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鏡頭才能拍出好看的梅花圖片?

攝影微談


用什麼鏡頭才能拍出好看的梅花圖片?

冬天已經來臨,眼看又要到拍攝梅花的季節啦。梅花雖然好看,但是要拍好還是不容易的。首先在鏡頭的選擇上就有講究。





拍攝花卉類的題材,大多數人肯定會首選微距鏡頭。因為微距鏡頭非常適合拍攝花卉的特寫,而且成像素質非常高,能很好的拍出花卉的質感。一般我們喜歡用微距鏡頭拍攝花卉的局部,比如花蕊花瓣等等。梅花的花瓣體型不大,所以用微距鏡頭拍攝也是可以的。





微距鏡頭畢竟還是屬於特殊類的鏡頭,其拍攝手法以及成像效果和普通的拍攝還是有區別的。常規的拍攝,還有一類鏡頭是非常受大家喜愛的,這就是長焦鏡頭。





長焦鏡頭拍攝花卉有很多優勢。首先在焦段上,長焦距可以很好的拍攝遠處的景物。像拍攝梅花這種題材時也非常實用。比如一些枝頭上的梅花,我們用普通鏡頭是很難夠到的,而用長焦鏡頭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還有就是長焦距配合大光圈,能營造出非常漂亮的虛化效果。像梅花這類花卉,開放的時候都是一簇簇一團團的,如果不適當的虛化掉前景和背景,很容易讓主體和其它陪體混雜在一起,讓畫面顯得雜亂無章,沒有主題。而用長焦鏡頭的虛化優勢就很容易營造出恰當的景深效果,讓畫面顯得乾淨簡潔,主體突出。





除了以上兩類鏡頭以外,定焦鏡頭也是非常適合拍攝梅花的,特別是中長焦的定焦鏡頭尤為如此。定焦鏡頭的優勢在於光圈比較大,而且成像素質高。特別是有些定焦鏡頭,它的色彩還原以及焦外效果都是非常漂亮的,特別適合拍攝花卉類題材。





好了,關於這個話題就簡單的聊到這裡。文中的插圖是我平常拍攝的一些梅花照片。大家有好的梅花作品也可以在評論區分享出來,讓我們一起欣賞學習。





喜歡我的朋友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蘇州三憶影像。


蘇州三憶影像



拍攝梅花我不太在行,不過我也嘗試著拍攝了一下。


拋開構圖等因素,我覺得鏡頭的視角還是要夠窄才可以。


上圖,我是用徠卡Hekto 135mm F4.5 配合奧林巴斯EM5拍攝的。



很多人都強調光圈要如何如何大,鏡頭才能如何如何好。


我用的只是不過是一隻上世紀50年代的二老鏡頭,二手價格現在也沒有超過1500元。我自己買來才900多元。光圈開到最大也只有F4.5。讓人覺得彷彿根本拿不出手。


其實,這個鏡頭在M43上視角FOV是等效全幅機的270mm。視角很窄。當然如果你用全幅機的300mm,也能達到這樣類似的效果。


我自己的感受,如果拍攝花朵,一般要麼用微距鏡頭。如果是長焦鏡頭,焦距最好在200mm等效焦距以上,這樣視角才足夠窄,才足夠方便你構圖。所以,28-300mm,75-300mm,100-400mm,150-600mm這類鏡頭都是非常好的花卉攝影鏡頭。


用微距鏡頭拍攝,畫面的意境一般就是像上圖這樣的。


微距鏡頭也可以輕鬆營造出上圖這樣的效果。


但是,想要畫面充滿下圖這樣的氣氛(這種朦朧感,這種花的柔美感),你用的鏡頭就必須符合我上面這個原則。視角越窄越好。


上圖我其實用了等效800mm的鏡頭。


雖然看上去和前面一幅櫻花差不多大小,但是透視感覺完全不同。這個畫面效果只有超長焦鏡頭才可以營造。



大師們對器材那麼講究,並非是用來裝逼,而是有非常實際的需求。


91拍照聊相機


我這個是佳能100--400拍的。





那曲225


你這是用富士X-T1,富士90mm,F2鏡頭拍攝的。僅供參考。




小林偉忠


用70~200mm鏡頭就不錯,2.8的當然很理想,4.0的把握得好,也能拍出不錯的效果。











圖丁十六


手機拍攝。請老師付評論一下。




秋天的楓葉QM


湊一下熱鬧,雖然跟鏡頭沒有必然的關係,但長焦或者微距鏡頭比較有優勢吧。

這張圖是自己瞎搗鼓的,用的85毫米鏡頭(在臭美人像,懶得換),光圈調整F4.0,逆光,是為了突出花瓣。之所以,光圈並沒有調整到F1.4,用4.0,是為了讓後面的茅屋能夠看到一點,給一點“人”氣。後期,除了花瓣以外,陰影和暗部降低飽和度,減少色彩干擾,為了色彩統一,色溫在6000左右。

生活裡邊走邊拍,記錄一下自己的所見,不必追求多麼精彩,快樂和興趣,加一點點自己的想法,慢慢熬。



美侶芯記


雨後臘梅






快樂一家223399492


剛用70一200拍了幾張。欲表現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之意境。








手機用戶702349134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