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说如果利比亚真有俄罗斯雇佣兵,那这些俄公民不代表俄罗斯,此话传达出何种意思?

小新和娜塔莉


这很正常,雇佣兵本来就是不受任何国家承认的,同时他们也是不受任何国际法保护的,这也是雇佣兵和私人安保承包商最大的区别!




卡洛斯董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话讲的已经十分清楚,那就是在利比亚参与军事行动的俄罗斯人,其身份都是雇佣兵身份,在利比亚参与的所有军事行动都是以个人的名义参加,并不是以俄罗斯政府官员的身份在利比亚活动。

所以这些俄罗斯雇佣兵在利比亚的一切行为,都与俄罗斯政府无关,他们的生死也与俄罗斯政府无关,这就是俄罗斯政府在公开层面上,对这些活跃在利比亚的俄罗斯雇佣兵的身份,给出的官方解释。

俄罗斯雇佣兵在他国参与军事行动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国际现象,而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规避联合国制定的有关国际法,因为在现代国际惯例中,如果未经授权一个国家的军队是不允许在其他国家参与军事行动的,这会导致超级大国对他国进行军事干预时,遇到很多法律层面的问题。

比如像利比亚这样长期军阀混战的国家里,如果俄罗斯想要插手其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就是没有人邀请俄罗斯军队入境,其次是俄军入境利比亚,会遭到其他国家的诟病,像美国就会以此指责俄罗斯对他国进行“侵略”。

那么如何既能对他国展开军事干预,然后又不用承担国际法的约束呢?答案也很简单,那就是利用西方国家间的不成文规定,将军队统统都以雇佣兵的名义派出去。

在西方世界里,雇佣兵是一个流传了一千多年的特殊军事团体,指的是一群为了利益而参加战争的团体和个人,由于这些人喜欢拿钱办事,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立场,所以在西方各国里,雇佣兵也是一只十分活跃的军事力量。

例如现在保护罗马教皇安全的梵蒂冈瑞士禁卫军,就是一群雇佣兵组织,历任罗马教皇都喜欢雇佣保护自己的安全,其工作时间已经长达500年之久。

因此,当某一个西方国家执行某些不适合以官方名义参加的军事行动时,往往都会选择项目招标(没错就是项目招标,就跟参加工程招投标一样)的方式,请雇佣兵去执行这些军事任务,这样就可以避免国家之间在法律层面上的纠纷。

比如在叙利亚内战期间,俄罗斯军队参加的所有军事行动,其实都是以“雇佣军”的身份参加的,尽管这些俄罗斯士兵执行的都是俄罗斯政府的军事任务,但由于他们的身份是叙利亚请来的雇佣兵,所以美国人始终都无法指责俄罗斯违反国际法,因为他们自己在叙利亚境内活动的军事力量,也同样是以雇佣兵身份进去的。

同样,俄罗斯总统普京公开表示,他们在利比亚执行军事行动的士兵都是雇佣兵,等于就是让俄军披上一层雇佣兵的外衣,从而达到了避免西方国家指责俄罗斯军事干预利比亚的图谋,这对于俄罗斯在海外与他国争夺海外利益,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落下m




我们认为,普京说此话有三方面含义。

第一,俄罗斯雇佣兵是俄罗斯公民,他们的合法权利应该受到所在国的尊重和保护。一旦他们的利益受到侵犯,生命受到威胁,俄罗斯有对他们提供支持和保护的义务和责任。

第二,俄罗斯雇佣兵选择支持谁帮助谁,是他们自己的权利,不代表俄罗斯。他们可以和俄罗斯政府保持同样的立场,有同样的朋友,而俄罗斯政府也有与他们和雇主的敌人保持友好关系的权利。

换句话:俄罗斯雇佣兵支持谁或反对谁,与俄罗斯政府的立场无关。

第三,俄罗斯雇佣兵不同于俄罗斯正规军,不代表国家意志。他们若凶残,只能说明俄罗斯人有血性;他们若好战,恰恰证明俄罗斯是战斗民族;他们若失败,不会证明俄罗斯军力不行;他们若有牺牲,也不会必然带来俄罗斯的报复和反击。

但具体情况也得具体分析,大家不会忘记,在叙利亚东古塔战场,曾有数十名俄罗斯雇佣兵在一次战斗中,因轻敌中了埋伏,被美国雇佣兵包圆。但不久后,俄罗斯空军发动反击,把这些美国雇佣兵认定为恐怖分子,全部肃清。事后美国人抱怨说是俄罗斯在报复,而俄罗斯则认为是误会,敌我分不清。



针对利比亚战场,的黎波里战斗处于僵持状态,而俄罗斯雇佣兵的出现,迅速打破僵局,让国民军的颓废攻势再次获得提升。国际社会哗然,以为是俄罗斯政府公开支持哈夫塔尔造反,以夺取至今还获联合国认可的合法政权~民族团结政府。


而普京刚刚结束对土耳其的访问,两国领导共同呼吁利比亚应该立即停火,哈夫塔尔和的黎波里政权应该谈判解决纷争。

看似俄罗斯立场有些表里不一和矛盾,但大家看过上面我们对俄罗斯雇佣兵与俄罗斯政府关系的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不要单单看俄罗斯雇佣兵在支持谁和打谁,还更要关注普京的立场和行踪。


新文化街男孩


美国的黑水,俄罗斯的瓦格纳,明面上是军事承包商,私底下就是给政府干“政府不能出面干的”活的。

如果把国家军队看做是国企,那么黑水、瓦格纳里面的雇佣兵就是从国企里转制出来的人员,虽然性质变成了民营,但是和官方、国企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例如在叙利亚,俄罗斯的空天军是作为受叙利亚合法政府邀请的俄国家正规军队,直接参与叙利亚战争的,他们一旦伤亡,一般会受到国家层面的正式褒奖、追授奖章、奖金、国葬等荣誉性的待遇。

而雇佣兵一旦出现重大伤亡,作为国家的政府,是从来不予承认的,为此,普京说的很明确了:“如果”利比亚境内存在一些俄罗斯国民,那么他们也不代表俄罗斯政府,他们也不由莫斯科支付薪水。

这话就说的很明白了,对于在利比亚是否存在俄罗斯籍的雇佣兵,普京不承认也不否认,反正他们的行为和俄罗斯政府无关,就像美国的黑水公司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和美国政府也没什么关系一样,类似的道理放在间谍身上也一样。

例如,2018年2月3日,俄罗斯飞行员罗曼·菲利波夫在叙利亚执行任务时,战机被击落,他坠机后与武装分子继续作战,最后为了避免被俘,选择了引爆手榴弹与武装分子同归于尽,事后,他被普京授予“俄罗斯英雄”称号,享受了国葬待遇。

不过,俄罗斯的正规军在叙利亚的投入主要是“不直接接触”的战斗,比如空天军的空袭、对叙军的炮火支持、后勤辅助、作战行动的指挥、策划等等,俄罗斯士兵尽量不直接参与地面军事行动。

如果需要参加直接军事行动或者其他的俄正规军不方便干的活,比如重大军事行动,那就很需要训练有素的俄雇佣兵的配合,俄军会提供航空兵、远程火力打击等支持。

当然,俄政府对瓦格纳的约束也是时紧时松,根据国际政治环境和战场环境变化而定,在叙利亚内战期间,2015年到2016年期间,这是叙利亚内战最激烈的时候,也是各国剿灭IS的战争最激烈的时候,这2年,有数万IS武装分子被打死,瓦格纳的雇佣兵在此期间承担了大量的作战任务,他们在战场上获得的装备条件也堪比俄正规军,还拥有俄军私下支持的的T72坦克、BM21火箭炮和122毫米D30榴弹炮等重武器,但后来,由于他们在叙利亚战场上实在太名声响亮,俄罗斯国防部为了尽量撇清和他们的关系,就减少了对瓦格纳的装备支持,使得瓦格纳的雇佣兵失去了所有的重装备,只能依靠一些落后的轻武器作战,直到最近2年,他们的装备才逐渐提升,但随着俄叙联军全面掌控叙利亚战局,在叙的瓦格纳雇佣兵也从2000多人减少到了几百人的规模。

瓦格纳的雇佣兵,月薪在3000-5000美元,如果受伤,会获得1-2万美元的补偿,如果战死,家属可以获得5万美元的抚恤金。

去年下半年,利比亚的哈夫塔尔将军发起了对团结政府的进攻,并得到了至少600名以上瓦格纳雇佣兵的支持,一路可谓攻城略地,不过,就在距离胜利还有一步之遥的时候,随着土耳其正式宣布出兵利比亚,普京和埃尔多安举行会谈之后,哈夫塔尔在面临战场失利、大国也不再支持其进攻行为的情况下,不得不从1月12日开始,和团结政府停火。


云中史记



一物降一物,世间能降服普京的人唯有埃尔多安!欧亚大陆的头号枭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普京在叙利亚、利比亚等问题上过招、博弈,通常都是以普京的失败、妥协、让步告终。

这不,埃尔多安又利用叙利亚问题的杠杆在利比亚问题上打击俄罗斯,成功逼迫普京再次低头,不得不承认俄罗斯雇佣兵在利比亚参战,并撇清俄罗斯政府与俄罗斯雇佣兵的干系。

普京这样做给俄罗斯带来了一个严重后果——土耳其军队若在利比亚消灭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无须担责,普京不好对埃尔多安说什么。

不可一世的狂人卡扎菲2011年被美国、法国、英国及利比亚反政府武装联合推翻后,利比亚陷入了军阀混战的无序状态,9年来都是如此。经过多年混战,利比亚形成两大势力:世俗主义的哈夫塔尔领导的国民军、伊*S*兰主义的萨拉杰领导的民族团结政府。

哈夫塔尔的主要支持者是埃及、阿联酋、沙特、巴林、约旦、苏丹、俄罗斯、法国等。民族团结政府的主要后台是土耳其、卡塔尔、意大利。利比亚不仅仅是在打内战,也是域外国家在利比亚打代理人战争。

2019年4月4日,哈夫塔尔下令国民军挥师西进,进攻民族团结政府盘踞的首都的黎波里及周边地区。经过半年多的鏖战,国民军缓慢推进,前几天攻下了西部重要港口城市米苏拉塔,离胜利更进一步。

民族团结政府旗下的武装鱼龙混杂,不仅有部族武装,也有被诸多阿拉伯国家认定为恐怖组织的穆斯林兄弟会武装,还有土耳其军方与情报机构的所谓的军事顾问。

2020年1月2日,土耳其议会批准了埃尔多安提交的出兵利比亚的申请,已经向利比亚部署了大量的军队,支援民族团结政府,抵抗国民军。

哈夫塔尔除了自己的国民军外,还雇佣了5000名苏丹军人、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参与剿灭民族团结政府的战争。在国民军的所有武装里面,战斗力最强的当属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他们基本上俄罗斯军队的退役军人,比较能打。

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活跃于世界各地,除了叙利亚、委内瑞拉外,还有非洲的中非、苏丹、利比亚等国家,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2019年11月初,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受雇于哈夫塔尔,积极参与利比亚内战的报道。

然而,俄罗斯官方对此极力否认。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11月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断然驳斥,称《纽约时报》的报道是臆测、恶毒的谣言和谎言。

里亚布科夫表示,美方的这种恶作剧的反复出现恶化了美国公众对俄罗斯的负面看法,损害了美俄关系。

2019年12月6日,俄罗斯外交部部长拉夫罗夫也对《纽约时报》的报道作出回应,称俄罗斯雇佣军在利比亚参战是美国同行故意散布的不实传闻。他还表示俄罗斯是与利比亚两大势力哈夫塔尔、民族团结政府都保持联系的少有的国家,并努力推动冲突各方进行和谈。

俄罗斯外交部否认俄罗斯雇佣军在利比亚作战,帮助哈夫塔尔消灭土耳其扶持的代理人民族团结政府,埃尔多安对此非常不满,2019年12月25日,他访问了利比亚的邻国突尼斯,与突尼斯总统赛义德举行了闭门会晤。

在闭门会晤结束后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埃尔多安向俄罗斯“开炮”,炮轰俄罗斯的瓦格纳雇佣兵在利比亚作战,不仅将俄罗斯雇佣兵蔑称为幽灵部队,还隔空质问普京:2000名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是以什么名义来到利比亚的?他们在那里做什么?

在埃尔多安的“炮轰”下,俄罗斯坐不住了,第二天(12月26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利比亚有来自不同国家的雇佣兵(间接承认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在利比亚作战)。他强调,这一切都是那些国家破坏利比亚政权的后果(将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在利比亚作战甩锅给推翻卡扎菲使利比亚陷入内战的美国、法国、英国)。

2020年1月8日,伊朗导弹袭击伊拉克的两处美军基地,以及伊朗革命卫队人为失误地击落了乌克兰航空波音737客机,不仅是中东的局势滑向危险的对峙,也波及了叙利亚的局势,以及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利益。

土耳其却趁乱出手,浑水摸鱼,出击俄罗斯,不仅跟俄罗斯商谈叙利亚的局势,还施压俄罗斯公开介入利比亚问题——埃尔多安利用叙利亚问题这个杠杆,逼迫普京向利比亚最大的势力哈夫塔尔收兵,与土耳其的代理人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签署停火协议,保住岌岌可危的民族团结政府及仅剩的地盘。

在埃尔多安的施压下,普京做了两件事:其一是将哈夫塔尔、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萨拉杰邀请到莫斯科进行对话,在普京的施压下,哈夫塔尔与萨拉杰1月13日签署停火协议。

其二,普京抛弃了受雇于哈夫塔尔的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1月11日,普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利比亚境内有俄罗斯雇佣兵参战,那么他们不代表俄罗斯官方立场,这些雇佣兵不会从俄罗斯政府这里领取薪水。

瓦格纳雇佣兵之所以活跃于世界各地,不仅仅是去赚钱的,更是俄罗斯对外干涉与扩张的新工具——俄军不方便做的事情由瓦格纳雇佣兵去完成,所以,瓦格纳实际上是俄罗斯政府的影子部队。

普京在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施压下,与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划清了界限,造成了一个后果:部署在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控制区的土耳其军队一旦与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交火,并将他们消灭,土耳其不用承担责任,打死就打死了,普京拿他没辙!

2018年,受雇于叙利亚政府的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在战场被美军消灭几百人,普京不仅不敢找美国报仇,还可以向俄罗斯民众隐瞒了此事,实在瞒不住了,才透露了部分真相。

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的悲剧有可能在利比亚重演,不仅拿不到勋章,而且死了白死。


飞狼


哈夫塔尔是一个真正的牛人,他之所以能在利比亚掀起这么大的波澜,是因为身后有着美俄的支持,能做到同时获得这两个军事强国支持的国家在世界上寥寥无几,哈夫塔尔作为非政府武装的领袖,到底何德何能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原来,在北约攻击利比亚时,哈夫塔尔是卡扎菲手下的军官,但他却选择背叛自己的上司,逃往美国,在美国呆了十几年后又回到利比亚,成为国民军首领,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使得哈夫塔尔获得了白宫的友谊和实际支持。
需要知道的是,土耳其、法国等许多北约国家都与利比亚当局关系紧密,或者说是利益相关,但哈夫塔尔带着国民军掀起内战,几乎就要完成政权更迭,却不见法国有什么实际行动,只有土耳其派出了战机和少量部队到的黎波里帮帮忙。那么,法国为什么会眼睁睁地看到自己利益被侵犯而无动于衷?一个非常简单的理由是法国没钱打仗了,但是现在的利比亚当局是北约推翻卡扎菲后,扶植的政权,以法国在北约的能量,完全可以引导北约出兵阻止国民军,但事实却是北约对此没什么反应。
考虑到哈夫塔尔的背景,不难想到北约的沉默与美国有关,北约各国有共同的利益,但却不是所有的利益都相同,至少美国和法国在利比亚利益相悖,如果哈夫塔尔成功,那么法国在利比亚的金融霸权将会移交到美国手中,这是白宫所渴望的。在这一点上,俄罗斯与美国是一致的,虽然不知道哈夫塔尔用什么条件获得了普京的支持,但目前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集团确实在哈夫塔尔的手下效命,该集团由退役的俄军士兵组成,虽然名义上是私人武装,却与克里姆林宫关系十分密切,他的存在也展示出了俄罗斯在利比亚问题上的实际倾向。
虽然普京总统在本月11号向记者表示,无论是否有俄公民在利比亚作战,那都不能代表俄罗斯的立场,他们不能从克里姆林宫领到薪水。但这个解释显然不够合理,任何国家的正规军士兵退役后,虽然名义上与本国军队无关,实际的联系却无法切断,如果本国发生战争,那么退役士兵会被重新召回。瓦格纳雇佣兵集团由俄军退役士兵组成,那么他们必然代表着俄罗斯的利益,一个国家的国防不止有明面上的力量,还要有暗地里的武力,用以处理一些官方无法插手的问题,瓦格纳雇佣兵团无疑就是俄罗斯的暗剑。

精英出鞘


据报道,普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利比亚真的有俄罗斯雇佣兵,那这些俄罗斯公民不代表俄罗斯。

这句话,普京实际上表达了以下观点。

第一,利比亚确实存在俄罗斯雇佣兵瓦格纳。俄罗斯雇佣兵瓦格纳出现在利比亚,普京没有否认,这就相当于间接承认瓦格纳确实出现在了利比亚。鉴于瓦格纳参战利比亚的事实,普京也没必要进行否认,毕竟战场情势瞬息万变,瓦格纳的存在根本无法隐瞒,况且,一旦出现战损,反而弄巧成拙。这就是第一层意思。

第二,这是商业行为,与国家意志无关。雇佣兵,顾名思义,接受雇佣的职业军人。他们本质上是一个商业组织,根据雇主需求,收取佣金执行战斗任务。这样的商业行为,不受俄罗斯国家保护,国家也不为他们支付任何报酬,他们的行为纯属自主决定,与国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他们不代表俄罗斯国家意志。

第三,俄罗斯对利比亚问题持开放态度。1月8日普京出席“土耳其流”开通仪式,与埃尔多安就利比亚问题达成一致,呼吁交战双方停火。俄罗斯一方面接受雇佣参战,另一方面又与土耳其相互合作,这正反两个方面的行为,说明,俄罗斯对于利比亚当前的局势并没有明确态度。俄罗斯对利比亚问题持开放态度,可以与任何一方进行合作,一切事情都可以坐下来谈。

第四,俄罗斯明确干预利比亚问题解决的态度。必须注意,普京强调这些人是俄罗斯公民,是俄罗斯公民,其合法权益就会受到国家保护。也意味着,瓦格纳在利比亚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俄罗斯的真实想法。毕竟2018年哈夫塔尔两度拜访莫斯科,也表明了国民军与俄罗斯亲近的态度。俄罗斯同意瓦格纳出现在利比亚,这说明,俄罗斯不反对哈夫塔尔给予俄罗斯的承诺。但是,以瓦格纳的身份出现在利比亚,也说明,俄罗斯对国民军给予的条件不甚感冒,因此,严格界定了瓦格纳的政治界限————不代表国家意志。但是,瓦格纳的出现,注定了俄罗斯因素已经出现在利比亚,俄罗斯介入利比亚问题已经无法避免。所以俄罗斯以开放的态度面对利比亚问题,正是待价而沽,俄罗斯不介意未来谁掌握利比亚,只要条件许可,大家都可以坐下来协商。


石隙甘泉


根据欧联社的消息,2020年1月11日当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公开表示,如果利比亚出现俄罗斯的雇佣兵,这些雇佣兵不代表俄罗斯!

普京是世界第二军事大国俄罗斯的总统,他的一言一行都和当前的世界局势有关,并代表俄罗斯的官方立场。1月11日当天,普京突然谈及利比亚的俄罗斯雇佣兵问题,就有人开始揣摩普京的心思,想知道普京对利比亚的局势是什么态度?

普京说,如果利比亚有俄罗斯雇佣兵,不代表俄罗斯的立场。很显然,在利比亚,一定有俄罗斯的雇佣兵,不然普京不会说这句话!2011年,利比亚内战爆发,在2011年的利比亚内战中,利比亚的最高领袖卡扎菲被乱枪打死在街头,示众三日之后,被秘密安葬在沙漠之中,没有人知道卡扎菲的墓到底在哪!

卡扎菲死了,原以为,利比亚人民能够过上幸福、快乐的好日子。没想到,后来又发生了内战,在第二次内战中,哈夫塔尔另起炉灶,成立了现在的利比亚国民军,和利比亚的黎波里的民族团结政府分庭抗礼,并有意铲除的黎波里的民族团结政府,结束利比亚的内战,让利比亚再次统一!

谁曾想,的黎波里的民族团结政府为了自保,为了不被哈夫塔尔带领的利比亚国民军铲除,请求土耳其出兵相助。1月2日,土耳其议会决定,出兵利比亚,替的黎波里的民族团结政府解围。土耳其的士兵登陆利比亚,增加了利比亚局势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哈夫塔尔统一利比亚的难度!

利比亚国民军的元帅哈夫塔尔是俄罗斯的好朋友,多次到访俄罗斯,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见过面,和俄罗斯国防部长见过面。作为朋友,俄罗斯愿意帮助哈夫塔尔统一利比亚,所以利比亚境内出现了俄罗斯雇佣兵!

不过,普京既然强调俄罗斯雇佣兵不代表俄罗斯官方立场,说明在普京的眼里,雇佣兵不是正规军,不是俄罗斯的国防部队,俄罗斯雇佣兵出现在利比亚战场,不是俄罗斯官方派遣的,而是花钱雇佣的!

问题又来了,普京为什么不愿意承认俄罗斯雇佣兵代表官方立场呢?原因在于普京不想让俄罗斯背负干涉利比亚内政的骂名!利比亚虽然常年处于战争的漩涡之中,当利比亚是一个国家,俄罗斯不会像土耳其一样公然出兵利比亚,俄罗斯要出兵替哈夫塔尔解围,也会让不代表国家立场的俄罗斯雇佣兵去,如此一来,不管俄罗斯雇佣兵做什么事情,支持哈夫塔尔也好,围攻的黎波里的民族团结政府也好,都和俄罗斯无关!

普京间接性承认利比亚有俄罗斯的雇佣兵,就是告诉土耳其,在利比亚的领土之上,容不得土耳其放肆、撒野,让土耳其别乱来!


老鳄鱼观天下


这个问题真是耐人寻味。

理论上说,不管你是哪国人,到了他国的国土上,祖国也永远是你的后盾,无论你走到哪里,祖国始终会为你负责到底。

而今天的普京似乎并不想负这样的责任,这就非常匪夷所思了。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当地时间2020年1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记者会上做出了重要表态,当被记者问到俄私人武装组织瓦格纳集团(Wagner Group)是否在利比亚境内参战时,普京表示如果利比亚境内有俄罗斯雇佣兵参战,那么他们不代表俄罗斯官方立场,且不会从俄罗斯当局那里拿到薪水。

虽然普京的表态“云淡风轻”,但却再度令国际社会神经紧绷。因为根据以往普京的“套路”,但凡撇清关系,后续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大动作,西方国家就是再傻,也应该从不断的吃亏中吃一堑长一智。

而普京在利比亚国民军围攻的黎波里的最后时刻抛出这样的观点,无非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

的黎波里战事不会太久,无论是胜是败。

理论上说,当前俄罗斯虽然综合国力依然长期一蹶不振,但对利比亚施加影响还是绰绰有余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支持哈夫塔尔甚至大规模出兵结束战事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普京为何要匪夷所思地撇清关系“自证清白”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普京对哈夫塔尔越来越没有信心。

已经占领利比亚超过90%土地的哈夫塔尔之所以能够发动对的黎波里的总攻,除了俄罗斯的帮助,美国逐渐放弃骑墙政策也是重要原因,毕竟利用利比亚压制欧盟和土耳其也是美国的重要目的,这使得哈夫塔尔能够在2019年4月的总攻失败后能够卷土重来。

但哈夫塔尔的表现实在太令普京失望,虽说哈夫塔尔的军队时名副其实的乌合之众,但仅剩下的黎波里及周边地区的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则连乌合之众都算不上。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情况下,哈夫塔尔仍旧无法一鼓作气拿下的黎波里统一利比亚,实在是让普京不止一次地怀疑,哈夫塔尔这个老廉颇到底还能吃几斤大米?

其实哈夫塔尔久攻不克也没啥,毕竟冲利比亚武装这个尿性,这样的僵持局面已经是超常发挥了。但对于俄罗斯雇佣兵就很尴尬了,虽然人数不多,但在外界眼中终归是战斗力强悍的外援,而有外援还打上这个鸟样,这已经不是对战斗民族人格侮辱这么简单了,某种程度上,这严重影响了俄罗斯雇佣兵的信誉,所以为了以后的生意,普京不能不着急。

所以普京将俄罗斯雇佣兵和俄罗斯政府区别开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哈夫塔尔战败,国际社会也不会感觉俄罗斯武装有多无能。

所以普京的表态是真正的明哲保身。

其次,普京需对欧盟和土耳其有个交代。

俄罗斯之所以支持哈夫塔尔,无非是为了在利比亚争取更多权益,比如驻军或建立军事基地。但这样的做法无疑会让俄罗斯在国际社会更加孤立,因为利比亚不仅牵涉到俄罗斯的利益,也和欧盟、土耳其及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纠缠不清。

在俄罗斯旗帜鲜明的支持哈夫塔尔的同时,美国虽然逐渐倒向哈夫塔尔单于,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依然藕断丝连,而土耳其则从来都是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的靠山。某种程度上说,哈夫塔尔之所以不能速战速决,根本原因就在于土耳其的出兵干涉。

而对于欧盟方面,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的存在较为有效地阻止了非洲难民向欧盟的涌入,所以他们也曾一度是民族团结政府的好朋友好伙伴。

而这样的站位就让俄罗斯非常尴尬。和哈夫塔尔同仇敌忾并没有问题,但却会因此得罪欧盟和土耳其,对于俄罗斯而言,利比亚固然重要,单向欧盟和土耳其出口天然气则更关乎到俄罗斯的生死存亡。

毕竟土耳其流在几日前刚刚开通,土耳其和俄罗斯也成了真正的酒肉朋友,在巨大的天然气市场面前,为了小小的利比亚因噎废食是非常不理智的,所以和哈夫塔尔撇清关系是普京当前最明智的选择。

从古至今,两面三刀一直是某些国家外交的惯用伎俩,而这无疑也是最保险的选择。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按照笔者的理解,大概有这么三层意思:

第一、参加利比亚战争的俄罗斯雇佣兵并不受俄罗斯官方控制,但也是俄罗斯公民,如果在战争中遭到损失,将会被视作“俄罗斯公民在战火中丧生”,俄罗斯官方将不得不出手!

俄罗斯雇佣兵为俄罗斯政府服务最早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的沙俄时期。沙皇俄国对远东地区的征服,其实就是由雇佣兵性质的团队实现的,当时叫民间武装商队。比如雅克萨和尼布楚事件,最早就是由一群和政府勾结的俄罗斯强盗打前锋的。

按照西方的文化传统,他们从来不认为战争是纯粹的国家行为,在商业文化的熏陶下,民间力量参与战争也很正常,只要能够获利。

第二、警告西方国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上世纪80年代的苏阿战争和90年代的两次车臣战争,西方和中东国家也曾组织雇佣兵这种“民间武装”与俄军作战,没少让他们吃苦头。这一点,曾经亲自参加过第二次车臣战争的普京应该深有体会!

现在俄罗斯拓展海外利益,用的就是西方国家之前的套路,而且玩的挺好,叙利亚就是一个最好的样板!

第三、俄罗斯将会保持这种“官民两手”的模式。

按照俄罗斯官方媒体的解释,民间武装在俄罗斯一直是处在法律的灰色地带,俄罗斯国家杜马和军方也都对这一领域很不感冒。

但是在2016年年底,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给从叙利亚战场归来的俄罗斯军人授勋仪式上,数十名私人军事公司和民间情报学者也参与其中。

这就说明,俄罗斯官方对这种模式其实也是默认的,只要能够为俄罗斯拓展国家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