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这几点上勤下功夫,必有大回报

序言

曾国藩一生做事兢兢业业,凡事力求尽职尽责,一生以“勤”为先。诸葛亮是曾国藩最敬佩的人,他仰慕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对孔明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极为敬佩,其认为做任何事业,尤其是做官,更要学习诸葛亮的精神,尽职尽责,造福一方。

曾国藩:这几点上勤下功夫,必有大回报

曾国藩一直以理学家的道德信条自宽自勉,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揆诸古人鞠躬尽瘁之义,一息尚存,不敢稍耽安逸”。曾国藩在仕途生涯中,一直竭尽全力,不容一丝懈怠,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付出了最后的心血。“自恨少壮不努力,老年常多悔恨”,这是曾国藩常告诫自己的话。曾国藩作为理学大师,其在成就事业中如何下功夫,从什么地方付出汗水更有回报,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见解。

曾国藩:这几点上勤下功夫,必有大回报

第一:勤劳养心。

曾国藩认为,勤劳的人不容易腐朽,不会被安逸侵蚀,在学习、工作中更是如此。他认为,勤有五个方面:一是身勤,不管多危险的路,多艰苦的环境,都要勇敢的去试一试,亲身实践出真知。二是眼勤,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善于观察,多看,多分析;遇到文字报告,一定要多看,反复审读,理解其中深意。三是手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容易丢弃的东西,一定要及时归纳;遇到容易忘记的事情,一定要用笔记下来,一个好的动手习惯,会弥补记忆的不足。四是嘴勤,对待同事领导要有礼貌、讲礼仪,对待下属要善于指导,多沟通交流。五是心勤,不管做什么事情,心志一定要坚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个人如果能把握“五勤”的各方面,在这些细节处下功夫,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的收获。

曾国藩:这几点上勤下功夫,必有大回报

第二:勤学好问。

曾国藩认为,勤学好问的人,一般都能获得极大的进步,勤学好问能增长才干现在社会事务繁多,不管从事哪个行业,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学”和“问”。善于学习就是要向书本学习,向前辈学习,多看书,多找榜样学习,在问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每一项事情,向前辈“问”就能知道其中的甘苦,向旁边的人“问”就能知道其中的作用和结果,连孔子遇到不懂的地方都能做到不耻下问,更何况普通人呢”。要进步,不懂就要主动问,主动学习,只有不停的勤学苦练,在勤学中才智才会自然而然的增长起来。

曾国藩:这几点上勤下功夫,必有大回报

第三:崇尚节约。

自古“败由奢,荒于嬉”,无数的人在奢侈中迷失了心智,在奢靡中荒废了自我。勤俭节约首要的就是要知足,在物质条件满足生活后,更要的就是追求精神的富足,追求实现人生价值,追求为社会造福。特别是走仕途中的人,能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懂得知足,就不会贪污受贿,不好虚荣,从而达到廉洁为公。崇尚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牢牢记住和传承好这个美德,必将实现财富的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最终实现财富的原始积累。

曾国藩:这几点上勤下功夫,必有大回报

第四:戒骄戒怠。

曾国藩从军多年,在带兵打仗过程,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凡是军队有骄傲或者懈怠的情绪时,打仗一定会失败”。因此,曾国藩一直要求子孙后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谦逊谨慎,要“多做实事,少说大话,多出力,少自夸”。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如果长期如此要求自我,严格修身养性,不断增强自我修养,那么一个人成就事业的机会自然就会出现。

曾国藩:这几点上勤下功夫,必有大回报

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曾国藩认为在做本职方面要“勤作为”;在道德方面要“勤节约”;在增长才干方面要“勤好学”;在承担责任方面要“勤要求”。曾国藩从五个方面给我们画出了今后努力的重点,有了重点,最后还是要靠自我的约束,能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我,一步一步做下去。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从这些方面下功夫,坚持做好每一项内容,那么他今后一定能取得比现在更优越成就,或是是成就另一番非凡的事业。各位读者,你们认为呢,欢迎大家积极留言讨论,点赞、关注我,下期内容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