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有座王爷府,又发现汉代古墓,原来你是这样的大台村

村中有座王爷府,又发现汉代古墓,原来你是这样的大台村

原大台村委会

大台村,原潞城镇辖村,位于镇政府原驻地以南一公里处,宋郎路西侧。村民由汉、满两族构成。清代已成村,为肃王府封地,黎姓大户首至此地。周、李二姓随后至此定居,于高大土台处建村,修造王爷府,形成聚落后,依大土台而名大台庄。佃户居住之所称小台庄。1913年后小台庄并入,简称今名。经考证,该村土台为汉代墓地,仍有汉代砖瓦。王爷府位于村中路北,后改为村民娱乐场所。

一、曾发现西汉砖墓

在原大台村北部黎姓一家庭院处,原村北有一座土岗,面积约3500平方米,高约5米。清初,黎姓旗人圈地于此,雇佣农民为其耕种,渐渐成为了一个村庄,以土台高大显著而定村名为大台。“文革”中,土台平除化为了耕地。

1981年10月,此处辟为宅基地,黎姓一村民在此建起了五间正房。当年11月,在院子中东南部挖白菜窖时发现此墓,黎家约来堂弟,将挖出来的大量墓砖整齐码在院外,即时报告了文物部门,所挖出文物全部上交国家。

村中有座王爷府,又发现汉代古墓,原来你是这样的大台村

西汉釉陶狗俑

墓室挖出的随葬物品有残碎马衔、当颅、伞具零件与釉陶狗俑等。根据这座墓葬考证得知,“大台村”村名由来乃因西汉砖墓大封土堆而名。所出青铜、泥塑制品可知当年社会丧葬习俗与当地民间铸造技术、雕塑艺术水平较高。大台西北距汉路县故城约1公里,虽不知道墓的主人是谁,但可以推测墓主人身份不低,应为庄园主之类,住于路县城中。

二、村里有座王爷府

大台村在清代是肃王府的封地,满清旗人自清初迁徙至此居住。原村中曾有座王爷府,后改为村民娱乐场所。那么,这位肃王是清朝的哪位王爷呢?说起来地位还真是不低呢。他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顺治皇帝的大哥——爱新觉罗·豪格。

村中有座王爷府,又发现汉代古墓,原来你是这样的大台村

爱新觉罗·豪格

豪格(1609年-1648年)是皇太极的长子,顺治帝的大哥。母亲是皇太极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努尔哈赤时期,他从征蒙古诸部因军功授贝勒。崇德元年,因为军功封肃亲王。顺治三年,挂靖远大将军印,亲手荡平了恶魔张献忠。这是他对中国人民做出的最大贡献。次年,被多尔衮构陷,削爵下狱,不久死于狱中,年四十。顺治八年,追复封爵。乾隆四十三年正月,配享太庙,入祀盛京贤王祠。

肃王,因为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所以从清初到清末,一直显赫。北京有一句话:“恭王府的房子,豫王府的墙,肃王府的银子用斗量。”传说当年由于银子太多,每年肃王府都要晒银子,怕银子发霉。肃王悠闲地坐在屋子里喝茶,对管家说:“去,查查,银子少没少。”管家出去点点,回报说:“没少”。肃王点点头:“再晒。”第二天,肃王又对管家说:“去,查查银子少没少。”管家又出去点点,回报:“没少。”肃王再点点头:“再晒。”如是几番,管家领悟过来,带着几个管事的,一人撮了一簸箕银子带回家去,回头禀报:“银子少了。”肃王点点头:“那收起来吧。”

三、见证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诞生

村中有座王爷府,又发现汉代古墓,原来你是这样的大台村

人大附中通州校区


村中有座王爷府,又发现汉代古墓,原来你是这样的大台村

北京市政府新址

为了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2015年8月,大台村和附近5个村的近万人,为了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告别家园搬迁上楼。昔日的村庄如今已是北京市政府崭新的办公大楼,著名的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也坐落于此。这个见证了通州过去沧桑的古村落,在新时代浪潮的推动下,正朝着一个没有城市病的千年之城,实现着蜕变新生!

参考资料:《通州文物志》、《清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