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记》和《北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独醉汉水


我是偷听制笔的强哥,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关于《南游记》和《北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我的回答如下

一、南游记

是明代作家余象斗,创作的神魔小说。《南游记》又名《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南游华光传》、《华光大帝传》,全文共四卷十八回。书中主要讲述了主角“华光”三次投胎转世,降妖伏魔,大闹三界,寻母救母,终成正果的神话故事。

故事梗概:

如来佛身边的妙吉祥童子,因杀死独火鬼王而忤如来被贬,如来赐给他五通和天眼,投胎为马耳娘娘的儿子,名三眼灵光。长大后的三眼灵光出游灵虚,因盗金枪,被紫微大帝困死在发曲珠内。又投胎在炎玄天王家,叫作三眼灵耀,师事妙乐天尊,却又诈取其金刀,炼为金砖以作法宝。接着闹了天宫琼花会,自号华光,反出天宫。玄天上帝用北方壬辰水降服他,因怕玉帝怪罪,华光走往人间,托生在萧家庄,仍叫华光。其神通广大,与神魔屡战立有功勋,玉帝赦其前罪。华光不知其母是魔鬼吉芝陀圣母,此时已被龙瑞王收押酆都,华光四处寻母,却因失去金砖救母不便,欲骗取凤凰山玉环圣母的宝塔,遂遇铁扇公主,擒以为妻,又降诸妖,均所向披靡。华光仍思念母亲,四处询问,深入地府,又大闹阴司。救出母亲吉芝陀圣母,方知其为吃人的恶鬼。为使母亲改邪归正,不再吃人,又幻作齐天大圣模样去偷王母娘娘的仙桃,遂与齐天大圣恶战一场,不料却被大圣的女儿月孛用骷髅骨击死。火炎王光佛遂出面议和,华光得以死而复生,被如来收回灵山,皈依佛道。如来将因果奏呈玉帝,玉帝封华光为上善五显灵官大帝,永镇中界。


二、北游记

作者也是明代作家余象斗,《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真武大帝传》、《荡魔天尊传》,全文共四卷二十四回。书中主要讲述了真武大帝得道后降妖除魔的神话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民俗好尚,也流露出民众对上层社会、世风世俗的讽刺与不满。

故事梗概:

隋炀帝之时,九重天外南方巽宫刘天君家有琼花树,聚集七宝,闪闪生光。玉帝一见,即起贪心,讨取不果,便以三魂中一魂下凡,投胎为刘天君子,名长生,得以供养观赏。但宝树却皮叶欲裕。长生得三清点悟,往中界哥阉国修炼。因凡念未绝,投生为哥闺国太子玄明,与哥阁国前皇后转世的李香娘了其夙缘。后为上界妙乐天尊指引,前往蓬莱,每日诵经说法。又因买桃时许以卖桃女结来生之缘而破戒,复投生西霞国为太子玄晃。三十年后,再经妙乐天尊引度,于灵鹫山内勤修苦炼,三年成功,得见玉帝,受封为“金阙化身荡魔天尊”,掌管太阳宫。但他仍有四十二年灾难未满,须再度修炼。遂又投生净洛国为太子玄光。得斗母元君点化去武当山修行,四十年后回归天界,受封为“虚师相北方玄天上帝”,又被封“北方真武大将军”,到下界收伏妖魔,他先后收伏了龟蛇二妖,赵公明、雷田二将、华光、五雷五音等等,皆为己将。又剿灭各处妖邪,最后以叙述永乐三年,黄毛鞑子反叛,玄帝助永乐打败鞑子,永乐行香武当,建造金殿。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偷听制笔


提起《西游记》,大家都不陌生,几百年来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但如果让你聊聊《南游记》和《北游记》,相信绝大多数人会一头雾水,甚至不少人都不知道有这两部书的存在。下面我从作者创作背景内容梗概艺术成就四方面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两部书。

凑巧的是,这两部书的作者为同一个人,都是明朝通俗小说家余象斗。余象斗,字仰止,自称三台山人,明建安县(今福建建瓯)人。其实,对于他而言小说家只是兼职,出版商才是他的本职。在明代出版界,余象斗可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尤其在书籍营销方面绝对是祖师爷级别的人物。大名鼎鼎的“评林体”以及《南游记》《北游记》都是他营销书籍的产物,鬼才马伯庸曾评价余象斗

“是一个标准的市场营销天才”。

第二,创作背景

小说《西游记》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轰动,人们争相购买,甚至到了“洛阳纸贵”的地步,不少书坊数次增印依然供不应求,神魔小说一时间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书籍。对于这一现象,作为出版界的“大拿”,余象斗不可能无动于衷,他敏锐嗅到了里面暗含的商机,马上根据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编写了两部神魔小说《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和《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即《南游记》和《北游记》,一时大卖。

第三,内容梗概

1.《南游记》

《南游记》又称《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共四卷十八回,为明代中篇神魔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华光因杀死独火鬼王获罪而三次投胎转世,游灵虚、盗金枪、诈金刀、闹天宫以及战神魔的故事,后鉴于华光战魔有功,玉帝赦免了他的罪过。随后,华光开始了寻找母亲的道路,经历了寻求金塔、擒铁扇公主、大闹阴司等一系列波折,终于救出母亲。此时方知母亲实为妖怪,为了劝其归善,华光幻作齐天大圣盗取王母仙桃,不料却死于大圣女儿的骷髅骨。后死而复生,皈依佛道,被封为五显灵官大帝。

2.《北游记》

《北游记》又称《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共四卷二十四回,也是中篇神魔小说,主要讲述了真武成道降妖的故事。真武前世为玉帝三魂中的一魂,因贪恋琼花宝树思凡下界,得如来三清点化后隐居蓬莱。后转世为太子,娶妻登帝后,受妙乐天尊指引再至蓬莱修炼。因破戒再次投生为西霞国王子,被天尊引至鹫山,终获圆满,封为“荡魔天尊”。但由于灾期未满,再度投生修炼,42年后重归天界,封为“北方真武大将军”,而后降妖除魔,镇守武当。

第四,艺术成就

尽管《南游记》和《北游记》在艺术成就上无法与《西游记》相提并论,但在明代神魔小说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对两部书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记载。两部小说不仅语言幽默、想象力丰富,浪漫主义思想浓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抨击了明朝黑暗的政治统治,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


三夢遊水


东西南北代表四个方向,东西南北在大家心目中的关联性很强,就像我们知道有东京、南京、北京,就一定想知道是否有西京,它在哪里?对于《西游记》,也是一样的,《西游记》大家很熟悉,作者提问但是《南游记》和《北游记》但其实还有《东游记》呢?我就一并都说一下。

这里面故事挺有意思的,这三本书都和明代书商余象斗有关系,下面我从作者、故事概要、创作背景分别说明这三本书:

《南游记》和《北游记》为同一作者:明代余象斗

一、故事概要

《南游记》书中主要讲述了主角“华光”三次投胎转世救母的故事,因母亲爱吃人肉被锁在鬼城,大闹三界,寻母救母,最后与孙悟空结拜,并重回佛门。“华光”是如来佛跟前的妙吉祥童子的故事,在当时华光这位神只在民间广泛受到供奉。

《北游记》讲的是真武大帝得道后降妖除魔的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民俗,也流露出民众对上层社会、世风世俗的讽刺与不满。里面讲的故事起因也很简单,是玉帝想要刘天君家的琼花树,但是刘天君不给,于是就把自己的一魂下凡投胎到刘天君家的故事。

二、创作背景

《南游记》《北游记》作者都是余象斗,为什么他要写这两本小说呢?其实都是为了蹭《西游记》的热度。他是福建建阳人,余家从南宋时期就开始经营书坊。余象斗的族叔余邵鱼就搞出一部《列国志传》,这部书也成为《东周列国志》的前身。余象斗的父亲余孟和书号叫“双峰堂”;余象斗本人书号就叫“三台馆”,可见,余象斗生活在一个书商世家,对市场嗅觉比较敏锐,手上已经有“双峰堂”“三台馆”两个书号了。

因为《西游记》在当时是一部畅销书,所以余老板就开始蹭热度。但是大家都在卖《西游记》,你怎么能卖得特别呢?

余老板作为大书商,腹中没点墨水是不行的。于是余老板自己写《南游记》和《北游记》。《南游记》又叫《华光天王南游志传》《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

《北游记》又叫《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志传》,也叫《北游记玄帝出身传》故事素材主要取自《道藏》的《玄天上帝启示录》《元洞玉历记》和民间故事。

《东游记》由明代吴元泰所创,也和余象斗有关系

一、故事概要

《东游记》我们还是比较熟悉的,80,90后应该看到它的电视剧,内容为八仙的神话传说,记叙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修炼得道的过程。龙太子摩揭夺走蓝采和的玉版,于是八仙和龙王大战,最后由孙悟空大败天兵天将。

二、创作背景

《东游记》可谓一部典型的道教小说,它不仅叙述了八仙得道成仙的故事,同时也引入了道教史上鼎鼎有名的重量级人物太上老君。

《东游记》是一本应时之作,是书商余象斗看准神魔小说销量好,为了获得更多利润才请吴元泰创作的。

小说完成之后,广受大众喜爱,在当时可谓是一本畅销书。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开拓销路,自然要使用一些手段,引入道教重量级人物就是作者使用的手段之一。太上老君不仅在道教史上有着开山祖师爷的崇高地位,在民间同样也被百姓所熟知,深受百姓爱戴。引入太上老君,一方面可以增加小说整体的分量和销售量;另一方面,也变相的起到了宣传道教的作用。


核桃班长


你好,很高兴为你回答这个问题,说到《南游记》和《北游记》大家都比较陌生,今天我就给大家探讨一下吧!

我们先说一下《南游记》吧,《南游记》是明代作家余象斗创作的神魔小说。《南游记》又名《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南游华光传》,《华光大帝传》,全书共四卷十八个回合。书中主要讲述了主角“华光”三次投胎转世,降妖伏魔,大闹三界,寻母救母。终成正果的故事。

说过《南游记》,我在给大家说说《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也是明代余象斗创作的中篇神魔小说,共四卷二十四回。主要讲述了真武大帝得道后降妖伏魔的故事,揭露了当时社会的民俗好尚,也流露出民众对上层社会,世风世俗的讽刺与不满。

《南游记》和《北游记》,以及吴元泰的《东游记》和杨致和《西游记传》合称《四游记》。只是我们都没有看过这四部,大家有机会也看看,也是挺不错的神魔小说。

好了小伙伴,今天给大家就讨论到这里,喜欢小编就关注+点赞!谢谢大家!🙏🙏🙏🙏🙏


影视快乐颂


古典小说《四游记》看过,时间长了,许多故事情节已模糊不清。只有东游记写八仙过海,及修炼过程的。西游记写唐僧取经故事的。南游记写地藏王菩萨,真武大帝的。北游记则写玉皇大帝,如来佛祖修炼成正果的故事。

总体感觉是这本书太粗糙,故事情节杂乱无章,叙事牵强附会,热闹有余,精彩乏缺。但里面有这样一段让我记忆深刻。书中说,当年玉皇大帝在成正果前是一个棕熊精,在西天灵山修炼。如来是一个黑罴精,在菩提窟修炼。这一年他游走到灵山,看到灵山紫云缭绕,金光灿烂,便动了邪念,想占为己有。于是他就向熊鼓吹外面如何如何好,让他出去游玩。熊说家没人看。罴说,你放心去,我给你看家。又写一字据,替熊看家,租借地一年。一年后熊回来,结果租期一年变成了十年,熊无奈只好再次出游。十年后,回来,结果字据期限变成了千年。于是熊罴大战于灵山脚下,熊战败而被迫离开了。最终灵山被如来罴长期霸占。此事告诉人们神佛也是有案底,不干净的。


毛月亮41422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49200f8003145ef9c7a1d5c4a30e5f8\

千指魔音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南游记》又名《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南游华光传》、《华光大帝传》,是明代作家余象斗创作的中篇神魔小说,全文共四卷十八回。书中主要讲述了主角“华光”三次投胎转世,降妖伏魔,大闹三界,寻母救母,终成正果的神话故事。

内容梗概

如来佛身边的妙吉祥童子,因杀死独火鬼王而忤如来被贬,如来赐给他五通和天眼,投胎为马耳娘娘的儿子,名三眼灵光。长大后的三眼灵光出游灵虚,因盗金枪,被紫微大帝困死在发曲珠内。又投胎在炎玄天王家,叫作三眼灵耀,师事妙乐天尊,却又诈取其金刀,炼为金砖以作法宝。接着闹了天宫琼花会,自号华光,反出天宫。玄天上帝用北方壬辰水降服他,因怕玉帝怪罪,华光走往人间,托生在萧家庄,仍叫华光。其神通广大,与神魔屡战立有功勋,玉帝赦其前罪。华光不知其母是魔鬼吉芝陀圣母,此时已被龙瑞王收押酆都,华光四处寻母,却因失去金砖救母不便,欲骗取凤凰山玉环圣母的宝塔,遂遇铁扇公主,擒以为妻,又降诸妖,均所向披靡。华光仍思念母亲,四处询问,深入地府,又大闹阴司。救出母亲吉芝陀圣母,方知其为吃人的恶鬼。为使母亲改邪归正,不再吃人,又幻作齐天大圣模样去偷王母娘娘的仙桃,遂与齐天大圣恶战一场,不料却被大圣的女儿月孛用骷髅骨击死。火炎王光佛遂出面议和,华光得以死而复生,被如来收回灵山,皈依佛道。如来将因果奏呈玉帝,玉帝封华光为上善五显灵官大帝,永镇中界。

《北游记》讲的是真武大帝得道后降妖除魔的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民俗,也流露出民众对上层社会、世风世俗的讽刺与不满。里面讲的故事起因也很简单,是玉帝想要刘天君家的琼花树,但是刘天君不给,于是就把自己的一魂下凡投胎到刘天君家的故事。

内容梗概

隋炀帝之时,九重天外南方巽宫刘天君家有琼花树,聚集七宝,闪闪生光。玉帝一见,即起贪心,讨取不果,便以三魂中一魂下凡,投胎为刘天君子,名长生,得以供养观赏。但宝树却皮叶欲裕。长生得三清点悟,往中界哥阉国修炼。因凡念未绝,投生为哥闺国太子玄明,与哥阁国前皇后转世的李香娘了其夙缘。后为上界妙乐天尊指引,前往蓬莱,每日诵经说法。又因买桃时许以卖桃女结来生之缘而破戒,复投生西霞国为太子玄晃。三十年后,再经妙乐天尊引度,于灵鹫山内勤修苦炼,三年成功,得见玉帝,受封为“金阙化身荡魔天尊”,掌管太阳宫。但他仍有四十二年灾难未满,须再度修炼。遂又投生净洛国为太子玄光。得斗母元君点化去武当山修行,四十年后回归天界,受封为“虚师相北方玄天上帝”,又被封“北方真武大将军”,到下界收伏妖魔,他先后收伏了龟蛇二妖,赵公明、雷田二将、华光、五雷五音等等,皆为己将。又剿灭各处妖邪,最后以叙述永乐三年,黄毛鞑子反叛,玄帝助永乐打败鞑子,永乐行香武当,建造金殿。





苌岽看电影


《南游记》

讲的是如来佛身边的妙吉祥童子,他因为把独火鬼王杀死而又不听如来佛祖的话,结果被被贬了。可是他必定在佛祖身边呆了那么多年对吧,佛祖也不能不尽人情吧?

所以如来佛祖赐给他五通和天眼,让他投胎做马耳娘娘的儿子,名三眼灵光。而他长大后用三眼灵光出游灵虚,盗金枪,又被紫微大帝困死在发曲珠内,这算是历经一大劫难。

而后又投胎在炎玄天王家,叫作三眼灵耀,师从妙乐天尊,可是他还是不老实的,又看好了老师的金刀,又想办法诈取老师的金刀,用来作为自己的法宝。接着闹了天宫琼花会,还给自己取了名号华光,反出天宫。

玄天上帝用北方壬辰水降服他,因怕玉帝怪罪,华光走往人间,托生在萧家庄,仍叫华光。真正有本事的人岂能耐得住寂寞?

华光凭借自己的神通广大,与神魔屡战立有功勋,玉帝赦其前罪。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华光不知他的母亲是魔鬼吉芝陀圣母,而此时他的母亲已被龙瑞王收押酆都。华光四处寻母,他甚至骗取凤凰的宝塔,还深入地府,大闹阴司,终于救出母亲吉芝陀圣母。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才明白自己的母亲是吃人的恶鬼。为了能让母亲改邪归正,不再吃人,又变成齐天大圣的模样去偷王母娘娘的仙桃,于是就有了《西游记》里面的真假美猴王恶战一场的画面了。后来被如来收回灵山,皈依佛道。如来将因果奏呈玉帝,玉帝封华光为上善五显灵官大帝,永镇中界。

《北游记》

《北游记》它以瑰丽奇幻的色彩创作出各种各样的神魔形象,这些神魔,具有奇幻多变的法术,有超脱凡人的特异功能和驾驭自然界的神奇本领,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斗法宝,搬水火,变幻身形,还能预见未来呢。

小说中神魔的思想感情与人世间是息息相通的,神魔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人类阶级社会上的体验。他们的言行、思想意识,是在当时社会制度下,政治、道德等观念的产物。所以《北游记》这部神魔小说,是借神魔形象寄托作者社会评价和社会理想。


子夜令


《南游记》和《北游记》的作者是同一个人,这个人叫做余象斗。

《南游记》 又名《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南游华光传》,《华光大帝传》,讲述的是灵山弟子妙吉祥三次投胎转世,最后以华光的身份"大闹地府"救出生母的故事。

《南游记》中的主人公本是如来佛祖跟前的妙吉祥童子,后来被封为上善五显灵官大帝,他的故事在《西游记》和《水浒传》中都略有提及。

华光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的并不广泛,《西游记》成书后在民间销量甚好,被余象斗看到了这类作品的商机,于是自己搜集有关华光的故事传说,以其为蓝本,整理出了《南游记》这部小说。

不过《南游记》相比《西游记》,不管是从艺术上还是故事性上,前者远远不如后者,加上受到《西游记》的影响太多,所以在《南游记》中也总能看到西游记的影子。

华光的故事更像是西游记以及民间神话的综合体,例如他反抗天庭的情节和孙悟空很类似,地狱救母的情节又和目连类似,甚至他的一些手段也更是把西游记中的神仙招数融合在一起。

虽然《南游记》恶模仿痕迹相当严重,但是这本书通过赋予书中人物一定的现实意义,用玉帝等人来象征强权社会的黑暗,华光和孙悟空的意义是一样的,代表着不畏强权的叛逆精神,在一定意义土寄寓着劳动人民渴望挣脱锁链、争取自由的强烈要求。

作者通过这部作品来折射现实,对强权主义的种种恶劣行迹的揭露寄寓了一定的批判精神,这在作者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不过因为有《西游记》珠玉在前,这本书就被压下去了。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

大概是为了凑齐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所以余象斗在编撰出《南游记》并且尝到甜头后,又编撰了这本《北游记》。

《北游记》里面讲的故事起因也很简单,是玉帝想要刘天君家的琼花树,但是刘天君不给,于是就把自己的一魂下凡投胎到刘天君家的故事。

天上的玉皇大帝三魂中一个魂投胎转世,修满了三世之后成为了真武大帝,收服了天上很多的天兵天将。

这部小说的主旨是劝善惩恶,宣扬的是改邪归正和因果报应。

书中把道教的三清,佛教的如来,天庭的玉帝奉为至高无上的神灵;还主张修道,摒除俗念,宣传超尘脱俗的避世思想,这一点和《西游记》的主旨也是一脉相通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了编撰《南游记》的经验,所以《北游记》这本书在质量上要胜过前者许多。

和西游南游一样,这本书也通过虚拟的情节来折射现实,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民俗,也流露出民众对上层社会、世风世俗的讽刺与不满。

余象斗写《南游记》和《北游记》的初衷是想要蹭一下《西游记》的热点,两本书写成后也达到了他的目的,所以他这两本书加上《东游记》以及《西游记》,搞了个联合出版,称之为“四游记”。

不过其它东南北三游记从质量来说的确是不如西游记,这也难怪,西游记传承最久,从唐代的大唐三藏法师传开始,代代传承,代代增加内容,出现了无数的递进版本,历经过多少代人的修改,才最终形成了流传后世的版本。

其余三游记,虽然从整体上说的确有些杂乱,但是其中的故事情节也都大有可取之处,如果能够留待后人整理修改,未尝不能成为西游记一样的伟大著作。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也评价过四游记:

凡所敷叙,又非宋以来道士造作之谈,但为人民闾巷间意,芜杂浅陋,率无可观。然其力之及于人心者甚大,又或有文人起而结集润色之,则亦为鸿篇巨制之胚胎也。


浪子与侠客


《南游记》也是在明朝发行的,但是名气没有西游记大。故事讲的也没有西游记的丰富,讲的是华光三次投胎转世,降妖伏魔,大闹三界,寻母救母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如来佛跟前的妙吉祥童子的故事,在当时华光这位神只在民间广泛受到供奉,《西游记》、《水浒传》中都对其有提及。到了明末,余象斗搜集有关华光的故事传说,以其为蓝本,整理出了《南游记》这部小说。《南游记》又名《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四卷共十八回,讲述的是如来佛前妙吉祥童子因杀死独火鬼,破戒降为马耳娘娘之子,后又投生为吉芝陀圣母之子。后圣母被龙瑞王所擒,华光大闹三界,救出圣母,后又被如来降服,皈依佛教的故事。原书题作者“三台山人余象斗”,为明代著名小说刊行人。

《北游记》讲的是真武大帝得道后降妖除魔的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民俗,也流露出民众对上层社会、世风世俗的讽刺与不满。里面讲的故事起因也很简单,是玉帝想要刘天君家的琼花树,但是刘天君不给,于是就把自己的一魂下凡投胎到刘天君家的故事。有意思的是,这本书也是余象斗编写的。《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四卷共二十四回,讲述隋炀帝时,玉帝以三魂之一下凡,四方投生,收拢各部天将,降服四方神魔,经累世修行,终成正果的故事。原书题作者“三台山人余象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