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村常见的石蛙为何现在少见了?野生石蛙是不是保护动物?

农夫也疯狂


你好!农村老俗话来说说农村的石蛙,石蛙又叫石鸡,这个相对于田鸡来说是不是更好理解,田鸡就是大家常见的青蛙了对吧?石蛙在南方多见,属于昼伏夜出的两栖类小动物,喜欢藏身于水坑里或者岩石缝里。



石蛙和青蛙都是可以食用的,味道鲜美细嫩,南方人很喜欢吃,甚至有人叫石蛙为水中人参,可见营养价值很高,比一般的蛙类要备受欢迎。但是石蛙的天敌很多,比方说水蛇,老鼠和人类。这里就要说到石蛙在农村越来越少的原因了,石蛙的天然天敌水蛇老鼠就不说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嘛,食物链的层级不同。其实人为因素才是石蛙越来越少的主因。

从石蛙的天性来讲,适应环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很差,温度变化太大就会影响的石蛙的生活状态甚至死亡。再一个来讲,水蛇老鼠的捕食也会造成石蛙的减量,我最想可说的就是人类的肆意滥杀才是石蛙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当然了,石蛙的食物来源减少生存环境的污染等也是石蛙减少的因素。

其实石蛙属于国家保护的“三有”野生动物资源,它的学名叫棘胸蛙,是不允许捕捉售卖食肉的。看到一个报道,说某地农民捕捉野生石蛙被逮住了,数量不少,然后被以非法狩猎罪给提起诉讼了。石蛙资源本来就少,再加上人类喜欢吃它,自然就越来越少的了,只有靠人工养殖石蛙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了。

农村人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一般不会认为捕捉石蛙就是违法犯罪行为,这个可能是地方法律普及力度有关,当然里面也有利益方面的因素。石蛙能做成很多美味佳肴,那么只能吃人工养殖的,其实来说野生和人工养殖的石蛙营养价值是一样的,甚至野生的没有人工养殖的品质高的呢。清炖,清煮,清蒸,爆炒都是石蛙的美食菜谱。


农村老俗话


石蛙学名叫刺胸蛙,因其食用价值、药用价值极其丰富又被称为”百蛙之王“,在古代是南方封侯国进贡的贡品,同时也是只有达官贵人们才能吃的起的”贵品“,所以在过去能吃得起刺胸蛙的不是贵人就是有权势之人。

石蛙常年生活在南方各省份的森林深处的清澈的小溪泉水中,属于夜行动物,每当夜间11点左右活动最为频繁,石蛙的食性为食肉性,主要以一些幼虫、小虾、小螃蟹和飞虫等小动物为食,有的体型大的石蛙还会以幼蛇和蛙类为食。

石蛙的肉质非常松嫩,在民间常以清水煮石蛙为食,因为石蛙的体型一般都在3两左右,有的可以达到半斤,所以只有清炖的方法才能体现石蛙的肉质鲜美,而且还能将其营养熬入汤中。石蛙不仅可以食用,而且还有一定的药性作用,比如对一些疮病有一定辅助作用,在民间还一直流传着”“食之美味、药用化疮“的佳话。

为什么石蛙现在少见了?

”树大招风“,石蛙非常的珍贵,不仅能食还可当药,这么值钱的东西,作为贪婪的人类怎能放过呢,于是在民间,很多利益熏心的人会大肆的捕捉石蛙,有的自用,有的就会在黑市上进行贩卖,【死水禁不住养】,况且石蛙的繁殖能力不是特别强,日积月累的捕捉,必定会造成石蛙的数量减少。

栖息地的严重损害,石蛙的生活环境一般对于水源地要求比较高,水要清澈,而且环境要安静,但现在的水资源不断的在受到污染,而且因为人类的不断探索,石蛙的生存地也成为了旅游观光和科研考察的地方,这样势必会给石蛙的生存带来危机,所以栖息地环境的恶劣也是石蛙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野生石蛙是不是保护动物?

野生石蛙现在是保护动物,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市民擅自抓捕野生石蛙,非法狩猎野生石蛙50只以上就犯了重大刑事案件,是会被判处相应的有期徒刑坐牢的。所以以后见到石蛙记得一定别去进行捕捉,不能因为一己私欲触犯法律哦。


布衣小农人


国人,请不要再乱吃动物了,尤其是野生动物

国人,请不要再乱吃动物了,尤其是野生动物,国人每次聚在一起吃饭,都会有几十种动物,几乎什么都吃,乌龟,甲鱼,鸽子,鹌鹑,螃蟹,小龙虾,泥鳅黄鳝,青蛙,熊掌,蛇,穿山甲,素菜只有一两个,吓死全世界外国人,这是满清鞑子留下来的恶习,直到吃穿山甲,果子狸,蝙蝠,那些吃卖野生动物,狗肉的都要取缔,中国人为什么天上水里什么都要吃?

《黄帝内经》引《上经.尚时》曰:“ 瘟之至也,非江海鳞甲之类而不生。疫之至也,非虫兽毛羽而不存。”小龙虾,黄鳝,田螺都是寄生虫,也是为什么我们中国人那么多病,中国人无所不吃,从来没有听说外国人日常吃蟹,螺,贝,黄鳝,泥鳅,小龙虾,龟,蛙,蛇,鸽子,鹌鹑,猫狗的,更不会吃穿山甲等鳞甲类动物,只知道他们吃披萨,奶酪,牛肉鸡肉,麦片玉米,牛奶鸡蛋,一个世界的文明水平是从饮食开始,我们现在的饮食文化是从蒙元蛮夷,满清鞑子留下来的文化,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这是野蛮文化的印记,而真正汉人的饮食文化却跟西方类似,少量肉类,一般江南地方大多菌汤,茶,八宝饭,包子,面饼,汤圆,粥,糯米粽子等等一类饮食,过去江南的饮食文化也非常文明,但是现在的国人能不能不要再什么都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