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次郎的夏天》:一段温情夏日旅途里呈现出的三次成长

《菊次郎的夏天》是一部于1999年上映的老电影,是由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导演的第八部影片。这部电影是北野武不同以往的尝试性作品,在影片中,

他摒弃了一贯的暴力与血腥手段,以个性饱满的人物、幽默的情节、夏日特有的明亮色彩展示了一幅温情的画面。

《菊次郎的夏天》主要讲述的是正男在菊次郎的陪伴下踏上旅途寻找母亲的故事。自幼丧父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正男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说母亲为了正男在远方工作。暑假来临,正男的朋友们都和家人出门旅游了,正男一个人在家很无聊,由于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母亲的相片并得知了母亲的住址在爱知县,于是他决定去寻找母亲。

邻居阿姨发现后,决定帮正男完成心愿。她拿出一笔钱做为旅费,还安排游手好闲的老公菊次郎陪伴正男一起踏上寻母之途。可是在第一天,菊次郎就把老婆给的钱全部输光,于是两个人只好边走边搭顺风车前往爱知。一路遇到很多事情,惹了不少麻烦后,菊次郎终于带着正男到了他母亲的家,但正男发现母亲已经组建了新的家庭,十分沮丧。归途中,菊次郎努力安慰他,二人过得十分愉快,夏天就这么过去了。

《菊次郎的夏天》是北野武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曾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以及日本电影学院最佳影片提名。

从表面上看,这部影片的主线情节是正男寻找母亲的历程,但影片的片名是《菊次郎的夏天》而并非《正男的夏天》,以及影片最后所揭示的“菊次郎”是片中的大叔的名字,这部影片真正想表现的不是正男,而是在这段旅途中,菊次郎通过自醒、觉悟、回归等一系列心理转变,完成了自我成长的过程。

《菊次郎的夏天》:一段温情夏日旅途里呈现出的三次成长

01、从小母爱缺失的菊次郎总用不屑的模样来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旅途的经历让他得以自醒

在影片《菊次郎的夏天》中正男的奶奶、菊次郎的妻子、他们在路上遇到的情侣中的女孩、正男的母亲、养老院里菊次郎的母亲等等女性形象都只是短暂的出现,人物的语言也很简洁,有得仅仅只是几个镜头。在整部电影的故事讲述过程中主要出现的人物都是以男性形象为主:正男、菊次郎、猥琐老头、出租车司机、公车站的路人、酒店工作人员、好人先生、重磅先生、光头先生、黑社会成员等等。

导演在电影里有意的营造这样一个以男性为主的世界,一方面为影片的人物塑造提供了背景,另一方面通过女性形象的缺失来暗示母爱的缺失,为小男孩正男寻找母亲的主题奠定了基础。

影片中的男性形象大多是出于社会底层边缘化的小人物,而他们之间又是可以相互区分的。比如酒店工作人员和年轻情侣中的男孩,形象干净整洁,他们待人彬彬有礼、富有爱心,真诚的帮助菊次郎和正男;而另一类以菊次郎、好人先生、重磅先生和光头先生为代表,他们外貌相对另类,像菊次郎一直都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穿着肥大的衣服,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总是面无表情地盯着某个地方,背上有纹身还常常出口成“脏”。

在整个旅途中,菊次郎做了很多坏事。他带着正男去赌赛车,输光了妻子给的带正男去找妈妈的钱;自己明明不会开车,却偷偷开走出租车司机的车,一路让人心惊胆战,直到车子冒着黑烟坏在半路上;不会游泳却碍于面子不承认,结果一头栽倒在泳池中;因被拒绝搭顺风车就拿大石头砸坏人家的车窗玻璃;在公交车站等车时,偷偷用橙子换掉别人的食物,为了显示自己作为长辈对孩子的关照,假装把食物都给了正男,却说上厕所躲起来偷吃,结果食物掉进了草丛中,为了捡食物一头栽到了草丛里;甚至为了拦车假扮成盲人,结果被车撞飞。

《菊次郎的夏天》:一段温情夏日旅途里呈现出的三次成长

菊次郎作为一个三四十岁的成年男子,却做出这些孩子气的捣蛋举动,说明他是一个心理不成熟的成年人。在影片的开始,妻子向菊次郎介绍正男时说“他没有爸爸,妈妈可能在远方工作”,菊次郎的第一反应是“她肯定是跟别的什么男人跑了”,这是基于他自身的经历的本能反应。在菊次郎的孩童时代,他被母亲抛弃,孤身一人,没有母亲关心照顾,在这样的成长背景下沾染了社会的不良习气,并以此来进行自我保护。他那些无厘头的行为也源自于此,没有人告诉他社会的规矩。

菊次郎总是一副面无表情的冷漠模样,但在他的内心深处,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他帮助正男寻找母亲,虽然一开始他的动机是为了妻子给的钱,但在整个旅途中他从未抱怨过一次;他在旅途中制造的麻烦也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在正男看到妈妈早已另组家庭后,为了安慰正男,菊次郎还编出了天使之铃的故事。

虽然他还未真正的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总是以逃避来掩饰一切,以求得表面的和谐安稳。但是这些善意举动展现是菊次郎下意识的行为,这也暗示着他内心深处的善良人性觉醒。他的本质并不是一个坏人,而是缺乏成熟的契机,旅途的开始便种下了让他成长的萌芽

《菊次郎的夏天》:一段温情夏日旅途里呈现出的三次成长

02、经历了正男寻母未果的过程,与正男的情感共融让菊次郎觉醒,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曾经的伤痛

两人经过一路的坎坷终于来到正男母亲的住所,菊次郎并没有带着正男上前敲门,而是站在门口徘徊了良久。这样的场景让菊次郎联想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一会盯着房门,一会低头盯着路面,一会又转头看向正男,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好像此刻来寻母的不光是正男,还有菊次郎自己。

此时的菊次郎和正男是一个情感共同体,他的犹豫在于以往的经验让他觉得这次正男寻母的结局并不会圆满,敲门之后面临的种种都需要他们一起承受。他害怕看到正男的母亲已经建立新的家庭,害怕被母亲往外赶。童年的经历已经成为他心里的疤,上前敲门对于他来说很艰难。

他们暂时离开正男母亲家后,看着伤心无比的正男,菊次郎硬着头皮再次来到了正男母亲家门前,思考了良久却依然没有勇气上前敲门,只得呆呆地坐在长椅上,不知所措,陷入沉思中,直到重磅先生和光头先生出现,才想到暂时缓解问题的办法。

菊次郎从前被拒绝的场景以及正男伤心痛哭的画面一直出现在菊次郎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以致于在陪正男游戏时,他都有些心不在焉。经过一番思想挣扎,也因为他被正男寻找母亲的心所感动,菊次郎终于决定前往养老院看望母亲。然而当他到达养老院以后,看着已经年迈孤独的母亲,菊次郎却再一次退缩了。经过漫长的年月,本就不亲密的母子俩早就无话可讲,菊次郎站在窗外隔着玻璃看着自己的母亲,内心无比怅然。

对于菊次郎来说这段旅途到此,又有了崭新的意义。虽然正男寻母失败,但是经过两人一路的陪伴,又重新激发了菊次郎内心的善意。他也通过感受到正男的勇敢,开始尝试着勇敢地面对一直以来被他深藏在心底的伤痛。他的思想开始成熟,试图打破成长阴影带来的桎梏,这就是他从一个中年大男孩开始觉悟、成长的表现。

《菊次郎的夏天》:一段温情夏日旅途里呈现出的三次成长

03、归途中无忧无虑的尽情游戏让菊次郎多年的困顿得到疏解,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成自我的回归

随着旅途的不断前行,菊次郎的思想在渐渐的发生改变,与此同时他和正男的之间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升温。在正男看到母亲已经重组家庭后,菊次郎不忍他伤心,编出了“天使之铃”的故事;离开海边时正男主动向前拉住菊次郎的手,菊次郎先是一愣,强忍着泪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用力握住了正男的小手,两人坚定地走向远方;当正男独自在深夜中寻找药店为菊次郎买药并为他擦拭脸上的血迹时,菊次郎哽咽着说出了他在影片中唯一的一句敬语“对不起”,随后低头流泪。

菊次郎和正男已经产生了的深厚感情,不是父子却胜似父子。这段菊次郎带着正男找妈妈的旅途,也是正男给了菊次郎一次完成自我成长的机会。而在之后归途的游戏里,菊次郎的人性回归也得以完成。

在从养老院返回河滩后,菊次郎仿佛是甩掉所有包袱一般,领着一班人在河滩上开始了他们为期数日的露营。为了让正男忘记妈妈另组家庭的痛苦,大家都合力陪正男玩耍。好人先生给正男讲小女孩与北斗星的故事;重磅先生和光头先生扮演各种搞怪角色逗他开心;菊次郎也参与其中,和他们玩起了“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他们穿着印第安草裙翩翩起舞,轮流吊在树上荡秋千,重磅先生由于体重过重压断了树干而掉进粪坑里,他像一个孩子似的放声大哭,其他人则哄笑着四处散开。几个人在一起玩得那么的投入与开心,在这里他们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无人打扰、肆无忌惮。

《菊次郎的夏天》:一段温情夏日旅途里呈现出的三次成长

在电影里出现了很多次正男的梦境,在赌完赛车后、在遭到猥琐老头的骚扰后、在看到菊次郎满背的纹身后、在嘉年华的夜晚孤零零地等待菊次郎后。这几个梦境阴森可怖,正男每每从梦境中惊醒,便陷入无助与恐慌之中。在经过这场游戏之后,正男做了影片中唯一的一个美梦,在他的梦里,大家又在一起愉快的玩耍。

从阴森的噩梦到愉快的美梦,正男梦境的变化也暗示着他的心结得以打开,苦闷得到释放。表面上是菊次郎、好人先生、重磅先生和光头先生三个成年人陪正男玩耍,其实最开心的却也正是他们三人。

这场夏日寻母的旅途结束之后,正男和菊次郎两人都发生了改变。正男一改之前总是低头不语的形象,变得爱笑了起来,开始有了小孩子应该有的朝气和活力。菊次郎长久以来累积在心里的的负面情绪终于得到了彻底的释放,旅途使他成长,让他从一个痞里痞气的大男孩变成了思想成熟的男人。他完成了自我的回归,精神上获得重生。

《菊次郎的夏天》:一段温情夏日旅途里呈现出的三次成长

总结一下

北野武的电影总能流露一种对世人的关怀和深沉的悲悯,《菊次郎的夏天》也包含着这种特质。只不过这部影片的幽默氛围,配上久石让动听的音乐,让这段寻母之旅增添了许多的欢快气息,就像夏日的冰淇淋一般让人回味。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是菊次郎,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有过伤痛,但我们也应该和他一样,勇敢的走出禁锢自己的圈子,学会释然,让自己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