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北沿江三市的未來發展格局

在江蘇長江北岸,從東向西分別是:南通,泰州和揚州三個地級市,屬於長三角核心節點城市。

南通市,古稱通州,屬於長江沖積平原,古代成陸時間較晚,有1000多年建城史,南通地區最早在東晉時期,出現的縣城是如皋和海安,屬海陵郡,古代通州曾經設為直隸州。近代上海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南通由於緊鄰上海,經濟發展突飛猛進,是目前北沿江三市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2019年GDP達到9400多億。

泰州市,古稱海陵,有2200多年建城史,泰州地區最早設立縣級行政機構是秦王政統一六國期間(公元前223年設海陵縣),東晉時期設海陵郡(轄7縣),南唐設泰州(轄海陵(含海安.如皋.東臺)、泰興、鹽城、興化),元一度設泰州路。泰州與揚州歷史上幾度分合,最近一次分家是1996年,泰州自古是本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近代隨著上海成為經濟中心,泰州緊鄰蘇錫常,經濟發展蒸蒸日上,2019年GDP達到5400多億。

揚州市,古稱廣陵,有2500多年建城史,隋唐以後,揚州成為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匯點,經濟極大繁榮,成為古代的經濟中心。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讓揚州市聞名全國。近代隨著鐵路,公路等交通的崛起,揚州的經濟地位急劇下降,雖然與古時候不可同日而語,但揚州的經濟也不差,2019年GDP達到5900多億。

未來北沿江三市的發展格局,南通是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受上海的輻射最直接,寧啟鐵路可以直達上海。北沿江高鐵建成以後更加拉近與上海的距離。南通新機場,更被定為上海航空樞紐的組成部分。未來北沿江三市,和蘇錫常一樣,經濟體量大小也會由東向西分佈,形成通泰揚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