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閱卷官:我閱卷無數,但這樣的文章讓我情不自禁的想給高分

近日一個叫做“黃大年”的名字,出現在報紙雜誌新聞客戶端,出現在政府文件、集中學習的會議上,也出現在老百姓街頭巷議的話題裡。黃大年,是一名傳道授課解惑的師者,是一名站在科研最前沿的科學家,更是一名值得上至中央政府下到地方百姓學習的時代楷模。黃大年,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是一面旗幟,更是一盞明燈。全黨、全民,應當以黃大年為時代楷模,學習榜樣身上難能可貴的崇高品質,讓每一個生命都熠熠閃光。

以楷模為旗幟,學習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樣的話語短小精悍,卻鏗鏘有力。在和平年代,我們縱享國家給予民眾的富足、安定、和諧,實際上,我們也應當成為國家的守衛者、護航人。身為科學家的黃大年,放棄國外優渥條件毅然迴歸,用頂尖的科學技術助推國家發展。身為大醫生、好醫生的梁益建,放棄國外良好的醫學環境,用妙手仁心打開一個個被摺疊的人生。身為全球頂尖名校耶魯的高材生秦玥飛,放棄西裝革履體面華貴的金領生活,用智慧和辛勞在荊棘和貧窮中拓荒……熱愛祖國、報效祖國不應當只是一句口號、一個標語,更應當是切切實實的行動,讓愛國初心鋪染生命底色。

以楷模為方向,學習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魯迅先生筆下的一句話,用來形容黃大年再合適不過。在關於黃大年的事蹟介紹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個特殊的身份——吉林大學全職教授。作為一名國家高層次科研人才,本可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耕科研田”,但是黃大年卻擔當起了他倍感珍惜的教師身份,一直以“為祖國培養人才”為己任,不計得失、甘為人梯。在他的帶領下,一批高精尖的高端人才,成為未來中國科研新星。他們一同,也一次次刻苦鑽研,一次次登頂科研高峰。黃大年,用他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彰顯了教師本色,詮釋了科學家精神。

以楷模為指引,學習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諸葛亮一生的真實寫照,是總結下來給其子諸葛瞻的戒律規則,也讓世人醍醐灌頂、分外清醒。當前社會節奏快、壓力大、物慾橫流,各種價值觀喧囂塵上,能做到淡然視之者寥寥無幾。黃大年“什麼職務也不要”,這樣的話語樸實無華卻擲地有聲,將自己與凡俗雜念劃歸得清楚分明;屠呦呦頂著無留學背景、無博士學位、無院士頭銜“三無科學家”的稱號,踏踏實實坐了三四十年的科學冷板凳,最終登頂科技殿堂。淡泊名利,何其難能可貴值得推崇,他們都是在用品格力量標註生命高度!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黃大年,是當今時代的一面鏡子,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知識分子的擔當,用深沉大愛詮釋了為人師者的本色,用淡泊心境書寫了務實本分的情操。讓我們向榜樣學習、朝楷模看齊,砥礪前行,共同凝聚起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申論閱卷官:我閱卷無數,但這樣的文章讓我情不自禁的想給高分

在近日舉辦的故宮“文化+科技”國際論壇上,故宮博物院單霽翔院長在主題發言中透露,“故宮開放面積明年要超過80%”。

故宮,因其歷史地位和建築特色,已經成為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代名詞。世人每每提到中國,必談故宮。就連外國首腦政要、各界名人,凡到中國,也必會去故宮看一看、瞧一瞧,足見其文化地位之重要。近年來,故宮的文化動作更是頻頻出新,走出去的步子越邁越大,充分體現出文化上的日益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真正自內而外所擁有的自信。歷史上,我們曾經有過這樣的自信。大唐盛世,萬國來朝;鄭和遠下西洋,更是盡展國威。古今中外的歷史發展實踐表明,只有在包容、開放、交流、共享的文化環境下,文化才能實現繁榮和興盛,國家和民族才能樹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

文化要開放,容不得封閉。當今世界就是一個開放的世界,這種開放是全方位、多層次的開放。大到一個國家、一個領域,小到一座城市、一個行業,但凡想要求發展、求進取,必然通過各種方式打通各條渠道、破除各種障礙、取消各樣芥蒂,力求在交流中加強學習、推動發展。對於文化而言更是如此,封閉自守的心態只會讓文化走向末路窮途。

文化要包容,容不得狹隘。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文化百花園就該百花齊放、爭奇鬥豔,這才是文化應當呈現的繁榮與興盛。特別是在今天這個思想多樣、文化多元的時代,沒有一顆容百家文化之心、沒有一把納百家文化之力,很難在文化發展上有所突破。只有在包容與融合中塑造的文化,才是大氣、厚重、有底蘊的文化。

文化要創新,容不得守舊。文化是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它有血有肉有靈魂。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文化中靈魂的東西是不變的,但其內容和形式卻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而不斷髮生著變化。因此,文化發展離不開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要帶著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文化。

文化自信的樹立絕非一日之功,需要久久為功。故宮,一個以傳統和歷史為特色和標籤的文化聖地,尚能敞開胸懷、打開大門,展示獨特魅力、迎納八方來客。這種對待文化的心態和姿態、大氣與勇氣,值得每一個從事文化行業的人學習。

點評

本文前三段以故宮開放為切入點,經過分析引出所要表達的觀點。接下來三段圍繞觀點從三個不同的維度加以分析,最後一段對觀點進行呼應。文章的邏輯結構嚴謹清晰,大家可以學習借鑑。

精彩例句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真正自內而外所擁有的自信。

大到一個國家、一個領域,小到一座城市、一個行業,但凡想要求發展、求進取,必然通過各種方式打通各條渠道、破除各種障礙、取消各樣芥蒂,力求在交流中加強學習、推動發展。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文化百花園就該百花齊放、爭奇鬥豔,這才是文化應當呈現的繁榮與興盛。

文化是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它有血有肉有靈魂。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文化中靈魂的東西是不變的,但其內容和形式卻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而不斷髮生著變化。

文化自信的樹立絕非一日之功,需要久久為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