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人生,要学会做减法

小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像是一间空房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想着把所有喜欢的东西摆在里面,于是财富、情感、欲望纷纷被搬了进来。

后来发现堆放的东西多了,反而没有地方放自己了。于是,才开始重新整理房间,扔掉无用且消耗幸福感的东西,留存有用且让内心丰盈的东西。

整理完毕后,置身于其中,无比喜悦。

生活有时候也像一间大房子,凌乱迷茫时,做一下减法,幸福就会触手可得。

好的人生,要学会做减法

01 心灵做减法

宋朝的慧开禅师曾经留下一首诗作:“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如果一个人的心头,不为碌碌尘事所累,还心一片宁静,听松涛阵阵,赏檐雨连绵,坐卧随心,便是人生大智慧。

有这样一个故事,小和尚随老和尚下山化缘。下山前,老和尚再三叮嘱小和尚,到了山下,切不可接近女色,小和尚连连点头答应。

两人走到了河边,正切碰到了一个姑娘,想要过河。

老和尚就过去问她:“姑娘你要过河呀,那你过来我背你过去吧。”

老和尚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小和尚看到这个场景,心里很是困惑。闷着头走了好长路,终于憋不住去问老和尚:“师父,为什么你不让我接近女色,但自己却主动去背那个姑娘?”

老和尚说:“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想了她这么久,却还没放下。”

好的人生,要学会做减法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人一旦有了执念,每天就像负着很重的东西,有如老人蹒跚一般,踉跄而行。

执着是一种痛苦,放下是一种解脱。

曾看过一句话:“心就像一个口袋,什么都不装时,叫心灵;只装一点时,叫心眼;装得多了,叫心机;装得太多,就叫心事。”

过去的既已过去,不管好坏都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想的太多,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徒增困扰。

因此,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心删繁就简,让我们的心少几分杂念,使心房多出一些自由的空间。

好的人生,要学会做减法

02 物质做减法

众所周知,唐朝是一个诗人辈出的朝代。

但有这样一位在唐朝文化圈子并不著名的诗人,却因为两句诗词大名鼎鼎、千古传诵,他就是写出了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王湾。

王湾是开元年间的诗人,洛阳人,他二十岁不到就中了进士,才学可谓出类拔萃。

后因知识渊博,被选去校正书籍,历时5年而成《群书四部录》200卷,功劳不小。

此后,王湾集中对南朝粱、齐以后的诗文集进行大量的编校工作,书成之后,因功转任洛阳城的县尉。

他少年成名,当官后,经常往返于吴楚之间,在一次由楚入吴的途中,船沿江东行,停在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他一时兴起,写下了《次北固山下》。

其中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让他名扬千古,据说唐代宰相、著名诗人张说特别喜欢王湾的这两句,曾亲手抄写下这句诗,贴在办公的政事堂上,让朝内的其他读书人仔细观摩学习。

好的人生,要学会做减法

正值仕途上升期的他,才情受皇帝和当朝大臣的赏识,自身能力又强,本该拥有比大多数人更好的机会,即使不飞黄腾达,也能衣食无忧,但他在当了几年官之后,却对自己说:“这并不是我要的”。

之后,便弃官而去,不恋名与利,远离尘嚣,隐匿于山水之间,让生命在自然的静谧中达到完美的境界。

当一个人懂得为自己的人生做减法时,就会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

就像王湾,刻苦学习,努力考取功名,最终却放弃令人艳羡的高官,留下了经典名作,过着闲云野鹤,与世无争的日子,活成了同龄人羡慕的样子。

欲望无休止,自由就不会来到。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因为所追求的太多,最终被这些物质所累,每天都像戴着现实的镣铐在跳舞,承重的枷锁让人行动缓慢,身心疲惫。

人生百年,不过是教人如何取舍。取得少,舍得多,人生就少一份枷锁,多一份洒脱。

好的人生,要学会做减法

03 圈子做减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跑到一个聚会上,跟一群陌生的人嘘寒问暖,全程笑脸相迎,互相说着客套话,敬酒、留电话号码,但是再次见面后,依旧记不清对方是谁……

我们把这种既耗费人时间,又消耗人精力的低质量社交,称为“无效社交”再合适不过了。

网上也曾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

放羊的,看的是羊,砍柴的,求的是柴,砍柴的陪不起放羊的……

看似简单的一个小故事,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目标不同,就别相处,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好的人生,要学会做减法

人生在世,我们都会遇到很多人,但并不是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去结交,去称兄道弟。

在如何精简自己圈子方面,诸葛亮就做的很好,《心术三宾第三十》有云:

词若悬流,奇谋不测,博文广见,多艺多才,此万夫之望,引为上宾。

猛如熊虎,捷若腾猿,刚如铁石,利若龙泉,此一时之雄,引为中宾。

多为或中,薄技小才,次常人之能,引为下宾。

他把朋友分为了三等,用来筛选符合自己圈子的朋友,让自己的日常不再被无效的社交绑架,如此,方为上策。

他的这个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走入我们圈子的,也可以由三类变成了一类,如此精简圈子,方能提升自己。

真正的朋友,贵精不贵多,与其耗费时间精力去做无用的社交,不如学会断舍离,经营好自己小而精的朋友圈。

给自己的圈子做减法,跟低质量的社交说再见,内心会更丰盈与宁静。

好的人生,要学会做减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