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三考研,複試好過嗎?聽說研究生導師好多不要本三的學生的?

譚敏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三本院校考研難度的確不小,但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為考研的難易程度是由你報考的院校、專業(學碩或專碩)、是否跨考以及本人的學習成績、相關的科研能力等綜合因素掛鉤的。

考研複試的難易程度與自己是否報考名牌大學有重要關聯

名牌大學主要指的是985、211高校,或者“雙一流”高校,報考此類學校成功機率較小。學校一般擁有強大的科研實力,它們通常自主決定複試分數線,對生源質量要求較高,通常錄取一本及以上的學生。尤其是清華、北大、復旦、交大這樣的頂尖學府,一般比較看重考研學子的本科學歷。

本科(省內某一本院校)期間有一位同學報考四川大學某學術類專業,以筆試第一的成績順利進入複試,當時他滿懷信心的以為自己肯定會被錄取。複試結果公佈後,他卻被“意外”的刷掉,錄取的學生本科學歷都為重點院校。當然,這與他的面試時表現直接掛鉤,但也和他本科學歷不是211、985院校相關。

考研複試的難易程度與報考的專業(“學碩”或“專碩”)休慼相關

學碩是通常是以學術研究為目的,而專碩是以培養學生某方面的專業特長為目的。學碩在研究生期間主要是深讀各類名著,幫助導師做課題,還有撰寫自己的研究報告,學院對畢業論文有較高要求,並且錄取的人數很少;專碩在研究生期間主要是參加各類實踐類活動,以鍛鍊自己的綜合能力為主,以更好的找到適合的工作,對學生的畢業論文要求較低,錄取人數要高於學碩。

有一位本科濰坊學院(地方二本)的同學,考研順利考入上海交通大學的法碩專業。之所以能被頂尖大學錄取,很大程度上與他的選擇相關聯。因為他報考的專業屬於專碩,一方面招錄人數較多,是同類學術專業的三倍以上;另一方面複試難度也較小,只要自己筆試成績夠高,一般不會被刷。

考研複試的難易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的科研能力

報考研究生對於很大部分同學來說,只是為了獲得一個更好的就業平臺。但是對於錄取院校來看,他們更為注重學習的科研潛力和學習能力。愈是一流的大學,他們愈加渴望遇見優秀的學生。

本人本科就讀於省內普通的一本,考研時報考頂尖985高校復旦大學的政治學理論專業(專業排名與北大並列第一)。筆試成績第四,順利進入複試,但是由於自己複試表現比較差,還是遺憾落選。仔細回想,當時自己報考這所名校並沒有充足的準備,相關的名著也沒有讀多少,英語能力也比較差。如果自己並不具備科研潛力,報考名牌大學複試的難度是相當大的。

考研複試的難易程度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自己複試期間的準備

考研是一場“持久戰”,堅持到底的人才能笑到最後。如果你能順利通過考研的筆試,證明你有不錯的專業基礎,但是面試一定要有充足準備。因為,研究生施行差額面試,比例1:3,1:2,1:1.5不等。

我見證過好多面試逆襲的同學,他們筆試成績排名倒數,但是通過面試順利被高校錄取;同時,也見過好多同學因為缺乏充足的準備,筆試成績雖然不錯依舊被無情刷掉的。通常,面試內容一般包括個人自我介紹、專業課知識提問和英語“聽說讀”。自我介紹時一定要將自己本科期間的獲獎證書、學業論文等囊括進去,這在很大程度上能證明自己的科研能力;除此之外,一定要深讀幾本專業名著,同時練習自己英語的聽說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有較大被錄取的機率。

當然,研究生複試也有很多其它的因素影響最終的成績,比如是否跨專業備考、複試時導師個人的喜好、一定的運氣成分等因素。但是,只要自己做好充分的準備,選擇好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不斷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並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去,相信能取得令你滿意的結果。


沉思的行者


你認為考研學校對三本有歧視,學校還認為你對他有偏見呢?人們心中的偏見是一座大山,就像大家都認為三本學生考名校會被歧視一樣,這本是虛無縹緲的事情由於一些人的誇大傳播而成為了人們供奉的“真理”。每年三本學生考上211甚至985的例子,絕不是少數!

為什麼大家會認為學校會對三本的學生有歧視?下面研溼兄和大家探討一下:

  1. 首先三本或說普本的學生考研佔比很大,失敗的肯定也佔多數,然而就說名校會歧視三本,那真不是歧視,那叫擇優錄取。

  2. 第二我們不得不承認,分數是一部分,而分數外的我們確實和別人有差距,可能很難用語言進行具體的描述和量化,但當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這種差距就會體現得愈發明顯,看著別人都能得心應手、處變不驚而自己卻冥思苦想、束手無策。所以三本生確實考上名校需要可能付出多好幾百倍的努力,但是記住,你走的每一步都是算數的,我們寧願相信自己實力不強敗下陣來,也不願相信自己隨意被被人頂替。

  3. 所以說關於三本生要不要報考名校,溼兄只想對你說加油!無論你考什麼學校,只要考研,那就已經是個很勇敢的決定了,如果你能在今年300萬的人裡面被錄取,那已經很棒了。關於備考,溼兄建議理性看待,認認真真評估自己各方面條件之後,再做決定,否則可能連複試”被歧視的”資格還不知道去哪找呢!


研師兄考研


菜鳥來談談吧,歡迎大家關注!*^O^*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的確是很多同學現在也在忐忑和糾結的問題。畢竟,現在考研是越來越難了。導師們肯定是想要專業相關性好的,出身好的學生。但如果有優秀的學生,他們也肯定會收的,這個題主倒是可以放心。

1.歧視一直都存在

可能菜鳥說的這個問題有些扎心,但菜鳥要告訴你一個現實。不管是考研還是考博,這種歧視,或者是不公平是一直存在的。哪怕你有時候真考的分數很高,但你的第一學歷,或者是出身一般的話。在同等條件下,被刷掉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菜鳥在考研複試的時候,就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那一年菜鳥比較幸運的考上了,而在一次談話中,我們院長當時就非常明確的給我說,如果再來一次,絕對不會收我的。因為當時實在是沒有調劑的學生了,而且名額也沒滿,如果再有一個人,那我就是被刷掉的那一個。不是院長不近人情,而是在同等條件下,你一個專科生,壓根就沒有任何優勢。

2.選擇比努力重要

這個菜鳥也說過很多次了。如果當年菜鳥不選擇這所高校,而是選擇別的高校。那菜鳥的人生可能就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情況。最有可能的就是我被刷掉,這對我的積極性的打擊是非常大的。而且可以這樣講,我這一輩子可能就廢了。所以,菜鳥有時候是非常慶幸自己當時的選擇的。因此呢,菜鳥給題主的建議是,如果是對自己的第一學歷有不自信的地方,那麼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可以稍微降低一點要求。如果還不想降低自己的要求,那就選擇偏遠一點的地區去考研,或者是讀研,因為這些地區的學生競爭力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所以菜鳥才一直強調,選擇比努力重要。

3.優秀彌補差距

在考研的時候,的確有很多導師都會選擇出身比較好,而且還很優秀的學生。但你也可以讓自己變得非常的優秀,這樣你就可以彌補一點你在競爭過程中的不足了。這是菜鳥能夠做到的,或者是給你的一個比較好的建議了。和別人肯定是有差距,但這也不妨礙三本院校中有很多優秀的學生,這點是可以確定的。所以,菜鳥也給題主打點氣,努力讓自己變得優秀,這樣你就可以少一些問題,或者少一點忐忑了。


菜鳥大師兄


首先,你的自卑心在作怪。

其次,好學校一般會更包容你,你所說的是個別老師而已。在考研中,只要你第一志願報考並且分數高,複試被刷,不能怪學校的問題,有的學校複試佔比也很高,所以不代表你初試成績好,複試也會好。

最後,你調整心態,認真準備初試和複試,老師是不會太在乎你的本科院校的。至於你挑選導師的時候,本科院校可能有的老師不是很喜歡。你可以關注我,裡面有複試經驗。


學術研究


不要想那麼多。一步步來就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