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會,很多人上班,就是吃不飽餓不死,僅此而已”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九九的觀點】並沒有題主所說的那麼誇張,現階段有一些人他們的生活狀態比10年前、20年前要好得多,最起碼能夠吃得飽喝得足,有事兒沒事兒還能上網衝浪。當然從現階段的角度來看,很少有人能夠大富大貴,也很少有人不用工作也能夠吃飽喝足。

我們憑著自己的雙手來賺取對應的收益,不香麼?

職場薪資的狀態

題主所說的疑惑,在前一段時間我也徹底感悟到了,當我去詢問自己身邊的人她們月薪水是多少的時候,很多人張口就來,月薪10萬,月薪20萬,月薪100萬,月薪1000萬。

只不過當我看到自己身邊那幾個老掉了牙的叔叔阿姨大爺大媽爺爺奶奶們,很是好奇,你們每個月薪水這麼多,現階段看大門都能有這麼高的收益了嗎?

然後那些大爺大媽們說:並不是他們的薪水,而是他們的女兒,他們兒子的薪水。

可是其中一個大爺他是看大門的,他的兒子我認識,是小學老師,每個月的薪水只有3500,到現在還通過借信用卡來過活。

只不過這件事情那個大爺不知道,還以為自己的兒子月薪10萬甚至月薪15萬。

當我們第1次聽到別人薪水的時候,聽到別人的薪水之好,福利待遇之棒往往會讓我們望塵莫及。

但是大家要明白一點:絕大多數人他們在彙報自己薪水的時候,往往是秉承了一個報喜不報憂的狀態。如果我們一直拿自己的薪水和那些薪水特別高的人,或者明顯誇大自己薪水的人作比較的話,恐怕會有很多的失落感。

職場當中的滿足

之前的時候見過一個大致數據比例,現階段的話如果能夠達到月薪5000,基本能夠保證自己生活自給自足。

所以我們可以以5000作為一個衡量標杆,如果自己沒有達到5000的努力加油,爭取在新的一年裡面薪水能夠超過5000,如果自己的薪水已經達到了5000,那麼就要明白一點,你最起碼比一部分人要幸福,比部分人擁有更多的工資和薪水。

針對於現階段很多人都認為自己處在吃不飽餓不死的狀態,有以下2點建議:

1.理性看待別人的薪水,因為不一定每個人告訴你的薪水都是真實的。

有一些情況就是這個樣子,他們會告訴別人,我每個月的薪水突破了10萬,每個月薪水突破20萬,但是仔細一打聽,他可能每天工資只有100塊錢,一個月下來只有3000塊錢,但是他口嗨一下把自己的薪水無形當中提高了很多,很多人就會報以羨慕的眼神去看他。

我們要明白自己幾斤幾兩,要明白對方几斤幾兩,沒有必要去羨慕別人,更沒有必要被別人所虛報的高額薪水而自卑。

2.自己要和自己的過去相比。

如果把我們的薪水拿出來,非要和世界首富去比,明顯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恰當的,畢竟自己是自己,首富是首富。

我們更建議大家能夠和自己的過去相比,只要自己的每一天都比過去過得好,自己的每個月薪水都和過去的那一個薪水想比幅度有所上漲,那麼自己就永遠處在一個越來越好的狀態。


我是廈九九,上市公司品牌總監,職場二寶媽,成長學習博主、頭條號簽約作者,寫作教練,《撐過去,你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寫走心的成長感悟、實用的職場分享、高效的寫作技巧,歡迎關注我。


廈九九


你說得很對,絕大部分打工者的收入只能吃飯,想吃好的,喝高檔酒,抽高檔煙,想去旅遊去旅遊,想買喜歡的東西那是不可能的。


劉哥230611818


我是1953年生人,年輕的時候雖然吃不飽,穿不暖,但是人人都幹勁十足,活得高高興興的。1973年的夏天,家中借了400元錢給我娶了媳婦,老婆比我大兩歲。

那時候我家一共是七口人,我爸我媽,我和媳婦,我還有三個妹妹。我結婚一年多,大女兒出生了,第二年我媽媽去世了。又過了一年多,我兒子出生了,時間不長,我爸爸也去世了。

這時候我家還是七口人,我和媳婦兒,我兩個孩子,我三個妹妹。七口人生活靠我一個人賺錢,我那時候就二十五六歲,我年輕的時候是木匠,白天去建築工地上班,晚上給別人加工傢俱。

照片是我和媳婦年輕時,老婆和我三個妹妹,還有我兩個孩子小時候。





劉井隆


雖然說的不好聽,卻也是實話。在當今社會,如果沒有個一官半職,沒有外塊,只憑工資收入,確實只能維持生存需要。如果,再貸款買房,生活就拮据了。有些人拿今天與過去比,這毫無意義。若是拿今天的收入,回到過去花,才有可比性。


大漢子民14


很多人上班,是吃不飽,餓不死?

此論偏頗。中國的一線城市裡的中產階級,大多是打工發家。我所在的小區,所有的房主,,無一不是打工經年,買房買車,成家立業,成為廣州的最早的一代新市民。他們中最早的是一些大學畢業生,進人外企打工,後來成為外企的高層管理者。


高友德


什麼時候都是這樣的我小時候農村大鍋飯就是不飽不餓的生活,現在工作掙工資就是幾千塊錢一家人都指這個生活當然是吃不飽餓不死了,會手藝的還能多掙點錢象東北人大多都不會手藝他們是靠煤礦工作,煤礦一不讓幹他們只能是出苦力了在說年齡說大不大的這樣人更難熬


美萍6295


這要看你的要求而言,量入為出,平民百姓的生活也是很好的!你上飯館我上菜場,你上舞廳我在客廳,你開奧迪我開山地,你的副駕坐一天三換我的後面坐的永遠都是我的初戀那個,心態不一樣對待生活的奢華也就不一樣,又回到了原地萬紫千紅各有千秋


風鈴52539582


朋也觀點:說這句話的人,對生活的態度未免有些太悲觀了,我見過在家無所事事,只想不動的人吃不飽飯,但還真沒聽說過有工作的人會面臨這種生存問題。其實我們可以想想,月薪三千有月薪三千的活法,月薪三萬有月薪三萬的活法,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人與人之間生活品質的差別而已。


到哪都不差不你這碗飯吃,關鍵是人的慾望得不到滿足。

大學快畢業的時候,正趕上跟家裡人鬧了點矛盾,本來就是單親家庭,再加上自己性子倔,實習期間開始,就拒絕了家裡人的所有援助,孤身一人在大連工作。

當時手裡沒錢啊,實習的工作還是做電銷,做了才不到一週,幸虧單位供住,底薪只有1800塊錢,但是也不敢換工作。

現在都記得,自己靠著室友那裡借來的200塊錢,死撐了26天,不敢多借,怕人家知道我混得不好,那時候每天的口糧是兩個燒餅,三罐可樂,那個時候覺得自己真難,連一份蓋澆飯都吃不起,但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會一直這樣下去。

前兩個月也就能拿個底薪,沒辦法,初來乍到的,想成單拿提成很難。後面熟悉業務了,知道怎麼做了,每個月能拿到六七千的工資,還做上了小組長,生活自然也就上來了。

直到現在,自己都會有那麼一種想法,就是感覺自己永遠都是底層,註定這輩子就是為了吃飽穿暖而奮鬥。可是反過來想想,現在的生活也不錯,還有不滿足的呢,其實很多人的生活水平真不是吃不飽餓不死,而是對當前的生活不滿足,卻又無法改變而已。

寫在最後。

誰都成為有錢人,誰都想一輩子不用奮鬥還能過上錦衣玉食的日子,可那畢竟時極少數的人才有的先天優勢。

賺錢本身就不容易,賺大錢更是難上加難,當我們沒有能力滿足自己慾望的時候,那就嘗試控制自己的慾望吧。


朋也


不同時期的人,受各種教育社會理念的薰陶也不同,像我8o年結婚時,沒有房子住,每月五塊錢租我愛人單位圖書館倉庫住了8年,從我父母親家搬出來時,我母親給俺們二隻碗,一個盤子,二雙筷子,俺們倆都是38塊錢,我每月還給我母親1o元錢,直到我有兒子,我母親不要了,我現在住著單位的福利房60平,有私家車,每月俺倆退休金七千多塊,非常滿意,俺家有一親屬,去年結婚,男孩研究生畢業,女孩研究生留學畢業,家裡準備一百多平的房子,室內設置都是名牌,合資私家車,像我這樣的裝配,人家小倆口肯定不能同意,這就是不同年代的人,對生活需求的目標也不同,在社會上的活動也肯定不一樣,這就是代溝吧,


山頭16


我在四線城市生活,現在30這個年齡的確是很難,兩個孩子,房貸,車貸,就一個人上班,企業還不景氣一月4300元的工資,老婆看孩子沒工作,這還是大寶沒上託兒所,如果上託兒所就沒錢,還是一家人沒病沒災的。老人救急著,經常送麵粉,菜,給孩子買衣服。我們大人已經已經5年沒買衣服了。並不是我們這樣,太多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