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坦克的发展历史上,为什么先进的膛线炮会输于滑膛炮?

朕要爆发了


武器没有先进性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分。现在坦克需要滑膛炮,线膛炮只有英国在使用。

因为现在坦克的装甲越来越厚,需要穿甲弹。线膛炮不适合装备穿甲弹。如果想发射穿甲弹,必须把线膛遮挡一下,形成滑膛炮。

所以英国也不想装备线膛炮,成本比较高,对军队来说是不合算的,所以现在是滑膛炮横行坦克界的时代。



大志远思想空间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我是萨沙,也不能说线膛炮就输了,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很难说的。

其实线膛炮和滑膛炮在之前,绝对是线膛炮更牛逼。

线膛炮的精度要高得多。

以美国为例,直到M60巴顿坦克的时代,仍然是使用105毫米线膛炮。

大家不要小瞧这门105毫米线膛炮,在同苏制T62坦克的115毫米滑膛炮对射中,前者精度要高出一倍。

虽然这里面有美制火控系统更为优秀的因素,但火炮本身的精确也很重要。

然而,为什么现在主战坦克都淘汰线膛炮,连台湾也要把M60巴顿坦克换装120毫米滑膛炮呢?

其实,就是为了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打坦克的炮弹无非就是碎甲弹、破甲弹、穿甲弹。

所谓碎甲弹:当碎甲弹碰撞目标后,塑性炸药会因为冲击而变形为圆盘状附着在表面上,直到炮弹底部的延迟引信点燃引爆塑性炸药。接着爆炸产生的震波会在撞击的物体中传递,然后在内侧产生向内碎裂的破片,达成杀伤内部人员、破坏装备、点燃油料或弹药的效果。

科技进步了,复合装甲出现后,碎甲弹的爆炸震波会全部被挡住,无效了。

破甲弹也是一样,只要加挂反应装甲,破甲弹没什么作用。即便没有反应装甲,现代坦克装甲很厚重,破甲弹也难以击穿。

那么,剩下最有效的就是穿甲弹了。

线膛炮的炮弹高速旋转,对于有尾翼的弹芯来说有严重影响,因此线膛炮发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需要进行特殊设计,使用滑动弹带等减旋手段。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不能用线膛炮发射,所以滑膛炮自然要一统天下了。


萨沙


线膛炮、滑膛炮顾名思义就是炮管内壁的差异。线膛炮内壁有机床车出来的螺纹膛线,而滑膛炮内壁是光滑的。线膛炮的膛线分为三种:等距膛线、渐速膛线和混合膛线,这些膛线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保证弹头在飞行中的稳定性。早期的滑膛炮因为光滑的内壁,精准度比较差,后来研究人员发现,在炮弹上加装尾翼也可以很好的保证弹头飞行的稳定性。线膛炮虽然射击精度比较高、受气流影响比较小,但是,加工工艺比较复杂,制造难度也比较大,使用寿命也比较短。而滑膛炮制造难度比较低,大规模量产比较容易;比线膛炮使用寿命更高,性价比也高得多;滑膛炮能承受更高的膛压,能发射带尾翼的脱壳穿甲弹,不受膛线的阻碍和限制,还可以发射炮射导弹,这些是线膛炮无法做到的。能够发射炮射导弹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就可以多一种自卫能力,也不再是线膛炮装甲车辆一边倒被武装直升机屠杀的情况;能发射炮射导弹的坦克、装甲车辆同样可以攻击直升机。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军事大国的军队都采用滑膛炮的坦克。




论道今朝


现代坦克滑膛炮的先进程度丝毫不低于线膛炮。题主想问的是,为什么世界上的先进坦克绝大多数都使用滑膛炮吧?

坦克复合装甲出现后,传统的破甲弹和碎甲弹已被证明不能有效击穿它。对付复合装甲最有效的是动能穿甲弹,于是各国相继推出了长杆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

有了弹,还得有炮,经过实验,最适合发射长杆弹的还是滑膛炮,因为滑膛炮对炮弹动能的衰减最小。于是各国陆续使用了115,120,125毫米口径滑膛炮。如今的世界三代坦克中,貌似只有印度的阿琼还用线膛炮了。


花生吨


膛线技术最早应用于步枪,让弹丸能够在枪管中国的自我旋转,从而拥有了比滑膛抢更为平直的弹道,这种技术也逐步的应用到了火炮身上,当坦克被发明后,也理所应当的被用于坦克炮!


线膛炮目前在目前现役火炮中还是普遍存在的,但已经不适合现代战争中的坦克装备了!



现代坦克中继续坚持装线膛炮的是发明坦克的英国,英国目前主战坦克挑战者2还是装了一管120毫米的线膛炮,并且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创造了坦克炮最远剿灭对方坦克先例,一辆英国挑战者坦克在五公里之外击毁了一辆伊拉克T72,这样的距离对装备滑膛炮的坦克根本无法通过常规技术实现!除非炮射导弹!



那么为什么滑膛炮会取代线膛炮成为现代坦克炮主流呢?原因如下几点!

第一,作战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现代坦克主要的作战场景是体系化作战和城市作战,这个环境下,坦克炮超远距离打击对手已经没有多大意义,而空中打击和远程炮火支持,完全可以压制这个距离的对手,已经不需要现代在数公里之外发现敌人并精确射击,而城市作战大部分作战距离都不会超过一公里,那么远的射程根本没有意义。



第二,线膛炮虽然精度极高,但对坦克炮管的磨损也是远高于滑膛炮的,线膛炮的加工工艺也远高于滑膛炮,基本上滑膛炮的使用寿命是线膛炮的十倍左右,现代线膛炮寿命临近数百发,而滑膛炮可以提高至数千发,试想一下,装备数万坦克或大规模的坦克作战,线膛炮的后勤和维护成本,要远高于滑膛炮!



第三,现代坦克火控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已经可以确保滑膛炮在两千米距离上可以精准打击对手,对于当前坦克的作战任务已经足够。



第四,现代坦克的炮弹类型也比较多,线膛炮对诸如:稳定尾翼脱壳弹和扫射导弹就无法发射。



英国目前坚持在坦克上装备线膛炮,是因为英国的作战思想问题,英国习惯将坦克用于支援步兵,而不是大规模地面作战,但有一些坦克强调需要在广阔的区域作战,也在回归线膛炮,例如:新轻坦就装备的是105线膛炮。


泾水书生


坦克,最初采用的确实是一门线膛炮,所谓的线膛炮,就是炮管内壁有膛线的火炮,发射时弹丸沿炮膛膛线旋转前进,出炮口后具有一定的转速,可以保持较稳定的飞行状态。由于弹带和膛线较为紧密,可防止火药燃气泄露,保证火药燃气对弹丸有足够的推力,以增大射程和提高射击的精准度;但线膛炮发射炮弹时,却受到了炮口初速的限制,这是膛线制约死的。

战后,特别是从60年代开始研发的坦克,却大多数换装了一门滑膛炮,所谓的滑膛炮,也即炮管内部没有膛线,就显然非常光滑;随着科技的进步,滑膛炮的射击精度已完全能满足坦克在2000米距离内的交战。至于滑膛炮取代线膛炮,成为当代主战坦克火炮的首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滑膛炮具有更高的膛压,能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初速越高,动能越大,穿甲能力则越强。
当下,坦克炮反坦克的都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炮膛内需要弹托来固定,线膛炮由于有膛线的存在,无法与弹托紧密贴合,以保证气密性,需要在弹托上加装一个弹带才能顺利射击,就显得很麻烦,而滑膛炮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此外,滑膛炮的使用寿命通常要比线膛炮能提高一倍以上,显著地降低了研发和制造的成本,便于在坦克上大量装备和运用;线膛炮不仅身管内壁磨损非大,而且加工、平常维护都非常麻烦,滑膛炮加工方便,则可显著降低后勤维护的要求。
最后,滑膛炮具备线膛炮不具备的一个优势,就是能发射炮射导弹,也称其为精确制导炮弹,打击距离最起码有5000米起步,大大超过了坦克炮2000米左右的有效打击距离,提高了主战坦克的远距离作战能力,等于是提高了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国平军史


线膛炮和滑膛炮是根据炮管内部构造来命名的,顾名思义,炮管内刻膛线的就是线膛炮,光滑的炮管便是滑膛炮了。目前基本主流的炮管都采用线膛炮,因为这种炮能够在发射炮弹过程中让炮弹旋转,大大提高了精度,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几乎所有的主流坦克都采用了落后一些的滑膛炮,这又是为什么呢?

图:豹2坦克Rh-120滑膛炮

早期火炮其实都采用滑膛炮,不为其他,就是因为工艺简单易于制造,但这样射出去的炮弹不会旋转,出炮口后受到空气阻力就会形成激波,并在尾部产生空气涡流,完全没有精度可言;即使是常见的头尖尾粗的炮弹,这种炮弹飞行的特点就是头尖能够减小阻力,尾大能够增加速度存能,但这样的炮弹很难做到重心就正好在轴线上,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难题,重量大的一次就会飞得更快,炮弹就会在飞行中失去平衡而翻跟斗,这恐怕也是早期炮弹采用圆球的原因所在!但不管怎么说,滑膛炮的一大缺点就是精度太差打不准!

图:瑞典S主战坦克线膛炮

随着铸造工艺的发展,线膛炮出现了。炮管内被刻上膛线,炮弹发射会受到膛线引导而产生旋转,这样解决了滑膛炮一切飞行不稳定问题。炮弹被发射出去后会沿着轴线旋转,射击精度增加,再加上炮弹在炮管内与膛线密合,火药爆炸产生的推力全部作用到炮弹上,射程也得到了增加,各种优点让线膛炮快速取代滑膛炮成为火炮的绝对主流,包括坦克炮!

至今线膛炮仍然是火炮的主流,各种榴弹炮、加农炮等基本都是线膛炮,只有坦克是个例外!三代坦克开始后,坦克主流装甲不再是单纯的均质钢板了,而是采用复合装甲+反应装甲的模式,传统的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等对坦克失去威胁,有盾必有矛,于是乎又诞生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成为现代坦克的反装甲的主要弹种,这种又细又长又重的炮弹不太适合旋转,旋转反而会让他失去平衡性,于是滑膛炮再次逆袭成为了坦克炮的主流。而且随着工艺进步,这种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脱壳部分与炮管的密合度也是相当惊人的,他可以使炮弹的出膛初速达到1800米/s,更快更重更细能够让炮弹拥有更强的破甲能力,而现代坦克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坦克!

而且坦克炮对射程的要求不高,目前主流的125mm、120mm坦克炮的有效射程也都不超过3公里,加上现代优秀的火控系统,以及像箭矢那样的尾翼来平衡炮弹飞行的稳定性作用,坦克滑膛炮的精度在这个范围内同样非常优秀,首发命中率也大都在90%以上,精度完全不是问题!而且滑膛炮没有膛线磨损问题,寿命更长,造价更低更耐用,也就是这样的原因,现代坦克大都采用的滑膛炮而非线膛炮。目前英国三代坦克因为开发时认为碎甲弹才是反装甲主流而看错了方向,还在使用120mm线膛炮;至于印度的阿琼坦克开始时间如此之晚,却盲目跟随自己的老东家也采用线膛炮就有些看不懂了!

当然如果未来出现新的装甲模式,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又被淘汰了,也许线膛炮回归坦克也是不好说的!


狼烟火燎


滑膛炮有它独特的优势,就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时有优势,滑膛炮没有膛线阻力,所以发射脱壳穿甲弹的初速高,而破甲弹的特性需要炮弹消旋,破甲弹如果高速旋转会导致射流分散,影响破甲性能。由于坦克第一作战对象就是坦克,所以反装甲炮弹的优势决定了滑膛炮取代了线膛炮。


鬼谷先一


线膛炮的优点,是准确度高,射程远,缺点是后座力大,射速慢,炮弹出膛的速度较低,滑膛炮则相反。坦克炮的射程在3000米左右,在100口径的炮中算射程近了,滑膛对命中目标影响不大,炮弹飞行速度快,冲击力更强,后座力小也利于坦克的平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