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阅卷官:我阅卷无数,但这样的文章让我情不自禁的想给高分

近日一个叫做“黄大年”的名字,出现在报纸杂志新闻客户端,出现在政府文件、集中学习的会议上,也出现在老百姓街头巷议的话题里。黄大年,是一名传道授课解惑的师者,是一名站在科研最前沿的科学家,更是一名值得上至中央政府下到地方百姓学习的时代楷模。黄大年,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盏明灯。全党、全民,应当以黄大年为时代楷模,学习榜样身上难能可贵的崇高品质,让每一个生命都熠熠闪光。

以楷模为旗帜,学习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话语短小精悍,却铿锵有力。在和平年代,我们纵享国家给予民众的富足、安定、和谐,实际上,我们也应当成为国家的守卫者、护航人。身为科学家的黄大年,放弃国外优渥条件毅然回归,用顶尖的科学技术助推国家发展。身为大医生、好医生的梁益建,放弃国外良好的医学环境,用妙手仁心打开一个个被折叠的人生。身为全球顶尖名校耶鲁的高材生秦玥飞,放弃西装革履体面华贵的金领生活,用智慧和辛劳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不应当只是一句口号、一个标语,更应当是切切实实的行动,让爱国初心铺染生命底色。

以楷模为方向,学习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句话,用来形容黄大年再合适不过。在关于黄大年的事迹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特殊的身份——吉林大学全职教授。作为一名国家高层次科研人才,本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耕科研田”,但是黄大年却担当起了他倍感珍惜的教师身份,一直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不计得失、甘为人梯。在他的带领下,一批高精尖的高端人才,成为未来中国科研新星。他们一同,也一次次刻苦钻研,一次次登顶科研高峰。黄大年,用他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彰显了教师本色,诠释了科学家精神。

以楷模为指引,学习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一生的真实写照,是总结下来给其子诸葛瞻的戒律规则,也让世人醍醐灌顶、分外清醒。当前社会节奏快、压力大、物欲横流,各种价值观喧嚣尘上,能做到淡然视之者寥寥无几。黄大年“什么职务也不要”,这样的话语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将自己与凡俗杂念划归得清楚分明;屠呦呦顶着无留学背景、无博士学位、无院士头衔“三无科学家”的称号,踏踏实实坐了三四十年的科学冷板凳,最终登顶科技殿堂。淡泊名利,何其难能可贵值得推崇,他们都是在用品格力量标注生命高度!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黄大年,是当今时代的一面镜子,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知识分子的担当,用深沉大爱诠释了为人师者的本色,用淡泊心境书写了务实本分的情操。让我们向榜样学习、朝楷模看齐,砥砺前行,共同凝聚起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申论阅卷官:我阅卷无数,但这样的文章让我情不自禁的想给高分

在近日举办的故宫“文化+科技”国际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在主题发言中透露,“故宫开放面积明年要超过80%”。

故宫,因其历史地位和建筑特色,已经成为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世人每每提到中国,必谈故宫。就连外国首脑政要、各界名人,凡到中国,也必会去故宫看一看、瞧一瞧,足见其文化地位之重要。近年来,故宫的文化动作更是频频出新,走出去的步子越迈越大,充分体现出文化上的日益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真正自内而外所拥有的自信。历史上,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自信。大唐盛世,万国来朝;郑和远下西洋,更是尽展国威。古今中外的历史发展实践表明,只有在包容、开放、交流、共享的文化环境下,文化才能实现繁荣和兴盛,国家和民族才能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

文化要开放,容不得封闭。当今世界就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这种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大到一个国家、一个领域,小到一座城市、一个行业,但凡想要求发展、求进取,必然通过各种方式打通各条渠道、破除各种障碍、取消各样芥蒂,力求在交流中加强学习、推动发展。对于文化而言更是如此,封闭自守的心态只会让文化走向末路穷途。

文化要包容,容不得狭隘。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百花园就该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这才是文化应当呈现的繁荣与兴盛。特别是在今天这个思想多样、文化多元的时代,没有一颗容百家文化之心、没有一把纳百家文化之力,很难在文化发展上有所突破。只有在包容与融合中塑造的文化,才是大气、厚重、有底蕴的文化。

文化要创新,容不得守旧。文化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它有血有肉有灵魂。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文化中灵魂的东西是不变的,但其内容和形式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文化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要带着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化。

文化自信的树立绝非一日之功,需要久久为功。故宫,一个以传统和历史为特色和标签的文化圣地,尚能敞开胸怀、打开大门,展示独特魅力、迎纳八方来客。这种对待文化的心态和姿态、大气与勇气,值得每一个从事文化行业的人学习。

点评

本文前三段以故宫开放为切入点,经过分析引出所要表达的观点。接下来三段围绕观点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加以分析,最后一段对观点进行呼应。文章的逻辑结构严谨清晰,大家可以学习借鉴。

精彩例句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真正自内而外所拥有的自信。

大到一个国家、一个领域,小到一座城市、一个行业,但凡想要求发展、求进取,必然通过各种方式打通各条渠道、破除各种障碍、取消各样芥蒂,力求在交流中加强学习、推动发展。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百花园就该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这才是文化应当呈现的繁荣与兴盛。

文化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它有血有肉有灵魂。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文化中灵魂的东西是不变的,但其内容和形式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文化自信的树立绝非一日之功,需要久久为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