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晋升上高级职称的教师,一听说要取消职称,就跟其他老师着急上火,你怎么看?

追求有趣


晋升高级职称的教师,为何着急上火?即使言语中语气里显得有点着急,我想他可不是为了取不取消高级职称着急,而是为了一些愣头青小年轻无知着急。同一办公室没有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不会以为他为了那高级职称上火吧?还真是幼稚啊!不是现在教师队伍里面越来越多的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了吗?难道书念太多了,人更幼稚了?

职称评审短时间里不可能取消。即使没有职称评定制度,也有出现新的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只会越来越严,条件越来越多而已。国家财政养着,难道会没有要求,让进了教师队伍的人吃大锅饭?端铁饭碗?这可能吗?

我个人有时觉得书读太多,还真有可能发傻。这种情况看不清?多想想怎么把书教教好吧,而不是觉得自己这般人才因为职称评定制度吃了啥大亏,有真本事的人左右吃不了多少亏的。至于高级教师不会是你成为优秀教师的障碍。最后,人工智能时代首先冲击的行业之一就是教育,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紧要。牢骚太盛防肠断。


Scarett


我是一个高级教师,如果要取消职称,我赞成!

以前教师是没有职称的,我教了十几年的书以后才有评职称的事情。在没有评职称的那些年,我们上课的老师,有兢兢业业的,也有混日子的。后来有了评职称的制度,一些老师评上了,很多老师评不上,不管评上评不上,都和原来一样,努力的还是很努力,混日子的依然如旧。职称,基本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因为评上的,并不都是优秀的,很多人不是!有些是占据领导岗位,把自己首先“评”为“优秀”,从而评为高级的;有些是专门吹牛拍马,深得领导喜欢,从而评上高级的;有的是烧香走后门,用金钱买来的……总之,除了少部分真正实干苦干,成绩优秀的以外,很大一大部分的高级教师,就是这样得来的。

所以有了职称评聘制度后,激励的作用没有实现,反而带来了腐败和不公,也就有了勾心斗角,怨恨仇视!

现在取消职称的呼声不小。这些呼声,一部分来自那些久评不上的老师,一部分来自那些看到职称评聘的弊端的人的,不能说这些呼声都是不正确的,以我一个老教师通过对有职称制度和没有职称制度的比较,以及评上职称和没有评上职称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比较,我看职称确实没有起到它想要的作用,反而是副作用更多一些!

教师没有奖惩激励制度不行,但是如果一种制度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不如不要!至少要用更好的制度开代替它。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有些评上高级的老师,一听说要取消职称就着急,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职称怎么来的。一句话,他们知道自己对不起那个“高级”的称号,以及拿到的高级的工资。

其实这些老师大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取消职称是不可能的,这是国家的一种制度,至少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取消的。他们完全可以继续拿着高级的工资,混自己的日子。只要不问良心,还可以混很久!只是,如果你还年轻,可能有混不下去的一天!


令狐老老师


俗语说:田中耕牛无宿草,仓中老鼠有余粮。职称评定可以有,但以前的办法不可行,我是施工单位的工程师,遇见一般的难题得靠基层的技术人员处理和解决,但其

职称最多是中级,而那些不在基层工作,没有实践经验的却是高级职称。而对于我们,还有好多条条限制着你,外语有条件,得参加市里面的考试,并且及格了,文凭要大专,我四年的中专没用。我上学时曾经学过俄语,参加工作后,为了职称晋升又补习过日语和英语,且由于工作忙,长期不用外语,早忘记了,现在外语和文凭没限制了,我又退休了,真 让人无语啊,自认生不逢时,干了几十年工程,居然不如一个靠嘴皮子的马屁手。


踏遍青山


一些晋上高级职称的老师一听说要取消职称,就开始着急上火,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教师们晋职称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边的艰辛,张落过晋级的老师都深有体会,有刚晋过级的老师总结就是:脱了一层皮。辛辛苦苦晋上的职称要取消,最重要的是高人一等的职称工资没有了,他们怎么能不着急上火?

但是职称到底有何意义?那恐怕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大家都知道职称的高低与教学能力不成正比,甚至成反比。深受诟病,严重打击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既然有弊端,为什么不改革?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靠的是90%以上教师的共同努力,而不是只占部分的高级教师来完成的。所以纵观大局,职称应该改革。何况取消职称后,国家会在提高教龄工资等方面给予补偿,这些兼顾大多数人利益的举措岂不是更好?


心情晴雨表


职称越来越难评,评了也聘不了,现在评中一又加了很多条件,我十几年评了中一,等了4年才聘上,真难。中高我觉得不奢望了,除非政策照顾教龄老师了。为了评职称,争优秀,科室老师互相揭短,争得面红耳赤像仇人,口才好的,面皮厚的什么都敢说,我觉得打口水战打不赢他们,不想评职称了,我想这份工作我无愧于心,就是很遗憾,自己虽然一样努力可是工资差别人那么多。



我有一学生,小学毕业,后从教。弄个假文凭98年就升中高了。我问他市级论文谁给写的,他说自己写的,改的鲁迅的文章。我从教38年12年升的小高,工资比他少一千多,他现在看寝室,我教化学,情何以堪。

他说职称花掉了一辆小车钱。鬼知道他咋花的。


刘中民3


我是一名初中教师,从教13年了,还没有取得中级职称,要想评职称需要的条件太多了,而且排队很多人,至少还得四五年,如果通过破格晋升,需要各种奖励,市级的必不可少,我们单位有两个同事是中级职称破格的,工作十年时间,相对来说就是大家心中的佼佼者,年年得优秀,评优选模的各种奖励,都是全校老师中独一无二的人选,可以想象,要想取得高级职称是得要多少年。

但是对于很多老师来说,评职称是很难的,特别是小学老师,到退休了还没有评上中级职称,那是多么的可怕,工作30多年的,一辈子都奉献给了教育,却没有的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怀,兢兢业业,节衣缩食,为了儿女,家人,都不敢大吃大喝,有什么委屈和不悦都不能流露,所以说这个职称就是老师心中的一个坎。取消了对于年轻老师很好,对于一些老年老师,他们是多么的不容易,多么的吃亏,先在这个金钱社会,老师的地位,和权威一点点都没有,也没什么大的保障,只是好听的寒暑假,还不停各种培训活动。

而且职称没有起到激励老师的目的,很多老师根本就不能指望职称能改变什么,只是心中的一个愿望而已。

我们这里山区补助一个月300月,一周才能回一次家,都是在山村里,全天24小时守候着学校,儿女,家人,根本见不了面,有很多家里种地的老师,农活只有周末才能去干,不干生活开销大,能补助一点算一点。

有人说课外补课,那是政策坚决禁止的,虽然有城里家长要求补课的,也去上课外补习班,但是山里的孩子是不能去的,都是住校生,一周待在学校,吃饭,上课,都在学校,校外就是简简单单的街道,也没什么乐趣,也没什么娱乐场所,学校里也就是简单的体育和课外活动,没法去见世面,都与世隔绝的。

总之,作为山区的一名老师,只要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就很不错了。


阿露老师


取消职称,打破枷锁,增加工龄,终望所归!


云老三


看到提问,不禁哑然失笑。

有人总喜欢提出一些并没有多少現实事例支撑的虚假命题,来引起探讨,也只不过是假他人之酒杯,浇己心中的块垒。

只要你是明白人,看看网上,究竟是执意说要彻底取消教师职称的声音居多,且不依不挠,毫无消停之势,还是如提问者所问的那样,又有多少人高级职称教师为自已辩护呢?

如果说到火气,到底是哪方火气正盛?

即使有些教师为职称正名,也是一种被动维护,当有人如此心急火撩地例举职称种种不是,坚决表示必须取消时,有几人站出来为之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不也是一件挺正常的事吗?

未必真的有人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真的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容反驳?是不是有点横蛮,粗暴?

再说职称评定是政府制定的一项全国性的激励举措,废与不废,绝不是会依据一个网络平台一些人自认为的所谓民意而定的。

多少年了,政府有废除职评定的丁点意思吗?这值得人们杞人忧天,担心受怕,或义愤填膺,忧心愤懑吗?

不管你是坚决取谛,还是执意维护,发表意见是个体的权力,十分正常。不过某方如果认为只有自已才是正确的,且必须按自已的意愿去办,却是不明智的,愚蠢的。

这里,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诗词共勉:牢骚大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如何?


飞鸟留痕2O16


我就是靠讲课参赛和有著作,专利,核心期刊的论文,评委给最高分,晋上的职称。最普通的一线教师。

是不是各学校晋职称方法不同,那我们学校可太公平了!主要就是申请人每人讲堂课,提前1小时抽签授课内容,给一小时备课的时间。全校都来听,评委现场打分,讲的好的,众目睽睽之下,不可能分低。

晋上后要多上课的,平时督导组重点听课,不事先通知的每学期至少两次,有个学期我被听了5次,学生出勤不够都算老师讲的不够吸引学生,讲的几门专业课,常常换教材,还要有跨学科的课,督导再打分,分要是低了,寒暑假给你培训起来。其实挺累的,要一直保持高级的上课水准。

要是取消职称,我也无所谓,反正都是一样上课。我个人挺喜欢讲课的,讲课是多好玩的一件事呀[耶]


分享到:


相關文章: