说:“请再给我们一些时间!”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高虎其实也是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并且和段奕宏、陶虹等人是同学。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一手成就了黄渤,他自己的演技也还是可以的。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天龙八部》里面,他饰演的“虚竹”了。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另外,在《相爱十年》中,也能看到他的演技巅峰。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不过他却和娱乐圈很多明星一样。

不知道是成名之后“飘”了,还是太过于心切了。

在2003年,拍摄《情错》的时候,居然失手把同剧组的灯光师撞成了重伤。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经过抢救之后那个灯光师

身亡。

随后他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因此锒铛入狱

又在2012年,有一个工人在他家别墅区里面施工的时候,踩到了高压电线而身亡

那个工人的家人一致觉得高虎是有责任的。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后来经过调解,判定他没有责任,但他还是自愿赔偿人家35万元。

这或许就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后来他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居然是因为吸毒

这对于一个艺人来说,无疑是事业前途尽毁的丑闻。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因为吸毒他再次被捕,并且锒铛入狱

后来的他,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2016年,出狱的高虎首次在微博上爆料自己已经在做房地产生意了。

高虎透露:“假期陪妈妈来到美丽的放鸡岛,这次来主要是和岛主签订了共同开发的协议,希望未来会让这里更有魅力!”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你们不要小看高虎啊,这个放鸡岛面积有1.9平方公里,是茂名市最大的海岛。

不由得让人感叹,真是一个隐藏的商业奇才。

同时他也表示,自己不再做表演这一行了。正在蓄势待发地在房地产行业干一波。

如今45岁的他,已经在房地产行业混的风生水起,成为了一名大亨。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不过,有的人还是觉得他不拍戏可惜了,毕竟演技还是不错的, 说不定可以成为下一个影帝。

但人生就是一步走错步步错,现在的他走过了弯路,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归属。祝福他吧!


他为黄渤低声下气,背负人命吸毒入狱,却在45岁成房地产大亨


往期回顾: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