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叮噹派,專注5-12歲兒童語文學習的趣味精讀導師與時間管理教練;持續推送教育熱點、時間管理技巧、高效能語文學習方法等豐富內容,與您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歡迎轉發、收藏本文~

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年僅11歲的杭州男孩沈子涵創作了一本繪本《墜落的星》。


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這本繪本的繪畫十分精美,對每一個人物、物件的精細繪製,比如小飛行員的每一根頭髮、樹上的每一片樹葉以及房子上的每一片磚瓦都清晰可見,

設計和排版也可以和印刷成冊的繪本相媲美,讓很多網友讚歎不已!

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繪本講述的是一個飛行員的故事。他非常熱愛自己的事業,但在一次飛行途中遇見了一股神秘的氣流導致了飛機失事。

他從昏迷中醒來發現飛機墜毀,而自己似乎穿越到了不可能有飛機存在的古代,他或許再也無法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了……


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沈子涵表示:這本繪本的主題和靈感,源於自己的媽媽——潘潔(化名),這是他慶祝媽媽成功追夢的禮物


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沈子涵母子

沈子涵的媽媽潘潔(化名)現年37歲,本科就讀於浙大,雖然也是名校,但她始終有一個北大夢。

為了實現理想也能給孩子樹立榜樣,毅然決定報考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MBA研究生。

先後通過了面試、全國聯考、政治考試、政審……2019年6月成功被北大MBA錄取。

我想用這本繪本告訴大家,只要有堅強的毅力,所有的坎坷一定都能夠過去.....我一二年級剛開始學習畫畫時,畫得一點也不好,畫什麼都不像,那時覺得學畫畫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最後還是堅持下來了”沈子涵說。


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這不僅僅來自於長相,更多地是對父母一舉一動的模仿,一言一行的重複。很多時候,父母的行為都會潛移默化地印在孩子的腦海裡,最終影響到他們的一生。

就像一位網友說的: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我背10個,他背5個,然後相互抽查”

在報考前,潘潔也有過糾結。

“媽媽每週末都要去讀書,沒法陪你了……”

週末沒法在孩子身邊陪伴,潘潔就每天給孩子打電話,保持溝通。

“中午、晚上都會給他打電話。問問他有沒有想聊的新聞啊,學習上有沒有困難啊,生活上有沒有遇到困惑啊。聊的內容和平常在家裡沒什麼兩樣。”潘潔說。

潘潔說,她對孩子的陪伴,更多是一種示範,一種“身教”。

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潘潔很拼。只要不出差,她每天都會和孩子一起比賽背單詞:“我背10個,他背5個,然後相互抽查。”

在孩子寫作業時,她也會拿自己的學習資料在一旁學習。

當孩子感覺到媽媽在和他一起努力時,自己也不會鬆懈。”潘潔笑著說。

而沈子涵當時得知媽媽考上北大後,也暗暗下了決心:“我喜歡理工科,我長大想要考取清華,雖然不知道能不能實現夢想,但我一定會以媽媽為榜樣好好努力的。”

母親的榜樣作用,是潘潔給予孩子的最好的“成長養料”。

2019年6月,因《詩詞大會》上的亮眼表現,而被大家認識的上海女孩武亦姝因為高考分數又一度上了熱搜!

她以理科總分613分的成績(上海高考滿分660)位列上海考生第65名,被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錄取。


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瞭解了她的家庭教育才發現,她爸爸每天下午4:30以後就不用手機的,專心陪孩子。他會主動拿起書來,和女兒一起閱讀;武亦姝的爸媽還經常會和女兒一起玩“詩詞接龍”遊戲,誰輸了就要做家務。

武亦姝的父母把“言傳身教”這個道理,見縫插針地運用到了一家人的日常相處中,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武亦姝也在與父母樂趣橫生的互動學習中,漸漸感受到了詩詞文化的奧妙,此後也才有了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一鳴驚人。


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媽媽的努力是在你的帶動下才產生的

看《少年說》,還有一對母子給叮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站在天台上“吐槽”媽媽:“我媽媽是做酒店管理的,已經38歲了,卻還在準備考研,簡直太拼了,讓我自愧不如,學習起來比我還‘瘋’,媽媽工作很忙,兩週才回一次家,回到家也悶頭在房間裡學習。

好不容易見一次,媽媽卻還要學習,別人家的孩子都是自己沒學習沒空理父母,而我媽媽卻是刻苦學習沒空搭理我,有時候喊幾遍都沒有回應。原來還能陪我打羽毛球,現在為了學習再也沒陪孩子打過羽毛球了。

今天就想問問媽媽,到底是學習重要還是兒子重要?”


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媽媽聽了之後,卻沒有“悔恨”之心,理直氣壯地回道:

“媽媽覺得學習很重要,因為媽媽在工作之後發現,要不斷地學習,因為有很多新的知識,每天都會湧入到工作中去,所以媽媽認為學習和工作同樣重要,而兒子最重要。媽媽總和你說的一句話,我們是一個團隊,要一起合作,沒有一個人可以掉隊,所以媽媽要和你一樣學習,我還在兒子的身上看到了學習的風采,所以媽媽才要去努力!……”

這對母子簡直是在暗搓搓地‘秀恩愛’啊!”——有網友這樣評論。

雖然兒子是在“吐槽”媽媽,但言語間卻透露出了一種自豪——我的媽媽,夠優秀!

而媽媽呢,則清晰地告訴了兒子:媽媽的努力是在你的帶動下才產生的,你,才是媽媽努力的源泉。


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只有以身作則,才是高級陪伴方式”

2019年4月,49歲宿管阿姨陪兒子考上研究生也一度刷屏。

畢業於河南信陽師範學院的原夢園,因為家裡的距離和上海交大分校區近,所以經常去交大的自習室學習。後來參加了成人高考,考上了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

在交大生活園區的時候,想去應聘學校的漢語言文學方面的兼職老師,但是離老師還有一段差距,所以原阿姨成為了上海交通大學留學生公寓的前臺,即大家口中的宿管阿姨。


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由於兒子決定考研,作為母親的她知道這條路很艱苦,為了相互促進,在兒子的鼓勵下,原阿姨也走上了考研的道路。

她的考研書籍上都是用紅筆做下的筆記,背誦效率差,英語不好的她報了考研學習班,考過了英語四級後,對自己有了信心。


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最終她和兒子都考研成功了,兒子考上了復旦大學基礎數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而她被廣西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錄取,成為了大家口中的學霸母子。

然而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多年以前,與現在大多數媽媽一樣,原夢園也曾是一位一邊盯著兒子寫作業,一邊抱怨兒子不好好作業慢的母親。

但效果並不理想,“兒子三年級時,我發現他很焦慮,於是我改變了陪讀的狀態,拿起書坐在他旁邊看書,而不是看著他寫作業,來排遣他的焦慮。”

久而久之,陪讀成了一起讀書。

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2018年11月,江蘇的一位媽媽為了把輔導女兒功課的負能量消化掉,一時激憤自考拿到了教師資格證,甚至給孩子自出考試試卷。


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教師資格證背後是沉甸甸的付出和榜樣的力量,媽媽們這麼努力,也一定會讓孩子更加努力,相信比口乾舌燥的說罵孩子幾百遍都有效。

就像一位網友說的那樣:“只有以身作則,以向上的精神間接影響孩子共同進步,才是高級陪伴方式,達到雙贏的結果。


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教育的本質就是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我們許多父母在有了家庭、孩子和事業以後,便放棄了學習和自我探索,認為已經“圓滿”了,工作之餘便是與手機、電視、麻將為伴。

還有的家長選擇了“陪讀”,卻充滿委屈:“有的時候覺得自己很用心陪伴孩子,可是我卻幫不上忙,只能在旁邊陪著,感覺有點浪費時間……”覺得陪伴孩子學習是生命浪費的家長,是典型的消極心態,當然就會有心理負擔了。

37歲媽媽考上北大,11歲兒子送了一件禮物讓無數母親嫉妒


孩子在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長,家長如果一直都在原地踏步,不肯踏出舒適的圈子,那麼真的會像龍應臺寫的《目送》那樣,與孩子的代溝不斷拉大,看著孩子的背影原來越遠。

在孩子身邊,自己無所事事,是低級的陪伴方式,可能雙方收穫甚微;而以身作則、以向上的精神間接影響孩子進步,共同進步,是高級陪伴方式,是雙贏的結果。

上面幾位媽媽的經歷告訴我們:我們父母完全可以在陪伴孩子學習的同時,一起與他成長。家長可以做自己一直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比如閱讀文學作品,提高自己文學修養,比如嘗試寫作,比如學習插花,比如考專業證書等等……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好。

這,也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