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关于美人的心机

为了使民众更了解与亲近历史,英国在如伦敦塔或塔桥这类宫殿或有历史意义的场域内常会安排演员装扮成历史人物与参观民众互动,他们或许进行导览、或许重现当时事件,又或许只是在那个空间中如任何一个平淡的日常坐在花园长椅上看书写信,待怀有十足好奇心民众路过搭话,准备充分的每位演员都可以用该名历史人物的身份与你对话也用该人物的立场回答问题,当场就可以来个跨时空交谈,也可以用轻松的心情从闲聊中学习历史。

有次我与友人参观位于伦敦郊区的汉普顿宫时,在华丽的宴会厅里遇上了亨利八世的首任与第三任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与珍西摩。阿拉贡的凯瑟琳维持她身为西班牙公主的强悍与骄傲,不断强调自己才是真正的英格兰皇后并对亨利八世的其他妻子们表现出毫不掩饰的鄙视,我问她,离婚之后她怎么了?心情又是如何?她讲的豁达,说在那之后她就搬到乡下去了,平时没事会做出刺绣等手工,其实她写了很多信也送了礼物给亨利八世,但都没有收到回应。到此她的表情有些落寞。


《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关于美人的心机


后来我们在附近一间房间里遇上亨利八世,与一群不到十岁年纪来此校外教学的孩童一起。面对孩子们各式天真如最喜欢的颜色或最喜欢的动物等问题,亨利八世像是从来没想过会被如此提问而带着些许惊讶的表情一一回答,直到其中一个小女孩问了他为什么要不断离婚,这时只见扮演亨利八世的演员有些犹豫,像是不断在心底斟酌后还先帮大家打了预防针强调时代已经不同了,才缓缓开口:因为女孩不重要,我要儿子。在场的所有孩子们尖叫了起来,像是听到了一句在他们的人生中永远不可能听到的话语,骚动中演员还是不断安抚孩子们,不断告诉他们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男孩女孩一样重要。那个当下我只觉得心酸,曾经那些幸运的孩子们永远不需要面对的这一问题让多少人心碎或抑是丢了生命,就如同电影《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里的故事内容。

『离婚、砍头、死,离婚、砍头、活。』这句大多数英国人都能嚷嚷上口的顺口溜帮大家简单记下亨利八世六位妻子的下场。在英国像这样的顺口溜还真不少,其他还有『两个砍头,一个死,两个离婚,一个活』与『亨利八世结了六次婚:一死、一活、两离婚、两砍头』。没错,亨利八世应该是英国知名度最高的国王,处处都能见到他那著名的站姿画像;亨利八世在位期间其实有不少政绩,可惜所有一切对英国的贡献都不及他为了离婚不惜与教廷决裂与他的六位妻子来的让人有记忆点,「亨利八世有几位妻子』甚至是英国移民考试题库中的一道题,如此的后世评价亨利八世地下有知一定会猛摇头吧。


《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关于美人的心机


六位妻子中最知名的是让亨利八世开君主离婚先河、创立英国国教会的主因安博林,她曾是亨利八世第一任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的侍女,也曾是亨利八世的情妇,她用心机跟手段成了新任英格兰皇后,最后却也败在自己的心机与手段中。这段故事大家都不陌生,但在这些过程中,《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介绍了几乎不会有人谈论到的另一位博林家女孩:玛丽。

电影里玛丽是安的姐姐,与最小的弟弟乔治三人在父亲的宅邸里渡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相较于温柔顺从的玛丽,安从小就表现出机灵与高明的手段,让他们的父亲威尔特伯爵对她寄予厚望,于是拒绝了名门凯里家对安的提亲,反而把玛丽介绍了出去。时任国王亨利八世因子嗣问题对皇后阿拉贡的凯瑟琳不满已久,威尔特伯爵听从舅子诺福克公爵的建议邀请国王参加玛丽的婚礼,想借此派出安引诱国王,待安产下皇子后整个家族将会因此得到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怎知一开始看似顺利的计划在出外狩猎时出了差错,性格强悍的安伤了国王的自尊心,让国王转而看上了温柔的玛丽,招玛丽入宫成为皇后的侍女,并慈悲的让安随行,为了自身利益明争暗斗的宫廷生活、一心只想服侍自己丈夫的玛丽与嫉妒心大发的安,要好的亲姐妹为此互相仇视。


《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关于美人的心机


《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改编自同名小说,如原著书名这是”另一个博林家女孩”的故事:当国王看上玛丽时,安只是博林家的另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孩,但当国王变心追求安后,失宠的玛丽反而成了博林家另一个不被提起的女孩。有一阵子我很沉迷于英国史之中,对于亨利八世的史迹读了一遍又一遍,所以像《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这类偏离正史而著重在流言八卦的风花雪月故事一开始还有些头痛,但静下心来后想想,这个故事里些许细节也很有趣,再者电影里的画面真的很美,都铎时期的华服与珠宝,皇宫中的精致摆设,配上会说话的灯光与镜头语言,不急不缓的用画面说故事,每一个顿点都是一出戏,可惜的是剧本的叙事功力远不及摄影能呈现出来的效果,或许整个事件过程时间太长,所牵涉到的人物与事件太多,尽管电影片长接近两小时,仍只能大量省略过程与细节,只将重点放在安与玛丽争夺国王宠爱的过程,但在人物刻画不够细腻又细节不足的情况下,观众只能看到一个被情欲冲昏头的佣君,生硬的游走在不同女人间看不出转变的道理,安从好妹妹到心机女再被困于生不 男孩怕失去国王注意的不安全感的过程更是缺乏转折,结果就是让观众无法顺着她的情绪发展对她有所同理,反而对她的手段反感。其他就更不用说玛丽那么一个温柔婉约、忠于丈夫的好妻子为何突然拜倒于国王的魅力之中,深爱国王到不惜与妹妹翻脸,这样的过程一点说明都没有,什么都是突然的发生又突然就是这样了的状态,跳跃幅度之大只能解释成国王魅力十足,任何人都逃不掉。

所以一场近两小时的电影看下来,倒像是读了一本外貌华丽却内容残缺的言情小说,所有一切都只是肤浅。但幸好还有两个角色稳住了这场闹剧,分别是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与安和玛丽的妈妈伯爵夫人伊莉莎白。两人的戏份虽然不多,却都在这个故事里给出很明确的意义;阿拉贡的凯瑟琳身为西班牙公主从头到尾都坚守着自己的地位,尽管丈夫风流不断还直接把情妇带到身边,她依然用皇后该有的骄傲稳住自己的自尊,就算整个大环境已经不在她身侧,依然扬起下巴,表现的是女人不得不的坚强。另一方面伊丽莎白伯爵夫人的状况就完全不同,第四面墙外的观众可以发现她一直都是担任智者的角色,如同先知般在每个重要时刻预见后果;她总是可以一针见血的点出问题且给予正确判断,可惜生在那个女性永远只是附属品的年代,她的声音只是随风消散,代表的是女人的悲哀。

伊丽莎白伯爵夫人的悲哀影响到了安与玛丽,成了这部电影里我觉得最有趣的地方:女人永远只能是颗棋子。


《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关于美人的心机


故事里绝大多数的情节都是放在安与玛丽的斗争上,过程中我们看到两人从不同的起点开始,玛丽是情非得已的被国王向中而安是被托付一个让整个家族光荣的任务且完成后自己也能成为贵族夫人,怀着不同目的接近国王,但后来都真心爱上国王并想独占国王,为此她们只能尽力满足国王的要求,像是努力生出个儿子来保住国王对自己的爱,也因此她们必须要除掉所有会吸引住国王注意力的存在,不惜互相陷害互相仇视,哪知道国王并非她们可以抓住的,参与进来的情妇越来越多,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命运并不是她们微薄的能力可以改变,最后只能带着痛苦与绝望走向毁灭之后。

很有趣不是嘛,表面上大家看到的是两个女人的斗争,大家都心知肚明故事里几乎不占多少篇幅的男性们才是引起这场悲剧的主因。如果男性不为自己欲欲将女性如牲畜般赠予,如果男性不为自己的利益操弄女性来达成目的,如果男性不使用情绪勒索的灌输女性该要是什么样子才值得被爱,或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安就是看到了自己母亲明明智慧能力都好却被懦弱的丈夫受限住而决定要跳脱生而为弱者的命运,她放手一搏以为可以靠高明的手腕操纵男性,可惜她是多么微小,微小到看不到整个世界的全貌,而不知道原来自己是被牢牢的困在这个由男性所打造出的牢笼里,永远只能当一颗棋子,反抗也只让她成了一颗被丢弃的棋子罢。最后,有自我的女人为了自以为的爱情付出一切而毁灭后,躲在幕后的男人继续操纵着听话温顺的女人。


《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关于美人的心机

充满心机的安为了自己的野心上了断头台,温柔婉约的玛丽接受了另一男人的求婚到乡下与孩子们过着幸福快乐与世无争的日子。女人不要太强悍、女人不要太有心机与手段、女人不要争权利,身为一个女人要选择断头台还是乡下的大房子,这个故事已经很明显暗示女人要听话了。

于是我想起汉普顿宫里的亨利八世说的,女孩并不重要,看看安跟玛丽,也看看阿拉贡的凯瑟琳与伊丽莎白伯爵夫人,女孩并不重要。幸好时代已经不一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