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蘇區時期如何紀念“三八”婦女節

中央蘇區時期如何紀念“三八”婦女節

婦女運動是中國共產黨推動中央蘇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三八”國際婦女節紀念活動是我黨推動婦女運動的有效途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自成立之日起,就通過開展各種紀念活動,團結蘇區和國統區的廣大婦女群眾投身革命、生產和紅軍建設,書寫了蘇區婦女解放的新篇章。那麼,中央蘇區時期,黨和蘇維埃政府是怎樣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的呢?

舉行“三八”國際婦女節紀念大會

由於幾千年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影響,再加上戰火不斷,經濟蕭條,廣大婦女缺乏獨立的人格尊嚴和應有的社會地位,多數婦女除了操持家務和生兒育女外,沒有任何其他社會活動。為了喚醒蘇區婦女的解放意識,1932年2月18日,中央作出《關於三八婦女節工作的決議》,其中要求,在城市中黨要動員廣大婦女,在“三八”節舉行罷工和遊行,召集婦女大會,吸引女工參加工會,同時採取措施救濟難民婦女等。

而在中央蘇區則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紀念大會,以集會、遊行的方式來喚醒蘇區婦女的解放意識。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為例。1932年3月8日,中共瑞金第九區委在葉坪大會場召開紀念大會,到會人數6000餘人,多數為婦女。大會開始後,各鄉婦女代表先後發表演講,號召婦女要組織起來參加革命工作,尤其是鞏固後方工作、節省糧食、幫助春耕、慰問紅軍等。會場氣氛熱烈,參會婦女高呼口號:“勞動婦女解放萬歲”“鼓勵老公當紅軍”“反對老公打老婆”等。會後舉行了遊行,參會人員由葉坪出發,井然有序,一路高呼口號,到終點雲集圩後解散。當晚,在中央工作人員俱樂部召開文藝晚會,演出了《勞動婦女的出路》《家婆壓迫媳婦》等新劇。

同日,江西興國城區也舉行了紀念大會。到會1000餘人,勞動婦女佔百分之七八十,尤以青年婦女人數為多,也最踴躍。大會開幕,唱國際歌后,由主席團報告召開會議的意義,繼有各機關團體代表演講。會場革命氣氛熱烈,掌聲和口號聲震耳欲聾。散會後,即出發遊行,人們一隊隊、一行行,排列整齊,精神奮發。青年婦女、兒童團隊員皆持有快槍、木棍等。她們沿街行進,高呼:紀念“三八”,爭取勞動婦女特殊利益!紀念“三八”,鼓勵丈夫兄弟當紅軍去!紀念“三八”,奪取贛州南昌,爭取江西一省革命首先勝利……

後來,因為反“圍剿”形勢嚴峻,中央蘇區沒有舉行過大規模的婦女節紀念大會,但仍召開以鄉為單位的群眾大會,會上除了宣講“三八”節的意義,反對壓迫輕視婦女的封建殘餘內容外,還進行戰爭緊急動員與擴大生產的宣傳鼓動。

開展擴紅支前運動

除了舉行大規模的紀念大會,黨和蘇維埃政府還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的力量,積極宣傳革命,發動廣大婦女群眾投身革命、擴紅支前。每逢“三八”國際婦女節,《紅色中華》《鬥爭》等報刊就會發表紀念文章。這些文章深刻分析“三八”國際婦女節的重要意義,並結合當時緊迫的戰爭形勢,積極動員婦女參與擴紅支前運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1932年3月2日《紅色中華》第12期就刊登了時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教育部藝術局局長李伯釗的《紀念“三八”與婦女工作應有的轉變》一文,文中寫到:“我們要擴大紅軍,動員群眾,如果不使婦女明瞭發展革命戰爭,爭取蘇維埃勝利與她們的解放是不可分離的,則對於上述革命中心任務的完成,是有阻礙,因此我們要徹底轉變婦女工作,把婦女的解放與蘇區實際革命鬥爭打成一片。”“加強對婦女工作的領導,建立婦女代表會議制度……經過這一會議來教育和提拔組織領導婦女運動的人才。”“提高婦女對革命戰爭工作參加的積極性,使她們為本身解放而奮鬥。”“吸收婦女參加革命群眾團體及蘇維埃的工作。”“提高婦女文化水平。”

為了充分調動蘇區婦女參與擴紅支前運動的積極性,1933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局做出《關於“三八”國際婦女節的決議》:要求當年“三八”節之前召集以鄉為單位的女工農婦代表會議,在會上討論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對蘇區的大舉進攻及勞動婦女在發展革命戰爭中的任務、春耕運動、檢查婚姻法勞動法的執行和反對一切對婦女的壓迫三個問題;要求在“每個工農婦女擴大一個紅軍”“為擴大一百萬紅軍而鬥爭”“每個女工農婦做一雙草鞋,節省三升谷供給紅軍”等口號下掀起擴大紅軍、慰問紅軍的熱潮,號召婦女積極擴大春耕運動、參加民兵保衛蘇區等。

通過各種渠道的宣傳鼓動,蘇區婦女群眾參與革命的熱情空前高漲,各區縣都掀起了擴紅支前的高潮,湧現了妻送郎、父送子的動人畫面。在《瑞金婦女在擴紅突擊運動中的光榮成績》文中就有體現:瑞金制定了婦女節之前完成擴充紅軍500人的指標,但在一月底就完成了707人,提前超額完成。瑞金的婦女還為紅軍制作草鞋8176雙,節省72元捐獻出來慰勞紅軍,為擴紅支前作出了突出貢獻。

中央苏区时期如何纪念“三八”妇女节

《紅色中華》“三八”節特刊上的漫畫

發行“三八”節特刊

後來,隨著反“圍剿”戰爭局勢的緊張,中央蘇區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因此在當年的婦女節紀念活動中,展示更多的是擴紅、勞軍和生產的內容。為了讓群眾易於接受,1933年婦女節當天,《紅色中華》發行了“三八”特刊,以詩歌和漫畫的形式宣傳中共的婦女工作政策。時英在《紀念“三八”》一文中表達了蘇區婦女對自由、對婦女解放的渴求:

在這一天我們站到紅旗下,

向地主資本家舉行盛大示威。

反對他們的壓迫和剝削,

撕毀舊的封建的束縛!

我們要熱烈的來呼喊:

萬歲中國共產黨!

萬歲勞動婦女的解放!

周月林在《歡送紅色戰士去前方》中深情地寫到,“歡送同志們到前方,消滅敵人才回鄉,共同來做革命事,夫妻相愛正之長”,反映了蘇區婦女高度的政治覺悟。

1934年3月8日的《紅色中華》出版了第二期“三八”特刊,發表各種紀念性文章17篇,內容涉及婦女節的國際意義、保障婦女權益等等。這些稿件雖然體裁不一,有詩歌、漫畫、山歌、劇本,但極具可讀性、思想性,起到了很好的宣傳發動作用。

比如朱華寫的《紅軍家屬三八節寄出》,字裡行間既表現出婦女對丈夫的深切思念,又表現了自己參加支前的欣喜。為了讓前線的丈夫能安心地參戰,她們在家裡盡心盡力地勞作,學犁耙、忙生產,還積極參加少先隊模範隊、赤衛隊,成為紅軍的後備軍。

我心裡說不出的高興!

我告訴你一個光榮的消息,你聽:

我昨天在少先隊模範隊報了名,

大家都說我是“英勇的女紅軍”!

以後我要把我的工作百倍加緊,

為了擁護中央政府緊急動員令,

為了把一切利益奉獻給戰爭,

我要學你在前線那樣的興奮,

捻緊鐵拳,對著我們的敵人,

這是我們自己應當盡的責任。

你是勝利的英勇的紅軍,

我是紅軍的——靠得住的後備軍,

我們同向著勝利前進。

組織劇團下鄉演出

為了擴大影響力,調動廣大婦女參與生產的積極性,每逢“三八”國際婦女節,中央蘇區還要舉辦“三八”紀念晚會,通過活報劇、唱歌、舞蹈等形式來宣傳“三八”國際婦女節的意義和婦女在革命鬥爭中的作用。他們採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送戲到基層,到群眾中去表演,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1934年的“三八”國際婦女節期間,中央蘇維埃劇團在梅坑、西江洛口、莊埠、會昌、武陽等地舉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巡演。演出了《小腳婦女積極參加生產》《富農婆壓迫和毒打童養媳》《不識字的害處》《上了他們的當》等劇目,其中以短小精悍、辛辣幽默的活報劇居多。這種活報劇是文藝節目的首創,它是以應時性、時事性為特徵的戲劇類型,及時反映時事以達到宣傳的目的,就像“活的報紙”。演出時常把人物漫畫化,並插有宣傳性的議論,既風趣幽默,又寓教於樂,廣大群眾在看戲中就明白了很多道理。

中央蘇維埃劇團每到一地,就要組織晚會,進行活報劇等表演,節目精彩,群眾的反響都很大。特別是關於春耕運動的表演,獲得了大多數工農群眾的歡迎。西江群眾受到劇團的影響,馬上要求該縣政府成立劇團或分社。他們也批評劇團的缺點,說劇團表演煽動性較弱,不熱鬧,尤其戲劇內容解說不夠,有部分人看不懂。他們還向劇團提議加鑼鼓、玩中樂,增加熱鬧來鼓動群眾。劇團接受了他們的意見,也在積極改良與轉變,採取當地群眾生活中新鮮的材料來編劇本、排活報了。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主力踏上戰略轉移的征程,開始長征。長征期間沒有舉辦大規模的“三八”國際婦女節紀念活動。

在反“圍剿”的戰火中,黨和蘇維埃政府排除萬難,圍繞“三八”國際婦女節開展的一系列活動,不僅喚起了廣大婦女群眾的覺悟,還充分調動了她們投身革命、擴紅支前的熱情,讓蘇維埃婦女真正成為紅色政權的“半邊天”。

中央苏区时期如何纪念“三八”妇女节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出品

中央苏区时期如何纪念“三八”妇女节

圖文丨鍾燕林

監製丨楊麗珊 審核丨劉俊林 編輯丨鍾林芳

中央苏区时期如何纪念“三八”妇女节

國家一級博物館

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中央苏区时期如何纪念“三八”妇女节中央苏区时期如何纪念“三八”妇女节

微博: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中央苏区时期如何纪念“三八”妇女节中央苏区时期如何纪念“三八”妇女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